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48900000001

第1章

浙江谓之渐江,出三天子都。

西湖一名上湖,以石函桥下又有湖,故以上别之。旧周三十里,今仅半耳。

东坡《六一泉铭》有云:虽江山之胜,莫适为主,而奇丽秀绝之气,常为能文者用。故吾以谓西湖,盖公几案间一物耳,岂直每将公事了湖中耶?

钱塘门外尉司,宋承平时号八仙裕陵。览《西湖图》有“真仙尉”之语,故建真仙亭。苏子瞻帅杭,率宾客常游,作英游阁。林和靖访谢尉,赋《秋水芙蕖》诗,为咏物楼。陈后山兴寄高远,形于篇什,“愿得终身为御寇”,亦可想其盛也。南渡后弗存矣。

坡公书林诗后云:“吴依生长吴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夫贩妇皆冰玉。”

《蓉塘诗话》:汤仲友咏西湖曰:“山色波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水浮亭馆花间出,船载笙歌柳外移。过眼年华如去马,恼人春色似游丝。六桥几见轮蹄换,取乐莫辞金屈卮。”

王玉遮云:从武林门人,风景大都似两都,人家门外悉是冬青树。杭《志》云洪武间都指挥徐司马所栽,今有如拱者,当犹是其旧植。苍翠鳞鳞,屋瓦尽碧,如山家青霭,人从树里行,不见赤日。小楼廛户,副以短扉,纬萧作垣,加墁其上。多奉浮屠氏,每慧灯不戢,即千家为墟矣。妇人低鬟,胡粉傅面,跷尖自喜,都作女郎,又类倚门伎。小儿白云椎髻,美少年翩翩游侠场。盖山川清淑,生人韶秀,亦如吴中也。

从钱塘门出,山色层层,如芙蓉千片,欲插入人鬓。

保叔塔院有黄鹤山樵《海天落照图》,在左壁上层,今剥落矣。

大佛寺殿内有沁雪泉,深广可二尺,大旱不枯。

沈长卿幼宰《咏孤山四贤祠》云:“衡山高隐白衣郎,勉绾人间刺史章。请郡来杭开六井,顿教斥卤化仙乡。”“香山风雅负诗豪,长庆曾将纸价操。卧阁公余无别事,两湖葑积仗君捞。”“眉山才品最风流,岂是寻常肉食俦。度牒乞将三百道,浚湖功绩永千秋。”“孤山处士擅清名,梅鹤相依远世情。卜得小山成大隐,耻随法驾振尘缨。”

欧公云:汉身毒国,亦号捐笃,后改为乾笃,又曰乾竺,今遂呼为天竺矣。

田香宇诗“葛川有路呼圆泽,花冢无人识茜桃”之句,盖姬前身任侠,乞莱公葬天竺也。

林君复诗:“山水未深猿鸟少,此生犹拟别移居。直过天竺溪桥畔,独树为桥结小庐。”然则当时三竺,盖亦僻矣。

灵隐寺桂,为月中种,宋天圣中秋降灵实于此。状若珠玑。一云气香而色紫,芳丽可爱,为名紫阳花。

北高峰有七级浮屠,火后惟砖甓存。南海邓林句:“扪萝百折上嶙峋,世界仙凡到此分。”

呼猿洞,宋僧智一善啸,有哀松之韵。尝养猿于山间,临涧长啸,众猿毕集,人谓之猿父。

两山雷院傅庄,是张功甫玉照堂旧基。今香雪亭有梅千树。

香林洞,岩内深窈,通人往来。枕流亭内有无竭泉。

石面桃,在翻经台之侧。生于石面,每年结实甚大,谓之灵桃。政和间归于京师。

杨梅坞,在南山,近瑞峰石坞内。有金姓妪,以腴美闻,其家杨梅甚盛,所谓金婆杨梅是也。

张伯雨卜居西湖散花滩,其墓在南峰灵石山玉钩桥之南,为雨卖玉钩所建。墓久颓废,姚公绶重葺之。

灵鳗井,在凤凰山梵天寺内。先是,四明阿育王山井有灵鳗,传云护塔神也。后钱氏迎育王舍利归国,井中鳗不见。钱氏于寺廊内凿石为井,而鳗常现。

净慈,倚南屏山,周显德二年钱俶建。南渡间,毁而复兴。山门高栋,可当他寺宝殿。殿三倍于门,罘罳百丈,龙象如山,皆非他刹可侔。东廊构田字殿,贮五百尊像,作四层,相背坐,尊尊异形,位置曲折多迷。

永明禅师名延寿,日诵《法华经》,群羊跽听,弟子一千七百人,时号慈氏下生。《山居》诗有“荣来祗爱添余禄,春过谁能悟落花”,又“浮生但向忙时过,万事须从静里观”。其道场在净慈寺,灵塔在大慈山,岁久为民墓道。万历乙巳,法裔大壑询之老农,掘得石匣,拾舍利十粒,灵骨俱在,今移置净慈后山起塔封焉。

吴山第一泉,凡五眼,银床石井,操罂汲者成市。金鳞于牣,殊不为潜。

由大井巷北,人家夹磴道居,行渐深,山气渐绿。山以伍行人得名,讹为吴。或云春秋为吴南封尽处,以别于越。一丘一壑,支支异称,其实皆吴山也。

自中兴观而至德观,有星宿阁。江色从树中来,寒动金像。次为皮场庙、火德庙,又次重阳庵。出青衣泉,深可—寻,阔如深之半。中为方池亭,据其上睨视池上,与江光相映,一线潺潺,作风雨声。龛中青衣,为髻童妆,相传泉所由名也。山至此,一名宝莲。繇庵至城隍庙,路径曲杂,江流随树疏密。山至此,一名金地。

三茅观,耸(山献)倚岩,古木蓊蔼萧森。罗刹江容,隐见林端。左侧为三丰祠。上太虚楼,望杭城,庐舍鳞次,西湖极日可尽。远眺,则海门杳渺无际。山至此,一名七宝。紫阳庵,多奇峰怪石,曲涧流泉,松桧蒙笼,不雨翠湿。一洞蜕丁仙,像旁石壁,米颠纵书“第一山”。山至此,—名瑞石。总名曰吴山云。

玄妙观在吴山石龟巷,唐末为紫极宫,宋改天庆,元末兵毁,正统癸亥复旧。池上蕉花盛开,吕祖师留显崖石,一时赋咏足侈。

泗水潜夫《南宋市肆记》:官巷口有花市,钱塘门内有花团。

余向寓菩提寺,旧在钱塘门外,宋太平兴国二年建。东坡有《南漪堂看杜鹃花》诗,勒于石。元末毁,后筑城于寺基,因徙之宋太学街东观。周紫芝《菩提小轩晚晴》诗“白鸟去边山泼黛,绿蒲深处雨跳珠”,可知矣。

天长净心寺在竹竿巷,晋天福四年建。余髫时熟游。

千胜将军庙在新桥,其神为张巡之子。

佛慧寺在碧峰山,环而宅之者千家,为古荡村,当余杭西溪之孔道。饶竹木茶笋之利。

《客话》:天目山在临安县西五十里,高三千九百丈,周回八百里。有三十六洞,为仙灵所居。每岁秋,率一日风雨晦冥,俗云山神与江神会。

《洞渊集》:第三十玛洞天,曰天目山。有两目,左目高二千丈,右二千五百丈。周回一百里,名太微玄盖洞天。《太平寰宇记》:山高三千九百丈,广五百五十里,水因山曲折,东西有源若目然,故曰天月。东出临安,为大溪,溢东流而为苕水,西趋於潜为紫溪,合桐庐水以汇于浙江。

近世羽士唐子霞谓:天目山一名浮玉山,上有两池,谓左右目。一峰在东,号东天目,在临安界。今西尖峰在於潜北四十五里,连亘杭、宣、湖、徽四州,周回二千里。上有养生之药,蓍草芫花,皆名著仙经。郭璞诗云:“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唐。”

径山去余杭西北五十里,高三千余丈,周五十里。乃天目之东北峰,有径通天目,故名。

黄山去余杭东北三十余里,乃天目所分三支之中,以土在中央,故名黄。西南二十五里,又一黄山。

余杭九锁山,其势九折,萦纡相续,自西南转东北至宫五里,若人之曲肱锁股,故名。九锁曰天关锁、藏云锁、飞莺锁、凌虚锁、通真锁、龙吟锁、洞微锁、云璈锁、朝元锁。胜国陈恂有步虚词九首。

《涌幢小品》云:看来潮汐分明是天地之呼吸。人非呼吸则死,天地非呼吸则枯,以月之盈亏为早暮,其曰大小未然也。

论历法无他,但看潮汐。初一、十六必以子午刻,余以次渐迟,迟至晦望。一日之中,早在辰末,晚在酉末,所差甚多,而次日子午必不爽。此非历法一定不易之准乎?节令亦如之,即差不过一日,无甚关系。天本以显道示人,人不察而纷纷作聪明者,其谓之何?

有云:岳武穆女值父兄之难,已甘一死,犹虑嫂节未终,乃绐嫂云:“井有银瓶,盍往观焉。”嫂信之,俯视,辄挤之下,即以身殉,故世称银瓶娘子。然宋朱淑贞《唁诗》有“自负瓶沈身更死”,则又似负瓶投井也。

《鸿苞》云;张俊与岳忠武同受命北伐,疑忠武漏泄,敛兵还朝,反倡逗遛之说。桧既力主和议,恨忠武为梗,必剪所忌而后快,欲倾?忠武,正苦无名,一闻此言,遂令奸党捃摭俊语,文致其罪。是忠武之死,俊实为戎首,罪何所逃?第考之史传颠末,俊与忠武同起行间,始而推毂公之忠勇可大用者,俊也。既而忠武功略日盛于俊,俊遂不无忌心,复疑忠武持其阴事,乃遽倡为逗遛邪说,自谓先发制人,冀脱己祸,未必便有杀忠武心。即使祸实由俊,责固难逃,然比之桧、卨二贼,亦有间矣。夫始而相荐,终而相倾,自非大圣贤豪杰,在中人时有之。俊昭昭之表,见诛史书,冥冥之中,必受阴谴,此则当其辜矣。而必勒令与桧、卨同科,暴罪阶下,不太甚乎,

岳氏有旧藏四凶铜像,为宋时所铸。其王氏反接,裸形作丰容纤趾。盖氏原与兀术私,故得纵之归耳。今欲去张俊罪躯,宜以万俟卨妻代之,何如?

宋徽宗时,有喻氏子,法名思净,弃俗出家,舍宅以接待云水,为妙行寺,在武林门北夹城巷西。思净善塑佛像,人称喻弥陀。当方腊之乱,思净诣贼,乞以身代一城之命,贼为少戢,寺以不毁。金虏入寇,废之。嗣后僧小弥陀重建,元末兵毁。

唐丁飞,字翰之,济阳人。读老庄书,居钱塘龙泓洞,蓄妻子、事耕稼如常人。夜半山静,取琴弹弄,少睡寡言。与人相接, 礼简情至,未尝有罢倦之色。又不见有所服饵。或问之,对曰:“治心修身之外,复有何物?”

钱塘孙季蕃,名惟信,始居婺,弃官隐湖山间,号花翁,工为长短句。殁后葬水仙庙侧。仇仁近诗:“水仙分地葬诗人。”又:“荐菊有亭今作圃,埽松无子漫留坟。”

钱塘王应瑾,出家佑圣观。事父母极孝,张伯雨、杨维桢、俞子中、高其介与为方外交。居平种药、洗竹,听笙、调鹤而已。

元贯云石,生而神彩秀异,膂力绝人。年十二三时,使健儿驱三马疾驰,辄持槊腾上之,越一而跨三,运槊风生,观者辟易。及长,折节读书,号酸斋。仁宗朝,拜翰林学士,辞疾居江南,卖药钱塘市,诡姓名,易冠服,人无知者。尝见西湖渔父织芦花为被,尚其清,易以绸,赋诗自得,称芦花道人。晚年留情释典,临终作《辞世吟》曰:“洞花幽草结良缘,被我瞒他四十年。今日不留生死相,海天秋月一般圆。”今江干栖云庵,其遁迹处也。

西湖功德主,今当首推二孙:一为司礼监隆,一为郡太守名孟者。风流蕴藉,无俗吏卑庸之气。栽花弥谷,锦绣被磴,种荷花满湖,堤畔柳丝成畦。荒祠废殿,丹青一新。建太虚楼于吴山绝(山献),捐俸不给,从木客质千金足成其事。楼成,望见百里,时时与琴酒客来登,昼游夕冶,公事无留,后竞为言者所中,投劾去。不知白傅、苏公之旷达,何以见容于当时,亦复有沽沽善宦者在耶!

黄勉之,风流儒雅,卓越罕群。嘉靖戊戌,当试春官,适田子萟过吴门,与谈两湖之胜,便辍装不北上,往游西湖,盘桓累月。勉之自号五岳山人,其自称于人亦曰山人。田戏之曰:“子诚山人也。癖耽山水,不愿功名,可谓山兴。瘦骨轻躯,乘危陟险,不烦筇策,上下如飞,可谓山足。目击清晖,便觉醉饱,饭才一溢,饮可旷旬,可谓山腹。谈说形胜,穷状奥妙,含腴咀隽,歌咏随之,若易牙调味,口欲流涎,可谓山舌。解意苍头,追随不倦,搜奇剔隐,以报主人,可谓山仆。备此五者而谓之山人,不亦宜乎?”坐客为之大笑。

崇祯癸酉夏,为儿渊应试会城,偕寓湖上画中楼。其游览诗文,杂入《墨花栖栖款》及《蒙天笑剩影》。复以彼时披阅之所得者,为《拾翠余谈》,绝不犹《西湖志》所载也。乙酉兵火后,余著作多散失,兹存仅此,聊札之以自娱而已。

汪汪千顷人砢玉,续识于柿林繁露草堂西子湖拾翠余谈

同类推荐
  • 艮岳记

    艮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Dark Night's Work

    A Dark Night's Wo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蜀宫应制

    蜀宫应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咒目经

    佛说咒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儒志编

    儒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没关系,我爱你

    没关系,我爱你

    叶青承在5岁时经历一件大事,患上“癔症”,直到遇到张静怡这一缕阳光,才重拾自我。张静怡自出生以来一直活在自己的理想中。终有一日,恍然发现,妈妈得了重病,父母经营的制衣厂岌岌可危,面临一堆债务。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张静怡找到初中同学叶青承,希望他能够提供帮助。而他,面对自己的暗恋对象,提出了结婚的协议……
  • 德意志的沉浮与崛起

    德意志的沉浮与崛起

    本书介绍了德国分裂、统一、崛起—冒险、失败—再分裂、再统一、再崛起的曲折发展道路。
  • 独醉亭集

    独醉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想拼图

    梦想拼图

    罗志祥17岁成名,然后在21到23岁那几年,发现自己跌落谷底,突然失去了一切,还被封为“收视毒药”,但这种时候他仍然相信自己,继续保有原来的梦想,让梦想实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罗志祥从谷底再度出发,用十年打拼,终于找到十张梦想的“黄金拼图”。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在最困难、最挫折的时候的深刻体会;毎一张拼图,都是他后来可以突破困境,继续冲向梦想的秘密金钥。越没有希望的年代,越需要梦想的勇气;越没有机会的环境,越需要把握住“梦想成真法则”。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霸王本纪

    霸王本纪

    ——自项王而后,历史成了帝王将相的厚黑史,整个民族失去了人格与道德的底线;自项王而后,项羽之后,中国再不是英雄的历史!自项王而后,人们再不崇拜英雄,只崇拜结果.——斯为此书,斯为序!——纵观起点写楚汉类的上百本书,包括我很欣赏的《吕汉》,其实写到后来都有本段历史很难继续架空之感!而为写此书我整整做了近半年的史籍整理,感觉项羽真是一个被后人误读了2000年的豪杰,要是能通过此书告诉各位一位相对来说比较真实的霸王,应该也算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吧!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本书介绍了中国著名的行书字帖三希宝帖、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蜀素帖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故事。
  • 七周

    七周

    如果将各位大神的鸿篇巨著比作饕餮盛宴的话,以短篇为主的《七周》就是各种零食小吃,《七周》尝试采用新思路和新方式进行网文创作,至于这“零食”合不合各位读者的喜好,不妨进来看看吧。与众不同的《七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与众不同的“微阅读”体验。另外欢迎大家关注作者的新浪微博(微博名称:MM米离,域名http://weibo.com/mmmlizhao),有惊喜奉送。
  • 亡魂宫

    亡魂宫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苍生的眼。要这地,再埋不了万灵的心。要神魔,都烟消云散!帝君重生为魔,站在天地之巅,为诸神找到自我,替万魔寻回本心。从此世间再无神魔,再无拘束。这是,人的时代。
  • 找对人办对事:有效提高办事能力的62条黄金法则

    找对人办对事:有效提高办事能力的62条黄金法则

    本书从找人办事入手,着重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拓展人们在社会以及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升华思维格局,提供实用独特的方法、技巧、手段等,针对不同方面的难事一一破解,为已经走入社会的朋友以及还没踏入社会的朋友提供找人办事之捷径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