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8100000013

第13章 外诊法【闻】

黄帝素问

脉要精微论

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注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如肾不受藏,则中盛脏满矣。恐为肾志,如肾不藏而反胜于中,则伤动其肾志矣。气盛伤恐,则精亦外溢,故曰此中气之湿也。声如从室中言者,音不响亮,而声不外出也。】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

【注微者,声气衰微也。终日复言者,气不接续也。《伤寒论》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注神明者,五脏之神气也。语言善恶不避亲疏者,神乱而谵语也。】

宝命全形论

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木敷者,其叶发新校正引《太素》作木陈者其叶落。并谓:木敷叶发,殊不与帝问相协。;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谓坏腑,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

【注盐之味咸者,性本润下,如置之器中,其气上升令津泄泽于器之上。如弦欲绝者,其音必先嘶败。如木气敷散,其叶蚤发生。凡此三者,以比哕之腑坏,而后发于音声。夫哕之有三因:如因肺气逆而欲复出于胃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此哕之逆证也;如哕而腹满,当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而愈者,此哕之实证也;如有此三者之比而其声哕者,哕之败证也。此因病深而胃腑已坏,虽毒药无可治其内,短针无可取其外,皆皮毛焦绝,肌肉损伤,而气血争为腐败矣。黑者,腐色。】

通评虚实论

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

【注气者,阳明所生之荣卫宗气也。阳气者,阳明之所生也。言无常者,宗气虚而语言无接续也。盖阳明之气虚于上,则言语无常。】

扁鹊难经

声合五音以别病

六十一难曰: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注五脏有声,而声有音。肝声呼,音应角,调而直。音声相应则无病,角乱则病在肝。心声笑,音应征,和而长。音声相应则无病,征乱则病在心。脾声歌,音应宫,大而和。音声相应则无病,宫乱则病在脾。肺声哭,音应商,轻而劲。音声相应则无病,商乱则病在肺。肾声呻,音应羽,沉而深。音声相应则无病,羽乱则病在肾。袁氏曰:闻五脏五声以应五音之清浊,或互相胜负,或其音嘶嗄之类,别其病也。】

金匮要略【汉张机】

语声呼吸

师曰:病人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中藏经【汉华佗】

闻声决死法

妄语错乱及不能语者死,热病即死。

五脏内外绝,神气不守,其声嘶者死。

阴阳俱闭,失音者死。

东垣十书【元李杲】

辨气少气盛

外伤风寒者,故其气壅盛而有余;内伤饮食劳役者,其口鼻皆气短促,不足以息。何以分之?盖外感风寒者,心肺元气初无减损,又添邪气助之,使鼻气壅塞不利,面赤不通,其鼻中气不能出,并从口出。但发一言,必前轻而后重。其言高,其声壮厉而有力。是伤寒,则鼻干无涕,面壅色赤,其言前轻后重,其声壮厉而有力者,乃有余之验也。伤风则决然鼻流清涕,其声嗄,其言响,如从瓮中出,亦前轻而后重,高揭而有力,皆气盛有余之验也。内伤饮食劳役者,心肺之气先损,为热所伤。热既伤气,四肢无力以动,故口鼻中皆短气,少气,上喘,懒语。人有所问,十不欲对其一,纵勉强答之,其气亦怯,其声亦低,是其气短少不足之验也。明白如此,虽妇人女子亦能辨之。岂有医者反不能辨之乎?

医学准绳六要【明张三锡】

声诊

《难经》曰:闻其五音以知其病。以五脏有五声以合于五音,谓肝呼应角,心笑应征,脾歌应宫,肺哭应商,肾呻应羽是也。然此义深奥,非寻常所可仿佛者,今将古今经验简易诸法铨着于左,名曰声诊。

脉之呻者,痛也。谓诊时呻吟也。言迟者风也,即今风疾蹇濇也。声如从室中言,此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谓气弱不相接,言未已,停止半晌复言也。衣被不敛,言语詈骂,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即风狂也。出言懒怯,先轻后重,内伤元气不足也。出言壮厉,先重后轻,是外感邪盛也。攒眉呻吟,苦头痛也。叫喊以手抚心下,中脘痛也。呻吟不能转身,腰痛也。摇头以手扪腮,唇齿痛也。呻吟不能行起,腰脚痛也。行迟者,腰脚痛也。诊时吁气,属郁结也。摇头言者,里痛也。暴哑,风痰伏火或暴怒叫喊所致也。坐而气促,痰火哮喘也。言语蹇濇,风痰也。中年人声浊,痰火也。诊时独言独语,言谈不知首尾,思虑伤神也。伤寒坏证声哑为狐惑,上唇有疮,虫食其脏;下唇有疮,虫食其肛也。气促喘息不足以息者,虚甚也。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为实,即痰火也。

听声知吉凶

声嘶色败,久病不治。久病气促者危。形羸声哑,劳瘵不治,以咽中有肺花疮也。

虽病而声音响如故者,吉。

医学入门【明李梴】

听声审音别病

第二听声清与浊,鉴他真语及狂言。声浊即如痰壅滞,声清寒内是其源。言语真诚非实热,狂言号叫热深坚。称神说鬼逾墙屋,胸膈停痰证号颠。更有病困循日久,音声遽失命归泉。

【五音以应五脏,金声响,土声浊,木声长,水声清,火声燥。如声清,肺气调畅。声如从室中言,中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夺气也。先轻后重,高厉有力,为外感。先重后轻,沉困无力,为内伤。】

医门法律【清喻昌】

闻声论

栗。变动者,迁改其常志也。以一声之微,分别五脏并及五脏变动,以求病之善恶,法非不详,然人之所以主持一身者,尤在于气与神焉。经谓中盛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谓言而微,终声者,气之从喉舌而宣于口者也。新病之人声不变,小病之人声不变,惟久病苛病,其声乃变。迨声变其病显,机呈而莫逃,所可闻而知之者矣。经云:闻而知之者,谓之神。果何修而若是?古人闻隔垣之呻吟叫哀,未见其形,先得其情。若精心体验,积久诚通,如瞽者之耳偏聪,岂非不分其心于目耶?然必问津于《内经》、《金匮》以求心生变化,乃始称为神耳。《内经》本宫商角征羽五音,呼笑歌哭呻五声,以参求五脏表里虚实之病,五气之邪。其谓肝木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心火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脾土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肺金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肾水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谓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是听声中并可得其神气之变动,义更精矣。《金匮》复以病声内合病情,谓病人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只此三语,而下中上三焦受病,莫不各有变动可征。妙义天开,直可隔垣洞晰。语声寂寂然者,不欲语而欲嘿也。静嘿统属三阴,此则颛系厥阴所主。何以知之?厥阴在志为惊,在声为呼,病本缄默而有时惊呼,故知之耳。惟在厥阴,病必深入下焦,骨属筋节间也。喑喑然声出不彻者,声出不扬也。胸中大气不转,出入升降之机艰而且迟,是可知其病在中焦胸膈间也。啾啾然细而长者,谓其声自下焦阴分而上,缘足太阳主气,与足少阴为表里,所以肾邪不剂颈而还,得从太阳部分达于巅顶。肾之声本为呻,今肾气从太阳经脉直攻于上,则肾之呻,并从太阳变动,而啾唧细长为头中病也。得仲景此段更张其说,而听声察病愈推愈广,所以书不尽言,学者当自求无尽之藏矣。

律二条

凡闻声,不能分呼笑歌哭呻,以求五脏善恶,五邪所干,及神气所主之病者,医之过也。

凡闻声不别雌雄长短,出于三焦何部者,医之过也。

辨息论

息出于鼻,其气布于膻中。膻中宗气,主上焦息道,恒与肺胃关通。或清而徐,或短而促,咸足以占宗气之盛衰。所以经云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人顾可奔迫无度,令宗气盛喘数急,有余反成不足耶?此指呼出为息之一端也。其谓起居如故而息有音,此肺之络脉逆也;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益见布息之气关通肺胃,又指呼出为息之一端也。呼出心肺主之,吸入肾肝主之,呼吸之中,脾胃主之。故惟脾胃所主中焦为呼吸之总持。设气积贲门不散,两阻其出入,则危急存亡非常之候。善养生者,俾贲门之气传入幽门,幽门之气传二阴之窍而出,乃不为害。其上焦下焦,各分呼出吸入,未可以息之一字统言其病矣。此义惟仲景知之,谓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分其息颛主乎呼,而不与吸并言,似乎创说;不知仲景以述为作,无不本之《内经》。昌之所拟呼出为息二端,不足尽之。盖心火乘肺,呼气奔促,势有必至,呼出为心肺之阳,自不得以肝肾之阴混之耳。息摇肩者,肩随息动,惟火故动也。息引胸中上气咳者,肺经收降之令不行,上逆而咳,惟火故咳也。张口短气,肺痿唾沫又金受火刑不治之证,均以出气之粗名为息耳。然则曷不径以呼名之耶?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剖而中分,圣贤所不出也。但以息之出者主呼之病,而息之入者主吸之病,不待言矣。经谓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以及息有音者,不一而足,惟其不与吸并言,而吸之病转易辨识。然尚恐后人未悉,复补其义云: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迟。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见吸微且数,吸气之往返于中焦者速,此必实者,下之,通其中焦之壅而即愈。若虚则肝肾之本不固,其气轻浮,脱之于阳,不可治矣。昌前所指贲门幽门不下通,为危急存亡非常之候者此也。在上焦者其吸促,以心肺之道近,其真阴之虚者,则从阳火而升不入于下,故吸促。是上焦未尝不可候其吸也。下焦者其吸迟,肝肾之道远,其元阳之衰者,则困于阴邪,所伏卒难升上,故吸迟。此真阴元阳受病,故皆难治。若呼吸往来,振振动摇,则营卫往返之气已索,所存呼吸一线耳,尚可为哉?学者先分息之出入以求病情,既得其情,合之愈不爽。但统论呼吸,其何以分上中下三焦所主乎?噫,微矣!

律一条

凡辨息不分呼出吸入以求病情,毫厘千里,医之过也。

身经通考【清李潆】

闻声

经曰:闻而知之谓之圣。如辨音者,听其声即可以知其物,虽非元远,诚非浅易?予姑以经书中要者言之。经曰: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征,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口出无伦,谵语也,此为有虚有实。无稽怒叫,狂言也,此为实证。出言壮厉,先轻后重者,外感也。语言懒怯,先重后轻者,内伤也;语不接续,郑声也;无人始言,独语也。此三证属虚。鼻塞声重,伤风也。声哑唇疮,狐惑也。卒口噤,背反张,痓证也。鼻鼾语塞,风温也。错语呢喃,出言不正,热证也。心下汨汨有声,先渴后呕,停水也。喉中漉漉有声,痰也。肠若雷鸣,气不和,湿也。小儿惊风,口不能言,心热也。无还声为鸦声,死证也。杂病发喘,痨瘵声哑,危病也。已上种种,若能细察,实能活人。至于闻其五音,以知其所苦,是神圣之道,存乎司命者之方寸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大唐辟邪司1:长安惊变

    大唐辟邪司1:长安惊变

    铁牢重犯凭借一根悬空绳索离奇失踪?古寺壁画幻化出一群地狱使者四处杀人?阁楼盆栽竟能吐出蛛丝将人活活缠死?相府内的花、草、人、畜也都一一变成杀人利器?长安城内一时诡案迭起,危机四伏。破案天才袁昇临危受命,抽丝剥茧,力挽狂澜。殊不知……解得开诡案背后的千丝万缕,却逃不出宿命布下的天罗地网;真相被揭开的刹那,血洗长安的计划才真正开始!
  • 秦时明月之静看风云

    秦时明月之静看风云

    沐浴在风中,享受雨的洗礼!秦时明月在战风云!
  • 巅峰信息心理战

    巅峰信息心理战

    二战后的核战阴影下,各国虽然在核平衡理论框架下得到了暂时平衡,但是仍然忐忑不安。为此,他们各自进行了后续研究,发展出信息心理战的理论,并投入实用,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战争时代。大势当中,各国竭心尽力,对抗出璀璨的智慧火花,令人惊叹。
  • 冷王的火药萌妃

    冷王的火药萌妃

    原是无亲无故无人疼的黑道孤女,穿越一回搅起多少风浪?结束了每天都提头饮血的生活,上天给她补偿,不但给她很多疼爱她的人,还甩她一个冰山男票。唉……这个冰山男人有点怪,怎么是个话唠!喂喂喂!那些敢动本大姐头东西的人当心了,谁敢动我东西,就让男票剁了谁的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听懂宝宝

    听懂宝宝

    我学的是教育学,也一直在教孩子,但是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惊异地发现,刚出生的小宝宝完全不同于我所学所教的对象。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此与众不同。他们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说话,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愿望、不满或者其他的情绪。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此刻发现自己非常需要学习,然后才感觉慢慢进入了婴儿神秘而单纯的世界。
  • 果香飘飘

    果香飘飘

    林果香在20岁的时候通过爷爷给的传家古玉穿回了前世,一醒来却发现:大嫂吵,婆婆闹,大姑一家看热闹。秀才软弱,大伯木讷,还有一堆极品邻居时不时的跑来添油加醋,一家子好不热闹。这些都不怕,咱会功夫,大不了一棍打之。可是为什么自己这个未婚人士不但成了两个孩子的妈而且肚子里那个还未出生便不幸夭折?算了,既然成了人家的妈那就要尽到该尽的责任,且看她与恶婆婆和大嫂等一切阻碍她过幸福小日子的恶势力作斗争。
  • 吞元噬灵

    吞元噬灵

    在这个充满天地元气的世界,修炼者在修炼之初通过天地元气和自身的灵魂产生共鸣觉醒元灵,元灵种类各异,有兽元灵九尾天狐、火麒麟、金翅大鹏、真龙……有植物元灵混沌青莲、菩提树、血魔树……有器元灵剑、刀、枪、钟、塔……还有各种诡异的特殊元灵,如眼类元灵、元素元灵等等,而我要写的就是这个充满元灵的异世界。元气修炼等级:淬体期、元气期、真元期、元夜期、元丹期、元灵期、元神期、元尊期、元圣期、元祖期……念力修炼等级:一到九阶念力师
  • 破茧成蝶:蝴蝶飞不过沧海

    破茧成蝶:蝴蝶飞不过沧海

    她只是卑微,弱小的毛毛虫,却幻想着张开羽翼,兀自高飞。暮色黄昏,他和她邂逅,柔情的夕阳里,浅藏着这份爱情。
  • 易学的拿手菜

    易学的拿手菜

    同样的食材,同样的调料,不同的人却会做出不同的味道来。这本《易学的拿手菜》教你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轻而易举的烹制出贴上你标签的,专属于你的拿手美菜。学几道拿手菜不仅可以慰劳家人,更可以提升个人魅力指数哦。快来翻开这本书,轻松学习,感受美味吧!
  • 冷酷总裁热情妻

    冷酷总裁热情妻

    她,医大高材生,美丽,清纯。有着让男人为之疯狂的姿容,贞洁的内心。人太优秀也是错啊,他、他、他都对她穷追不舍,情根深种!看女主人公如何在热情洋溢的精品男人中选择,也被命运开玩笑的选择。情随心动,看谁才是她心底难以抹去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