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7300000014

第14章 出意外被奸拆离

诗曰:

说起谗邪舞剑时,奸人之恶甚于罴。

泪添流水江潮涨,愁锁秋山楚峡微。

伐木友朋服不解,关睢夫妇苦相离。

相思只恐未相会,会犹不会最可悲。

却说卜世杰回来旧宅,也不待择日,即打扫一间房,整起一张床,点起蜡烛,排起果品,专候康梦鹤来成合婚之礼。那知姚安海前日撞见了康梦鹤,要报此仇,即遣人夫请高仁来。姚安海道:“弟闻玉真承兄之惠,至今尚感不尽,奈康梦鹤果然未死,是以玉真眷恋于他,而不暇及社兄。必如何将梦鹤害死,断了玉真念头,他必实心待兄。”高仁道:“康梦鹤在那里?”姚安海道:“前日被光棍骗去银两,今寄栖在丛林庵中。”高仁道:“你敢操刀去杀他不成?”姚安海道:“不容刀杀。现今太爷是兄义父,可去你义父处告他,说是光棍骗你银子,扯我为干证,用些银子,嘱托该班把康梦鹤当堂活活打死,叫谁来讨命?”

高仁道:“卜世杰还收我之聘银,不如都告了他。”姚安海道:“不可做一起告。且待害死了康梦鹤,再来区处,那时怕他不还我娶?今康梦鹤未死,老哥亦再娶他不得。”高仁即依计而行,那太爷遂差两个班头,速拿棍徒康梦鹤究问。是日,康梦鹤正整起衣冠,喜悦自得,望世杰之家而来。到了门首,世杰看见,出来迎接,不料后面铁锁早已系在康梦鹤颈里。康梦鹤吃了一惊,说道:“你是何人?敢来侮弄斯文君子,不怕有法度么?”那该班道:“我乃太爷公差,现有朱签在此,要锁拿你这光棍去,活活打死。”苦得康梦鹤就如死的一般。正是:

半晌迷津幸得知,忽然非祸复相催。

英豪失意魂销矣,喜处逢悲珠泪垂。

却说康梦鹤被锁到太爷衙前候审。斯时高仁、姚安海俱在。康梦鹤暗想道:“这个都是姚安海弄起鬼来害我。然不晓得他弄的是甚么鬼,等审了便知。”时长班入内禀报原被证齐了。太爷即开了衙门,坐在堂上,叫康梦鹤问道:“你是何方人氏,敢来在此骗高仁的银子?”

康梦鹤道:“小生是漳州人氏,游学到此,未曾见他的面,那里有骗他的银。”太爷又问高仁。高仁道:“他当日假做卖珠客商,身负一大皮箱,锁得坚固,赶不到路站,借宿小生家里,将一皮箱,说是珍珠琥珀,交小生收。至次早,借小生银一百两,把这皮箱与小生做当,约次日就来取赎。谁知他一去八九天,不见回来。小生打开皮箱一看,尽是零碎石头。时有姚安海见证。”乃吊姚安海,问道:“康梦鹤骗高仁的银子,你果亲见否?”

姚安海道:“时小的才到他家,亲见有银交他。”康梦鹤道:“实无此情。这姚安海,前日经偷小生的银子,被县官责了二十板,经审在案。于今怀恨在心,唆谋高仁来诬陷小生。愿老爷垂怜明察。”那太爷虽受高仁嘱托,但看康梦鹤仪容俊伟,出言吐气颇有才子之风。勒写供状,康梦鹤供毕,呈上太爷。太爷取来一看,只见上写道:

供状人漳州康梦鹤,为诬陷莫白,恳求明察事。窃惟萋菲奸谗,善创平地生波之词;雀角穿屋,能生无风起浪之悲。唾面自干原素志,眦目捏诬心难知。明系机关要害我,全无相争赚头资。实是牛马不相及,孰肯甘为直不疑。漫漫暗想,断非谋财致官司。

悠悠忖度,必是因色致倾危。切思不受于乘国,谁信肯食嗟来粱。只因前有安海结仇,无端今和高仁侵欺。苟能审得无偏无党,便知吾儒非棍非私。

伏望大人明镜斧断,垂念小子流落孤离,生当仰天祈祷,死愿结草报禧。不在多言,伏乞台鉴。太爷看得布词有典故,押句步诗韵,心知是真才子,非光棍之比,不忍打他。然受高仁之银,又不好放他,想了一会,因说道:“这桩事,属莫须有,本府饶你一命,不加你罪,着你还本籍。”差一衙役押解,禁他不许复来,好去在家安心读书。彼时许文泰、陈天英、查必明等都在那里看审,各怀手本,倘若丢签要打时,众人俱要公呈保结。及审完无事遂出。数人皆向前慰悯,含泪而别。自是康梦鹤亦未见卜玉真一面,即时解归本省去了。正是:

江州衫袖千秋湿,易水衣冠万古悲。

莫道英雄不下泪,英雄有泪只偷垂。

那玉真闻知梦鹤之事,心下越生懊恼,眉尖愈见皱聚。对世杰说道:“爹爹你知高仁这一个奸贼,不日定来强娶孩儿。若不从他,俺一家定然遭他毒手了。如今却怎么处?”世杰道:“吾儿有何计策?”玉真道:“少不得与他见官,乃能开交。”正说间,不期张妈果然来说道:“高老爷择了吉课,要来亲迎,着我先来通知,未卜秀才肯许他否?”世杰道:“吾儿已许康梦鹤,那里又许高仁?无端说要来亲迎,是何道理?真是任你冰霜至,难凋松柏坚。当今升平世界,未闻有财势敢占人家女子。我求你去劝高老爹,说他不必糊思乱想,纵有千奸百巧,也是徒然。”张妈见其意坚,将此话归告高仁。高仁即问姚安海道:“卜世杰这等无理,银既收去,女子不许我娶。兄有何法处他?”姚安海道:“必太爷处告他,多用些银,求太爷当堂亲判。那时怕他不与我娶?”高仁依言,即具状在太爷府里去告:

告状人高仁,为阻娶灭聘事。窃仁用金一百两,延请张婆为媒,姚安海为证,于某月某日纳采。卜世杰之女名玉真为妻。讵料世杰狼贪虎行,聘银既收,娶女不许,无法无天,告乞太老爷严拘究治,判断撮合,以遂二家之缘,阴骘齐天,沾恩切告。

太爷阅毕,即差役立拘卜世杰、卜玉真,并原告干证,一齐听审。人犯齐到,太爷问世杰道:“你既收高仁聘银,又不许他娶女,目下全无三尺了?”卜世杰道:“一女只嫁一婿,小女已许配漳州康梦鹤,那里有收高仁聘银之事?”太爷道:“你女儿既许康梦鹤,经有定聘,曾过门否?”卜世杰道:“未有定聘,亦未曾过门,但女儿发誓坚操不易,愿嫁与康梦鹤。”太爷疑其有私,问玉真道:“他是外面之人,你妇人不出闺门,他与你有何熟识?”

玉真遂说其回生之由,相见之日,其囗辩言语便便然如撞巨钟,侃侃然若决江河。太爷笑了一笑,说道:“这都是见鬼话。”乃对世杰道:“你敢说并未收高仁聘金?媒婆亲交,干证确据,你是生员,礼义之门,岂不识此理。你不过寄银张婆家中,本府一尽都知道了。如今着张婆送还你,你好好将女儿嫁他罢。”又劝玉真道:“本府判你配他,亦不负你。他本身是监生,家资数万,嫁他许多受用,且你前日歇在他家,亦经受他送轿之惠。你下轿时又说要报他,有之乎?”玉真泣道:“妾虽有此说,不过多以币帛相报,那里以身报他,是何道理。妾有供状,伏乞龙眼亲鉴,以表妾心。呈上太爷看。”只见上写道:

供状人卜氏,为恃强赖婚,以败名节事。伏念氏处闺中,诵训内则,前世结谊,已系丝于梦鹤。今生缔交,又受命于父母。一言既许,千金不移。妾宁为鸡口,莫为牛后。愿与鸾凤同栖,羞与鸡鹜比翼。豚犬非龙驹之比,凤雏异黄口之俦。建安才子,孰嫌家贫。辽东白豕,何贵独富。经纬甘同死,鱼虫醯鸡愧同生。泾渭判然,薰莸迥别。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萧曹无逆娶之律,明官无改婚之理。关山虽远,而望夫之石尚存。舟楼虽离,而成灰之心可会。补衮有望于梦鹤,黔驴无怪乎高仁。愿秦镜照临,祈孟剑剖析。则妾三生之幸也。谨具口词,伏惟尊鉴。

那时太爷由进士出身,博学好文,素重风情,观玉真之姿色,读供状之典雅,知其有佳人好逑才子之志。自思道:“他虽富贵,彼视之如浮云,安肯以皎皎之身,而受汶汶之污乎?若判他嫁高仁,是迫之死也。若不判配他,又受高仁之银,不好意思。”想了一会,暗暗自说道:“吾前日观康梦鹤是个真才子。有此才学,谅他不久定中。待他中了,来娶未迟。不免做了一个人情机关罢。”即提笔立判云:

查得玉真,温惠堪敬,节烈可风。推其心,揣其意,愿随知音死,不向同尘生。日月可移,而红定之选不可移。山河可改,而系萝之结不可改。盖知因贤慕才,而非狎昵之私,却富忘贫,而非矫强之志。交鸳颈至此不能以挑其琴,孔雀屏至此不足以约其箭。情牵意绊,志切心坚。洵有海枯石烂之盟,信有天高地厚之誓。愁梦鹤阻远,未知何日来亲。阻高仁比邻,尝不自量欲夺。度以中正之道,处以两全之机,着玉真归父母之家守贞不字以待。令高仁收未聘之礼,选娶别女以成。判语已毕,遵照施行。

判毕,乃对玉真道:“这一张文案,本府用印在此,交与你为执照,不许你嫁他人。”又吊高仁道:“你收银回家别娶。本府不许他嫁,准他全节奉侍父母一世就罢。”于是,命卜世杰将玉真领回去。又对玉真与高仁假做人情,说道:“你若是要嫁,准你嫁高仁如康梦鹤,与别人都不许。”玉真应道:“三军之帅可夺,匹夫之志不可夺。足可刖而抱璞之心不可屈,身可死而连理之枝不可离。”太爷爱其玉立,敬其金石。说道:“本府晓得。总不许你嫁。”及高仁出来,姚安海对他道:“好了。康梦鹤,不许他来娶。玉真,不准他去嫁。我好用多多银子与他父亲,慢慢引诱他,不然再创一非祸加他,将他秀才黜退,料他孱懦之儒,何怕有不成之理。”未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 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热门推荐
  • 暴走迷狱

    暴走迷狱

    前美国FBI顶级特工罗伊,在领导自己的小分队执行某项任务时失败,导致队友全部牺牲,自此他辞职当了私家侦探。为了复仇,他不惜以身入狱,寻找仇家。 在几个各怀鬼胎的狱友及居心叵测的精灵律师的帮助下,罗伊顺利完成了复仇,却也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同时,他还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能治他脱罪的证据被人销毁了,真正的五年牢狱之灾在等着他。不仅如此,他还陷入了匹兹堡州立监狱里的帮派纷争中,日日与一个个行为诡异的犯人相伴。与此同时,幕后黑手更是派出了可怕的生化人在狱中追他。无奈之下,罗伊选择了越狱……
  • 绝世假太监

    绝世假太监

    一个穿越时空的小无赖,出现在时局急涌跌宕的明朝初年,却成了一个小小的假太监。逐鹿天下,问鼎中原,如画江山,几度易手!一个小小的无赖假太监,两个雄才伟略的大明皇帝,加上一个性格喜怒无常的大明公主,他们之间,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一场规模宏大的武林盛会,一次史上未有的航海之旅,绝世假太监,将会带你进入一个你似曾熟悉,却又有点陌生的历史空间。推荐:赖长义新书《艳遇传说》书号:78191。与《春光乍泄》同一类型。喜欢的可以加群:31385882讨论一下后续。
  • 史上第一凶悍中锋

    史上第一凶悍中锋

    我是凶兽,凡是挡我者死。且看史上第一的凶悍中锋暴龙,如何在NBA赛场上弑神灭佛。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未知末日

    未知末日

    大龄女青年逃亡路上自救与救世的奇遇记录。不是赌客,却被送入赌局。
  • 愿星如晖

    愿星如晖

    出生那晚夜空包容整片璀璨,一颗一颗的星星发光发亮,取名星空。星空记得那首《当你老了》,是对爸爸年老的承诺。毅然抛下妈妈去寻找受困于时光眯缝的父亲,那个叫乔木斯·星颛的男人到底有多重要。伊始之日,朗格一脸贼兮兮“星空你今天好漂亮啊!”“星空你吃东西的样子真好看!”“星空你太聪明了!”朗格也被自己酸到了,星空无奈的摊了摊手,语气温和“朗格我知道我漂亮好看聪明,说吧什么事?”朗格对星空勾了勾手指示意星空过来,星空靠近,朗格嘴角微微上扬的凑到星空耳边,“生日快乐!”星空最近是怎么了,泪腺太发达隐隐又想哭了。哽咽道“朗格谢谢你!”有这样陪自己冒险的朋友何乐而不为?这一场寻父之旅很艰辛。
  • 创战国

    创战国

    入秋,微风,小雨,长平。漫漫大地,万里伏尸。周赧王四十五年,秦军越过韩国决战赵国于长平,赵军大败。战场尸横遍野,马革裹尸。天空微风细雨,唯有大地怜悯着战场上的英豪。
  • 妖孽难缠:甜妻离婚好着急

    妖孽难缠:甜妻离婚好着急

    第一次见苏墨的时候,我直接把他当成是服务业;结账前,他笑着说道,“不用了,一回生二回熟,这次算试做!”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是在宁宇的股东大会上,他作为新上任的营销总监被介绍进来;我看着他衣冠楚楚的样子,好奇地问道,“这么辛苦?白天卖产品,晚上有兼职,忙的过来吗?”苏墨指了指不远处的角落里,抱着啃在一起的凌炜浩和安怡然,反问道,“林依依,你不也是白天忙着当容忍丈夫出轨两年的贤妻,晚上四处发泄吗?还真是平日昼颜妻啊!”是啊,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讽刺苏墨呢?如果不是为了报复凌炜浩和安怡然围城之外所谓的真爱,我又怎么会遇上苏墨?
  • 快活管家

    快活管家

    回到古代当管家,奴颜屈膝,欺下瞒上?非也!敛巨财,解国难……好生快活!有新颖的敛财手法,有曲折的情感故事,更有铁血的沙场看小人物如何腰缠万贯,如何博得佳人芳心,如何权倾一时逍遥快活!
  •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在肯定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革成果的同时,认为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影响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然后分别从货币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分析了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
  • 沟通技能的训练(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沟通技能的训练(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校。清华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为宗旨,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学校教育质量很高。1928年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其后清华大学虽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但一直倡导一贯的校训、宗旨和学风,并以高质量、严要求闻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