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7900000010

第10章

夫念佛三昧者名一行三昧也。盖彼行人既了深旨。能持一心。惟念彼土。惟忆彼佛。知身土无二。了忆念亦一。乃得名为一行也。虽名一行。亦当以彼一切世出世间无量法门诸功德行以为助道。则往生行疾。是故一切诸行悉为净土而修。无别岐路。名一行耳。譬如众流入海同得海名。万善同归得名一行。以是义故。则一切念处正勤根力觉道四弘六度皆净土行。乃至弹指之善。及散心念佛。或一称名。或举一手一礼一赞。或一瞻仰。乃至或奉一香一水一华一灯一供养具。或一念修习至于十念。或发一施一戒一忍禅定智慧一切善根回向极乐。愿力持故。虽有迟疾。皆得往生。如经所说喻。昔有人。以小滴水寄于大海。愿不坏不失不异不竭。虽经多劫。要还元水。其人经多劫已。如寄所取果得元水。不坏不竭。此亦如是。以小善根回向极乐。如寄滴水。虽经异生。善根不失亦不坏竭。生彼无疑。是以大乘小乘有漏无漏散心定善事想观慧。皆名一行。悉得往生。惟除外道种性。故云。但辨肯心。必不相赚。又经所谓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良可深信。其有因心未起善行未立。身心未屈。先期感应者。不可与其同语也。是故释迦圣主一代至谈。有无量三昧无量解脱。无量行愿总持相应无量法门。惟念佛一门圆摄无外。悉皆具足。如彼大海吞纳众流性无增减。如如意珠置高幢上。能满一切众生愿求。体无亏损。此三昧宝王能摄能具亦复如是。由是义故。始我世尊以此三昧遍告众会非不再三。彼会所有承听大根之士。若文殊等。及三乘圣贤天龙八部。无不倾心而归信也。逮法流东土。有大至人。于彼庐山阐扬遗化。彼信奉者如风行草上。极天下之望。无不美其教焉。自佛至今将二千三百余载。中有圣贤之人高僧巨儒农商仕贾匹夫匹妇奴婢黄门。或自行而劝人。或著文而作誓。重法如宝。轻身若尘。临难不惧。临死不顾。挺身立行。力修此道者。何知其几。或修随喜。或信归依。乃至随得尽己之诚而行者。其数益众。诚所谓列宿尘沙莫况其多也。或有半信不信犹豫不决之人。尚生彼国疑城边地。何况正信行者哉。传记所载万不及一。自古及今咸受其赐。岂笔舌所能尽述。纵欲别修道品。但假自心之力。或有退转着魔之患。惟此法门因仗佛力。修则必成。无复魔业。永不退转。又此三昧非但远魔。亦于人间。一切县官口舌。是非患难。水火盗贼。恶人凶事。乃至一切虎狼虫兽鬼魅妖精。不吉祥事。不能侵害。又亦不为一切疫痢伤寒痈疥下贱眼耳鼻舌诸病所恼。如其愿行无亏。皆能排遣。惟于人中名闻利养甜爱软贼及嗔心嗔火。虽有佛力。盖是自咎。不能救焉。行人当深加精进以攘却之。若一念因循。必为所夺。然彼软魔但能害浅信贪怠失念之人。其精进者如刚火得水反坚。焉敢小近而睥睨也。是故行人因佛捭魔。非止此身安乐。又得三昧成就天人护助。临终正念往生。其往生之际瑞应非一。或天乐盈室。或异香满室。或光明照体。或宝座现前。或弥陀垂臂亲自来迎。或菩萨执台授手而接。乃至预知时至。正念不谬。诸障忽空。自能沐浴加趺。会众说法。叉手告别。或更勉人进道尽偈掷笔合掌而逝。或临终之后举体如生。齿骨数珠烧之不坏。光焰异常五色鲜明。祥物于空盘旋不散。烟所至处舍利流珠触物而生。此耳目之所常有者也。若非平日履践明白精进力感。焉能若是。嗟今之人或有修而无效者。盖彼信根浅薄。因地不真。未曾立行。先欲人知。内则自矜。外欲显曜。使人恭敬供养冀有所得。甚至妄言得见净境。或见小境及梦中善相。未识是非先欲明说。此等卑下必为如上魔侣所惑。愿行退失还随生死苦趣。可不慎哉。虽有道场持诵忏愿仪式。不得不被人知。盖出于不得已。岂可特露其迹使观行倾败哉。是则行人还当审谛密实自行。内怀惭愧勿露其德。至到家时。不被如上强软二魔所惑可也。中有宿障欲灭微见好相。如其不能蕴德闻人之耳。则其行必覆。所以远公三睹圣相。平日未尝言也。但除临终时耳。至祷至祷。又此三昧体性虽圆。所解则宜广大。所行则宜尽诸微细条章。革诸猥弊。乃至小罪犹怀大惧。又当解随大乘。行依小学。乃能合此三昧。若知小不自小。小随解圆。圆不离小。小即是大。小大解行一理无分。即超世见。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劝进行者。以上每句是一法行。古人各有法训一章。兹不能述。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诵大乘经。解第一义。亲近善友。请问先觉。不执己见。不引己长。志存忍辱。行当依经。听闻正法。不毁僧尼。息世杂善。不贪名利。远离邪恶。处事必忠。将过归己。深诫绮语。一心不乱。视人如佛。捐弃伎能。惟求往生。身必清净。如是等无量善行悉宜修习能助正道。更能割世染心。于憎爱二境无诸留难。凝心如一。必生净土。其功甚大不可尽述。是故于此法中。密修斯行。高而不名。得生彼者。何知其几。然而有名于传记之人如大海之滴耳。岂可量其数哉。若人能依教诫但行此行。尚能利益无量冤业众生。何况父母师长。法门眷属。兄弟姊妹。及平日中解我患难。提挈我者。不得其利。故知但修此行。恩无不报。是以应当一心念佛。阿弥陀佛及二大士境界甚深。于苦海中难得亲近。难得忆念。何以故。能忆念者必解脱故。闻名尚难。何况亲近。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是故十方如来示大舌轮。殷勤劝励。娑婆教主告诫叮咛其辞激切。俾令五浊众生必修此道乃得度世。何以故。盖彼五浊众生身心俱苦。以苦为命。犹水火聚。而佛特于苦处行悲最深正应机宜。如水如月。感应道交故也。是故世尊自成正觉至入涅槃。其音不二。于法说中。始从华严会上。终极法华道场。玉音布告称述何穷。彼会所有大心胜志之士。承顺兹旨。悉皆起愿。而求生也。何况我等末世钝机流浪者哉。有识之流须铭肌骨。自是弥陀愿力不断。代不乏人。圣人以此唱之于前贤者以此继之于后。廓然遍乎十方三世。何止天下。霈然充乎六道四生。奚但人伦。天神向化。鬼物顺之。若人非人无不赞仰。载诸行事。具诸典章。盈溢乎海藏龙宫。遍布乎人间天上。深根固蒂悉应群机。盖皆我弥陀愿力致然也。佛言。最后恶世我法灭时。惟此教典多留百年。以度群有。然则此法岂非我等殿后之至训也。彼飞禽名八八鸲鹆者。堕在愚痴妄想异类之中。以能随人称名亦承三昧力故。尚于埋处生莲。何况于人。人而不如。可谓不知愧矣。余生于末世。正值后五百岁。故人根浅薄疑惑不信。又复异见邪解各执不同。递相诱掖。使彼正行之人多被惑乱伤感盈怀。是故集彼禅教净土诸文及诸经卷。取其极深至要之义。述作此说。类以成编。流布世间。斥邪显正。普愿法界众生。于此说中一见开解了悟真心。知弥陀依正还在西方。达西方依正不离本性。但含识者皆同往生。悉深入其阶位也。更愿先觉不吝慈悲。见未悟人。如法教导。前人若昧。可与随根应病剖析幽微。更为宣说。彼若一念信解行愿必成。往生可期。功莫称述。纵有异报牢固信乐不深。但一句染神亦成缘种。展转利益无尽无穷。劝发之功非不大矣。若人果能如是不师于心。不欺不妄。随此正教。诲人不倦者。纵自不行。即为已行纵自未学。即为已学。何以故。法界一相无自他故。如昔有人。自于一生未曾修行。但能二次悉倾己有。平等一心建会劝人同念佛故。命终之时亦得往生。其事昭著。故知能发慈悲之心。示摄受之相。及能利彼劝人念者。所得弘多。诚为无上法王所使。但不可执己谓定不必修耳。是故三昧甚深法门如海。显利之事岂能尽言。聊记所闻为世劝发

独示一愿四义之门第十九

或有问曰。念佛劝发之书吾于古人见之多矣。虽唱和相寻。言有同异。而义岂有异哉。若此集者。除述依正明观慧分折摄显众义等。余如斥妄显真之类。余若未之闻也。虽古之至人。尚未肯尽。如有所待。况某于此而敢轻视哉。余虽不能入直指之道。而亦获新闻之益。敢问何谓而作也。答曰。噫余伤世之不轨道也。而悉逐块陷邪。故为之说。岂余之好辩哉。盖出乎不得已也。又问。此三昧说既详且明。或谓难至。还可以一句而尽其义乎。答。何必一句。亦可以一言而尽。何谓一言。所谓愿也。何谓一句。所谓戒解行向也。然此一部之义不出戒解行向一句。戒解行向一句必从愿起。乃可以一言尽也。或广或略卷舒自由。岂复滞于一隅者哉。何谓为戒。行人既修三昧。若不持戒。虽有信心。为彼世间恶缘杂染相侵相夺。尘劳难遣。毁坏法身。令解入邪不得往生。经云。若一日夜持沙弥戒持具足戒。即得往生。故必当持戒也。何谓为解。行人修此三昧求生极乐。若不以此深慧妙解知净秽两土东西敌立真实不谬。又知即此净秽两土全具我心不离当念。从何法修可得生彼。经云。读诵大乘解第一义乃得往生。故必当正解也。何谓为行。行人求生净土。慧解既正则必依解立行。六时行道三业无亏。直进不退。决期生彼。经云。修行六念回向发愿。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故必当立行也。何谓为向。行人欲必往生。于如是戒解行等所生功德。及今一切时处。与无始来大小善根。一一回向净土。临终乃得决生。经云。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譬如办事于家归家得用。故必当发回向也。此四大法门一句之义能摄一切善法。譬如四时成实谷果各得其要。失一不成。此四法门亦复如是。若失其一。三昧不成。是故须当四义具修乃满一愿也。问。只此一句还成多句。答。多句即一句。一句即多句。多句一句摄义皆尽。不可谓多句义详而一句义阙也。问。若是何不但说一句。答。多句广说。一句略言。广略虽殊。盖各为其机皆能显道。岂可但一句说而废广说也。又问。彼三家村裹匹夫匹妇行公行婆。东西不辨。菽麦不分。此持戒等一言四义懵然无知。或惟一心称名。或但专勤礼拜而得往生。临终征验昭著何也。答。此一心中何法不具。既从慧解信有二土。发行称名回向求生。岂更破乎佛戒。如是四义既具。诸行不立而成。遂得往生成其初愿。岂可名为菽麦东西不分不辨者哉。问。若尔行者但当一心诸行自具。更不必立四义等也。答。若先知四义而一心者。如以基地坚牢故则永无退转。若先一心而具四义者。虽得往生。于中忽遇魔恶邪党。则多有退转。是知还以四义为优也。继时问众将散。忽有承上问意复作问曰。我闻净土劝修之书自古及今作者多矣。其辞义纯善。悉应机宜将遍于人间世。又依教得生者已广。可谓义无余蕴矣。云何于今更有所作。使学者有异解耶。今详此集。义若述古。古人已明。不须更说。义若别立。今人莫解。恐成臆见。若不出二句而说。不知为名耶。为利耶。愿闻其要。答。噫陋矣。子之难诲难明也。吾闻古人立言必祖佛经。既祖佛经。虽一句义。假使大千世界尘数众生皆如普贤。经劫而谈。理趣犹尚不尽。岂古人已说今人不可言哉。岂先佛已说古人不可言哉。不知今人不述古人之言。古人之言行不显。古人不垂今人之诫。今人之志虑无凭。又义虽述古。意趣不重。语虽别立。理不异古。但以世去人逝所解异端。虽决甲疑。复增乙病。乙病既复。丙疾又生。展转多岐流于岐见。又彼圣贤之书虽则山高海积。泯灭者多。后学机迟。卒难寻究。是故于彼广文中。摘其精华简要之义。急欲解当世之惑。集以成帙。尽壬癸之沉痾。岂为利名乎哉。子之所问惭且愧矣。譬如大海添流。海岂厌其深广。巍山如土。山奚恶其崇高。又今人之疑古所未闻。古人之偏今人莫至。去圣既远。故当依经辨明今人之疑也。又如满室并金之药虽贵。若不诊其疾而择其对者用之。非但疾之弗瘳。命亦难保。又经中一义万解万明。何厌乎言之再闻。何惮乎言之未闻也。子当以此三昧披究详明。立大愿行。直进于道求生净土。慎毋更待临行决别之际。爱境惜身。如生龟脱壳。万苦攒心而自悔焉

示念佛灭罪义门第二十

同类推荐
  • 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闽海赠言

    闽海赠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张积中传

    张积中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种曲投梭记

    六十种曲投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胎藏梵字真言

    胎藏梵字真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 仙界保全局

    仙界保全局

    “什么?怕宝物被抢?可以存到我们保全局,损一赔十。”“什么?押送一批灵石?直接找我们保全局。三界之内,只要你给个坐标,一准儿送到。”“什么?仙门中出了命案?直接找我们保全局。我们有三界之内最优秀的仙探,无论上天入地,真凶一定落网。”“什么?怕仙门衰败?直接来我们这儿买份保险。我们可保你的仙子仙孙无忧无虑。”“什么?要贴身仙保?你可真找对地方了,我们保全局高手如云,包你通行三界。”这是一个超级特警穿越到修真界的故事,很精彩,错过了是你的损失。
  • 有毒丫头之魔少别想逃

    有毒丫头之魔少别想逃

    女主沐倾颜被心爱之人和自己唯一的亲妹妹所害,悬崖边一名貌美女子,身为亚洲“惊云”,佣兵之首,子弹穿心之痛,她不甘,她恨,看着木紫烟,眼眸中得呈的精光,她笑了,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她,“废柴”,怎么可能会是她惊云,“丑颜”,NONONO,那枯黄憔悴的面具下是怎样一张倾城之颜,世人相传她是体弱多病而死,却不想是被表里不一的天下第一美女这就是自己的亲姐姐所害,五年后,欠她的,还回来,是她的,抢回来,代我报仇之时,也是凤鸣之日。
  • 狂傲娇女闯天下

    狂傲娇女闯天下

    她一个骄傲的女生,却因为不小心进了阎王府,穿越到了几百年的魔法时代,成为了魔女家族的继承人,不知情的她却发现自己家人悄悄地将她嫁入了一个不认识,不了解的墨世家族,她要逃离他,越远越好。他,墨世家族的继承人,冷冰冰的,让人无法接进。一直寂寞的独自一人,直到遇上了她。。。。。。开始了疯狂之路程。爱上她的人,愿意为她付出,恨她的人却一次又一次的陷害她。。。路程中,她却发现一个天大秘密,那到底是什么。。。。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呢。。。。。她,可以克服吗。。。。。让我们一起进入吧。。。狂傲魔女乐逍遥。。。。
  • 魔神封印之诛神大战

    魔神封印之诛神大战

    天上掉下个大傻神,碰见无赖流氓叶刑天。天帝转世,魔神魂胎,两人到底如何选择?一个惊天秘密,让放荡不羁的叶刑天,成为了凡间的救世主。为救人间凡界,他踏上了寻宝的路途。危险重重。困难险险,他能成功吗?他能解救凡间天庭吗?大魔神即将冲破封印,时间不多了。出发吧,叶刑天。
  • 道徙

    道徙

    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似是而非的道德经,有着怎样的真相?当修行文明比科幻世界更像科幻世界,当每个普通的人交通工具都能飞天遁地,穿梭万界当科技文明比神话传说更像神话传说,当一艘低等飞船攻击威力都能破碎星球,毁灭位面当两个文明碰撞……这是无穷位面的传说,亦是天之道途,人之道途
  • 醉情书,萌化冰山校草

    醉情书,萌化冰山校草

    不曾想到一封手写的情书,能够引起那么多的事情?为了拿回属于她的情书,然而她却把自己陷进去,都没有换回情书,反而带着一身的情伤,远渡他国,治愈她的情伤。可惜,情伤怎么可能治愈,再见昔人,仍然会忘了自己的伤口,痛得彻夜失眠。
  • 帝王画眉繁华一梦

    帝王画眉繁华一梦

    帝王者,弹指间,山河破碎。画眉者,百啭千声,洗尽俗尘,绝美归来。帝王画眉,如梦如幻,如痴如醉,似真似假,在阴谋丛生的宫廷中,那小小的爱情如何守护?九重宫阙,登高而望,三千佳丽,熠熠争辉,太守之女,如何登临高位。三国合一,帝王之位,自古能者居之,怎容一个小小女子指手画脚?关雎宫中,恨意难平,千年之后只剩白骨。“你是的我的妻,我愿用尽一生守护。”可比不上那皇位“好姐姐,帝君是爱你的,你莫要怪他,也请你放过我们的孩子。”可在后位面前什么都是假的。“画眉,请你给我一的机会,让我证明自己,爱你胜过爱天下。”她该信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心海夜航》

    《心海夜航》

    在这个世界,我们有着太多的孤单,无奈,我们抱怨没人理解。其实或许你错了,我们埋在心中的陈谷子烂芝麻都会把偶尔翻看的自己熏的泪流满面,何况是别人!就让我带着大家夜航心海,将彼此的心事种到字里行间,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些陈谷子烂芝麻就会开出繁花朵朵,让我们的心中不再充满阴霾!欢迎留言!求推荐!
  • 我们都不曾暧昧

    我们都不曾暧昧

    最后我离开了,很安静地离开,暗示着我与他的感情的终结,真正地再也无法弥补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了,不知道他会不会还是像以前那么得自恋,也不曾有过他消息,关于他的一切,在我的世界里蒸发,更多的只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