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9200000001

第1章

与胡季随书云:

【王文公祀记】乃是断百余年未了底大公案,自谓圣人复起,不易吾言。余于未尝学问。妄肆指议,此无足多怪。同志之士犹或未能尽察,此良可慨叹!足下独谓使荆公复生,亦将无以自解。精诚如此,吾道之幸。

与邵叔谊书:

……此天之所以予我者非由外铄我也。思则得之,得此者也。先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积善者,积此者也。集义者,集此者也。知德者,知此者也。进德者,进此者也。同此之谓同德,异此之谓异端。心逸日休,心劳日拙,德伪之辨也。岂惟辩诸其身?人之贤否,书之正伪,举将不逃于此矣。自「有诸己」至于「大而化之」,其宽裕温柔足以有容,发强刚毅足以有执,其庄中正足以有敬,文理密察足以有别,增加驯致,水渐木升,固月异而岁不同。然由蒙糱之生,而至于枝叶扶疏,由源泉混混,而至于放乎四海,岂二物哉?【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又曰:「其为物不二」。此之谓也。学问固无穷已,然端绪得失,则当早辨;是非向背,可以立决。颜子之好学,夫子实亟称之,而未见其止,盖惜之于既亡。其后曾子亦无疑于夫子之道,然且谓为鲁,在柴愚师辟之间,素所蓄积又安敢望颜子哉?曾之于颜,颜之于夫子,固自有次第,然而「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虽夫子不能逃于曾子矣。岂唯曾子哉?君子之道,夫妇之愚不肖可以与之能行。唐周之时,康衢击壤之民,中林施之夫,亦帝尧文王所不能逃也。故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病其自暴自弃,则为之发四端曰:「人之有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夫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此谓之初也。钧是人也,己私安有不可克者?顾不能自知其非,则不知自克耳。

王泽之竭,利欲日炽。先觉不作,民心横奔。浮文异端转相荧惑,往圣话言涂为藩师。而为机变之巧者,又复魑魅豗蜴其间。耻非其耻,而耻心亡矣。今谓之学问思辨,而于此不能深切着明,依凭空言,傅着意见,曾疣益赘,助胜崇私,重其狷忿,长其负恃,蒙蔽至理,扞格至言,自以为是没世不复,此其为罪浮于自暴自弃之人矣。此人之过,其初甚小,其后乃大。人之救之,其初则易,其后则难,亦其势然也。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于其端绪知之不至,悉精毕力求多于末,沟浍皆盈,涸可立待。要之其终,本末俱失。夫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后世耻一物不能尽知也。稷之不能审于八音,夔之不能详于五种,可以理揆。夫子之圣,自以少贱而多能,然稼不如老农,圃不如老圃。虽其老于论道,亦曰学而不厌,启助之益需于后学。伏羲之时未有尧之文章,唐、虞之时未有成周之礼乐。非伏羲之智不如尧,而尧、舜之智不如周公,古之圣贤更续缉熙之际尚可考也。学未知至,自用其私者,乃至于乱原委之伦,颠萌蘗之序,穷年卒岁靡所底丽,犹焦焦然思以易天下,岂不谬哉?

与曾宅之书:

………记录人言语极难。非心通意解,往往多不得其实。前辈多戒门人无妄录其语言,为其不能通解,乃自以己意听之,必失其实也。……

且如存诚持敬,二语自不同,岂可合说?「存诚」字于古有考,「持敬」字乃后来杜撰。【易】曰:「闲邪存其诚」。孟子曰:「存其心」。某旧亦尝以「存」名斋。孟子曰:「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又曰:「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只「存」一字自可使人明得此理。此理本天所以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所病于吾友者,正谓此梓不明,内无所主。一向萦绊于浮论虚说,终日只依藉外说以为主,天之所与我者反为客。主客倒置,迷而不反,惑而不解。坦然明白之理,可使妇人童子听之而喻,勤学之士反为之迷惑。自为支离之说以自萦缠,穷年卒岁靡所底丽,岂不重可怜哉?使生在治古盛时,蒙被先圣王之泽,必无此病。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此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后世言【易】者,以为【易】道至幽至深,学者不敢轻言。然圣人赞【易】,则曰:「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可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夫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又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不为耳。」又曰:「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箭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又曰:「人之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者也。」又曰:「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古圣贤之言大抵若合符节。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不容有二。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又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如是则为仁,反是则为不仁。仁即此心也,此理也。「求则得之」,得此理也。「先知」者,知此理也。「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怵惕恻隐之心」者,此理也。可羞之事则羞之,可恶之事则恶之者,此理也。是知其为是,非知其为非,此理也。宜辞而辞,宜逊而逊者,此理也。敬此理也,义易此理也。内此理也。外易此理也。故曰:「直方大,不习不利。」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所谓安宅、正路者,此也;所谓广居、正位、大道者,此也。……

来书「荡而无归」之说大谬。今足下终日依靠人言语,又未有定论,如在逆旅,乃所谓无所归。今使足复其本心,居安宅,由正路,立正位,行大道,乃反为无所归,足下之不智亦甚矣。今己私未克之人,如在陷阱,如在荆棘,如在泥涂,如在囹圄械系之中,见先知先觉其言广大高明,与己不类,反疑惑恐一旦如此,则无所归,不亦鄙乎?不亦谬哉?不知此乃是广居、正位、大道。欲得所归,何以易此?欲有所主,何以易此?今拘挛旧习,不肯舍弃,乃狃其狭而惧于广。,狭其懈而惧于正,狃其小而惧于大,尚得为智乎?夫子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古之所谓小人儒者,亦不过依据末节细行以自律,未知如今人有如许浮论虚说,谬悠无根之甚,夫子犹以门人之戒,又况如今日谬悠无根,而可安乎?

吾友能弃去谬习,复其本心,使此一阳为主于内,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终日之间而违于是,此乃所谓有事焉,乃所谓勿忘,乃所谓敬;果能不替不息,乃是积善,乃是积义,乃是善然浩然之气;真能如此,则不愧古人,其引用经语,乃是圣人先得我心之同然,则不为侮圣矣。今终日营营,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有采摘汲引之劳,而盈涸荣枯无常,岂所谓「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者哉?终日簸弄经语以自傅益,真所谓侮圣言者矣。

与胡季随书:

…………学者之难得,所从来久矣。道不远人,人自远之耳。人心不能无蒙蔽。蒙蔽之未彻,则日以陷溺。诸子百家往往以圣贤自期,仁义道德自命,然其所以卒于皇极而不能自拔者,盖蒙蔽而不自觉,陷溺而不自知耳。

颜子之贤,夫子之所屡叹;气质之美固绝人甚远。子贡非能知颜子者,然亦自知非俦偶。【论语】之所载「颜渊喟然」之叹,当在问仁之前;「为邦」之问,当在问仁之后;「请事斯语」之时,乃其知之始至,善之始明时也。

以颜子之贤,虽其知之未至,善之未明,亦必不至有声色货利之累,忿狠纵肆之失。夫子答其问仁,乃有「克己复礼」之说。所谓己私者,非必如常人所见之过恶而后为己私也。己之未克,虽自命以仁义道德,自期以可至圣贤之地者,皆其私也。颜子之所以异乎众人者,为其不安于此,极钻仰之力而不能自己,故卒能践克既复礼之言,而知遂以至,善遂以明也。

若子贡之明达,固居游、夏之右;见礼知政,闻乐知德之识,绝凡民远矣;从夫子游如彼其久,尊信夫子之道如彼其至。夫子既没,其传乃不在子贡,顾在曾子,私见之锢人,难于自知如此。曾子得之以鲁,子贡失之以达。天德己见消长之验莫着于此矣。

学问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必有自克之实。此古人物格知至之功也。己实未能自克,而不以自疑,方凭之以决是非,定可否,纵其标末如子贡之屡中、适重夫子之忧耳。况又未能也?

物则所在,非达天德,未易轻言也。「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三子之智,盖其英爽足以有所精别,异乎陈子禽、叔孙武叔之流耳。若责之以大智,望之以真知圣人,非其任也。颜子「请事斯语」之后,真知圣人矣。曾子虽未及颜子,若其真知圣人则与颜子同。学未知止,则其知必不能至。知之未至,圣贤地位未易轻言也。何时合并以究此理?

与侄孙浚书:

…………由孟子而来,千有五百余年之间,以儒名者甚众,而荀、扬、王、韩独着,专场盖代,天下归之,非止朋游党与之私也。若曰传尧、舜之道,续孔、孟之统,则不容以形似假借,天下万世之公亦终不可厚诬也。至于近时,伊、洛诸贤,研道益深,讲道益详;志向之专,践行之笃乃汉唐所无有,其所植立成就可谓盛矣。然「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未见其如曾子之能信其「皜皜」;「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未见其如子思之能达其「浩浩」;「正人心,息邪说,讵诐行,放淫辞」,未见其如孟子之长于知言,而有以「承三圣」也。

故道之不明,天下虽有美材厚德,而不能以自成自达,困于闻见之支离,穷年卒岁而无所至止。若其气质之不美,志念之不正,而假窃传会,蠹食蛆长于经传文字之间者,何可胜道。方今熟烂败坏,如齐威、秦皇之尸,诚有大学之志者,敢不少自强乎?于此有志,于此有勇,于此有立,然后能克己复礼,逊志时敏,真地中有山谦也。不然,则凡为谦逊者,亦徒为假窃缘饰,而其实崇私务胜而已。比有一辈,沉吟坚忍以师心,婉孪夸毗以媚世,朝四暮三以悦众狙,尤可恶也,不为此等所眩,则自求多福,何远之有?道非难知,亦非难行,患人无志耳。及其有志,又患无真实师友,反相眩惑,则为可惜耳。凡今所以为汝言者为此耳。蔽解惑去,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曰:周公岂欺我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傲气逾神

    傲气逾神

    为爱而战!因为无法凑齐十五两银子而惨遭女方悔婚的青年,被破落门派悬山剑宗掳走做了杂役。命运从此发生了巧妙的变化…
  • 美丽的大自然

    美丽的大自然

    儿童诗对于提升小读者的审美品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爱写诗的孩子,注定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孩子。我们愿意把自己的思考化作诗的雨露,洒向孩子们天真的心田。
  • 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杰出的说话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训练的。本书用精练的语言、睿智的话语、全新的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向你揭示胜人一筹的说话本领,是一本内容全面、技巧丰富、方法实用的说话技巧工具书。希望此书可以为你的人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让你的口才艺术更上一层楼,使你的人际关系网扩展得越来越大。
  • 武道成圣

    武道成圣

    因缘际会,他治好了先天之伤……涅磐重生,他让世界为之颤抖……且看楚轩背负着父母之仇,带着恩人的寄托,踏上征途,斩邪灵,灭妖魔!!!(新书上传,欢迎大家评价指导!)
  • 情深奈若何

    情深奈若何

    他是她命里的克星,是她灵魂的三分之一。年少慕艾,铸就一生的宿命。高中时的秦深然不知天高地厚,死缠烂打神级冰山美少女沈奈落,一场大胆的赌约后,沈天仙为他跌落凡尘——大学,临校的两人正式交往。然而造化弄人……不敢面对真相的他落荒而逃。一晃七年,历经沧桑的秦深然回国,机场意外遇见,她依然清丽如仙,优秀得过分,他却误以为她另有所属。当面试重逢,她的冷若冰霜和咄咄逼人,让他不敢靠近分毫……故事从秦深然走下飞机那一刻开始,徐徐展开一段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的爱情。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爱你的样子,因为我只有在看不见你的样子时,才最爱你。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血之战,骨之传

    血之战,骨之传

    血之战斗,骨之传奇。血骨,亦正亦邪之物。传闻得此物,可兴天下,可亡天下。本是普通一个凡人,却被命运驱使着卷入了一场与她本该无任何交际的掠夺战中。从有记忆起守护在身边的狮身白羽兽,冷如冰的神秘黑衣男子,红色如鬼魅般妖娆的神秘女子,以及那事情的源头,血骨……
  • 妖孽系列:冷宫失宠妃

    妖孽系列:冷宫失宠妃

    一次做好事之后的穿越,本来只是想看看古代的男人是不是都像书中描写的那么帅,却没有想到被逼婚了。在古代,受到她那克妻的爹忽略,小妾的排挤,同父异母妹妹的嘲弄,抢了了她的未婚夫,接着,就把她下嫁给那传说中的变态太子!嫁就嫁吧!可是,谁能告诉她那是什么情况,太子竟然把她打入冷宫,当着她的面跟别的女人亲亲我我,难道,就没把她这个老婆放在眼里......
  • 假爱真做:狼性总裁别太猛

    假爱真做:狼性总裁别太猛

    被男友卖给陌生男人,逃脱的她却转身又落入了恶魔的手掌心……流氓!一脚下去,她惹上了叱咤风云,冷漠腹黑又毒舌的第一世家陆氏的长孙,千亿总裁陆少琛。该死的女人,他发誓绝对不会放过她!奉旨选妻,选了乔家最见不得光的私生女,然而这个女人竟然还不想嫁给他!开玩笑,本少还不想娶呢!本少只是想好好的折磨你!
  • 李嘉诚商道全书

    李嘉诚商道全书

    李嘉诚是个神话,更是个超人。有港人的地方,就有李嘉诚的名字;或者现在说,有华人足迹的地方,就会有李嘉诚的名字。他名噪一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还因为在香港他创下华资财团吞并外资财团的先例;他是华人入主英资财团的第一人。本书全方位透视了李嘉诚作为成功商人的商学理念和法则,揭秘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和他独一无二的生意经。
  • 穿越时空去旅行

    穿越时空去旅行

    一个名为时空旅行社的QQ群,一伙疑似蛇精病的二货,林子新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拐去穿越时空!“时空旅行?!!”“没错!第一站!异世界的中州大陆!”“我堂堂一个初二的初中生!你们!你们!你们……要卖小孩吗?!!QAQ!”——————————时空旅行小队成员如下:队长:天浅墨队员:林子新、君子兰、顾小墨、简妖、谢梓颜、度凡、叶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