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99500000043

第43章 张勋复辟(1)

张员乃混入革命的一前清“忠臣”,时刻梦想推翻民国,复辟情宝,在黎、段府院之争日趋激烈之季,大要两面派手法,意图复辟。其复辟最终也不过是一场闹剧。

张勋,字绍轩,江西奉新人。1884年在长沙投军当兵,辗转升迁,至1911年(清宣统三年)任江南提督。武昌起义时期,在南京残酷镇压响应起义的新军,又顽抗围攻南京的江、浙革命联军,失败后退守徐州,被清政府任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袁世凯窃国后,所部改称武卫前军,驻兖州,仍以清朝忠臣自命,时刻梦想推翻民国,复辟清室,禁止其部下剪发,被称为“辫军”,称他为“辫帅”。1913年积极参加镇压“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提升为江苏都督,后转长江巡阅使,授定武上将军,武卫前军改称定武军,移驻徐州。1913年和1916年曾两次策动叛乱复辟,均未得逞。袁世凯洪宪帝制失败后,他从反面总结“教训”,认为袁氏错在不复辟清室而帝制自为,未免“辜负皇恩”,有失忠义,故此致败。因此他妄图复辟清室的活动不仅不加收敛,反而益形猖獗。从1916年6月至1917年1月,他连续召开了三次有北洋督军及清朝遗老遗少参加的徐州会议,一面大肆攻击国民党,干涉国会制宪;一面为复辟清室聚集力量。1917年春,当国务总理段祺瑞与继任总统黎元洪之间的政争因对德宣战问题进入高潮之际,段和黎争相拉拢张勋,以为己援。段企图借张之手,解散国会,推倒黎元洪;黎企图利用张与段在参战问题上的分歧(段祺瑞坚主对德宣战,而张勋却因复辟派依恃德国支持,反对对德宣战),借张之力,“昌言”反对参战,实现“倒阁去段”的宿愿:张勋劂欲利用府院之争造成的混乱之机,达到他复辟清室的梦想。

1917年5月下旬,黎、段府院之争已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原在北京参加军事会议的各省督军纷纷离京回任。其中拥段的急先锋、安徽省长倪嗣冲、山东督军张怀芝等20余人于21日晚乘火车奔赴徐州,鼓动张勋带头解散国会,驱逐黎元洪。于是,由张勋出面召开第四次徐州会议,段祺瑞的心腹党羽徐树铮也参加了会议。23日,黎元洪罢免国务总理段祺瑞职务。消息传来,倪嗣冲立即在会上借题发挥,顿足大骂,声称要“首先发难”,非推倒黎元洪不可。张怀芝随声附和,提议与会各省由京奉、津浦、京汉三路进攻北京。张勋则乘势表示,“保护北洋系,当另求善法”,他所谓的“善法”,即推倒现政府后,各省共同拥戴清帝复辟。徐树铮当场表示,段祺瑞虽然不能公开支持复辟,但只要解散国会,推倒黎元洪,其他一切在所不计。倪嗣冲、张怀芝等也都表示支持。于是,这次徐州会议议定了实行复辟的步骤:各省督军先各回本任,宣布独立,与中央脱离关系;而张勋则暂不参加,以便在黎元洪无计可施之时,出任“调人”,胁迫黎接受督军要求,解散国会;然后再迫黎下台,复辟清室。会后,由张勋倡首,与会者在一块黄绫子上签名为信,表示驱黎复辟的决心。24日,各督军自徐州各回本任,张勋则展开他即将出任“调人”的活动。张在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大耍两面派手法:在黎元洪罢免段祺瑞之前,他曾密电黎元洪,表示支持其罢免段祺瑞职务,谓:“段氏不去,国家不安,总统应断,实所赞同”,并表示督军中“如有不遵明令袒段反抗者,勋当力为调解”。而在5月20日又发表公开通电,赞扬倪嗣冲、张怀芝等督军团关于解散国会的要求“词严义正,一秉大公”,表示“勋虽无似,敢不力持正义以盾诸公之后”。23日,即在黎免段发布的同一天,又密电黎元洪,谓“勋维持时局、尊重国会之意,与前毫无所异”。5月24日,他又致电黎元洪,一方面气势汹汹地斥责罢免段祺瑞未经国务总理副署,是中央“破坏法律”,并以北洋各省将“自由行动”相威胁;另一方面又说免段法令为总统府秘书厅“逾越职权,擅发通电”,似乎不是黎元洪的责任,要黎拿出“持平办法”,以免“激生他变”。这种两面手法,显然是为充当“调人”埋下伏笔。

黎元洪在罢免段祺瑞后,立即发生内阁危机。他先后恳请徐世昌、王士珍出组内阁,徐、王均坚不应召。黎百般无奈,于28日任命既与张勋关系密切、又与北洋军阀有渊源的前清官僚李经羲出组内阁,一以安定北洋派;二可拉拢张勋。李经羲,字仲仙,号悔庵。安徽合肥人。清末曾任云贵总督。1913年为政治会议议长,次年改任参政院参政。袁世凯称帝时,尊他为“嵩山四友”之一。此人与淮军有历史渊源,是淮军祖师李鸿章之侄,亦可算作淮军前辈,而北洋军出自淮军,所以与北洋派可谓有渊源。李经羲又与张勋私人关系极为密切,跟随张勋十余年、最受张勋宠信之谋士刘文揆是李经羲之侄婿,所以黎任用李,有讨好北洋派和张勋的双重作用,以为李出组内阁必使当时纷乱的政治局面趋于稳定。但是,就在同天,奉天督军张作霖、安徽省长倪嗣冲发表通电,提出四项求:修正宪法、解散国会、复段祺瑞职、释放政治犯。声称如不照办,“唯有断绝关系以谢天下”!29日,倪嗣冲在蚌埠发表独立通电,宣布同中央脱离关系,叫嚷誓师北伐,并擅自扣留津浦路局火车50辆,以运兵北上。紧接着,奉天、山东、河南、浙江、山西、福建、陕西也纷纷宣布独立,一致提出解散国会、复段祺瑞职等项要求。张作霖更声称要出兵“直捣京师,惩彼奸人”。“奸人”,即指黎元洪。面对混乱的北京政局,直系军阀头目、身为副总统的冯国璋空喊“调停”,却无得力举措,实则采旁观态度。6月1日,连与段祺瑞有矛盾的直系军阀曹锟也宣布独立,冯国璋也向段派倾斜,致电黎元洪称,“唯有从解散国会人手”。黎元洪一筹莫展,只得连电李经羲入京组阁,但李也被北洋督军的气势所吓倒,躲在天津租界不敢出来。最后在黎元洪的一再敦请之下,声言必须张勋北来,与张偕同到京方肯就职。正在黎元洪走投无路之际,5月30日张勋致电黎元洪,提出担任调停的五项条件:(1)解散国会;(2)段公复职;(3)督军参议宪法;(4)摈斥群小(指为黎元洪信任的总统府军事幕僚处处长哈汉章及金永炎等人);(5)大赦帝制党人(指洪宪帝制要犯)。谓黎若能接受这五项条件,则“勋可北上调停”。此电意在取悦于拥段派北洋督军。同日,张又密电黎元洪,对宪法和国会问题,表示了中立立场,且称对出席第四次徐州会议的督军“曾经力为排解”;在语气之间,对黎充满关心爱护,颇符合一位“调人”的身份。黎以为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能有张勋这样一位有兵有势的强人出面调停,是他摆脱政治困境的唯一办法。曾有人提醒黎元洪,张勋进京恐有复辟阴谋,但当时的事态发展已不容黎有其他选择。于是6月1日,特以大总统明令召张勋进京调停时局。

当北京政局混沌、杌隍不安之际,下野的段祺瑞正在天津积蓄力量,待机卷土重来。拥段的各省军阀、研究系、交通系、帝制派分子聚集在段祺瑞的门下,共同策划倒黎方策。6月2日,在天津成立“各省军务总参谋处”,以洪宪帝制要犯雷震春为总参谋。段还打算在天津成立临时政府,准备赶黎下台后,举徐世昌为大总统。但是这个计划很快又被放弃。一是由于美国反对。6月7日,美国向北京政府发出劝告:“美国政府对中国发生的纷争,深表遗憾,诚挚地希望立即恢复平静与政治统一。”“美国极为关心的是中国能维持一个统一的、负责的中央政府,而此刻诚挚地希望中国为自身及世界利益计,立即消除派系斗争。”二是由于张勋的反对。张勋是怕段祺瑞一旦建立了强大的皖系政府,即无法实现他的复辟清室的计划,故通电警告段祺瑞、徐世昌,“不得于通常名目之外,另立名目”。三是由于“各省军务总参谋处”内部意见分歧,难于统一。所以这个计划仅宣传了一个星期即宣告流产。

同类推荐
  • 绝代双娇之极品孩童

    绝代双娇之极品孩童

    黑沉的天空吞噬最后的暮色,四下里一片寂静。11岁的少年帝王结起秀气的眉,搭在护栏上的手猛然用力一握,青筋暴起。她看不见血色的薄唇开合着:萦襄,你要助我。站在她身侧的少年白衣翩跹,站在瞭台之上似要乘风而去,栗色的长发温润而柔软,顺着他的眉眼,饱含一腔柔情,他的眸子映着星空,凝视着不远处的楼宇,红唇勾出一抹好看的弧度。淡淡的道:微臣定是竭尽所能的,因为我们是一样的人、、、后半句话细不可闻,淹没在黑沉的夜色里。
  • 三国之轩辕春秋

    三国之轩辕春秋

    赵家卫国喝:生前护国际,死后赴黄泉;痛饮孟婆汤,有缘轮回见;肩负大山命,励志救苍天!军马戎生半载,踏平羌胡异族,重组我泱泱华夏社稷!幽州:我之起点!草原:我来称王!中原:我来称帝!江南:我来统领!倭国:血屠报国!朝鲜:重新称臣!高句骊:跳梁小丑!三大帝国:北汉宣战!敢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我就是轩辕晨光,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武才”,论谋略,我不及孔明手指;论政务,我不及文若大贤;论武艺,更不如飞将奉先;惟独我的胆识,可以比天!天下一统!笑傲人生!青梅煮酒!名流青史!【小说内容皆为虚拟,切勿当真!】【搜群:365746178(三国轩辕春秋·书友群)→欢迎你的光临】
  • 三国杀之水煮三国

    三国杀之水煮三国

    三国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也许你也不知道!但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三国!在这里你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也许会颠覆三国在你心中的杀戮、正统的形象!少不看三国的说法将在这里打破!同时,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少将

    少将

    教教书,带带兵哪里需要哪里去……研究的课题很奇怪,如何在军费不富足的现在实现全军特种化?如何在十余万敌军中以百十来人信马由缰?如何在两个月内把战火烧到倭国全境?如何兵不血刃的瓦解丑国?所有的问题交给主角就是了……
  • 风动武周

    风动武周

    武周,中国历史唯一正统女皇帝;云风,在铁血武周中建功立业,威名远震宵小;风云,帝王无情,愿在血与泪中,欲比天公试比高!伴随云风,我们共同见证武周的兴衰更迭,欣赏一个比史书上更加精彩的武周王朝!
热门推荐
  • 笔仙之姻缘劫

    笔仙之姻缘劫

    因为流行笔仙,秦兮便在学校和最要好的朋友玩起了笔仙。但,把笔仙召来时,笔仙抱着我并说爱我,还管我叫萱儿!经过笔仙的讲述,秦兮从中得知了自己前世所发生的事情。她本是秦府小姐秦芷萱,因为美貌被巫师结阿婆选为河伯的献艺人选。起见,芷萱相识了神殿的二殿下(河神的弟弟)顾子清,两人一见如故,相识相恋,甚至出逃至世外桃源。但秦府因为未能完成任务,河神迁怒于整个明州,黄河泛滥死众多,数芷萱亲梅竹马的苏式卿(苏丞相之子)也因此牺牲,尸骨无存。芷萱闻之悲痛后悔,后来为了保住更多的无辜的百姓,她最终还是重回明州,嫁入神殿……因为我受到了诅咒,今生活不过20岁,笔仙要带我们穿越过去。在路途中我们有会遇到什么呢···
  • 俄罗斯童话18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俄罗斯童话18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茂霍蚤的森林、潺潺的溪水、可爱的小动物……俄罗斯童话弥漫着大自然的味道。在这里,人们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喃喃细语,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总之,人的内心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了。这种独特气质,使得俄罗斯童话具有坚忍、包容、和谐的特点。
  • 三少爷的剣

    三少爷的剣

    穷则天地为席。富则横盖天下。这就是三少爷。三少爷是谁?薛一。
  • 至尊摸骨师

    至尊摸骨师

    失忆少年,拥有仙妖神器,学习强悍摸骨奇术,纵横花都,无往不利。帮人看病,替人算命,夺魂救舍,无所不能。——————(本书所写的民间医治等来自于南方农村生活习俗,一些带有异样色彩的请勿模仿,无科学依据。)
  • 网游之霸者逍遥

    网游之霸者逍遥

    百媚生,红颜笑,遍览天下娇俏。刀剑立,风云啸,任风动云涌,我自逍遥。
  • 养成未来星

    养成未来星

    浑浑噩噩度过五年的李毅,在一次加班之后,意外的回到了过去,假如时间重来,他才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如此的少。在哀叹自己碌碌无为的五年时光,一个名为未来之星的外星系统,带给了他希望。2010年以后,一代天骄横空出世。“文学大师?集团老板?灵魂歌手?金牌编剧?李毅先生这些到底哪一个才是你的本职呢?”某某电视台记者“都不是,这些都是我的副职!”李毅摆了摆手说道。“那你的本职是什么呢?”李毅捂着头想半天,这才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只是一个学生。”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被外星科技调教的故事,这是一个未来之星成长的道路。
  • 最终前行

    最终前行

    这里有饥饿游戏的挣扎求存,有着洛奇的浴血拼搏,还有着三国乱世的万丈豪情。这不仅是个人挣扎前行的序曲,更是王者归来的壮歌。力量才是主导一切的本源,只有胜者才有资格去谱写新的篇章。其实上面就是胡扯,我也不知道这是啥。
  • 掌缘欲仙

    掌缘欲仙

    凡人顺命随缘,修士逆世掌缘;一个从雪枫陵园中走出的少年,与天争命,与地争魂,与红尘争美人!这里,妖仙魔神共舞,蛮鬼巫灵齐聚,有花食神,有兽吞天,有山化妖,有海封魔……他逆命如妖,绝意化魔,狂念欲仙,历千劫万险,纵红尘百变;执魔念,化妖躯,敢以鲜血葬万古;一曲箫弦,红尘绝仙!以天地为棋局,化万古成一念;一念荒尘灭,一念仙凡绝;掌缘执念,武荡九天!
  • 每天都在用美食收妖鬼

    每天都在用美食收妖鬼

    一道菜一个故事。这年头连收妖捉鬼都少不了美食,吃货拯救世界!
  • 也是历史:一本周刊20年的中国记忆

    也是历史:一本周刊20年的中国记忆

    本书是对共和国近20(1989~2008)年来,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当年的被普遍关注的一系列事件,例如89年的民工潮、90年的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三陕工程开工、气功热潮、香港和澳门的回归、98抗洪、企业职工下岗、美国袭击中国使馆案、“远华走私案”、高教收费、SARS等重大事件的一种历史性回顾。作品均选自当年的《新世纪周刊》的现实报道,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等新闻特点,不仅对当时的人们给予一种信息传播、思想讨论的时代意义,对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一定的深思、回顾与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