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12600000012

第12章

考孔庭爵秩及掾属,自汉高帝十二年冬十一月,过鲁,以太牢祠孔子,封九代孙腾为奉祀君,始创推恩之例,而尚未有世爵。

元帝即位,赐十三代孙霸,爵关内侯,号褒成君,诏以所食邑祀孔子,子孙世袭于是始有世爵主鬯矣。

东汉和帝永元四年,改封孔损为褒亭侯。

魏文帝黄初二年,封损曾孙羡为宗圣侯。

晋武帝泰始三年,攺封羡子震为奉圣亭侯。江左因之,后魏并鲁郡。

孝文帝延兴三年,封羡六代孙乘为崇圣大夫。

太和十九年,封乘子灵珍为崇圣侯。

至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改封灵珍曾孙长孙为恭圣侯。

后周宣帝大象二年春三月,诏追封孔子为邹国公,以长孙晋袭。

隋炀帝大业四年冬十月,攺封长孙子嗣悊为绍圣侯,食邑百户。

唐高祖武德九年,封嗣悊子德伦为褒圣侯。

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遂加封德伦孙璲之为文宣公兼兖州长史、至圣位号及宗子爵位。至此方崇传至四十六代孙宗愿,凡袭封者十二世。

宋仁宗至和二年,以直集贤院祖无择,言不宜以祖之美谥加其后嗣,请别定封号。于是诏改封宗愿为衍圣公,是为衍圣公得封之始。

哲宗元佑元年,改封宗愿子若蒙为奉圣公,若蒙薨,以弟若虚嗣。

徽宗崇宁三年,复攺封为衍圣公。

历金、元、明、清以迄民国初元相沿无异,世爵之秩:汉关内侯,爵第十九等;褒成侯、褒亭侯,爵第十二等;魏宗圣侯,爵第十八级。

刘宋奉圣亭侯,秩第五品;陈奉圣亭侯,爵第八品,秩视千石。

北魏崇圣大夫,秩从五品中;崇圣侯,秩从二品。

北齐恭圣侯,秩第三品;唐褒圣侯,位同三品。文宣公,位二品。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夏六月,赐文宣公五品服。

宋元佑间,定衍圣公位在寺监长官之下,别作一班。

金熙宗皇统二年,授衍圣公阶文林郎。

章宗明昌二年,特令视四品晋阶中议大夫。六年,讲定仪礼位在寺监长官下。

元太祖二十年,给四品印。

世祖时,改五品阶奉训大夫。

仁宗延佑三年,仍复中议大夫。

泰定帝四年,升为三品阶嘉议大夫。

文宗至顺三年,改给三品印。

顺帝至正八年,晋中奉大夫,秩从二品,改给二品银印。

明太祖洪武元年初,授正二品,资善大夫、班亚丞相,后革丞相,令班列文臣之首。十七年,给诰同一品。

景帝景泰三年,攺给三台银印,如正一品,冠八梁,服织金麒麟,袍带佩绶俱用玉,笏用象牙。

熹宗天启二年始,晋公孤衔。

清世祖顺治元年,题准封爵一如前朝,阶正一品,班列尚书上。十三年,依例授光禄大夫。十六年,攺给清汉文三台银印。

高宗乾隆十四年,又改给衍圣公清汉篆文一品三台银印。

终清之世爵秩如故。此为孔庭宗子历代爵秩升降绍袭大概。中以陈代为最卑,清代为最崇。民国以还则废矣。

至衍圣公世子之恩荫始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

穆宗即位恩诏予文宣公一子官。

武宗会昌五年、宣宗大中元年、僖宗干符二年,并以郊祀,推恩文宣公荫一子出身。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题准衍圣公世子服麟袍犀带。

庄烈帝崇祯二年,恩加玉带。

清世祖顺治二年,题准嫡长子至十五岁授二品冠服,遇大庆典并蒙锡荫初,公阶正一品,而荫子则仍依正二品。

圣祖康熙六十一年,始视正一品大臣,荫一子五品官,着为例。

逊帝宣统二年,资政院成立于各省,所选举议员外,复有衍圣公、海澄公、毅勇侯诸席位,衍圣公席居海澄公前。

公府官属有翰林院五经博士十五员,秩正八品;太常寺博士一员,秩正七品;国子监学录二员,秩正八品;国子监学正一员,秩正八品;孔、颜、曾、孟四氏学教授一员,秩正七品;四氏学学录一员,秩正八品。

圣庙执事官四十员,计三品二员,四品四员,五品六员,七品八员,八品十员,九品十员;世袭六品官一员;孔庭族长一员,无品秩,由衍圣公择圣裔中年长行尊而有德者为之,后率兼执事官林庙举事一员,前授八品冠带;后如族长兼执事官司乐一员,秩正七品;奎文阁典籍一员,秩正七品;圣庙启事一员,秩正七品;屯田管勾一员,秩正六品;守卫林庙百户一员,秩比卫守,备正五品;知印一员、掌书一员、书写一员、秩并正七品;奏差一员,秩正六品;随朝伴官六员,秩正七品;奉祀生四百三十六名,无品级。

又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以前,曲阜县知县亦由圣裔拣补。二十一年以后,据山东巡抚白钟山奏曲阜知县一缺,在外拣选不必拘孔氏族人,诏从之,遂停拣补之例。

复有林庙、书院洒扫各丁户。乾隆二十五年,编审见存户一百有三,丁四千八百五十。民国以后,官属丁户不补不编,林庙护卫改为警察二十名,体制大降矣。

又考孔庙祀田,秦以前,鲁人岁时奉祀孔子,其主鬯之人,圭田之制,弗可得详。汉初始以宗子奉祀事。元帝时始有封户。平帝时始有国邑。魏晋以降。至宋初有封爵而无胙土。至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始赐祀田百顷。哲宗元佑元年、八年各增赐祀田百顷。沿金及元代有增给。

明太祖洪武元年,定给祭田弍千大顷,为屯者五,曰:“郓城”,曰:“鉅野”,曰:“平阳”,曰:“东阿”,曰:“独山”。为厂者四,附于各屯,而阙东阿为官庄者,十八在曲阜,十二在邹县,二在泗水,四岁收其租以供庙祀。余悉为衍圣公廪禄。

成祖永乐五年,又赐田七十三大顷。清世祖顺治元年,在顺天府属东安等五县八十二顷,被圈入旗七十六顷。十年,诏以山东德鲁二藩庄地照数补给,合尼山、中庸、洙泗、圣泽四书院祭田。统计荒熟田地,除孔氏庙宅基地三顷二十七亩五分、颜氏庙宅

基地九十二亩五分外,见存田地二千四百一十一顷七十四亩一分四厘。中有合称孔孟例地九百四十余顷,庙宅基地四顷二十亩,免粮。余虽征纳,视常赋特轻,然所收租比常租亦特减。现每年所收仅三万余元,以之充祭祀、廪禄、办学、洒扫等费尚阙十分之四,此祀田顷数收息之概略也。

余又以圣府建筑年代及规制询之熙翁,承云:“圣府明以前,迭经丧乱,屡遭焚毁,故失稽考可决,其规模卑陋。至明太祖洪武十年,始奉勒盖建,规模恢扩如爵制。孝宗宏治间,府灾。十六年,勒重修。历清及民国遇有颓圮,如制修治。今已时移世变,爵停袭,租减收,此后废堕定无力复旧观。”

府制大门外为广场,场南为照墙,场东为辕门,门上建鼓楼,场西为圣庙,毓粹门通焉。大门内北进为仪门,为塞门。塞门北为站台。站台北为正堂,堂凡六进,每进五楹,各门左右有公廨、廊庑,各堂东西复有堂院、轩舍。东北隅有崇楼,楼东为花圃。后为重墉,为角楼堂宇廨舍,共二百六十余间,较燕京太仆寺街圣府约大一半(燕京圣府为明赐第),前几不足用,今多空闲,时有隆替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法证先锋三续集

    法证先锋三续集

    一宗婚宴中的枪击事件,掀开两宗案件的序幕……法证事务部、法医科和警察重案组各部门精英,再次携手合作,查案缉凶,扑灭罪行,维护法纪!电视剧法证先锋3已全部播出,如果觉得差强人意,请看我为大家续写的法证先锋3续集。
  • 你还有我i

    你还有我i

    小时候,一场“火灾”使她失去了父亲,正值十六岁花季患有严重自卑感的她,看着妈妈倒在血泊中的身影。。。一次意外让她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让她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她的世界再次充满欢笑。。。。奈何,意外总是不断地在她身上上演,被修改的记忆全部回归,她还会是她吗。。。
  • 生化之全职枪手

    生化之全职枪手

    小心手雷!小心沙漠之鹰!小心M4!小心AK!小心大炮!小心加特林!小心汤姆逊!小心毁灭者!“喂,你还有什么?”只剩下一丝残血的红名满脸惊恐的问道。楚歌淡然一笑,从武器空间戒指里掏出RPG火箭筒,不急不慢道:“小心!RPG!”PS:希望喜欢本书的书友收藏推荐一下。
  • 宝宝别闹

    宝宝别闹

    刚刚接触丁小七的时候,婉小梦还是一个胖胖的小姑娘。虽然胖,但是并不可爱,一肚子坏水儿。要是这一肚子坏水儿用在实际上,婉小梦还有可能成为各式各样的奇才,比如经商奇才、练武奇才、政治奇才等等。或许婉小梦会成为一名坐在青楼里长袖善舞、搜集情报的美貌花魁,或许婉小梦满身心计全炼成暗器打在敌人的肩膀上,又或许婉小梦从丫鬟做起、勾搭上有希望成为储君的落魄皇子,靠着他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婉小梦那一肚子坏水儿并不切实际。她甚至不了解这个世界,她所有的坏水儿只是用来自保。丁小七刚开始遇见她的时候,对她说,“你以为每个人都像你,都这么傻吗?你要乖,只要你乖,你想要的都会有。”
  • 此去经年:我们回忆里再相爱

    此去经年:我们回忆里再相爱

    命运的捉弄,使得她爱上了一个本是和她无缘的人,她始终都在为他付出,希望自己能够将他改变,但他始终对她都是冷漠的,最终,她成功了,但是他们却已是不可能了。
  • 道应训

    道应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战记

    鬼战记

    一觉醒来的苏坛收到修仙成魔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深渊之下有泽国,世外有大荒,悬空大陆广裹无际,地心暗流涌动。平静了数千年之久的世界,因为一则鬼门将开的预言,血腥再起,生灵争锋。消失无踪的六道轮回,关闭千年的鬼界大门。这是一个起始于强盗帮传人苏坛,在粤桂边界拦路打劫的故事。
  • 极道乱世

    极道乱世

    一个高冷的大男孩,行走于都市,闯荡于江湖,偶遇仙丹,竟是仙人转世,打破三界各种阴谋,成就天下最强之人。警花、御姐、女导师...........桃花劫不断,看他如何逆天改命,打破幕后天规欲知后续请关注QQ1617486606
  • 倾城妖精

    倾城妖精

    一场灾难让她遗失所以记忆,一切从头开始。从此,她是三少爷,一张绝色容颜被迫隐藏。他是风国皇子,他们是好朋友,他是她流落江湖的罪魁祸首的儿子。他爱她,却不肯为她放弃江山;他是云萧,云国太子,她讨厌他,他却选择默默相守,一辈子只作守护者;他是雾凌,雾族少主,有着惊人的天赋,是她命定之人……
  • 天枢劫之今生路

    天枢劫之今生路

    “天枢圣方”乃齐仙真人云游尧山时偶然所得的上古神书,虽仅余残简断章,仍隐约可辨得一行古字——“天枢圣方,传于洪荒,依方炼药,得丸食之,解百毒,强筋骨,驻娇颜,飞仙成道。”齐仙真人终其一生也未炼出此药,天枢圣方的传说渐渐绝迹于江湖。孰知一百年后,传说再起,江湖各门派趋之若鹜,掀起血雨腥风。本是出生山野懵懂无知的弱女子,却因离奇的身世卷入漩涡之中。若早知这是一场逃不掉的劫难,最初的最初,可还愿意随他走出那片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