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4900000019

第19章

業疏問云。如上所斥。須識宗途。律是小乘。豈懷大解。矛盾自扣。如何會通。答。大小俱心(教門大小。機見乃殊。以大決小。無非一心。即前云。今識前緣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是也)。律儀不異(上句窮體。此句會行。上顯根本一源。下顯枝條無異。或法或體。既俱唯心。若教若行。豈有異制。如瓔珞明。律儀一聚。通指在家出家一切諸戒。地持又云。〔毛〕眾所受。在家出家隨其所應。是名律儀戒。此約大小通收。論不異也。又疏前云。大乘三聚不異諸律。此約防非是同。論不異也。在小各執。小不通大。今以大決。即小是大。如疏云。常思此行即攝律儀。此約開顯融會。明不異也。又記云。十方諸佛。唯有一乘圓極妙戒。此約克體無別。佛佛道同。論不異也。有斯諸義。故略引之)。卿不見前出家學本(見本篇初疏二下。列出家宗致。七門中聖道行。及大小相決二門也。令以唯識妙觀。融一切行。則達即小是大。即事是理。一切出家行相。皆一佛乘。是為出家學本)。故興此難。非矛盾也。何況四分。通明佛乘。故沓婆厭無學。知非牢固也。施生成佛道。知餘非向也。相召為佛子。知無異乘也。捨財用非重。知心虗通也。塵境非根曉。知識了義也。略引成證。全乖小道。何得不思。致虧發足。記云。何況等者。意謂。縱是小教。於理自融。何況本部非局小耶。初沓婆厭無學者。見僧殘無根謗戒。彼云。沓婆摩羅子得阿羅漢。在靜處思惟。心自念言。此身不堅固(無常生滅終歸空寂)。我今當以何方便求堅固法(謂厭無常求常住。厭生滅求不生滅諸佛法身也)。我今宜以力供養。分僧臥具。差次受請飯食(修利他行福業莊嚴)。白佛。因令白二。差為知事等。部主引此。由知小道。非究竟故。二施生成佛。即是戒本迴向之詞。文云。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一切成佛之言。乃華嚴法華。圓頓了義。可驗部主。知餘二乘。非歸向處。三相召成佛子。梵網大戒。乃稱佛子。小乘戒本。但名比丘。而律序云。如是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此即部主。令歸佛乘。四捨財用非重。謂捨墮求悔。先須捨財。捨己僧用不還。止犯吉羅。而不成盜。知心虗通者。鈔云。四分一律。宗是大乘。虗通無係。故發誠言。事無滯結。若依他部。一捨已後。無反還求。任僧處斷是也。五塵境非根曉。如小妄戒釋見聞觸知云見者。眼識能見。耳識能聞。鼻舌身識能觸。意識能知。識即是心。不同有部。但云根見。又如戒序中。稽首諸佛。又後序云。三世諸佛皆尊敬戒。又云。若有自為身。欲求佛道。又破僧戒。提婆害佛。諸比丘。執杖右遶佛大喚。佛安慰言。諸佛常法。無所復護。何以故。已勝諸怨故。此皆大乘之義。則知分通非唯前五(如上所引。諸分通義。雖通佛乘。猶是小教密談。故別立圓宗。扶成決顯。釋諸疑情。直從大道也)乃至云。今立圓宗。會小歸大。不由小徑。直造大方。乃為成佛菩提發足之始。有得聞者。合生忻遇。反加詰難。強生荊棘。惡業所障。豈非自虧耶。今多此徒。是可憐愍。資持(中下)一云。明圓修者。既知受體。當發心時。為成三聚。故於隨行隨持一戒。禁惡不起。即攝律儀。用智觀察。即攝善法。無非將護。即攝眾生。因成三行。果獲三佛。由受起隨。從因至果。斯實行者出家學本。方契如來。設教本懷。故業疏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等。又云。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又云。既知此意。當護如命如浮囊。略提大綱。餘廣如彼。咨爾後學微細研詳。且五濁深纏。四蛇未脫。與鬼畜而同處。為苦惱之交煎。豈得不念清昇。坐守塗炭。縱有修奉。不得其門。徒務勤劬。終無所詣。若乃盡無窮之生死。截無邊之業非。破無始之昏惑。證無上之法者。唯戒一門。最為要術。諸佛稱嘆。偏在群經。諸祖弘持。盛於前代。當須深信。勿自遲疑。當以受體為雙眸。以隨行為兩足。受隨相副。雖萬行而可成。目足更資。雖千里而必至。自非同道。夫復何言。悲天。

辨燒身指大小相違

資持(中一下)云。義淨三藏寄歸傳。廣斥世人燒身然指。意謂。菩薩大士之行。非出家比丘所宜。古來章記。相傳引誡。講者寡聞。用為口實。此由不知機有淺深。教分化制。律明自殺。方便偷蘭。燒指然香。違制得吉。梵網所制。若不燒身臂指。非出家菩薩。犯輕垢罪。此蓋小機急於自行。期盡報以起生。大士專在利他。歷塵劫而弘濟。是以小律結其大過。大教歎其深功。況大小兩教。俱是聖言。一抑一揚。豈容乖異。且經明出家菩薩。那云不許比丘(彼云捨身非沙門所為等)。傳列苦行遺身。豈是專在道俗(彼云經中所明事存通俗)。荊溪所謂依小不燒則易。依大燒之則難。保命貪生。物情皆爾。今以義判。且為三例。一若本白衣。不在言限。或全不受戒。依此經中。足指供養。勝施國城。若依梵網。直受大戒。順體奉持。然之彌善。二若單受小戒。位局比丘。不燒則順本成持。燒之則依篇結犯。三若兼受大戒。名出家菩薩。燒則成持。不燒則成犯。若先小後大。或先大後小。並從大判。不犯律儀。若此以明。粗分進否。豈得雷同。一槩頓斥為非。然有勇暴之夫。情存矯誑邀人利養。規世聲名。故壞法門。乃佛教之大賊。自殘形體。實儒宗之逆人。直是惡因。終無善報。今時頗盛。聾俗豈知。則義淨之誡。亦有取矣。

持之則益毀之則損

事鈔(上一)云。凡廁玄門者。克須清禁。無容於非。沐心道水者。慕存出要。無染於世。故能得益於時。迹起塵網。良由非法無以光其儀。非道無以顯其德。而澆薄淺識。庸見之流。雖名參緇服。學非經遠。行不依律。何善之有。情見疎野。寧究真要。封懷守株。志絕通望。局之心首。而言無詣。意雖論道。不异於俗。與世同流。事乖真趣。研習積年。猶迷闇托。況談世論。孰能體之。是以容致濫委。以亂法司。肆意縱奪。專行暴尅。尚非俗節所許。何有道儀得存。致令新學困於磐石。律要絕於羈祕。於時正法玄綱。寧不覆墜耶。故知興替在人也。深崇護法者。何患佛日不再曜。法輪不再轉乎。

身是法聚可得自輕

又云。知自身心。懷佩聖法。下為六道福田。上則三乘因種。自餘紹隆佛種。興見法幢。功德不可思議。豈唯言論能盡。直引聖說成證。令持法高士。詳而鏡諸(此篇廣引經律。以示戒德。文長不錄)。

又(上三)云。薩婆多云。新受戒人。與佛齊德也。以此而推。出家僧尼。真是功德善法之聚。位尊人天。良由於此。不論受而具持。功德難數。若毀破者。猶利無邊。故十輪云。破戒比丘。雖是死人。是戒餘力。猶能示於人天道行。猶如牛黃麝香燒香等喻。佛因說偈。瞻蔔花雖萎。勝於一切花。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是故行者。破戒之人。功德無量。遠有出期。不受戒者。隨流苦海。永無解脫。智論說言。寧受戒而破。初入地獄。後得解脫。不受戒者。輪轉三界。涅槃亦云。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命終還入三惡道中。良由無戒。故致往返。記云。凡戒因行。佛戒果德。凡聖優劣。實非相擬。一往且望。清淨義同。故云齊德。善法聚者。攬無邊戒法。歸無盡識藏。成善種子。作聖道基。翻無始惡緣。俱為戒善。變有漏苦報。即成法身。我等云何不自珍敬。佛恩深重。粉骨難酬。苦海導師。朽宅慈父。願從今日。盡於未來。竭力亡身。常贊三寶。廣度群品。少答聖慈。不論等者。舉毀破較量。有毀戒者。見此言相似順愚情。妄自矜誇。謂犯猶勝。此乃一途引接隨時之義。聖制令受。意在成持。即下文云。寧起行用。不順願求。又云。若毀佛戒。不如不受。教旨甚明。慎勿錯會。

憶體攝持須先秉志

鈔(中一)云。出俗五眾。所以為世良田者。實由戒體故也。是以智論云。受持禁戒為性。剃髮染衣為相。今若氷潔其心。玉潤其德者。乃能生善種。號良福田。不然縱拒。自貽伊戚。又云。故同法之儔。理須明察。若先嚴淨識。托對五塵。欲染不生。由前方便。若元非攝慮。對境不能不犯。

記云。末世凡流。沉溺滋久。攝念離染。未見其人。自非宿善資熏。明師訓匠。勤求聖教。精擇良朋。志慕孤高。行希清卓。時時不懈。日日如新。或體達前塵。反求欲本。或冥心所受。專意通持。故得對境蕭然。遇緣確爾。翔而後集。默而識之。其猶揮手於空。了無滯矣。著鎧入陣。何所畏乎。然惑業未消。死生可懼。豈唯言說。即是請昇。在欲遠塵。良恐非爾所及。居凡學聖故。且抑而為之。勿事悠悠。宜應切切。因茲言及。一為深思。

誡觀六難自慶修道(淨心誡觀。吾祖南山。為弟子慈忍作)。

淨心誡觀云。一者萬類之中。人身難得。如提謂經說。今得人身。難於龜木。二者雖得人身。中國難生。此土即當邊地之中。具足大乘。正法經律。三者雖有正法。信樂復難。今隨力信。不敢疑謗。四者人身難具。今受男形。根無殘缺。相貌成就。五者雖具男形。六根無缺。五欲纏染。出家甚難。今得割愛。出家修道。披著佛衣。受佛淨戒。六者雖受禁戒。隨戒甚難。汝可於戒律中。尊重愛樂。慙愧慎護。於此六事若不觀察。即便放逸。深障聖道。既超六難。常應喜慶。難得已得。得已莫失。如是思量。名為淨心。

出家過惡與俗不同

業疏(二下)云。據論罪本皆由事縛。不思厭背。師心妄造。如大寶積經。出家二縛。謂諸見利養也。如律緣制由名利故。便生有漏。因制諸戒。為防罪業。障三塗也。今世出家。翻種苦本。不畏沉溺。多起下業。故彼文云。又有二癕。謂求見他過。自覆己罪。又十誦云。未來世中。出家人入地獄。白衣生天者。以俗人無法在身。但專信故。得生天也。出家有法。為世福田。乃反毀犯。妄受信施。開諸惡門。令多眾生習學放逸。故四分中。為說利養難消。六十比丘。得無學也。六十比丘。熱血從面孔而出。六十比丘。畏佛語故。便退還俗。

起過之本應先觀察

又云。夫欲修道。於三業中。先斷財色二種。若不貪財。即無諂諍。若不貪色。即無熱惱。經云。背捨離欲。順菩提分。當修身觀。精勤一心。除世貪愛。制伏煩惱。令心清淨。以斷財色。成無漏善根。熏本識中成無貪種子。漸盡惑染。入賢聖位。經云。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多求利故。專習唇吻。莊補華綺。戲論諍訟。遞相謗嫉。三毒轉強。煩惱增長。

又云。一切苦因果。財色為本。一切樂因果。戒定為本。然此因果。悉在眾生心微塵中。何故不禁。經云。八萬四千障道罪業。悉因財色。以為根本。何以故。十方眾生。無始已來。為財相殺者。過微塵數。為色相殺者。數復過是。若有斷者。名菩薩行。名真持戒。名為賢士。名佛弟子。財色二事。相雖似輕。感罪尤重。河沙誑惑。由財色起。能壞君目。師徒夫婦等。亦壞內外親族朋友知識。若離財色。更無世間。人天脫苦。聖凡同贊。諸漏滅盡。進至佛果。為此先誡財色二種。因色生憍。因財生恡。憍而且恡。雖有餘德。亦不足觀。先斷財色。使功行成立。後聽經論。即是入道次第也。偈曰。鄙夫愛財色。誡汝斷貪著。由財二世苦。因色入火鑊。色能障聖道。財能令行薄。審諦自看心。知貪是狂錯。智避如火坑。頑愚不嫌惡。若犯當悔除。除已更勿作。一切有形類。終歸填溝壑。持戒禁情苦。後受大安樂。

五人持律佛法住世

資持(上一下)云。所以唯據五人者。能辨受戒等眾法故。所以約五千年者。論問(善見)。千年已佛法為都滅耶。答。不都滅。於千年中。得三達智(通達三世)。復千年中。得愛盡羅漢。無三達智。復千年中。得阿那含。復千年中。得斯陀含。復千年中。得須陀洹。學法五千歲得道。後五千年。學而不得道。萬歲後。經書文字滅盡。但現剃頭有袈裟而已。

戒即是佛體德同故

鈔引五百問論云。佛言。我不滅度。半月一來。又言。佛有二身。肉身雖去。法身在世。若敬法者。便敬佛念佛。若持五戒。即見法身。若護法者。便為護佛。如飲水殺虫之喻。又如半月說戒。即見我也。記云。三段並指戒即是佛。所以然者。佛有生法二身。法身復二。一理法身。即所證理顯。二事法身。即五分功圓。生身有生滅。此二法身。即是常住。故馬鳴釋於我滅後珍敬木叉云。示現不盡滅法身。常住世間。作究竟度故。是知佛本無身。全是積功修成。功德之聚。還以己德。開示群生。故名為戒。當知此戒。即是如來。故云若我在世無異此也。苟迷此旨。佛語何通。後學至此。宜切法意。

律制雜學以妨正業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冷王爷的吃货呆萌妃

    冷王爷的吃货呆萌妃

    苏珠珠,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可谁料,老天爷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她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国家。穿越第三天,又嫁给有龙阳之好的四王爷。穿越了,一大堆美男在眼前.....什么?她家王爷竟然不给她要美男,“丫头,你是我的,谁也抢不走,乖乖跟为夫回家,要不然,为夫很生气,下场很…严重喔!”“尼玛?你不是断袖吗?”可另一她身体的本尊的竹马拉住另一只手,”哼!看谁斗过谁!她,是我的!“两男电流交集!谁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 迷情

    迷情

    杨家的一个丑闻事件,导致杨家家破人散。小魔女带领着师弟云鹏踏上了寻亲之路,在寻亲路上,云鹏手捧玫瑰花向她求婚了,可她却深爱着一起长大的杨思远……杨思远却已经做了姐姐的老公,她也一步一步的解开了杨家祸事的真正内幕……这一切,都是源于一次不该有的初恋迷情……
  •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师生关系能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学生喜爱并佩服老师,就会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热爱并尊重老师,就会听从你讲的道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如果教师错了,也要自我批评;“有错就改”是师生共同遵循的原则。学生犯了错误就要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教育,教师有错也不例外。
  • 蓝光录

    蓝光录

    原母历66纪538年,世界中存在着无数文明,其中一些主要文明已经超越科技文明进化到能量文明。主要文明人种的平均寿命已超过500年,无数的星域被人类开发利用,无数的丰功伟绩矗立在星宇之间。然而就在人们沉浸在自身的伟大之时,最可怕的噩梦却不期而至——“灵魂枯竭症”在世界的核心星系大面积爆发。“灵魂枯竭症”中高级者更是慢慢组织起来,而这背后更是看到了传统邪教“冥日”的影子。十二年之内,几大文明星系数亿万年的文明被摧毁殆尽,无数生灵涂炭,原本繁荣的星域化成一片血海地狱......希望在何方,未来在何方,归宿在何方.....?与此同时,在一颗遥远的行星上......
  • 宠婚AA制:首席爱妻入骨

    宠婚AA制:首席爱妻入骨

    一个是被赶出家族的世家千金,一个是游走在黑白商界的天之骄子。第一次相遇,她满脸无奈:这位先生,能不能管管你流动的荷尔蒙,飞机不是你家的,招来蜂蝶很影响我睡觉。第二次遇见,他揽着她的腰,在她耳边低笑:再倔强的玫瑰都会对我投怀送抱。第三次再见已经是六年后,身边跟着两个同版萌宝,她甩他一脸:借你点东西怎么了,他们还不是从我的肚子里出来的,你哪里来的哪里凉快去。
  • 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是一本青少年励志类读物,从自立自强方面阐述了如何为人处事,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图书。
  • 逆天疯少

    逆天疯少

    一个在特战部队里有杀手之王之称的武术高手轩辕战.因为好友被杀,一怒杀到“毒贩”住处人没有杀完而自己不甘心的死去魂魄重生到魔神大陆。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 阳间巡逻人

    阳间巡逻人

    儿时喂养乌鸦,导致阴气很重,经常见鬼,后被人给我养了一只美鬼防身,另外,我还得给阴司打工才能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