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1700000010

第10章

造至深之理者虽居浊世。与净土何以异哉。故此卷载至深之理名净浊如一。然亦不可恃此而不修净土之业。恐易涉于空谈。又若参禅者之弊故也

情说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若此之类是谓养情。饮食若流。衣服尽饰。居处无厌。若此之类是谓纵情。犯之不校。触之不怒。伤之不怨。是谓折情。犯之触之伤之。如空反生怜悯愚痴之心是谓灭情。悟此理则心地常净。如在净土矣

即是空说

佛言。受即是空。受谓受苦受乐及一切受用也。如食列数味。放箸即空。出多驺从既到即空。终日游观。既归即空。又如为善。事既毕。其勤劳即空。而善业俱在。为恶。事既毕。其快意即空。而恶业俱在。若深悟此理。则食可菲薄。无过用杀害之冤债。出可随分。无劳心苦人之烦恼。游观可息。无放荡废事之愆尤。善根可勉为。无懈怠因循之失。恶可力戒。无恣纵怨仇之罪。予喜得此理。故欲与人共之(及一切受用。即所谓不苦不乐受者是也)

六根说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沉檀脑麝只为两窍之鼻。食前方丈只为三寸之舌。妙丽娇娆只为臭腐之身。随顺迎逢只为狂荡之意。若能识破此理。便是无烦恼快乐之人。佛言。众生无始以来认贼为子。自劫家宝。谓惑六根之贼。而丧真性也。孟子曰。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盖不惑于此矣。有淫女得道。文殊问云。如何不嗔。答云。见一切众生不生。又问。如何见十八界。答云。如见劫火烧诸世界。妙哉言乎。盖谓一切众生本来无有。唯因妄想中生。又何嗔之有。十八界谓六根六尘六识。因有此种种故。生无量事。造无量恶。是故如劫火烧诸世界。若悟此理。虽未生净土。已如生净土矣

真性说

金刚经二十七段。其大意不过言真性皆无所有如虚空。然此虚空谓之顽空。顽空者真无所有。而真性虽如虚空。而其中则有。故曰真空不空。顽空则可以作。可以坏。若此地。实掘去一尺土则有一尺空。掘去一丈土则有一丈空。是顽空可以作也。若此器本空。以物置之则实矣。此室本空。以物置之亦实矣。是顽空可以坏也。若真性之空。则不可作不可坏。本来含虚空世界。乌可作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未尝变动。乌可坏乎。真性中俱无所有。无得而比。故不得已而以顽空比之。是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谓诸法皆空之相乃真性也。继之以空中无色以至无智亦无得。谓真性中皆无所有。如顽空中皆无所有也。既皆无所有。然有一切众生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耳。大概言之。真性如镜。一切有生者如影。是真性中所现之影也。影有去来。而镜常自。若众生有生灭。而真性常自若。生灭既除。真性乃现。盖生灭者妄也。真性者真也。故楞严经云。诸妄消亡不真。何待此性。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初无有异。其异皆妄也

心乃妄想说

楞严经第一卷。佛与阿难七次论心。终之以寻常。所谓心者乃妄想耳。非真心也。真心即性也。圆觉经谓。众生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寻常所谓心者乃六种尘缘之影耳。谓此心本无。唯因外有六种尘缘故。内现此心。若外因有色。内则起爱色之心。外因有声。内则起爱声之心。外因有香味触法。内则起爱香味触法之心。盖真性如镜。六种尘缘如形。此心如影。若外无此六尘。则内亦无此心矣此心岂不为六种尘缘之影乎。形来则影现。形去则影灭。而性镜则常自若。故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三心皆谓妄想心也。故有过去现在未来。若真心则无始以来未尝变动。乌有过去未来现在乎。不可得者谓无也。若饥而思食。得食则此心过去矣。正食而知味乃现在心。未思食则此心未有。故为未来心。此三心皆随时坏灭。故云不可得

五蕴皆空说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想。行谓所行。识谓辨识。此五者蕴积不散。以壅蔽真性。故谓之蕴。又谓之五阴。谓阴暗真性也。色身终归于坏。受用随时即过。色受岂不空乎。且如思想一物。既得之则无想矣。想岂不空乎。所行之事回首尚如梦幻。行岂不空乎。识尽千种事物。再生不复能识。识岂不空乎。一切苦厄皆从五者生。若能照见色身为空。则不泥于色身而畏死亡。是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受用为空。则不泥于受用而贪奉养。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思想为空。则不泥于思想。而意乃无所著。又度过此一种苦厄。照见所行为空。则不泥于所行。而可以息迹。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辨识为空。则不泥于辨识。而可以坐忘。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故照见五蕴皆空。则度过一切苦厄。此五者皆不是真实。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也。若六根六尘六识十二缘四谛。皆此类也

废心用形说

列子谓。孔子废心而用形。谓心已不养于物而废之矣。唯用形以应物。予深爱此语。故虽劳苦憔悴而不以为失意。荣华奉养而不以为得意。盖心不着于物也。因念菩萨了生死。乃托生于一切众生中以设教化者。以心不着于物。唯用形以应之耳。然则孔子于此菩萨之徒也

用形骸说

天人礼枯骨偈云。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开。宝衣随念至。玉食自然来。谢汝昔勤苦。令吾今快哉。散华时再拜。人世莫惊猜。又饿鬼鞭死尸偈云。因这臭皮囊。波波劫劫忙。只知贪快乐。不肯暂回光。自业锱铢少。黄泉岁月长。真须痛棒打。此恨猝难忘。此言化俗则可以为诚然则不可。何则人神托于形骸之中。所以用形骸者皆神也。譬如匠人用斧斤。用之而善则为善器械。用之而不善则为恶器械。故为天人者前世善用形骸者也。为饿鬼者前世不善用形骸者也。其得其失皆在当时。及其受报而礼之鞭之亦何益

齐生死说

想右脚大指肿烂流恶水。渐渐至胫至膝至腰。左脚亦如此渐渐烂。过腰上至腹至胸以至颈顶。尽皆烂了唯有白骨。次分明历历观看。白骨一一尽见。静心观看。良久乃思看。白骨者是谁白骨是谁。是知。身体与我常为二物矣。又渐渐离白骨观看。先离一丈。以至五丈十丈乃至百丈千丈。是知。白骨与我了不相干也。常作此想。则我与形骸本为二物。我暂住于形骸中。岂可谓此形骸终久不坏而我常住其中。如此便可济生死矣。况我去此则往净土乎。日日作此想。更别有所得。如人饮水冷热自知。不假于言传也

我说

我之所在不可以无我。无我则逐物矣。理之所在不可以有我。有我则蔽理矣。孔子无我菩萨无我相能至于此。则与虚空等矣。岂复有净浊之辨乎。但恐不易到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寂灭万魂

    寂灭万魂

    这里有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兽魂,高约百丈的狮头蝎尾怪兽,手持铁链却全身冒火的岩石巨兽,犹如鬼魅一般飘忽不定的千丈高幻影……一个将五百年一代杀神白起纳入体内,签订魔鬼契约的少年,等待他的命运是什么?传承阁内意外获得的漆黑长棍,两年前莫名失去的那段记忆,他的身份真的只是一个家族少爷这么简单?“小鸟再小,可它玩的是整片天空!”——项云*************************************************************起点二组A签作品,请放心收藏。
  • 暴医来袭

    暴医来袭

    玩游戏的妹子最伤不起的事情有二:一是号被洗劫了,二是游戏里的老公跟人跑了。面对爱情和友情的双重背叛,品学兼优的软妹子暴走了,从纯治愈系奶妈化身为暴力女神,在游戏里卷土重来,各种猥琐暴力不解释,只为让小三和渣男不得宁日。哪知道软妹子变坏之后桃花朵朵开,身后不知不觉多了美男大神一只、两只、三四只。
  • 破殇

    破殇

    只有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才有资格设定游戏规则。
  • 突然冒出个未婚夫

    突然冒出个未婚夫

    昔阳从小性格普通,几乎没有什么脾气。但是父母不知道什么原因把她送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有个热情的未来婆婆,也少不了个未婚夫,最重要的是,这个未婚夫很讨厌她的样子,不知道是委屈还是不甘。怎么会有个未婚夫?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 毁灭猎食者

    毁灭猎食者

    一夜之间,一座城市竟然化作废墟。而他没来。却为这场游戏奠定了胜利。生与死的纠纷。究竟只是为了胜利?再现未来销毁。又见何去何从。人类即将面临销毁。只剩下他在销毁园里历练。
  • 死亡请帖

    死亡请帖

    纳兰若虚的奶奶突然病故,临死之前留下遗言,令纳兰若虚匪夷所思,心生寒意,紧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死亡,引发出一段令人发指的灭门惨案。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死亡如影随行,每个死者在临死之前都会收到一张诡异的请帖——死亡请帖,一张张死亡请帖,带着他们踏上死亡的不归路......
  • 抢夺丑女之:女主角校草喜欢你

    抢夺丑女之:女主角校草喜欢你

    她是一个丑女,所以她不配爱,她是一个丑女,她被男主角欺负,她是一个丑女,她是一个胆小的女主角。她跟男二号在一起,因他们母亲有仇,她不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因凄美的爱情,她跟男主角幸福的在一起。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 流年逝月

    流年逝月

    生生世世,转角又见他;风生水起,孽缘依不断;爱恨情仇,只因孟婆汤;此生此世,有你已足矣;许下诺言,此生不错过。记住,我不会再放过你,因为,你是我的唯一,也是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