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3800000001

第1章

天道有遭世而兴,事有遇时而显,此古今之常理,出于自然者也。且谓儒书衰灭,以后邪说蜂起,以淆乱六经之道,红紫乱朱,无以折衷。孝武皇帝,举用俊茂,罢黜百家之非,而六经之道始明。自汉而降,注述繁错,医书尤甚。况医乃人之司命,所系尤重,殆非小智,所能及也。

惟昔黄帝、岐伯,难疑答问,上穷天道,下极地理,中尽人性,垂法万世,以为生民之寿域,是以名曰《素问》。于是守真刘先生恐斯文将坠于地,民罹横夭,于是天地、阴阳、刚柔、消长之理,察人生风气、血脉、寒热之宜,逐一拟一篇,无不引《素问》,先标受病之本源,所处方用药。注书有四焉,一者,明天地之造化,论运化之盛衰,目之曰《要旨论》一部,计三万六千七百五十三字,一者,分君臣佐使,定奇偶之逆从,又作《宣明论》一部,计八千九百零三字,一者,又注伤寒六经传受,《直格》一部,计一万七千零九字,又取至真要大论一篇,病机气宜之说,着《玄机原病式》一帙,计二万余言。又,先生归世之后,恐庸医不知枢要,于《宣明论》内,又集紧切药方六十道,分为六门,亦名《直格》。通计八万余言,可谓勤矣。

守真曰:自昔以来,惟仲景着述遗文,立伤寒九十七法,合一百一十三方,而后学人,莫能宗之。谓如人病伤风,则用桂枝解肌,伤寒则用麻黄发汗。伤风反用麻黄,则致项强柔 ,伤寒反用桂枝,则作惊狂发斑,或误用此二药,则必死矣。故仲景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是也。守真为此虑,恐麻黄、桂枝之误,遂处双解散。无问伤风伤寒,内外诸邪,皆能治疗,从下证错汗者,亦不为害。如此,革误人之弊,已不少矣。仲景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亦各有所宜。热势大者,大承气主之,微,小承气主之,腹中有痛,大便硬者,调胃承气主之。守真又恐承气有三,恐有过焉不及之患,遂处三一承气以总之。又虑仲景所着之书,文深义奥,浅学难通,遂芟其根蔓,撮其根本,十去七八,将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制三十二药而总之,使人易于检阅。一见此书,对形见影,了无障碍,得之对证用药,人可自疗,况医家者流,业此者乎。兼仲景除《伤寒》之外,亦无杂病之论,是已备于仲景书也,故守真首论《伤寒》之差谬。

故一切内外所伤,俱有受汗之病,名曰热病,通谓之伤寒。今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是随四时天气、所感轻重,及主疗消息不等,合而言之,则一也。冬伏寒邪,藏于肌肉之间,至春变为温病,夏变为暑病,秋变为湿病,冬变为正伤寒。冬冒其气,而内生怫热,微而不病者,以至将来阳热变动,或又感之,而成热病也,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亦其义也。然其阴证者,止为杂病,终不为汗病,由是伤寒汗病,直言热病,不言其寒也。三阴证者,邪热在脏里,以脏为里为阴,当下者也。《素问》三篇:刺热、评热论论、热论,论热不说其寒,非无谓者也,热论之外,《素问》更无说伤寒之证。热论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注云:寒者,冬气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名曰伤寒。伤于四时之气皆能病,以伤寒为毒者,最为杀厉之气,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肉之间,久而不去,变为热病,故曰热病者,伤寒之类也。

古圣训阴阳为表里,此一经大节目,惟仲景深得其旨趣。后朱肱编《活人书》,将阴阳二字,释作寒热,此差之甚也,中间误 横夭,嗟之何及!《素问》言人之脏腑阴阳,脏者为阴,腑者为阳,又四时阴阳,尽有经记,内外之应,皆表里,其信然乎。六合为十二经脉之合,太阴阳明为一合,厥阴少阳为一合,少阴太阳为一合,手足之脉,是谓六合。表里者,诸阳脉皆为表,诸阴脉皆为里。以此验之,是守真之言不诬矣。然恐俗人不悟,朱肱《活人书》之谬,且略举伤寒六经传受一端而明之。肱书云:伤寒中病时,腠理寒,便入阴经,脉不微细,不经三阳也。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稍厥或下利,即甘草干姜汤。若阴毒已深,病势困重,六脉附骨,浮之则有,按之则无,于脐中用葱熨法。灸艾三五百壮以来,手足不温者,不可治也。守真曰:前三日,三阳病,在表,故当汗之,后三日,三阴病,在里,故当下之。六经传受,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病也。《素问》云:伤寒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由此言之,守真之说,正合《素问》,肱书失之远矣。又如身冷脉微,阳厥极深一证,肱书云:病患身冷,脉沉细而疾,或时郑声,指甲面色青黑,阴毒已深。若服凉药,则渴转甚,躁转急,须急服辛热之药。如得手足温,更服前热药助之。若阴气散,阳气来,即渐减热药而调之。守真曰:伤寒下后热不退,蓄热在内,阳厥极深,以至阳气怫郁,不能营运于身表四肢,以至遍身青冷。若急下之,残阴暴绝,阳气俊竭而死,不下亦死。此际当以凉膈散或解毒养阴退阳。但欲蓄热渐散,则心腹复暖,脉自渐生。至于脉复有力,方可三一承气汤下之。守真复虑热有两感之说,复以《素问》证之曰:亢则害,承乃制。此则正谓阳厥极深,不能营运于四肢,以至身冷脉微也。此略举一二端耳,余者自可触类。夫肱书,暴于当世,亦一代之名医,其误谬犹若是,况其余碎杂不经之说,何可尽信!至论小儿,如阎孝忠曰:凡小儿疮疹,当乳母慎口,不可令饥。及受风冷,归肾变黑而难治。春夏病为顺,秋冬病为逆。冬月肾旺寒盛,多归肾变黑。若妄下之,则内虚,多归于肾。此则直以疮疹为寒。守真云:阎孝忠不详钱氏本方,斑疹黑陷,牛李膏、百祥丸,寒药下之,多获痊,不救必死,为热岂不明哉!经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及斑疹黑陷,无不腹满喘急,小便赤涩不通,岂非热极使然耶!此阎孝忠所以失钱氏之意也。守真如此分别,可谓医者之龟鉴也。学人当详其说,无妄谓伤寒有阴毒之证,便投姜附之药,使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以此误人,不亦冤哉!每观乎城翟公《序》曰:譬如宵行,冥冥迷路,不知其往。遇明灯炬火,正路昭然,此医鉴之所作也。

然世俗恶寒好热,盖亦有说。守真云:病势轻微,以热药强劫开发,误中而获效者有矣。

如中酒热毒,而复饮热酒以投之,令郁结得开,而气液宣通,此谓以热疗热,亦有痊者。世俗惑于病轻而易痊,谓大疾亦然,殊不知不中则反为害也。热病以热药治之者,譬如骄主得佞臣纵恣,祸及灭亡,更不觉佞臣之恶,惟其同好之可乐,使热势转甚,以至阳厥,身冷脉微,反阳为阴,虽死不悟。至于诸热变证,十损八九,莫不皆然也。如下利不止,瘀热在里,若使火艾熨烙,无不悦者也。此世俗好热恶寒,所以滋肱书之失也。

又,守真云:病热势甚,根据法治之而不退者,或失寒凉,或因失下,或熨烙熏灸,使热极而妄为阳厥。切不可用银粉、巴豆性热大毒丸药下之,反耗损阴气而衰竭津液,使热势转甚,而懊、喘满、结胸、腹痛、下利不止、血溢、血泄,或为淋闭、惊狂谵妄,热证蜂起,不可胜举。由此为瘕 坚积之疾,误人必多。然则世情亦不知医者之过,未尽究守真之奇效。

尝闻守真之言曰:正治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病证轻微,可如此治之,若病危重,则当从反治之法。其反治者,亦名从治,盖药气从顺于病气也,是故以热治热,以寒治寒,是谓反治。以热治热者,非谓病气热甚,而更以热性之药治之,本谓寒性之药,反佐而服之。盖谓病气热甚,药气寒甚,拒其药寒,则寒攻不入,寒热交争,则其病转加也,故用寒药,反热佐而服之,令药气与病气不相忤。其药本寒,热服下咽之后,热体既消,寒性乃发,由是病气随愈。余皆仿此。然正治之法,犹君刑臣过,逆其臣性而刑之,故病热不甚,治之以寒,逆其病气,而病自愈矣。反治之法,犹臣谏君非,顺其君性,而以悦之,其始则从,其终则逆,可以谏君去其邪而归于正。王冰曰:病微犹救人火,火得木而 ,得火而燔,得水而灭。病湿犹救龙火,火得湿而,得水而燔,以人火不逐之,则其火自灭耳。此谓良医之法也。夫逆治从治,皆是违性之药,病患岂有不恶者。是药病相争,其气所以得固也。然十救其十,不为医之功,以谓人之有命也。

如身冷脉微,终不省蓄热在内,设以凉膈、解毒之药调治,无有不恶。又如患形,不至有经年,终不晓瘀热在里,设以承气。寒药下之,无有不畏,虽得痊愈,尚不免于畏恶。病势大,药力小,而致死者,亦不知杯水救车薪之火为非,只指为凉药之过。此二者无他,存于世人是非不明,而恶寒好热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靠,我要带球跑

    靠,我要带球跑

    明明上一刻还窝在被窝啃薯片看笑话书,居然低血糖昏迷了。面前这个严肃的黑脸人自称阎王给我小心陪着不是。天,弄半天我是冤死的。好吧,不能回去我穿越也成要金山银山挥霍不完要有钱又帅的美男要倾城之貌气死貂蝉羞死王嫱可是,这是怎么回事,我是奉子成婚的小妾,呕,好你个穆云白,老娘为你一天辛苦不说,你还在那边娶美娇娘,不管了,先送你个难忘的洞房花烛夜,收拾细软款款走人。却不料美男如此多娇,引得我这个小女子折腰啊。
  • 世界锁

    世界锁

    子弹与枪给我勇气,剑与魔法赐你信仰。妖兽饮血,蠕虫吃人,天上的神仙又发狂。死人在歌唱。五个国王勾心斗角,五万烈士血洒他乡。宝剑成废铁,炮膛变水缸。魔鬼与毒虫苟合,产出背叛之卵,虔诚的修女撕开裤子,和异教徒上床。死人在歌唱。百万勇士钻针眼,千万恶魔从天上降;西边的太阳不落山呀,长臂猿猴要摘月亮。背负一切的恶徒,迷失在回廊。早该死去的人,却悠然歌唱。“那早该死去的人啊,独自歌唱。”
  • 魔佛有道

    魔佛有道

    全黑之眸,是无光?别有寒:我一直相信,黑的极致,便是光明。人族至上,蛮荒低下。是谁压榨了谁,是谁杀害了谁?这个世界上,本已无对错。万年历史,埋于荒漠。又是谁忘记了辉煌传说,只留下凶狠嗜血的孤狼?把酒临风,大笑一场,叹——我族生来狂魔人,只跪心中无上佛。不求理解,但求一世潇洒风流。噫!魔佛有道。
  •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是程思远先生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浩劫来临,李宗仁逝世止,对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桂系内部的诸多有影响的事件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
  • 蛇的报复

    蛇的报复

    女孩受欺负化身成蛇,报复敌人,她会成功吗???她会明白人间的真情吗????
  • 恒界

    恒界

    主角自地球末日年,穿越了无尽岁月,看尽了天地造化。其后,一个世界,犹如一扇尘封已久的古窗,蓦然打开间,眼前惊现一派广袤沃野、繁盛的修仙世界,主角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情节一气呵成,人物关系明了复杂,世界体系完善,修真秘籍、宝物如滔天狼烟,惊世骇俗。
  • 天命不受

    天命不受

    冥河逆流,轮回停转,黄泉鬼族自西而来,肆虐人间。值此危难之际,大周太祖横空出世,率人族盟军与鬼族主力会战于西域之地,后胜之。至此,大周立国,人鬼进入对峙阶段。直到千年之后,一名流落西域的世家少爷再度掀开人鬼新篇章,同时也拉开了天命的序幕。天命之下,众生为棋子,六道为棋盘。天在算,人亦在算,且看谁最后算赢了谁。然而就算是输,人族上至圣人贤者,下至凡夫俗子,也只会认输不认命,只因那人那一句,天命不受!
  • 祈爱的衔光

    祈爱的衔光

    这里的女孩每个都被爱牵累,却也都在爱中苦苦成长。不同类型,不同经历,不同处世原则,不同现实抉择。她们也遇到了不同的男子,成熟的,幼稚的,大方的,冷漠的,温柔的,事业有成的,有教给她们人生哲理的,也有把所有苦痛都深埋心底的。每个男人,都是她们生命中的老师。
  • 狼梅

    狼梅

    阿梅遭遇饿狼后竟得到了莫名奇妙的异能,在陌生的城市中开始了新的生活,情感的起伏、事业的波折和生活的喜怒哀乐,相互交织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 网游之混沌强化

    网游之混沌强化

    龙天因爱离去而跳崖,却不料成为了修神者…游戏里的人物身体或者精神达到一定程度,现实的他也会相应的提升某个方面的能力!别人在游戏拉帮结派的,龙天却收怪为小弟。且看龙天在游戏里如何以怪称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