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85600000027

第27章 给予,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3)

我们也无须自怨自艾,觉得自己最倒霉,常常烦恼不断,而他人就一定比我们幸运,比我们过得好。其实,我们的天空会下雨,他人的生活又岂会永远晴空万里呢?如同朗费罗在诗里写的“你的命运一如他人,每个生命都会下雨”,既然人人都会遇到烦心事,那么自己的忧虑烦恼大可以一笑了之了。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早上都要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这可是件苦差事,尤其是在秋冬天的时候,每一次起风,都会有许多树叶随风飞舞,落满了院子。小和尚每天都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清扫完落叶,这让他感到十分烦恼,一直在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工作能够轻松些。后来,另外一个和尚给小和尚出了个主意,说:“你不如这样,在每天打扫之前,先使劲地摇晃树,把树叶统统摇下来,这样第二天你就不用扫落叶了。”小和尚一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于是翌日他大清早就起来了,抱着树猛摇,摇落了一地的树叶,这次他扫得很开心,因为他觉得明天他就不用扫落叶了。谁知第二天他来到院子里时,发现落叶一如往常,仍然落满了整个院子。老和尚知道这件事后,叹息着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的啊。”小和尚恍然大悟。

既然明天的落叶只能留待明天再说,那么在今日为之忧心忡忡又有什么用呢?世上的事情是无法提前的,今天也不可能解决掉明天的烦恼,而每一天都有当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事才是真实的人生态度。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来研究人们常常为之忧虑的烦恼问题:心理学家要求参加实验的人在周日的晚上,把自己忧虑的在未来七天的烦恼写下来,投入到一个指定的“烦恼箱”里。三个星期后,心理学家打开了这个烦恼箱,让所有实验者逐一核对自己写下的每一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并未真正发生。然后,心理学家要求参加实验的人把写着真正的“烦恼”的字条重新投入“烦恼箱”,又过了三个星期,再次逐一核对,结果是,绝大多数曾经的“烦恼”都已经不再让人烦恼了。

这项实验表明,烦恼其实总是预想的要比出现的少,现在的要比过去的少,而我们真正的烦恼是,要么是在预支未来的烦恼,要么就是在持续过去的烦恼。总之,总是感到烦恼的人不见得他的烦恼就比别人多,而是他非要扑到烦恼面前抱住它,却忽略了幸福就在他的身后等着他回头。

内心明朗,生活才会快乐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总是想着如何避免烦恼是不现实的,倒不如学学应对烦恼的智慧。智慧和烦恼就像是天平的两端,智慧多一点,烦恼就少一点,烦恼多一点,智慧也会相应变少。哲学家曾说过,“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在生命中碰到烦恼事时,一定要学着自己化解。有一天,师父带着徒弟来到山里面,走着走着,突然之间,师父就像是着了魔一般,紧紧地抱住了一棵树,同时大喊:“徒儿,赶紧来救我!”徒弟被师父的行为吓蒙了,愣了一会儿,赶紧问:“师父,我要怎么救你啊?”师父说:“你赶紧把我拉开啊!我一直抱着这棵树,很辛苦啊!”于是,徒弟拽住师父拼命地想拉开他,可是怎么也拉不开。如此挣扎了一阵,最后,师父自己把手放了下来,说:“你这个笨徒弟啊!只要我放开手就好了嘛!”

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不见得是事情本身有多糟糕,而是来源于我们自身。我们一边非常讨厌烦恼,想方设法要摆脱它,一边又习惯性地自找烦恼。有的人为上司太严厉烦恼,有的人为孩子不听话烦恼,有的人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烦恼,等等,不论是为了什么烦恼,这样做其实就是将自己的快乐放在他人的手心里,而不是由自己来掌握控制。然后,我们开始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开始抱怨他人将烦恼而不是快乐给了自己,这种思维逻辑真是大错特错。殊不知,快乐来自内心,烦恼也来自内心,没有人要为我们的烦恼埋单,只有我们自己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一个人的内心不快乐,总是紧紧地抱住烦恼不肯放手,那么谁也帮不了他。要想获得快乐,从烦恼中彻底解脱出来,只能靠我们自己的智慧。我们的烦恼其实就像是师父抱树的动作,是自找的,而最终的办法只能是自己放手。

有一个年轻人总是觉得生活里的所有事情都不顺心,并为此感到非常烦恼,于是他找到智者向他倾诉。年轻人滔滔不绝地诉说着,智者却只是微笑聆听,什么也没有说。一直到年轻人说完了所有的烦恼停下来的时候,智者才忽然说:“我来给你挠一下痒吧。”年轻人十分纳闷,问道:“您不给我解答烦恼,却要给我挠痒,为什么呢?我的烦恼和挠痒有什么关系啊?再说,我现在不需要挠痒呀!”智者含笑道:“有关系的,而且关系大着呢!”年轻人不能理解智者的话,也只能无奈地掀开背上的衣服,任由智者给自己挠痒。智者抬起手在年轻人的背上随便挠了一下,便不再理睬他了。这时,年轻人却突然觉得自己背上某个地方真的痒得难受起来,便对智者说:“您再给我挠一下吧。”于是智者又抬起手在年轻人的背上随便挠了一下。可是,年轻人觉得这里刚挠完,那里又痒起来,只得再次请求智者帮自己挠痒。就这样,在年轻人的不断要求下,整个上午,智者都在给年轻人挠痒。最后,当年轻人起身准备告辞的时候,智者问:“现在你还觉得烦恼吗?”年轻人听了竟微微愣了一下。整整一上午,年轻人都在缠着智者给自己挠痒,居然将之前为之烦恼的事情全给忘记了。年轻人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回答:“不烦恼了。”智者这才点头笑着说:“其实,烦恼有时候就跟挠痒一样,你本来是不觉得痒的,但是如果你闲来无事去挠了一下,便会莫名地觉得痒起来,并且还会越挠越痒。烦恼也是如此,本来你不必觉得烦恼,只是如果你闲来无事时去想了一些令自己烦恼的事情,你便开始烦恼了,并且越想越烦。”年轻人顿时明白了,原来烦恼最喜欢去找那些闲着没事的人,一个整天忙碌着的人,是没有时间去烦恼的。

很多人习惯于用大部分的时间和心思去关注“烦恼”、琢磨“烦恼”,认为这样才能找出解决烦恼的办法,其实这根本是一种南辕北辙的做法,除了让烦恼停留在心中的时间更久之外毫无用处。一旦感到烦恼了,就应该马上对自己叫停,不要去挠“烦恼”的痒,否则只会越来越烦,把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其他事情,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这才是对付烦恼最好的办法。

有一本书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名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将一只十分精美的咖啡杯放在了讲堂上,学生们看了顿时纷纷为这只咖啡杯的独特造型赞叹起来。谁知就在这时,教师竟故意装出一时失手的样子,任由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摔成了碎片。“啊!”学生们惊叹着,惋惜声不断传来。教师的反应却很平静,他指着咖啡杯的碎片说:“你们一定为这只杯子感到惋惜吧,可是无论你们怎样惋惜,也不可能让咖啡杯再恢复原形了。所以,今后,当你们的生活中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情时,请记住这只破碎的咖啡杯。”“同一件事,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面对生活里那只摔碎的咖啡杯,我们是让惋惜和烦恼在心里持续不停,还是及早放下,重新找一只精美的杯子并为之快乐呢?

网络上曾流行一句话,说生活就像一场强奸,如果不能反抗,就学着去享受。这句话虽然说得有点粗俗,却也道出了一种生活智慧。是啊,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要遇上一些不幸,要遇上一些难以改变的事情,比如生老病死或各种自然灾害等等。对于那些生活里无法抗拒的种种,我们为之忧郁、焦虑、悲伤,搞得自己烦恼不已、痛苦失眠又有什么用呢?与其耗尽时间、心力去徒劳地挣扎,还不如学着接受它们、适应它们,学着转换低落的情绪。否则,到最后我们始终会发现,我们并没有用大把大把的烦恼去改变这些无法抗拒的事,而是让这些事改变了自己,毁了自己的心情,甚至毁了自己原本可以好好享受的生活。

放下过去的烦恼,不预支未来的烦恼,烦恼来临时以超然的心正视它,然后别去讨论它,转身去拥抱幸福,这样我们自然会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当我们的心静下来时,智慧也就从中而生。

给予,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许多人总是不断地追求物质上的快感,以为只有充足的物质才能带来快乐。其实,真正的心灵上的愉悦并非靠金钱建立起来的,就如上面故事中的学生一样,有时候只需要做一件小事,就会感受到心灵上莫大的满足,且会觉得生活在那瞬间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这种快乐的感觉比起任何金钱都能买到的快乐来说,要快乐几十倍几百倍。

有个教授和一个学生一起散步。他们在小道上看到一双鞋,估计是在附近干活的人的。学生对教授说:“我们把他的鞋藏起来,躲到树丛后面,看他找不到鞋子的感受怎么样?”教授对那个学生说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那人的痛苦之上。你可以通过他给自己带来更多快乐——你在每只鞋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躲起来观察他的反应。”学生照做了,随后他们躲进了旁边的树丛。那个人干完了活儿,回到这里,一边穿衣服,一边把脚伸进鞋里。突然感到鞋里有个硬东西,弯下腰去摸,竟然发现一枚硬币。他的脸上充满着惊讶和欣喜。他继续去穿另一只鞋,又发现了另一枚硬币。他激动地仰望着蓝天,大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的话语中谈及了生病的妻子、没有东西吃的孩子……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的眼中充满了泪花。这时教授说:“你是不是觉得这比恶作剧更有趣呢?”学生说:“我感觉到了以前从不曾懂得的一句话——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诚然如此,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在生活中,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听到对方感谢的话语,看到对方开心的微笑,自己也会感到无比的舒畅。

常言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他人之所需,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有时这就是滋润自己精神的美味的心灵鸡汤。

曾有一位聋哑女孩,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家,有一个人知道后,向聋哑女孩捐助了2800元钱,让她圆了梦。虽然这笔钱的数量不大,对这个人而言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可对于那位聋哑女孩来说,这一次捐助却是她人生的转折点。后来那位聋哑女孩的父母多次去报社,要求感谢那位捐助者。捐助者得知后,感到十分的内疚,他说自己真的没为她做什么。

是的,这便是人性的美丽。施者没有高傲的姿态,受者则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方法去表达他们的感谢。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时候,为什么不伸出手,去帮助那些深陷绝境的人呢?或许,就是我们的一点点善心,就可以为他人带去希望的曙光,甚至就此照亮他们的人生,也从此照亮了自己的胸膛。

正所谓“施比受快乐”,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不要老想着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应该想自己能够给予别人什么。所以,当他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时,我们要量力、尽力,真诚相待。而且,我们给予别人的越多,我们自己能得到的关心、勉励也会越多。也唯有如此,人生才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同类推荐
  • 为快乐而奋斗

    为快乐而奋斗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告诉你生活中、事业中如何把握自己,获得快乐。
  • 孙子学院:孙子的兵战谋略

    孙子学院:孙子的兵战谋略

    孙子是世界军事史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但在中国,而且对 中国之外的许多国家都有很大影响。而《孙子兵法》一书自问世以来,就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封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军事家、政治家甚至是医学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其自身的实践。《孙子学院》正是以孙子的兵法谋略为底料,从《孙子兵法》中汲取智慧,试图将孙子的兵法谋略与现代商战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广大读者朋友编写一本商战谋略全书。
  • 高标处世 低调做人

    高标处世 低调做人

    国际著名人生专家说过,人一生中能够确立自身根基的事不外乎两件: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处世。而历览古今,纵观中外,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高标处世,低调做人。所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就正是这一标准的生动注解。我们翻阅历史,注目现实时,往往还会发现:大凡高标处世者,其做人的基调都很低;大凡低调做人者,其处世的标准都相当高。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因果:越是低调做人者,往往越能成就大事;越是功成名就者,往往越是低调做人的典范。
  • 慢腾腾,煲一碗尘世的汤

    慢腾腾,煲一碗尘世的汤

    终日的忙碌让人们变得疲惫,错过了很多生活中的美好。其实,不急躁和善于慢下来的人才是最聪明的智者。本书就是一本告诉读者如何慢慢生活的心灵指南,学习如何让心慢下来,在浮躁的现实中从容地生活,一步步地进步,一步步地获得幸福。
  • 活学活用幽默术

    活学活用幽默术

    “《活学活用幽默术(让生活快乐起来的101招)》从社会生活的六个不同角度展开叙述,主要针对职场、演讲、社交、两性、家庭和心态这六个方面所常用到的语言幽默技巧入手,配合相关人物的幽默故事,用实例向读者展示科学的幽默技法,寓教于学。《活学活用幽默术(让生活快乐起来的101招)》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有关幽默术的指导书。由墨墨编著。”
热门推荐
  • 至强刀锋

    至强刀锋

    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远古年代,比三皇五帝更加久远。这里人族三帝争端不休,巫、妖、人、神、魔各族乱战,各种上古遗族浮现人间,批批天才越众而出。天下封神,三界血歌。这里讲述了一个沉睡万载的强者意念,战八荒、扫六合、席卷天下的传奇。这里演绎了一个破碎星球的最后残魂,练神功、泡美女、问鼎巅峰的佳话。
  • 守夜人传

    守夜人传

    守夜人,天生便要同黑暗种族作战、裁决异端,这是一群终生伴随着暗黑的人。他们站在地狱仰望天堂。奥斯丁作为守夜人中的一员,在暗黑的道路上艰辛的行走,最终戴上那副象征着守夜人领袖的白手套。他坚信:一路向前,总有一天,能在俯瞰地狱的同时俯瞰天堂!
  • TFBOYS之血的羁绊

    TFBOYS之血的羁绊

    内容还是各位读者自己去领悟吧,第一次写文可以说是全身心的再投入吧,自己也有被自己的文章吓到呦。
  • 国闻备乘

    国闻备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紫色的影子

    紫色的影子

    挂在梵蒂冈博物馆里的达·芬奇、拉斐尔等古典大师们的旷世杰作是真迹吗?摄影记者亚历山大突然获知母亲去世,回到家,母亲的葬礼已经举行,守墓人告诉他,墓穴是空的。此后,他的生活乱了套,受到神秘电话的威胁、涉嫌一起谋杀案、被关进疯人院,同时他的情人尤利埃特卷入伪造名画的丑闻。两人坚持调查,追至罗马,在一块无名墓碑上找到解开谜底的答案,从而揭露出梵蒂冈高墙之后一个秘密组织的真面目……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妖娆皇后:皇上等等我

    妖娆皇后:皇上等等我

    每一个杀手都有一颗淡定的心,她们不畏生死,不贪功名。而苏沐语身为其中一员,她以为这辈子会一直在这无限的杀与辈杀之中度过,可直到遇到这么一个人,他霸道,故意搂着她在某人面前炫耀,“沐沐,你真美。”他自恋,抱着她的手臂不肯放开,“沐沐,全天下只有我这般娇人儿才配的上你。”他轻狂,撸起袖子,“沐沐,你要什么,支一声,我马上给你拿来。”他以一颗热忱之心,打动她的冰冷。她想:一辈子,大概只能遇到一个这样的人吧。
  • 玻璃囚室

    玻璃囚室

    主人公米诺在童年时期与巴特、小伙伴罗尼亲密无间,但此后二人都离开了米诺。米诺学生时期被男同学侮辱,后此男同学死于非命。米诺成人后与佟寒相恋,后佟寒亦死于非命。巴特多年后归来,却因为某些原因与米诺疏远。米诺认识了新男友振一,并得知振一多年前死去的胞弟就是当年侮辱米诺的男同学。在米诺与振一准备结婚时,振一在登山中死去。时间永远留在了夏天,偶得的日记牵引出人性的秘密,思维与回忆交错成情感的迷宫,一本关于温暖与冰冷、残缺与完整、自私与宽容的小说。被捆绑的妖娆,《挪威的森林》般纠结的《天浴》式爱恋。病痛,侮辱,强烈快感。根雕,迷宫,迷醇夜晚。神秘的爱与欲望,与残酷结伴,在无尽的旅程中行走。
  • 心跳:新月冉冉晨曦微露

    心跳:新月冉冉晨曦微露

    姚新月在转校生林晨曦的帮助下逐渐地走出了失去父亲的阴霾,白马王子般的骑士守护让姚新月一度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是一次意外的发现,让姚新月选择了与林晨曦分手。即便是姚新月选择了离开林晨曦,他依旧坚持守护着姚新月。
  • 有一种枷锁叫捆绑

    有一种枷锁叫捆绑

    对于21世纪的所有问题,人们都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唯独这个问题得到各个国家、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认同,那就是: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哪个国家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需要突变,突变我们的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感情方式,我们需要的就是从这种突变中所诞生新的个体——从枷锁人到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