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84600000006

第6章 妹妹(1)

我已经有三年没有见过妹妹了。三年前那次见到她是正月,我带着出生六个月的宝宝回娘家小住。当时,妹妹也在。因为与宝宝是第一次见面,她先往宝宝手里塞了一个红包,然后向我笑了笑。

“姐,跟姐夫还好吧?”她问。

“还好。”我说。

“新房子装好了?”她又问。

“嗯,装好了。”我说。

那几乎是我们唯一的对话。随后,我们有些沉默了,一起凝视宝宝伸出的胖胖的手掌,宝宝手里捏着红包笨拙地舞动。然后,我开始陪前来拜年的亲戚聊天,她如我们从小一起度过的许多假期一样,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哦,不是,那并不是我们唯一的对话。过了两天,妹妹准备走了。临行之前,我去书房看她打包行李,她送给我一本书。她说这是她的第一本书,年前才出版。封面差不多是纯黑的,印了几个白字——“国王的信使”。我翻开书,发现一般会印作者照片与简介的地方,只有一段简介,没有照片。妹妹笑笑,说:“我的照片都不好看,没必要放上去。”

“你现在挺好看的啊。”我说。

“我知道,”她抿抿嘴,“不是因为这个。”

妹妹如今已经挺好看了,这是真的。她瘦了许多,女孩子只要瘦了,其他都不变,也会好看不少。另外,她的痘痘也很少了,用粉底稍加修饰,也比青春期时光滑许多。

最主要的是,她的气质变了。时间总会给一部分女人带来这样的变化,让你逐渐觉得她们陌生,但这陌生是一种向上的陌生,仿佛看着她们在自己的路上走得远了,你做一个远远望着她们的目送者,也没什么。

我问:“你还在杭州?”

她说:“我现在在上海。”

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面对面说话。此后三年,我没有再见到过她,因为我婚后离娘家挺远,只有过年回去住几天,而妹妹一向排斥挤入春运大军,都是在平时择个时间回家看看。三下两下里错过几次,三年就过去了。

平常,妹妹是从来不会打电话给我的。我打得也很少,几个月一次,或者更长时间。我大多是从妈妈那里听到有关妹妹的信息:她最近又在写稿子了,又过起一天从中午才开始的生活了;她在跟一个男人交往,但不肯承认是恋爱;她剪短了头发;她开始跑步了;她冬胖夏瘦。

我妹妹今年三十岁。我了解父母的三十岁,了解两年前我的三十岁,也了解一众堂姐、表姐妹的三十岁,但我想象不出妹妹的三十岁。她是我最亲的人之一,但她也是我最陌生的人。

最初的不亲近是因为什么呢?我能记起最明显的原因,是她长得没有我好看。我们的父母都是中等之姿,各自有优缺点。亲戚们都说我命好,奇迹般地继承了父母的种种优点而绕过了大部分缺陷:我长了爸爸的好头发、高鼻梁、瓜子脸,妈妈的大眼睛、白皮肤。我比妈妈瘦且身量更高,但妹妹不是。我最初见到她的时候,她才五岁,已经显露出日后令她耿耿于怀多年的若干缺憾了:矮而胖,黄巴巴的一小把头发,一张大得和脖子不相称的圆盘脸上,是一双有些浮肿的单眼皮小眼睛和几乎没有鼻梁骨的小扁鼻子。

我和妹妹没有一起度过幼年时期。我只比她大两岁,她出生的时候,我一无所知,然后她就被送到乡下,由我们的奶奶抚养了。这些是妈妈后来告诉我的。妈妈还告诉我,他们别无选择,因为他们是双职工,一定要将妹妹藏好,不然会有丢掉公职的危险。那个年代,铁饭碗比什么都重要。

他们当然想过把妹妹打掉,但西药吃了两次,中药喝了一次,妹妹始终在肚子里存活着。又耽搁了一阵子,就错过了打胎的时间,不能再冒险了。爸妈想,也许与这个孩子就是有断不了的缘分呢?于是,妈妈躲躲藏藏地把妹妹生了下来。妈妈喂了她一个礼拜的奶,然后奶奶就把她包在当初包过我的小棉被中,放在一只菜篮里,带去了深山中的老家。

“饿啊。”妹妹说。她刚上小学那会儿,性格还比较随和。我问妹妹在奶奶家生活是什么样的,她每次都对我说:“就是饿。”

“你奶奶家饭肯定有吃的,但农村没有零食吃啊。”我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说。

这个我知道。我去过奶奶家,在那里,想买一包五毛钱的方便面都要跑一段又长又窄的山路,必须要有大人带着。而且,奶奶家并没有我家客厅里的那种小抽屉,里面不时放着几个硬币,让我们在童年那些百无聊赖的下午可以购买些零食,来满足一点味觉上的享乐。

于是,在我和妹妹最初的隔阂中,除了容貌,就是吃的东西。印象最深的一次不愉快,发生在我小学五年级时的暑假。那个夏天,我回老家待了挺长一段时间,妹妹没有回去,因为她不喜欢回老家(她那时已经不喜欢很多地方了,除了老家,还有学校、邻居家、小区旁边的公园。她只喜欢植物园和动物园,可以在这两个地方一待就是大半天,在那里看花或看动物)。等我在老家玩腻了,妈妈就把我接了回来。那天中午,爸爸做了一大砂锅他最擅长的炖鸭子迎接我们。我很愉快地吃了一顿,但是妹妹看上去就不太高兴,吃完了她那只鸭腿,还要来抢我的,被妈妈制止了。她气鼓鼓地坐在那里,饭没吃完就扔了筷子。饭后,我要睡午觉,她跑进我们共同的卧室里,把我床边的小风扇拿到她床边不给我。爸妈怎么劝也没用,爸爸就往她头上崩了俩栗凿。

爸妈很少打我们,要打,一般也是打妹妹。这跟其他有姐妹的家庭好像不太一样。个中原因,主要是妹妹的脾气比我倔一些、古怪一些,容易跟爸妈顶嘴。不过我也知道,爸妈确实喜欢我多过妹妹,我和妈妈更亲密一些。从小,我就有个习惯,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趴在妈妈温暖的肚皮上和她聊会儿天。我喜欢跟着妈妈做手工、织围巾、烧小菜,把画好的小画儿拿给她看,因为我知道,妈妈永远会疼爱我,既疼爱我做得好的地方,也疼爱我做不好的地方。但妹妹没有这个习惯,凡是我和妈妈亲密的地方,她都不会涉足。比如,我手工好,我做手工的时候,妹妹就去扫地,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等着妈妈的夸奖。我喜欢画画,妹妹就看书。她特别爱看书,不到十岁,她就把父母书柜上那些八十年代出版的“大部头”翻出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她的作文本上分数永远接近满分。她以一种志在必得的神气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在妈妈惊讶地说“你写的比初中生还好”的时候,她露出宁静而满足的微笑。这个场景,也是我印象很深的。

我妈妈是一个热情、乐观、擅长理家处事的人。记忆所及,只要是她经手的饭菜,没有不好吃的;她整理的床铺,一定柔软舒适。有她带着我们去串门,那天一定其乐融融。妈妈在生活上对我们姐妹俩一视同仁,所有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到了中学,妈妈先为我陪读,然后为妹妹陪读,没有任何偏袒。后来,我们长大了,妹妹也说:“妈对我挺好的,我没得说。”

但爸爸,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自己是有了丈夫、做了母亲后,才明白的。男人对待女人的态度,往往不是取决于女人本身如何,而是取决于自己所付出的感情的分量。无论是丈夫对妻子、男友对女友,还是爸爸对女儿,都是如此。我从出生第一天起就在爸爸的呵护下长大,多年来,一切喜怒哀乐都没有离开过他的关注,但妹妹没有。当她回到我们家时,爸爸给予我们的情感差距,已经是两年加五年——七年。妹妹从一开始,就无法跟我抗衡。

作为小孩子的我们,是纯洁的吗?现在我回想童年,觉得不是。我们会怀有恶意,或者不是恶意,是从进入人世的开端起,就本能地知道人世是不公平的,因此会紧紧抓住对我们倾斜的那端天平,让它向自己倾斜得更厉害些。我一早就知道爸爸喜欢我多过妹妹,我便更加娴熟地让爸爸满足我的各种私心,而又让他不觉得我不懂事,而妹妹性格中那奇怪的倔强,早已和爸爸同样的倔脾气无法相容了。

现在回忆这些往事,在这一点上,我真的感到了内疚。并不是因为我利用爸爸欺压了妹妹(我没有做过这样的事),而是,我从很小就享受着这种差异,却不认为这有问题。甚至,少年时的我希望这种差异一直存在。

回到那午后的纷争来吧。爸爸当时敲了妹妹额头两下,我觉得他主要是出于教导而不是惩罚。但随后的事出乎我们每个人的意料:妹妹挨了两下之后,先是恨恨地盯着爸爸,然后把我的小风扇往地上一掼,冲向爸爸,抱住他的腿张口就咬,一边咬一边拉开嗓子号叫,像一只凄惨的小狼。

我从来没有从一个小女孩口中听过那么歇斯底里的声音,简直是势要与爸爸同归于尽的样子。爸爸疼不过,使劲拔着腿,试图把她架起来按到一边,但无济于事。直到我和妈妈回过神来,一起上前才把妹妹扯开。扯开之后,妹妹仍然在发狂,挥舞着又短又壮的胳膊,把枕头、毛巾被、床上的所有东西都扔到地上,把席子也往地上扯,放在脚下跺。我们三个人都看呆了,一致暗想:没有人能管得了她,只有让她自己发泄完吧。于是,我们全都站在一边不吭声。

十分钟后,妹妹发泄完了,喉咙也叫得嘶哑了。她慢慢爬到拖在地上的席子上,侧身躺下,呜呜地抽噎着。妈妈走上前,想把她拉起来,但刚一碰到她的肩膀,她立刻剧烈地抽搐了一下,妈妈只好缩回手。我们互相交换了眼色,悄悄退出门去。半个小时后,我们回来,看见她已经睡着了。

这个爆炸性的事件因此有了一个十分安静的收尾。那天,我有没有睡午觉,我不记得了,后来,妹妹的床是谁收拾的,我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最清晰的一幕是,妹妹趴在地上,抱着爸爸的腿撕咬的情景。

好多年后,我才迟迟地感到了难过。爸爸有没有为此难过,我不知道,他一直保留着炖鸭汤迎接我回家的习惯,无论是我念书归来、工作归来还是从夫家归来。他有他自己炖鸭子的技巧,提前一天晚上无论有多重要的应酬都要提早回家清理鸭子,不让妈妈插手。当他后来逐渐变得寡言少语以后,他的鸭汤就成了他向我表达情感的唯一不变的方式。我从没有问过他,也没有问过妹妹,这份炖鸭子有没有出现在他们两人之间过。以前是故意不问,后来不好意思问,再后来,就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问题已经无法开口了。

爸爸是一个内心沉重而孤独的人。他年轻时,因为少年意气,这一点还不怎么明显,有时也很活泼健谈,同事和朋友们都觉得他是个外向的人。妈妈与他同床共枕二十年,也没有看出来,所以后来,她不断问我:“你爸爸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起初,我也以为,爸爸是被应酬与工作消磨了太多精力,所以不想多说。

后来才发现,爸爸不是变了,而是因为人到中年的疲倦,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自己最真实的性格。他开始极少给我打电话,只催着妈妈给我打;如若我不主动找他说话,他很难跟我聊天超过十句;让他跟我一同散步、拿起手机跟他一起自拍、问他想要什么生日礼物,都好像是会让他尴尬的事情。我知道,在我的家中,日常的亲密友爱在我和妈妈的关系中体现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沉默、封闭、孤独的血脉,它如今延续在爸爸与妹妹之间。

从“小妹发狂”这件事起,我跟妹妹,从一开始隐隐的隔阂,开始真的逐渐疏离了。我不喜欢她喜怒无常的脾气、莫名其妙的怪癖,比如,她动不动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动不动就不理睬别人,故意说些惊人之语。我觉得我没有义务讨好她,我也不需要她。

在学校,我是班上女生的领头人,只要我愿意,每天放学后都能叫上七八个女同学到家里来玩。她不喜欢我事事占先、呼朋唤友,以及越来越明显地,她不喜欢我比她好看。小时候,亲戚们说她没我好看的时候,她还会愤愤地反对,现在她大概明白了,她没有我好看是真的。

她开始拒绝穿我穿过的衣服,排斥跟我一起照相,也不在学校里跟我有任何接触。她只和不多的几个小伙伴玩,总是穿着宽大的校服或运动装(因为我喜欢裙子),用越来越多的时间躲在书房里看书,写一篇又一篇日记(也可能是作文)。我当时因为骄傲,极少看她看过的书,更不看她写的东西。后来,在一次搬家中,我们的小学书本全部卖掉了,一点也不剩,我再也不可能知道妹妹当时写过什么了。

我们姐妹俩的成绩都挺好,一直是前几名,在这一点上倒是都遗传了父母的聪明劲儿。小学的时间是懵懂而轻松的,总体来说,我们都还各得其乐。后来,我们陆续上了中学,功课一下子变紧,我们更难有同进同出的机会。于是,那种疏离渐渐就成了符合日常作息的一种习惯。有时,我们可以稍微聊聊天,谈下考试、朋友、老师,但我们都知道自己不是对方的第一倾诉者,也不会是第二、第三、第四个。基本的教养让我们知道,只要保持不争吵、不打架,我们就可以做一对名义上和睦相处的姐妹。这就够了。

后来,便是高中了。那是青春期最关键的三年。青春期真的是一个残酷的考验啊,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有些女孩在这个阶段会突然变美、变丰盈,好像一下子就被邀请进入一个永远春暖花开的季节。如那句诗所言:你多美啊,请停一停。开学一个礼拜,我在一个男孩给我的情书里看到了这句诗。

同类推荐
  • 亿万富翁情感忏悔录:非情勿扰

    亿万富翁情感忏悔录:非情勿扰

    如果没有房子,你会嫁我吗?如果只有自行车,你会坐在后面微笑吗?真实的谎言:一个亿万富翁的情感忏悔录。主人公是一个通过不光明不高尚手段取得巨额财富的人,在追求真爱的过程中,以一个月薪3000的保安直面“非情勿扰”电视相亲节目女嘉宾,最终赢得美人归,然而由于其过于相信金钱至上的力量,同时对于在夺取不义之财过程中的思考,其扭曲的心灵让他无法拥有爱情的天长地久。
  • 等待青春消失

    等待青春消失

    主人公陈晓楠父亲病逝,母亲清月独力撑持着贫寒之家。母性及挣脱底层的愿望,使她为改变儿子未来的命运而苦苦挣扎,她前往远方的亲戚家筹集儿子的学费,这个屈辱的过程,牵引出一段隐秘、久远而浪漫的往日故事,曾经晶亮的年华,探照着现实的灰暗和哀伤……而清月唯一愿望所寄的儿子,却正青春的躁动中不能自拔,反抗,叛逆,毫无良心地消耗着青春,消耗着清月的母爱。两代人的错位,看起来弥合无望,母亲脱离底层的所有渴望,就彷佛远方一道迷离的风光……
  • 失婚女王

    失婚女王

    本书是一本婚恋题材的长篇小说,女主人翁郁筱梦是一个“85”后,也是一个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离婚女人,带着孩子吃力地寻求幸福生活。同人们定义中的传统离婚女性不一样,时尚、优雅、自信。从没有一个离婚女人活得像他这般张扬恣意,这是“85后”离婚女人的“新价值”观;在事业上,她是强大的女王,可是在爱情里,她却是脆弱的玻璃娃娃,这是85后离婚女人的“新爱情”观;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不懂进退的分寸,错过了很多的东西,如今像弥补,却时不再来,这就是85后离婚女人的“新人生”观。
  • 天城九月

    天城九月

    《天城九月》是长篇小说《天城三部曲》的第三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文学语言仍然保持了《天城七月》、《天城八月》的艺术特色。以生动的笔触,曲折的情节,围绕着两个省厅机关。四个家庭。以侦破田夏沙被砍的案件为主线,辅以彭石头寻官和众人纷争住房两条副线,再现了天城官场众生相。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特别是在人物刻画方面,时有画龙点睛之笔,彭石头、姚丽菊、王选金、卫安竹和正副厅长们,更是栩栩如生,历历在目。具有极强的现实冲击力。是一部洋溢着作家高度时代责任感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好作品,足令世人震惊。
  • 大猫

    大猫

    乡土时景下,由乡长这一微小的政治细胞的心曲隐微勾勒出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的大致轮廓与官场规则。《大猫》独立的乡土小说,描绘了不同人物在京西土地上的堕落与坚守,腐朽与变革,为读者展现出乡土中国最堪回味的原生态。作者的乡土叙事或许不够雅逊精致,但真实而准确,具有土地自身的品质,以民间的立场、民间的视角写下了诸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时代变迁赋予乡土小说更丰富的内涵,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自守与异化,抵御与妥协。
热门推荐
  • 特种抢劫:妖孽狐王抱回家

    特种抢劫:妖孽狐王抱回家

    一颗七彩琉璃心窍引得六界仙魔出动……他是仙妖两界炙手可热的妖媚狐王,她是穿越而来神经大条的特种女匪,两人究竟谁道高一尺,又是谁魔高一丈?“丫的,打劫呢,笑毛线笑,全都给我站一排,手抱头,蹲下!快,快,快快!”某女暴走。“照做!”豪华马车内一个慵懒声音传来。某女掀开车帘,某男半靠美人枕,慵懒魅惑,眨巴着招蜂引蝶的桃花眼,“大王饶命,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某女大咽口水:“尼玛,老娘有这么没节操吗?不过,既然你如此恳求,那我就不客气啦!来呀,押回山寨!”他们的相逢是偶然还是早有安排,他们的命运又将会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温暖的故事:盛开在掌心的茧花儿

    温暖的故事:盛开在掌心的茧花儿

    本书是一本集爱情、亲情、友情以及陌生人之间真诚相助的故事书。在这本书中,《打死不说我爱你》会告诉你什么是人世间最温暖的爱情;《蝴蝶之家》会告诉你每一双手的相握,都会让世界多一份暖暖的爱意;《你就是那最美的栀子花》和《请到天堂门口来接我》则会告诉你,心有阳光,无论再困窘的生活都会充盈着快乐与幸福。
  • 花千骨之花落时节

    花千骨之花落时节

    第一世,你为仙,我为神,初次见面那是缘定,桃花定情,带着无尽的妖娆。第二世,你为师,我为徒,再次相见已经陌路,桃花定情,带着缠绵的苦楚。第三世,我不知你会如何,但我知道,我定逃不过你给的枷锁,伴随着桃花凋谢。
  • 天眼封神

    天眼封神

    恒元大陆,族类繁多,叶飘河,乃上古天眼一族,自九岁开启天眼之后,双目之内鬼火焚焚,可摄魂夺魄,封印神识,吸人法力,于是乎,他一路高歌猛进,成仙,成佛,成魔,皆不在话下!且看他如何纵横四海,独霸九天!
  • 唯有你,不可辜负

    唯有你,不可辜负

    “为什么不成熟又不负责任的大人要生孩子呢?”“也许因为,他们生下我们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也还是个孩子吧。”岳朝歌和盛原野相遇时,并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没有家的人。那个时候,盛原野只知道她是学校里面臭名昭著的差生。岳朝歌呢,也只知道盛原野是人人称赞的优质学霸,清冷帅气的天之骄子。后来两个人相熟,盛原野知道岳朝歌不快乐,知道她母亲只想利用女儿出人头地。岳朝歌也知道盛原野虽然出生高贵,却只能跟着精神病的母亲避居小城。原来他们是一类人,他默默想着保护她,她默默想着不离开。再后来呢?
  • 异姓公主

    异姓公主

    她是一国的公主,他是一国的国君。他是另一片大陆的魔法师。他们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
  • 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

    看过穿越文吧。如果说,一个现代的职业杀手,穿越回到古代会发生一些什么呢?敬请期待。。。。
  • 残酷世界的行动忠告

    残酷世界的行动忠告

    三观正请注意,三观正请注意。新人练手请多关照,欢迎来看谢谢。——————————————————————————所以说,末日这种东西就是为了让人弱肉强食而存在的?别开玩笑了!这样的话,人与畜生有什么区别!抱着这样的想法的人,真是弱小啊。连现状都分不清楚,又有什么资格去大放阙词?对吧?世界这样告诉那个少年。嗯,书名的梗来自《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
  • 蛟王

    蛟王

    江川醒过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条小蟒蛇,“啊”的一声,却发出嘶嘶的声音。与天斗,与人斗,与妖斗。你且看他究竟怎样从一条蟒蛇走向妖王的征服之路。
  • 逝去的锦年

    逝去的锦年

    初入家教行列的大二学生余悦一出手就碰到了个棘手的小破孩儿,施展了千般功夫才镇住这个年级第二、个性十足、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高三学生——雷拓宇。从此,雷拓宇成了粘着余悦的小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