登陆注册
18787000000021

第21章 识破讹传(2)

综合上述的各种史料以及各家的说法,请容我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作一个以下的总结:

1.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遂向圆明园进军。

2.1860年10月6日,法军率先抵达并占领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圆明园。

3.此时,海淀村的大清国居民翻墙进入圆明园开始抢劫,法军几乎同时也发起了抢劫。期间,海淀村的大清国居民和法国人,都对圆明园实施了小规模的放火行为。但是,这些小规模的放火得到了控制,对圆明园全园并未造成实质性的大毁坏。

4.1860年10月7日,英军抵达圆明园,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

5.1860年10月8日,英军和谈代表巴夏礼等人获释。英军随后获悉,有部分英国谈判代表于此前被清军杀死。

6.英军遂决定报复,提议烧毁圆明园全园。法军反对并拒绝参与放火。

7.1860年10月18日,英军一意孤行,私自决定烧毁圆明园全园,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放火行动。

8.1860年10月19日,圆明园全园被侵华英军烧毁。也就是说不是“英法联军”,而是“侵华英军”最终放火烧毁了圆明园。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更能接近当时的历史事实。

袁世凯与“二十一条”

人们常说:卖国贼袁世凯,为了取得日本人对其称帝的支持,与日本人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可是,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十分符合历史的事实……在大家的印象当中,一直以来流行一种这样的说法:卖国贼袁世凯与日本签署了二十一条。这个说法,其实也是不属实的。而说袁世凯这样做是为了争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那就更是对历史的扭曲。

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兵中国山东青岛,打跑了青岛德国租界的德军。之后,日本向袁世凯开出了撤兵的条件,一共有二十一个条件,史称“二十一条”。(这个“二十一条”的全文,见文后附录。)袁世凯接到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之后,派了北洋政府的日籍法律顾问有贺长雄回国游说山县有朋等日本政坛元老。在有贺长雄的游说之下,部分政坛元老,例如松方正义,向日本政府提出了质问并施加了压力。

与此同时,袁世凯还密令北洋政府外交人员顾维钧,秘密地将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政治要求的事情告知了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以英、美为代表的部分帝国主义国家对日本进行了刁难。

在内外政治压力之下,日本自行删除了其中的七款要求,余下的要求,只有十四条。

读到这里要注意了:上述这些事情,仅仅发生在洽谈期间,袁世凯至此,仍然尚未签约。

后来在实际签约的时候,是分拆开两个条约来签的,它们分别叫作《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和《关于山东之条约》,由于是在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签署的,取年号为名,把两个条约统称为《民四条约》。

由上述两个条约合并统称的《民四条约》,全文合计实际签署的,只有十三条,而且刨去诸如“本条约由盖印之日起即生效”的两条格式条款以及“现行条约一概照旧实行”这条可签可不签的条款之外,实际上只有十条。

总而言之,在著名的“二十一条”历史事件当中,袁世凯与日本签署的实质性条约,只有十条。

不但如此,到了1922年,北洋政府又和日本签约,废止了《关于山东之条约》,只剩下《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共九条,其中无实际意义条款有两条,实质性的条款,仅有七条。

换言之,近代史上著名的这个“二十一条”事件,事实及其发展逻辑如下:

1.1915年,日本向北洋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政治要求,作为日军从青岛撤兵的条件。

2.在洽谈过程中,北洋政府利用外部政治力量对日本施压,日本自行删除了七条。

实际签署时,名义条款合计,一共仅有十三条(实质条款只有十条)。

1922年,日本和中国废除了四条,只剩九条。

剩下的九条当中,无实际意义条款占了两条,实质性条款仅有七条。这才是所谓“二十一条”事件的历史事实。

附:《二十一条》全文

第一号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互愿维持东亚全局之和平,并期将现存两国友好善邻之关系益加巩固,兹以定条款如下:

第一款中国政府允诺,今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

第二款中国政府允诺,凡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何项名目,概不让与或租与别国。第三款中国政府允准,日本国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路线之铁路。第四款中国政府允诺,为外国人居住、贸易起见,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各主要城市作为商埠;其应开地方另行协定。第二号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因中国承认日本国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享有优越地位,兹议定条款如下:第一款两订约国互相约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为期。第二款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为盖造商、工业应用之房厂,或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权或所有权。第三款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第四款中国政府允将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矿开采权,许与日本国臣民。至于拟开各矿,另行商订。第五款中国政府应允,关于下列两项,先经日本国政府同意而后办理:一、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允准他国人建造铁路,或为建造铁路向他国借用款项之时。二、将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项税课作抵,由他国借款之时。第六款中国政府允诺,如中国政府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必须先向日本国政府商议。第七款中国政府允准将吉长铁路管理经营事宜,委任日本国政府,其年限自本约画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为期。

第三号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顾于日本国资本家与汉冶萍公司现有密切关系,且愿增进两国共通利益,兹议定条款如下:

第一款两缔约国互相约定,俟将来相当机会,将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并允如未经日本国政府之同意,所有属于该公司一切权利产业,中国政府不得自行处分,亦不得使该公司任意处分。

第二款中国政府允准,所有属于汉冶萍公司各矿之附近矿山,如未经该公司同意,一概不准该公司以外之人开采;并允此外凡欲措办无论直接间接对该公司恐有影响之举,必须先经该公司同意。

第四号日本政府及中国政府为切实保全中国领土之目的,兹订立专条如下: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第五号第一款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有力之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第二款所有中国内地所设日本病院、寺院、学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权。第三款向来日中两国,屡起警察案件,以致酿成之事不少,因此须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日中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一面筹划改良中国警察机关。第四款中国向日本采购一定数量之军械(譬如在中国政府所需军械之半数以上),或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购日本材料。第五款中国允准将接连武昌与九江、南昌路线之铁路,及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各路线铁路之建造权许与日本国。第六款在福建省内筹办铁路、矿山及整顿海口,(船厂在内)如需外国资本之时,先向日本国协定。第七款中国允准日本国人在中国有布教之权。

附:《民四条约》全文

《民四条约》之一:《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

第一条两缔约国约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之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为期。

第二条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为盖造商、工业应用之房厂或为经营农业,得商租其需用地亩。

第三条日本国臣民得在南满洲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一切生意。

第四条如有日本国臣民及中国人民愿在东部内蒙古合办农业及附随工业时,中国政府可允准之。

第五条前三条所载之日本国臣民,除须将照例所领之护照向地方官注册外,应服从中国警察法令及课税。民、刑诉讼,日本国臣民为被告时,归日本国领事馆,又中国人民为被告时,归中国官吏审判;彼此均得派员到堂旁听。但关于土地之日本国臣民与中国人民之民事诉讼,按照中国法律及地方习惯,由两国派员共同审判。将来该地方之司法制度完全改良时,所有关于日本国臣民之民、刑一切诉讼即完全由中国法庭审判。

第六条中国政府允诺,为外国人居住、贸易起见,从速自开东部内蒙古合宜地方为商埠。

第七条中国政府允诺,以向来中国与各外国资本家所订之铁路借款合同规定事项为标准,速行从根本上改订吉长铁路借款合同。将来中国政府关于铁路借款事项,将较现在各铁路借款合同为有利之条件给予外国资本家时,依日本国之希望再行改订前项合同。

第八条关于东三省中、日现行各条约,除本条约另有规定外,一概仍照旧实行。

第九条本条约由盖印之日起即生效力。

《民四条约》之二:《关于山东之条约》

第一条中国政府允诺,今后日本国政府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于中国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

第二条中国政府允诺,自行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于胶济路线之铁路。如德国抛弃烟潍铁路借款权之时,可向日本国资本家商议借款。

第三条中国政府允诺,为外国人居住、贸易起见,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合宜地方为商埠。

第四条本条约由盖印之日起即生效力。

段祺瑞吃素为哪般

“三一八惨案”发生在段祺瑞吃素整整6年后,他吃素是为自己在以往的军旅生涯中杀人的罪孽而赎罪,并非为了“三一八惨案”……“‘三一八惨案’屠杀刘和珍之后,段祺瑞开始终生吃素,为学生赎罪”——这是中国互联网流行最广的近代史谣言之一。

段祺瑞吃素,到底是不是为“三一八惨案”而忏悔?我认为不是。我手上的证人证言很多。请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段祺瑞的毕生老友曹汝霖,在他的《一生之回忆》里面说:段祺瑞信佛吃素。曹汝霖并没有提到段祺瑞吃素是为“三一八惨案”赎罪,而只是说段祺瑞吃素是因为信佛。

或许读者觉得曹汝霖的证言很单薄。没错,但是别急,再往下看。

曾经在段祺瑞公馆长期当仆人的王楚卿,写下了如下的回忆:

“……1920年,终于发生了直皖战争,战争失败……老段在北京是待不下去了,于是全家第二次搬到天津……自从来到天津之后,老段开始吃斋念佛起来……现在他开始吃素,家里面仍旧吃荤,请客时也用荤席,他自己专备两三样素菜……他吃素,可是吃鸡蛋,他专养了几只母鸡,没有公鸡,这样下的蛋,据说是素的,可以吃,他在家里辟了一间佛堂,清晨起来,焚香诵经,成为他照例的功课……”

王楚卿作为段祺瑞的身边人,这段证言表明了早在1920年直皖战争结束,段祺瑞移居天津之时,段祺瑞就已经开始吃素,而“三一八惨案”则发生在1926年。

换言之,段祺瑞在开始吃素整整6年时间之后,才发生的“三一八惨案”。也就是说,段祺瑞吃素,与“三一八惨案”,并没有因果关系。

王楚卿的这段证言,收录在以下两本史料里面:

1.中国文史出版社《我所知道的北洋三杰》第75页。

2.《文史资料选辑》第41辑《段祺瑞公馆见闻》。也许,挑剔的读者还会说——王楚卿说了算吗?不用着急,再往下看。我再搬出来一个证人:段祺瑞的三女儿段式巽。段祺瑞的三女儿段式巽写下了如下的回忆:

“……我父亲信佛吃素,平时一口长斋,早饭常备一碟咸雪……但并不要求全家都吃素,只是在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饭桌上才全是素菜……”

段式巽的这段话,也证明了这个事实:段祺瑞吃素,是因为信佛。段式巽在回忆中,也没有提到过什么“三一八惨案”。

段式巽的这段证言,收录在中国文史出版社《我所知道的北洋三杰》第21页。

段式巽的证言,也旁证了上述王楚卿证言的可信度,因为有几个细节是可以相互印证的,例如,段祺瑞吃饭备小菜,段祺瑞家人吃荤等。

我们再看一个证言。此人是临时执政府卫队旅参谋长,名叫楚溪春,他是“三一八惨案”的亲历者。

楚溪春写下了以下的回忆:

“(三一八惨案)事件发生之后,我赶往吉兆胡同段祺瑞的住宅去报告,段祺瑞说:‘楚参谋长,你去告诉卫队旅官兵,我不但不惩罚他们,我还要赏他们呢,这一群土匪学生!’”

可见,依照楚溪春的证言,段祺瑞别说为“三一八惨案”忏悔,段祺瑞简直就是觉得卫队开枪杀学生是对的,段祺瑞根本毫无忏悔之意,更别说为死难学生而吃素赎罪了。

楚溪春的这篇证言,名叫《三一八惨案亲历记》,收录在《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

段祺瑞在“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不但没有忏悔,而且还发布《临时执政令》,通缉闹事的学生,这件事在鲁迅、李葆华、曹汝霖等人的多种著述里面,都有明确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再看一篇文献,这篇文献名叫《三造共和、六番执政》,是合肥文史工作者戴健于1990年采访段祺瑞的三女儿段式巽之后,所整理的文字,在本文当中,戴健记录下了段祺瑞生前说过这样的话:

“作为武人,难免打仗死人,应该忏悔罪过。”

同类推荐
  • 暮日王朝之再起波澜

    暮日王朝之再起波澜

    一个现代社会的普通人,由于意外回到了明末那段历史中,在九连山神仙谷得到了明建文帝遗留下的宝藏和一柄神剑,并且遇到了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辽东督师袁崇焕,面对着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他会怎么办呢?
  • 吕布回忆录

    吕布回忆录

    很多年以后,吕布回忆起自己充满奇幻色彩的传奇经历,丹青笔墨,洋洋洒洒在纸上写下下面几个字:“我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生最壮丽的事业——为改变大汉所有人的命运而斗争!”然后他忘词儿了。
  • 极品驸马

    极品驸马

    命里犯桃花,拈花一笑风月无边!胸中有杀气,顿戟一怒伏尸百万!我是薛绍,大唐驸马。我将要在属于武则天的时代里,打下一片大大的天下!
  • 文人遭遇皇帝

    文人遭遇皇帝

    中国文人,有一种奇特的品质,无论其为大名人,还是小名人,无论其 为好死者,还是赖死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点九,都以维系数千年的中华文 化自任,绝不敢让这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中。对中国文人来说,功名,财富,声望,褒誉,是暂时的,只有闪烁着你 的壑智,活跃着你的思想,当然,还有流露着你的才华的作品,才是永久的 。这也是软弱的中国文人,最终能够在精神上胜于强大的秦始皇、汉武帝、 朱元璋、康雍乾这些帝王的原因。《文人遭遇皇帝》保持了李国文“直抒胸臆”的一贯特点,文笔犀利、开阖纵横,畅 快淋漓地抒发着作者对皇权、地位、荣誉的别样诠释。
  • 武唐枭雄

    武唐枭雄

    则天临朝时的一场闹剧式兵变,引出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刁民。从此,枭雄的峥嵘伴随整个大唐帝国的妖娆与壮阔,一路前行。当他回头去看布满荆棘与鲜血的来时之路,却发现自己仍是那个迷失在这个时代的路人,一直苦苦寻找的,不过是一条能够活着回家的路。“就让全天下的人,爱我,或者恨我!”——萧云。
热门推荐
  • 恶魔少爷饶了我

    恶魔少爷饶了我

    二十二岁,当楚月逍终于把自己推销出去,与心爱的学长约会后,却在当天就被小她六岁的弟弟冷辰萧压在身下,强捋去了她宝贵的第一次,从此以后,她是他的专属情人。她二十三岁、二十四岁、二十五岁,而他,十七岁、十八岁、十九岁……当他二十岁,拥着同样年轻的未婚妻站在冷氏三十周年庆典上宣布结婚的消息时,台下的她,已经二十六岁,年龄,总归划开了他们之间的差距。
  • 萌夫驯养记

    萌夫驯养记

    剩女不是不想嫁,而是没遇上对的人,被人称为“剩斗士”的励志娱记夏夕凭借自己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不断前进,却在某天下班路上遇见一帅哥......不料这帅哥竟是个傻子!真傻还是装傻?他的真实身份究竟如何?他们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趣事?
  • thais

    tha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人生处处皆博弈。在生活中,人们的博弈思维时刻在起作用。在战争、政治、商业等竞争性的领域里,人们的策略选择与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博弈思维几乎发挥到极致。历史上不乏运用博弈思维的策略高手。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战争年代造就了大批策略家,他们或者以谋士的面孔或者以军队统帅的面孔出现,如苏秦、张仪、孙子、孙膑等。他们以成功的策略行为留存于史,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著作,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争,使诸葛亮及其他谋士脱颖而出。
  • 毁灭战神

    毁灭战神

    在世道苍茫,妖兽肆虐的世界里,唯有拳头才是强大的证明。而对梁峰来说,强大只是一个形容词,他无需强大,因为他本身就是强大的代言者。有人说他是战神,也有人说他是披着人皮的恶魔,更有甚者说他不是人。年纪小小便已独战群兽,浴血洒遍临风城前线,一战成名。他心中有信念,有承诺,有但当,为此,他选择这条路,就是为了寻找真相,为了解开迷惑,为了剖析真理,更为了守护爱人,保护身边的亲朋好友……
  • 傲娇相公快到碗里来

    傲娇相公快到碗里来

    路文璇被卡车撞飞,醒来之后已是二丫,上有大姐为给她买药卖身为丫鬟,下有弟妹终日不得饱食。八岁的她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撑起这破碎的家?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便又打开了一扇窗。一场宿命的邂逅,让她从此与岳峰纠缠在一起。岳母临死‘托孤’,八岁‘童养媳’举步维艰。城隍庙辞别被她视为亲人的神像,苍天有情,神像滴泪,她的眉心多了一粒朱砂痣......为赎大姐,她与周扒皮斗智斗勇。好不容易发家致富奔小康,竟有岳峰亲戚纠缠上门,患难容易富贵难,到底能不能相守?
  • 星辰将生

    星辰将生

    风丶土丶水丶火四大元素为魔法力量的基石。时空丶幻术丶死灵,人类对环境丶思维丶生死法则的最终认知,这三大魔法稳立与世界顶端,而知者寥寥。炼金术士对于人体的改造,影响了每一个世代的人们。还有那掌管星空的剑圣。当你望着夜空,何为星辰与月?当你对着日月,那里是否真住有神明?旅途尽头,星辰将生。
  • 圣罪大陆

    圣罪大陆

    在这世界的纷扰中,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他的诞生会给这世界带来什么?是黑暗?还是光明呢?
  • 天际:大界

    天际:大界

    林界一行逃亡三人组逍遥两年,终于被两路联盟大军先后找上门。一位独生,两位异能,联盟的通缉等级不断提高。林界的逃亡大军也不断壮大。被肃清的独生,触碰了禁忌的异能,百年前一位预言者的预言,一场贯穿始终的追杀与逃亡。林界:如果反抗可以让我活下去,我宁愿成为预言中的主宰。
  • 太古世纪

    太古世纪

    在这个天庭之前的天庭,在这个地府之前的地府,在天地道理崩坏之后的道理。若三界中正气不存,邪风横行。灭天。灭地。灭轮回众生。灭地水火风。使一切重归混沌,再行开辟之事,而我,我愿化道,只为一个众生平等世界!!我这每日一更,有兴趣的可加群指点在下:43308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