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4900000022

第22章

疏云。若據心用。以明持犯。一切諸戒。並二持犯。何者是耶。且如婬戒順戒禁防。即止持義。觀厭現前。無思染穢縱有境逼三時不樂。名為作持違作止犯違止作犯。記云。凡持一戒。必起護心望離過邊。即成止持。望起護邊。復是作持兩犯亦爾違教作惡。必無對治。文約婬戒示相可解。此謂二持兩犯。各自相通。非謂持中有犯。以善惡行別。違順心乖故也(上明心用訖)。疏又云。若據教行。必托境生。依教奉行。作而無犯。何者是耶。且如三衣教遣備具不敢違侮。名為止持。如教策修順行不犯。名為作持。違此二持便成兩犯。可同殺盜有教開作。名作持耶。記云。二十六戒。此約戒本。具雙持者。餘並單持。是則一切作持。其必兼止。若但止持。未必有作。自餘羯磨衣鉢等事。則見廣律。文舉三衣其相甚顯資持云。二據教行即諸戒中或有教制奉行之者若制若聽或事或法且如三衣。依教而作為作持望無違犯是止持。又問云。教行雙持。別就戒本為有幾戒答。今為括之僧殘有二(二房制量有處分故)。三十有九(長衣月望長鉢長藥急施。此五有淨法。二離減六年。皆有法開。畜[狂-王+囗]寶說淨付俗)。九十有十二(說麤教尼羯磨。開皆別德。衣開二入聚。制白足勸。有餘食法。殘宿不受。七日盡形。口法真實。淨問主僧斷事與欲)。提舍有二(尼拍從訶止蘭若制語知)。眾學有一(杖囊有羯磨開)。總二十六戒。皆二持犯。餘並單持犯耳。

止作持犯成就處所

疏云。若無染汙。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義謂識想受此之三心。非業非記流入行心。方成別業。故分四陰。以為二分。豈非本有戒體。外無染汙。光潔純淨。名之為持。三心非記受體是記故得成持也(三心中止持。此科可見。行心中止持。如下自明)記云。據此非持。取本受體。說名為持。古人因為端拱止持。以非造作任運成故。又問云。三心何分。答了別所緣境名識(通指六識)。取所領之相名想領納所緣名受(六觸因緣生。六受一一各有苦樂。不苦不樂。三受之异皆從違順。非違非順而生)。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六受之後。各起善不善不動等業。亦名六思。思即是業)。若大乘經。則受想行識列次不同(由受生想。從想起行。由行成識)今依小論。則識受想行。以取最初一念。了別之心名識。次起相像名想。次領納名受。後起思業造作名行。

次示行心成就四行

疏云(鈔同不錄)。二就治行。明止持者必入行心。方得成就。前之三心。不名為持。善性便有。惡無記無(此謂行心。自通三性。持局善性。犯局惡性)如欲離過。作意遮約或對境防。或起心護。豈彼無記。而得成持。若據作持。例同後止。既就境論。三心非分。若據二犯。行心成就前三亦無局不善性。善無記無(二持不貪等三善為行。二犯即貪等三毒為行)。資持云。註分善惡者以行心語通。恐相濫故。三善同時而不相離。三惡相別。其性相違作犯多是貪嗔。止犯率由癡慢。一往大判。非不互兼。

疏又云。今解持犯之生。皆從法起違順教相故有持犯。據房為言。事法分二。各具二持。名體須顯。安有端坐不修為持。如殺盜等。隨境制禦。識達業相。方成前行。號曰止持。豈有臥地。我不殺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戒戒隨三善。緣境而生。前立義中。約行明持。無問止作。前之三心。不名持犯。

又明三業成就四行

疏又云。言身口者。離殺等過。名身止持。受食食等。名身作持。離語四過。名口止持。知淨語等名口作持。身口二犯。反上可知。

上對身口次就意論

(問。前約行心。此文論意。二並心業。成就義一。何以分異。答。行是總相。意乃別配。欲顯持犯。何戒是身成。何戒是口成。何戒是意成。雖三業成異。必由行心造作。若據前明能持犯。以意思為體。今云。行心成就。是知行心意思其體是一。但配諸戒。成犯分齊。故分其異。又復前約行。心但對四位。今約三業。別配諸戒。行意雖同。於義乃別。問。諸戒之中。何是意成。答。律云。發心作心念作者。是也。上收諸篇遠方便。下是惡覺不攝意。默妄自覆。染心看女等皆果罪也。問。意成諸戒。三宗何異。答。有宗犯非制意。心念等罪。還依身口判成。鈔云。動身口思。記云。籌度所為事。名身口思。雖未動相。即屬身口。問。記云有宗動色成犯。律云心念乃是動心。何得會同。答。於一心念。兩宗判殊。空宗重緣。正據動心。有宗心念。即屬身口。豈非動色。鈔云。動身口思。豈不然乎。空宗約重。緣心圓宗。即瞥爾犯。問。前二結犯。據律可知。圓宗結犯。約何教義。答。前戒行門中已辨。可反尋之)。

疏云。單意業中。不名持犯。故律云。單意者不名犯也。(單意不犯。此通兩計。有宗動身口思。空宗乃約重緣。如上可見)若爾何故律云。發心作。心念作皆名犯者。答。此謂發心將由身口雖未動相。即名為犯(此答且順有宗)。有人言制聲聞戒。於可制者言之。獨頭心念忽起緣非不名為犯。重緣向念。可得思覺。而不制約。故是犯科。所以文云。心念作也。任情兩取。後為正義(正符四分)。記問云。意已成就何以。前約身口明成就耶。答。就意辨成皆遠方便。心念果罪少分有之大論趣果須至身口。問。世云。小乘不制意地今那制耶。答此由不辨假實兩宗制限深淺故也小乘實宗。定不制意。動色成犯假宗制意但約重緣簡非瞥爾。三宗歷然。大小無濫。學者至此。宜須精究。

止作二心有通有塞(此門四科。今但錄第二。餘見鈔中)

鈔云。將心望境。有通有塞。言塞者持犯不相有。言通者。持犯自相通。如止持中有作持。作持中有止持二犯亦爾(塞者以止持之心。對惡境起作持之心。對善境起。通者對惡處。止時必作對治。此屬心用二持。對善起。作時必止離過。此屬教行二持)。若為取別。答。止中有作。收作成止(此約心用)。作中亦爾(通約心用教行)。舉宗歷然豈容通漫(舉宗之義。即如前以善惡事法并對冶離過等。分之可見)。一止作持心別(止心離過。分心進修)。二止作持境別(止境是惡。作境是善)。三止心對作境(上犯)。四作心對止境(作犯)。若就修行。解止持者。如止殺盜先修慈悲。少欲等行。以行成故。名為作持。望境不起。名止持。即止中有作也。若就修行解作持者。如欲誦戒羯磨。先止外緣。望離麁過名止。後善行。成名作即作中有止也。記云。前明二持。即心用双持。通一切戒修觀止緣。通約化業。並非制教。慈悲愍物行。治殺。少欲知足行治盜。離染淨行。治婬。如實語行治妄。又云。一切諸戒。皆雙持犯。以凡持一戒。必起對治禁惡名止。起持名作。兩犯亦爾凡所造惡。必無治故。

鈔又云。作犯心邊有止犯(此約教行。對善事法。作犯止犯。並據犯戒。作犯。隨篇輕重。止犯二品。吉羅異於心用。止犯但約化業)。如人作惡。先不學善。是等類也(作惡語通此。謂於善事法。懈怠妄行。為作惡也。不學善者。妄行羯磨。先不學四緣。妄作木鉢先不學三如等法)。止犯心中有作犯(此立犯與前作犯中止犯同。名違教事法止犯也)。如人畜衣過日。造房不乞是(不說不乞是止。畜過妄造是作)。若望不學止犯(即不學無知止犯也)。無作犯。不即相成。非無後習也。記云後明二犯。即約教行双持。然作犯中。作惡須論犯戒。(義見前註)不學亦據制科(亦見前註)。此雖教行。乃約通論。後止犯中。所舉房長即是別戒(由教行雙持犯有通有別。通則通於制所一切善行。別則別在戒本二十六戒)。

心行持犯有漸有頓

鈔又云。若作心總斷惡意。名止持心頓。若一切諸惡並欲造。名作犯心頓。若諸善並修。名作持心頓若息修者。名止犯心頓。若論心漸。以類可知。莫非與受。體有違順。故持犯兩分記云。此論持犯。但望起心。與體違順。不同次科。對事造作。應知二持心頓。即約通持。望本受體塵沙事法。發無邊善。兩犯亦爾。若論作犯。對緣正作。自隨前犯。此中止是泛爾起心可望本受通犯吉罪。止犯漸頓。如下別解。

鈔又云。二對行說。唯漸非頓。以一行中。不得備修。餘行故作持名漸也。止持漸者。如正修慈心。不得修餘對治也。作犯唯漸。不可頓犯一切戒故。

止犯一位別明漸頓(止犯有二事法。止犯唯慚非頓。此門唯明不學。無知止犯)

鈔又云。不學無知。相對解漸頓。不學之罪元起。無知之罪。緣而不了後生故漸。文云。五歲不誦戒羯磨。方得罪故(此證漸犯)。不學之罪。通有漸頓。如要心可學境上作不學意。於一一法上。頓得不學罪。以初受時皆發得故。今違願體。頓得多罪。云何為漸。若要心不學羯磨。於餘悉學。望羯磨邊。犯一止罪名漸。若論無知唯漸者。謂緣不了。方結無知罪。一心不備緣唯漸。記云。不學約心。無知隨事。心有總別。故通漸頓。事不並修。故唯局漸。又不學罪。凡經兩結。若初起心。漸頓隨犯。如此所明。至後無知。隨事復結。如下句法。

不學無知罪有輕重

鈔又問云。此不學無知。二罪是何。答。有人言並是吉羅。今解言。不學吉羅。無知有二。若全根本無知得重故律云。重增無知波逸提(見不攝耳戒也)。若疑者得輕。是吉羅也。記問云。不學罪為出何處。答。受戒說相。即制依師。今違此教。故結吉罪。

不學無知約教行根

鈔又云。言就教者。學據始終(此開學人)。不學即結(此結不學人)。無知之罪。五夏後結。記云。上明不學。學謂持奉。必無中廢。故言始終。始據初受。終約盡形。下明無知限五夏者。受戒法中。制五夏學。有所未知。未即結罪。五夏已後。於事不了。顯是懈慢。故隨結犯。

對行者。恐心逸蕩。自恃小解。望齊賢聖。故學通一形。優劣相降。文云。五歲智慧比丘。從十歲知慧比丘受依止。乃至五分法身成立。方離依止。記云。五夏離師。此據教限。若約成行。至聖乃已。雖非違教。非不違行。逸蕩是縱放。齊聖即貢高。優劣不限夏數。但優於己。遞互相師。故云相降。

約根者。若根利易悟。始終二罪。以不學故。有無知也。若鈍根難悟。始終不學。無無知罪。非力分故。故律云。愚癡比丘。盡形依止。記云。若論不學。通據始終。三根無異。無知之罪。位分三別。上根不待五夏。故云始終二罪(問。既云利根。即是學人。如何結罪。答。根雖上科。志惰不學。故結犯也)。中根五夏後結(義見前〔利〕故不復出)。下根一向不結(制須盡形依止)。文明利鈍。不顯中根。義取前科。則三根備矣。

持犯優劣約法位論(此門甚廣。今乃略引)

鈔又云。約法而言。四種不同。一威儀戒。二護根戒。三定共戒。四道共戒。初一外凡。假名僧戒。中二內凡。和合僧戒。後一聖人。真實僧戒。德行優劣。三品殊異。持威儀戒弱。護根持勝。以制心故。乃至道共為勝。記云。威儀者。隨境別護。禁身口故。護根者。通攝六根。制於心故。定共與禪定俱發故。道共斷惑證道同時得故。上二散業。三是定故。四無漏業。據戒唯有三位。上二並得別脫。但約內外兩凡。麁細分之。威儀通凡聖。道共唯局聖。中二相望。通局可知。又云。以四戒配對三位。外凡散修事觀。未緣諦理。無實德故。名為假名。即五停心。總別相念。及薄地凡夫也。內凡多在定心。緣四諦境。分見真理。名為和合。即煖頂忍世第一也。初果已去。證真諦理。號真實僧。

鈔又云。二就位。無學人德圓。故戒行勝。三果(謂三位果人也)企求未息。戒行為劣。內凡外凡。相望漸弱。記問云。二門並明人法。如何取別。答。前是約位顯法。後即就位細分(囗囗囗下示犯)。

鈔又云。初約位分。無學悞犯故輕。三果故犯為重。三果無漏力強。雖犯亦輕(兩云三果。即指初二三三位也。犯之言通合遮性。如記可見。對凡是重。故云亦輕)。內凡道劣故重。乃至外凡相比可知。記云。初門為三。初學無學相望。無學見思已盡。故無故犯。事習未忘。故容有悞。三果殘思未盡。容有故心(上二俱犯遮戒)。初二兩果。欲惑未盡。故心犯性。但不造他。復不結業。不受總報。與凡為異(須斯二尼。怨逼受樂。如受戒引)。次約聖凡相望。聖人見理。業不集故。內凡未證。惑全在故。三約內外相望。乃至者。合云內凡分見真理。定慧力強故輕。外凡未緣諦理。事行道劣故重。上約四位相望。總而為言。無學最劣。五停最優。中間互通。準前可解。文中且舉行位。故至外凡。更通薄地。極為優矣(此門〔卜〕科。今且略引凡聖行位。以顯優劣)。

不學無知對學不學人有開有結

鈔又云。不學無知者其相微隱初且敘結。然後例開。言其犯相者。謂受戒已來。勤學三藏。於境迷妄。遇緣而造者。隨相境想具之(律中諸戒之後。皆有境想句法根本枝條並開)。若由來不學事法無知。觸便違犯者。佛言。隨所作結根本。更增無知罪。

學不學人各有三品并詳示不學無知開結之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仙戒

    仙戒

    欲铸三千轮回,创造神尊之路!惊心动魄的修行之路!踏上巅峰!断气回肠的千年绝恋!至死不渝!不可分割的兄弟情义!患难与共!爱人死去,化成本命法器的器灵。修筑基、领悟五行术决,吞噬凝元兽珠,修为不断突破,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凭一己之力,扬名修真界!
  • 成就你一生的细节

    成就你一生的细节

    做事注重细节才能成功,导致人生的失败大都在细微处。该书讲述了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的人总是不放过每一个细微之处,越是细节他们越是做得更完美,因为他们懂得,越是不为大多数人重视的细节越是超越别人的关键所在。
  • 皇朝当铺

    皇朝当铺

    本文是以历史为题材的穿越文。吴明一个由现代世界穿越回古代,为了躲避灾难而入皇觉寺。却在住持要为他剃度之时反悔,逃离寺庙不想却被人陷害,进了大牢。出来后开了家当铺,却惹上了女捕头,有惊无险,还接了比大买卖,从此生意兴隆,最近竟把皇帝也拉了进来,可谓要全有权,要钱有钱,日子过的逍遥自在。
  • 京城盛宠

    京城盛宠

    世间存在一种店铺,前世今生,只要你出的起代价。今生的痛,店主会让你回到前世为所欲为的报复。明朝洪武二十三年,一记闪电打在谨身殿,一个叫沐子优的魂魄被打在盛家嫡女盛盈儿身上。今生怨恨前世讨要的决斗便开始了……
  • 异界之巅峰剑道

    异界之巅峰剑道

    穷困少年如何勇闯冥界,征服魔兽,称霸异界!登入剑道的巅峰!一个另类的世界,一个另类的修炼方式。《异界之巅峰剑道》将会带你进入一个另类的嗜血高潮!新手新书,恳请大家看完后,丢一两张推荐票,万分感谢!
  • 尘世闲影中:欧洲庄园

    尘世闲影中:欧洲庄园

    本书介绍了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葡萄牙法鲁、爱尔兰、德国海德堡、希腊林佐斯、意大利、英国等地的7个庄园。以这些历史悠久、格调豪华、深受境外资深游客追捧的庄园为据点和出发点,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条独特的奢华深度旅游线路。书中附有庄园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
  • 重生归来:相府小姐不好惹

    重生归来:相府小姐不好惹

    新婚过后,她所一直爱慕的的丈夫,竟亲手将她送入牢房,任凭她被人受刑,不闻不问。她被妹妹亲手杀害,临终前还让她放弃了最后那生的希望。重生过后,霸气归来。我早已不再是那单纯,毫无杀伤力的弱女孩。而是嗜血,令人闻风丧胆的女子。让我毁容?我让你享尽剥骨之痛!让我失贞?我让你享受青楼女子的生活!凰临世,凤掌山。“愿与汝白丝相守,不知可愿嫁与否?”“滚!老娘不答应!”
  •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是一本通俗格言集。不以严密的思辩见长,而是以简短精粹的格言取胜,三言两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但使自己清醒,也能使别人警醒。
  • 番神

    番神

    乱世之中,平凡的他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成为了“番神”.....
  • 仙道寰宇

    仙道寰宇

    世人尔虞我诈,他却有着真性情有喜怒,有情仇,修仙界,自然是仙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