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0000000002

第2章

定尺寸法

《岐伯明堂经》云∶以八寸为一尺,以八分为一寸。缘人有长短肥瘦不同,取穴不准。短手长,取穴不准。唐时《孙思邈明堂经》云∶取患人男左女右,手大拇指节横纹为一寸。以意消详,巧拙亦有一法,令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纹相去为一寸。自根据此寸法,与人着灸疗病以来,其病多得获愈。此法有准,今以为定。

点灸法

凡点灸时,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无令拳缩,坐点无令俯仰,立点无令倾侧。灸时孔穴不正,

下火法

凡下火点灸,欲令艾炷根下赤辉广三分,若不三分,孔穴不中,不合得经络。缘荣卫经脉,气血通流,各有所主,灸穴不中,即火气不能远达,而病未能愈矣。

用火法

古来用火灸病,忌八般木火,切宜避之。八木者,松木火难瘥增病,柏木火伤神多汗,竹木火伤荣卫经络。有火珠耀日,以艾丞之,遂得火出,此火灸病为良,凡人卒难备矣;次有火照耀日,以引之便得火出,此火亦佳。若遇天色阴暗,遂难得火,今即不如无木火也,灸人不犯诸忌,兼去久,清油点灯,灯上烧艾茎点灸是也;兼滋润灸后至疮愈已安。且无疼痛;用蜡烛更佳。诸蕃部落,知此八木火之忌,用镔铁击石得火出,以艾引之,遂乃着灸。

候天色法

凡点灸时,若值阴雾大起,风雪忽降,猛雨炎暑,雷电虹霓,临时且停,候待晴明,即再下火灸。灸时不得伤饱大饥,饮酒大醉,食生硬物。兼忌思虑愁忧,恚怒呼骂,吁嗟叹息,一切不祥,忌之大吉。

定灸多少法

凡灸头与四肢,皆不令多灸。缘人身有三百六十五络,皆归于头,头者,诸阴之会也。若灸多,令人头旋目眩,远视不明。缘头与四肢肌肉薄,若并灸,则气血滞绝于炷下,宜歇火气少时,令气血遂通,再使火气流行,候炷数足,自然除病,宜详察之。

定发际法

凡灸发际,如是患人有发际整齐,根据明堂所说,易取其穴;如是患人,有因疾患后脱落尽发际,或性本额项无发,难凭取穴,今定患人两眉中心,直上三寸为发际,后取大椎直上三寸为发际,以此为准。

发灸疮法

凡着火疗病,历春夏秋冬不较者,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脓出自然愈疾。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灰火中煨热,拍破热慰灸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发

淋洗灸疮法

凡着灸治病,才住火,便用赤皮葱、薄荷二味煎汤,温温淋洗灸疮周回约一、二尺以来,驱令逐风气于疮口内出,兼令经脉往来不滞于疮下,自然疮坏疾愈。若灸疮退火痂后,用桃树东南枝梢,青嫩柳皮二味,等分煎汤,温温淋洗灸疮,此二味,偏能护灸疮中诸风。若疮内黑烂溃者,加胡荽三味,等分煎汤,温温淋洗,灸疮自然生好肉也。若灸疮疼痛不可忍,多时不较者,加黄连四味,等分煎汤淋洗,立有神效。

贴灸疮法

春取柳飞花如鹅毛者,夏用竹膜,秋用新棉,冬用兔毛,取腹上白细腻者,猫儿腹上者

人神所在不宜针灸

一日在大趾,二日在外踝,三日在股内,四日在腰间,五日在口舌,六日在两手,七日在内十四日在胃管,十五日在遍身,十六日在胃,十七日在气冲,十八日在股内,十九日在足,二十日在内踝,二十一日手小指,二十二日在外踝,二十三日肝及足,二十四日手阳明,二十五日足阳明,二十六日在胸,二十七日在膝,二十八日在阴,二十九日膝胫,

每月忌日不宜针灸出血

正月丑日,二月未日,三月寅日,四月申日,五月卯日,六月酉日,七月辰日,八月戌日,九月巳日,十月亥日,十一月午日,十二月子日。

十二部人神不宜灸

建日在足,禁晡时;除日在眼,禁日入;满日在腹,禁黄昏;平日在背,禁人定,定日在心,禁夜半;执日在手,禁鸡鸣;破日在口,禁平旦;危日在鼻,禁日出;成日在唇,禁食时;收日在头,禁禺中;开日在耳,禁午时;闭日在目,禁日。

十二时忌不宜灸

子时在踝,丑时在头,寅时在耳,卯时在面,辰时在项,巳时在乳,午时在胸,未时在腹,申时在心,酉时在背,戌时在腰,亥时在股。

十二部年人神不宜灸

一岁∶十三、二十五、三十七、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八十五。人神在心。二岁∶十四、二十六、三十八、五十、六十二、七十四、八十六。人神在喉。三岁∶十五、二十七、三十九、五十一、六十三、七十五、八十七。人神在头。四岁∶十六、二十八、四十、五十二、六十四、七十六、八十八。人神在眉。五岁∶十七、二十九、四十一、五十三、六十五、七十七、八十九。人神在背。六岁∶十八,三十、四十二、五十四、六十六、七十八、九十。人神在腰。七岁∶十九、三十一、四十三、五十五、六十七、七十九、九十一。人神在腹。八岁∶二十、三十二、四十四、五十六、六十八、八十、九十二。人神在项。九岁∶二十一、三十三、四十五、五十七、六十九、八十一、九十三。人神在足。十岁∶二十二、三十四、四十六、五十八、七十、八十二、九十四。人神在膝。十一岁∶二十三、三十五、四十七、五十九、七十一、八十三、九十五。人神在阴。

九部旁通人神不宜灸

杂忌旁通不宜灸

四季人神不宜灸

春在左胁,秋在右胁,夏在脐,冬在腰。男忌除日,女忌破日。

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

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一岁十岁起,二官顺行,逐日人神,就甲子内检尻神者,神农之所制也。凡人年命巡行九宫,值此尻神所在不可针灸。犯者必主丧命,或生痈疽,尚忧致命,宜急速医治。《明堂》云∶以八分为一寸;孙思邈云∶人有长短肥瘦,宜取患人中指第二节两横纹相去为则。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正月卯日二月寅日三月丑日四月子日五月亥日六月戌日七月酉日八月申日九月未日十月午日十一月巳十二月辰凡医者,若不能知此诸般禁忌,趋吉避凶,妄乱针灸,非惟不能愈疾,甚至或致患人伤命,为害非轻。若逢病患,年命厄会处,男女气怯,下手至难,通人达士,岂能拘此哉!若遇卒急暴患,何暇选择避忌,即不可拘此若是禁穴。诸般医疗不瘥,明堂许灸一壮至三壮,更宜以意详之。

正人形第一

百会一穴,在头中心陷者中。灸七壮。主脑重鼻塞,头疼目眩,少心力,忘前失后,心神恍惚,及大人小儿脱肛等疾。神庭一穴,在鼻柱上发际中。灸三壮。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羊痫吐舌。水沟一穴,在鼻柱下宛宛中。灸五壮。主消渴饮水无休,水气遍身肿,笑无时节,颠痫病,语不识尊卑,及口噤牙关不开也。天突一穴,在项结喉下五分中央宛宛中。灸五壮。主咳逆气喘,暴哑不能言,身寒热颈肿,喉中鸣翕翕,胸中气哽哽也。支沟二穴,在腕后三寸,两骨间陷者中。灸五壮。主热病汗不出,肩臂酸重,胁腋急痛,四肢不举,口噤不开,暴哑不能言也。至阴二穴,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宛宛中。灸三壮。主疟发寒热,头重心烦,目翳,鼻塞不通,小便淋沥失精。

正人形第二

三里二穴,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灸三壮。主肘臂酸痛,屈伸难。《秦承祖明堂》云∶主五劳虚乏,四肢羸瘦。天池二穴,在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胁间。灸三壮。主寒热疟,热病汗不出,胸满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声,喉鸣也。章门二穴,在大横纹外,直脐季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灸七壮。主肠鸣盈盈然,食饮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支满,腰背肋间痛,不可转侧,身黄羸瘦,四肢怠倦,腹中膨胀,两胁积气如卵石也。中渚二穴,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者中。灸三壮。主目无所见,肘臂酸痛,手五指不握尽痛也。

正人形第三

输府二穴,在旋机傍各二寸陷者中,仰而取之。灸三壮。主咳逆上气喘急,呕吐,不下食饮,胸中痛也。胸乡二穴,在周荣下一寸六分陷者宛宛中。灸五壮。主胸胁支满,却引背痛,不得卧,转侧难也。偏历二穴,在腕后三寸陷者中。灸五壮。主发寒热,疟久不愈,目视,手不及头,臂膊肘腕酸痛难屈伸,及颠疾多言。丰隆二穴,在外踝上八寸陷者中。灸七壮。主厥逆胸痛,气刺不可忍,腹中如刀,大小便难,四肢不收,身体倦怠,膝腿酸痛,屈伸难也。昆仑二穴,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者中。灸三壮。主寒热癫疾,目,鼻衄多涕,腰尻重,不欲起,俯仰难,恶闻人者,女子绝产也。厉兑二穴,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一韭叶。灸一壮,主尸厥如死,不知人,多睡善惊,面上浮肿也。

正人形第四

黄帝问岐伯曰∶凡人中风,半身不遂,如何灸之?岐伯答曰∶凡人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五个月前,非时,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痹,良久方解,此乃将中风之候也。便须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四处各三壮。后用葱、薄荷、桃、柳叶四味煎汤,淋洗灸疮,令驱逐风气于疮口中出也。灸疮∶若春较,秋更灸;秋较,春更灸。常令两脚上有灸疮为妙。凡人不信此法,或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此风,言语謇涩,半身不遂,宜于七处一齐下火,各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穴。二、耳前发际。三、肩井穴。四、风市穴。五、三里穴。六、绝骨穴。七、曲池穴。上件七穴,神效极多,不能具录,根据法灸之,万无一失也。

正人形第五

紫宫一穴,在华盖下一寸陷者中,仰而取之。灸七壮。主饮食不下,呕逆烦心,上气吐血,及唾如白胶。乳根二穴,在乳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灸五壮。主胸下满闷,臂肿及乳痛也。《华佗明堂》云∶主膈气不下食噎病。少冲二穴,在手小指内廉之侧,去爪甲如韭叶。灸三壮。主烦心上气,卒心痛,悲恐畏人,善惊,手拳不得伸,掌中热痛也。《秦承祖明堂》云∶兼主惊痫,吐舌沫出也。千金、杨玄操同。涌泉二穴,在脚心底宛宛中,白肉际,屈足卷趾得之。灸三壮。主心痛,不嗜食,妇不得践地也。

正人形第六

石门一穴,在脐下二寸陷者中。灸七壮。主腹大坚,气淋,小便黄,身寒热,咳逆上气,呕血,卒疝绕脐痛,贲豚气上冲,甄权云∶主妇人因产恶露不止也。分水一穴,在下管下一寸陷者中。灸七壮。主水病腹肿,绕脐痛冲胸中,不得息。甄权云∶主水气浮肿鼓胀肠鸣,状如雷声,时上冲心。日灸七壮,四日罢。华盖一穴,在璇玑下一寸陷者中,仰而取之。灸五壮。主胸胁支满,咳逆上气,喘不能言也。

正人形第七

上星一穴,在直鼻上入发际一寸陷者中。灸七壮。主头风目眩,鼻塞不闻香臭。膻中一穴,在两乳间陷者中。灸五壮,主胸膈满闷,咳嗽气短,喉中鸣,妇人奶脉滞,无汗,下灸立愈。岐伯云∶积气干噎。巨阙一穴,在鸠尾穴下一寸陷者中。灸七壮。主心痛不可忍,呕血烦心,膈中不利,胸胁支满,霍乱吐痢不止,困顿不知人。间使二穴,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者中。灸七壮。主卒狂惊悸,臂中肿痛,屈伸难。岐伯云∶主鬼神邪也。太冲二穴,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骨罅间陷者中。灸五壮。主卒疝,小腹痛,小便不利如淋状,及月水不通。

正人形第八

青灵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灸三壮。主肩不举,不能带衣。不容二穴,在上管两旁各一寸。灸三壮。主腹内弦急,不得食,腹痛如刀刺,两胁积气彭彭然。五枢二穴,在带脉下二寸,水道傍一寸半陷者中。灸三壮。主阴疝,小腹痛,及膀胱气攻两胁也。复留二穴,在足内踝上二寸,动脉中陷者是。灸七壮。主腰疼痛引脊内,痛不可俯仰。善怒多言,足痿不收履,胫寒不自温,腹中雷鸣,兼治腹鼓胀,四肢肿,十水病,女子赤白漏下,五淋,小便如散灰也。大都二脉,在足大趾本节后陷者中。灸三壮。主热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满善呕吐,目眩烦心,四肢肿病。妇人怀孕,不论月数,及生产后未满百日,不宜灸之。若绝子,灸脐下二寸三寸间动脉中三壮。

正人形第九

通里二穴,在腕后一寸陷者中。灸七壮。主头目眩痛,悲恐畏人,肘腕酸重,及阴都二穴,在通谷下一寸陷者中。灸三壮。主身寒热,疟,病心恍惚也。石关二穴,在阴都下一寸宛宛中。灸三壮。主多唾呕沫,大便难,妇人无子,脏有恶血,腹厥痛,绞刺不可忍者。带脉二穴,在季肋下一寸八分陷者宛宛中。灸七壮。主妇人腹坚痛,月水不通,带下赤白,两胁下气,转运背痛不可忍也。

正人形第十

中二穴,在输府下一寸陷者中,仰而取之。灸三壮。主咳嗽上喘,不能食也。气冲二穴,在归来下一寸,鼠鼷上一寸动脉宛宛中。灸五壮。主腹有大气,腹胀脐下坚,疝阴肿,亦主妇人月水不通,无子。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骨外,大筋内,筋骨之间陷者宛宛中。灸三壮。主脏腹久积冷气,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臭,肠鸣腹痛,秦承祖云∶诸病皆治,食气暑气,蛊毒癖,四肢肿满,腿膝酸痛,目不明。华佗云∶亦主五劳羸瘦,七伤虚乏,大小人热,皆调三里。《外台明堂》云∶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悬钟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灸三壮。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膝胫连腰痛,筋挛急,足不收履,坐不能起。《张文仲灸经》∶疗病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绿水,及元脏气。灸足大趾次趾内横纹中,各灸一壮,炷如小麦大,下火立愈。

正人形第十一

禾聊二穴,在鼻孔下侠水沟旁五分。灸三壮。主鼻窒口癖,清涕出不可止,鼻衄有疮,口不可开,及尸厥也。天井二穴,在肘外大骨之后一寸两筋间陷者中,屈肘得之。灸五壮。主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颈项及肩背痛,臂痿不仁,惊悸悲伤,痫病羊鸣吐舌也。承满二穴,在不容下一寸陷者中。灸三壮。主肠鸣腹胀,上喘气逆,及膈气唾血商阳二穴,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灸三壮。主胸膈气满,喘急,耳鸣聋,疟病口干,热病汗不出也。孔最二穴,在腕上七寸陷者宛宛中,灸三壮。主热病汗不出,肘臂厥痛,屈伸难,手不及头,不握也。《黄帝灸法》∶疗中风,眼戴上及不能语者,灸第二椎并第五椎上,各七壮,齐下火炷如半枣核大,立瘥。

正人形第十二

肩聊二穴,在肩上,举肩取之陷者中。灸五壮。主肩重不举,臂痛也。食窦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举臂取之。灸五壮。主胸胁支满,膈间鸣,陆陆常有声。通谷二穴,在幽门下一寸陷者中,灸三壮,主失欠,口及呕,暴哑不能言也。侠溪二穴,在足小趾歧骨间本节前陷者中,足少阳脉之所流也。灸三壮。主耳鸣,华佗疗男子卒疝,阴卵偏大,取患人足大趾,去甲五分,内侧白肉际,灸三壮,炷如半枣核大。患左取右,患右取左。

正人形第十三

三阳络二穴,在肘前五寸外廉陷者中,支沟上一寸,灸五壮。主嗜卧,身不欲动,卒聋暴哑,及齿痛。胁堂二穴,在腋下二骨间陷者中,举腋取之,灸五壮。主胸胁气满,噫哕喘逆,目黄,远视。天地二穴,在腋下三寸陷者中,灸三壮。主上气咳嗽,胸中气满,喉中鸣,四肢不举,腋下肿也。日月二穴,在期门下五分陷者中,灸五壮。主善悲不乐,欲走多睡,言语不正,及四肢不收。地机二穴,在膝内侧转骨下陷者中,伸足取之,灸三壮。主腰痛不可俯仰,足痹痛,屈伸难也。三阴交二穴,在内踝上三寸陷者中,灸三壮。主膝内廉痛,小便不利,身重足痿,不能行也。

正人形第十四

会二穴,在臂前廉去肩头三寸宛宛中,灸七壮。主瘿及臂气肿也。外关二穴,在腕后二寸陷者宛宛中,灸三壮。主肘腕酸重,屈伸难,手十指尽痛不得握,兼主耳浑浑,聋无所闻也。幽门二穴,在巨阙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五壮。主善吐,食饮不下,兼唾多吐涎,干哕,呕沫,泄有脓血也。二间二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陷者中,灸三壮。主喉痹咽肿,多卧喜睡,鼻鼽,及口眼斜。中冲二穴,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陷者中,灸一壮。主热病烦心,心闷而汗不出,身热如火,头痛如破,烦满,舌本痛。秦承祖云∶兼主神气不足,失志也。

正人形第十五

上管一穴,在巨阙下一寸,灸三壮。主呕吐,食饮不下,腹胀气满,心忪惊悸,时吐呕血,肠刺痛,痰多吐涎也。中极一穴,在脐下四寸陷者中,灸五壮。主尸厥不知人,冷气积聚,时上冲心,饥不能食,小腹痛,积聚坚如石,小便不利,失精绝子,面也。阴包二穴,在膝上四寸陷者中,灸七壮。主腰痛连小腹肿,小便不利,及月水不

正人形第十六

攒竹二穴,在眉头陷者中,灸一壮。主头目风眩,眉头痛,鼻鼽衄,目无远见,但是尸厥,癫狂病,神邪鬼魅,皆主之。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宛宛中。灸三壮。主食饮不下,呕逆,食下还出也。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陷者中。灸五壮。主贲豚,寒气入小腹,时欲呕,溺血,便黄,腹泄不止,卒疝,小腹痛,转胞,不得小便。岐伯云∶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太泉二穴,在手中掌后横纹头陷者中。灸五壮。主胸中气满,不得卧,肺胀满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热,胃气上逆,唾血及狂言,肘中痛。交信二穴,在内踝上二寸后廉筋间陷者中。灸三壮。主气淋,卒疝,大小便难,及膝胫内廉痛也。太溪二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中。灸三壮。主疟咳逆,烦心不得卧,小便黄,足胫寒,唾血及鼻衄不止也。

正人形第十七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寸陷者中。灸三壮,主头目眩,头皮肿生白屑,兼主面赤璇玑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者中,仰头取之。灸三壮。主胸胁支满,咳逆上喘,喉中鸣也。鸠尾一穴,在蔽骨下五分陷者中。灸三壮。主心惊悸,神气耗散,癫痫病狂,歌不择言也。气海一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宛宛中。灸七壮。主冷病,面黑,肌体羸瘦,四肢力弱,小腹气积聚,贲豚腹坚,脱阳欲死,不知人,五脏气逆上攻也。张文仲救妇人横产,先手出,诸般符药不捷,灸右脚小趾尖头三壮,炷如小麦大,下火

正人形第十八

前顶一穴,在囟会后一寸,直鼻中央陷者中。灸三壮。主头风目眩,头皮肿,小儿惊痫病也。耳门二穴,在耳前起肉当缺陷者中。主耳有脓,及底耳耳,耳痛鸣聋,并齿龋禁,不宜灸,有病不过三壮也。少商二穴,在手大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陷者中。灸三壮。主疟寒热,烦心善哕,唾沫唇干,呕吐不下食,肠胀腹满,微喘,心下膨膨然。少海二穴,在肘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者中,屈肘乃得之。灸五壮。主四肢不举,癫痫吐舌,沫出羊鸣也。交仪二穴,在内踝上五寸陷者中。灸五壮。主卒疝,小腹痛,小便不利,及妇人漏下赤白,月水不调。解溪二穴,在系鞋处陷者中。灸三壮。主上气喘息,咳嗽急,腹中积气上下行,及目生白翳也。

正人形第十九

尺泽二穴,在肘中约上两筋动脉中。甄权云∶在臂屈伸横纹中,筋骨罅陷者中,不宜灸。主癫病不可向,手臂不得上头。天枢二穴,夹脐两傍各二寸陷者中。灸五壮。主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女子漏下赤白,及肚大坚,食不化,面色苍苍也。曲骨一穴,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其毛际陷者中。灸七壮。主五淋,小便黄,水病胀满,妇人带下赤白,恶合阴阳,小便闭涩不通,但是虚乏冷极者,皆宜灸之。阳陵泉二穴,在膝下一寸外廉陷者中,灸一壮。主膝股内外廉痛不仁,屈伸难,及喉中鸣,惊恐如人将捕之。丘墟二穴,在外踝如前,去临泣三寸。灸三壮。主胸胁痛,善太息,胸满膨膨然,足腕不收,足胫偏细。

正人形第二十

率谷二穴,在耳上入发际一寸五分,陷者宛宛中,嚼而取之。灸三壮。主醉后酒风发,头重,皮肤肿,两角眩痛也。中府二穴,在云门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灸五壮。主肺急,胸中满,喘逆,唾浊,善噎,皮肤痛也。养老二穴,在手太阳踝骨上一穴,后一寸陷者中。灸三壮。主肩欲折,臂如拔,手不能自上下也。张文仲传《神仙灸法》∶疗腰重痛,不可转侧,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急不可屈伸。灸曲两文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每灸一脚,二火齐下,艾炷才烧到肉,初觉痛,便用两人两边齐吹至火灭。午时着灸,至人定已来,自行动脏腑一两回,或脏腑转动如雷声,其疾立愈。此法神效,卒不可量也。

同类推荐
  • 金丹就正篇

    金丹就正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李太白全集

    李太白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刚般若论

    金刚般若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行营杂录

    行营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飞燕外传

    飞燕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盘古剑

    盘古剑

    在这个世界里有一个诅咒,所有窥视到某个天机的人,一夜之间都会化作一具白骨。唯有练就绝世的武功,拥有至尊神兵利器,方能在参悟天机时免于厄难。于逶迤山川、千军万马中,痛快厮杀,风云叱咤,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走遍天南沼泽、登上通天雪巅、潜入神农墓冢、陷落于十恶大败、腾挪于昆仑蓬莱,更不可或缺的是形形色色的美女,无不倾心于我……
  • 修仙系统

    修仙系统

    实力提升最快的办法是什么?顿悟?你落后了,是升级!嚣张的最佳路径是什么?家世?你小白了,是实力!当修仙系统降临在游戏老鸟身上,修真的路途会是怎么样?PS:书友交流群:151615899
  • 异世妖娆之九尾狐传

    异世妖娆之九尾狐传

    被人指骂是勾引男人的狐狸精,莫小狸愤恨无比,万万没想到一觉醒来却真的成了一只狐狸,还是传说中的九尾白狐,更离谱的是被一个不知道活了多久的老怪物老男人收养了。过了几百年,好不容易觉得自己离不开这个老妖男的时候,他却说他要睡觉了,久睡不醒。等他醒来时,却发现那只幼嫩的小白狐已经化形成一个可爱诱人的女孩,窝在另一个男人怀里娇羞地笑着。于是,一个老男人,一只小白狐,还有另一个男人,故事就是这么开始的……
  • 震世狂魔

    震世狂魔

    ......................................................................................打破九天十地,只为红尘中等你归来!
  • 若寒传

    若寒传

    千年修仙途,只因冲冠怒。不为长生身,皆为苍生路。牢笼困心神,众仙施阴术。漫漫登天梯,一步又一步。纵使躯壳残,此心永不寒。天道不为仁,凡身破苍穹。圣人始作俑,只手戮其神。
  • 浮云恋

    浮云恋

    小浮云是个不得宠的庶女,娘亲死得又早。在一次家宅“闹鬼”事件中,她被父亲送给一个好色的老道士当徒弟,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寻常的修仙之路。拜名师,遇萌宠,被追杀!暗恋师兄,打怪升级,美男环绕!都不过一场阴谋罢了。啊——这辛酸艰苦让人奋发图强又欲罢不能的修仙历程呀!啊——这甜蜜幸福令人向往迷离又纠结惆怅的神仙眷侣呀!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 王妃太彪悍:鬼帝hoid不住

    王妃太彪悍:鬼帝hoid不住

    现代第一佣兵女杀手夜觉奇葩穿越,好心地救了一个家伙,对他实施过''非礼''之后,竟然还赖着不走了。尼玛,他竟然是鬼帝哦。。。。。But,虽然他在别人眼中多厉害,多冷淡,但是,在她这里就只有乖乖的了。(啊哈哈哈哈哈。作者狂笑中)鬼帝宠她,那叫个一塌糊涂啊。。。。。
  • 恶之灭世

    恶之灭世

    程杰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中提前知道了世界的大危机,在与其好友诉说此事时却遭受到了信任危机,在与朋友们的配合之下是否能成功逃出这片鬼蜮之城?上天给予他的幸运是否能坚持到最后?熟不知真正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 妊娠分娩育儿速查手册(幸福母婴速查系列)

    妊娠分娩育儿速查手册(幸福母婴速查系列)

    十月怀胎,是一段既神圣又美丽的生命历程。为了帮助准妈妈们做好孕前调适,确保母婴平安健康,轻松掌握分娩技巧,做好月子保健,带出健康聪明的宝宝,我们特组织著名孕育专家编写了这《妊娠分娩育儿速查手册》。《妊娠分娩育儿速查手册》内容丰富,对妊娠、分娩、产后、育儿全程关注,对孕前、孕中、产中、产后、婴儿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详细地告诉准妈妈和新手父母在不同时期应如何调适心理,遇到紧急情况该怎样去应对,怀孕前后如何进行优生胎教,妊娠及产后该摄取哪些营养,孕育期生活上的宜与忌,新生儿和周岁内的婴儿怎样护理与喂养,怎样培养孩子的体格和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