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则
【原文】
黎举云:“欲令梅聘海棠,枨子(想是橙)臣樱桃,以芥嫁笋,但时不同耳!”予谓物各有偶,拟必于伦。今之嫁娶,殊觉未当。如梅之为物,品最清高;棠之为物,姿极妖艳。即使同时,亦不可为夫妇。不若梅聘梨花,海棠嫁杏,橼臣佛手,荔枝臣樱桃,秋海棠嫁雁来红,庶几相称耳。至若以芥嫁笋,笋如有知,必受河东狮子之累矣。
【原评】
弟木山曰:余尝以芍药为牡丹后,因作贺表一通。兄曾云:“但恐芍药未必肯耳!”
石天外曰:花神有知,当以花果数升谢蹇修矣。
姜学在曰:雁来红做新郎,真个是老少年也。
【译文】
黎举曾经说过:“我想要让梅树迎娶海棠,橙子对樱桃臣服,芥菜嫁予竹笋,但可惜的是它们的生长时间却不一样!”而我却觉得,世间的事物都有着自身的配偶,用来比拟的必须是同一类事物。就像黎举所说的嫁娶,我就认为很不恰当。比如梅花是一种品行清雅高洁的植物,海棠却是最为艳丽的植物,它们即使是在同一个时间开放也是不可能结为夫妻的。那倒不如让梅花迎娶梨花,让海棠嫁予杏,让橼臣服于佛之手,让荔枝对樱桃臣服,让秋海棠嫁予雁来红,这样才算得上相配吧。而至于让竹笋迎娶芥菜,这样让竹笋知道之后,一定会觉得受到了河东狮吼般的凌辱。
【评析】
封建时代的婚姻大多都是要奉父母的命令或者媒人的言说,但如果家庭背景显赫富贵,那么婚姻的前提就是门当户对,大多都要选择同样富贵的人家。这个风俗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存在很大的不公平。
以上一则文字,表面上虽然是说植物间的配对和嫁娶问题,但实质上也可从中看出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作者认为,梅花是一种品行清雅高洁的植物,海棠却是最为艳丽的植物,它们即使是在同一个时间开放也是不能结为夫妻的。还不如“让梅花迎娶茉莉花,让海棠嫁予杏,让橼臣服于佛之手,让荔枝对樱桃臣服,让秋海棠嫁予雁来红”,这样才可以说是相称。这则文字表面上是一则滑稽的戏文,实际上却反映了当时“门当户对”的腐朽风气,这在现在看来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第139则
【原文】
五色有太过,有不及,惟黑与白无太过。
【原评】
杜茶村曰:君独不闻唐有李太白乎?
江含徵曰:又不闻“元之又元”乎?
尤悔庵曰:知此道者,其惟弈乎!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
【译文】
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中,有的过于浓烈,有的过于暗淡,不浓不淡适中的只有黑和白了。
【评析】
以上一则文字,说明了颜色太过浓淡的都不好。太亮丽的颜色容易使人眼花缭乱;而太暗淡的颜色,又显得过于低沉。所以说只有黑白两色这样适中的才是最好的,黑与白是最基本的颜色,有着朴质的特点。
由此可见,无论什么事物过于浓烈,或者过于暗淡都是不好的,最好的状态是适中。做人也是同理而论,太过或不及都不好。走极端,总会招来厌恶,所以说我们做事应该秉承中庸之道。
第140则
【原文】
许氏《说文》分部,有止有其部,而无所属之字者,下必注云:“凡某之属皆从某。”赘句殊觉可笑,何不省此一句乎?
【原评】
谭公子曰:此独民县到任告示耳。
王司直曰:此亦古史之遗。
【译文】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在分立部首中,有的只是部首这个字,而没有另外所属于这个部的字,下面也一定注释说:“凡属某部的字都从某。”这种多余的解释让人觉得很好笑,为什么不可以省去这个解释呢?
【评析】
作者在读许慎的著作《说文解字》时,发现了它实际存在的不足。作者认为“凡某之属皆从某”这句话显得多余可笑。其实这是一本字书,所以应该要有统一固定的格式,如果没有的话,就容易与其他的部首混淆不清。而“凡某之属皆从某”就是《说文解字》中的固定格式。
这样说来,有只有其部,而无所属之字者,下必注云:“凡某之属皆从某”,也不显得可笑。反而是作者的看法显得过于主观了,因为看一本书要根据文字发展演变的程度来看,或许在当时,只是一个部首的独字,日后也有可能不断发展成新的文字。
第141则
【原文】
阅《水浒传》,至鲁达打镇关西、武松打虎,因思人生必有一桩极快意事,方不枉在生一场。即不能有其事,亦须著得一种得意之书,庶几无憾耳!(如李太白有贵妃捧砚事,司马相如有文君当垆事,严子陵有足加帝腹事,王之涣、王昌龄有旗亭画壁事,王子安有顺风过江作《滕王阁序》事之类。)
【原评】
张竹坡曰:此等事,必须无意中方做得来。
陆云士曰:心斋所著得意之书颇多,不止一打快活林、一打景阳冈称快意矣。
弟木山曰:兄若打中山狼,更极快意。
【译文】
阅读《水浒传》,看到鲁达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因此想到人生中必定要做一件十分快意的事情,才不枉在世上活一场。即使没有像那些英雄一样惩恶扬善的事情,也应该著写一本能使人感到得意的书,这样也可以让人生没有遗憾了!(像李白有杨贵妃为他捧砚台,司马相如有卓文君为他当垆卖酒,严子陵将脚放在帝王的肚子上,王之涣、王昌龄有旗亭画壁论诗比高低,王勃山水助诗风一夜之间作了《滕王阁序》这样的事情。)
【评析】
人生在世总希望快意人生,但怎样才是快意人生呢?快意人生就比如一个人能够做一些为人们着想的好事;或者在有生之年能够做一件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作者在读《水浒传》的时候,就觉得“鲁达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这两件为民除害的事情很令人称快。但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地为民除害的人生才说是有快意的人生,只要能为人民的生活作出贡献的人生,都可以称为快意人生。比如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也可以通过著立书说、进谏良言为人们谋福利。再比如当今社会的慈善活动,譬如希望工程等,带着善意参加这些活动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的快意人生。
第142则
【原文】
春风如酒,夏风如茗,秋风如烟,如姜芥。
【原评】
许筠庵曰:所以“秋风客”气味狠辣。
张竹坡日:安得东风夜夜来!
【译文】
春风像酒一样醉人;夏风像茶一样清新;秋风像烟一样呛人,像生姜、芥末一样辣人。
【评析】
以上一则文字中,作者用非常生动又精准的描写说明了春风、夏风、秋风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带给人们的不同感觉。
春风像酒一样能使人沉醉,因为春风温和轻柔,给人带来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之感,所以说,春风令人沉醉;夏风像茶一样能使人感觉到清新,因为盛夏时分,炎热难耐,人们几乎都难以忍受太阳的炙烤,但是正在这个时候,如果吹来一股徐徐的凉风,就仿佛给煎熬中的人们一杯清凉的茶,所以说,夏风令人甚感清新;秋风则像烟雾一样呛人,像生姜、芥末一样辣人。因为秋季时,万物萧瑟,整个大地都似乎失去了持续的生机,秋季又是干燥的季节,时常令人感觉似乎有烟熏着咽喉,就像吃了生姜、芥末。作者用这四种事物作比,十分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