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97000000001

第1章

医家之医话,犹儒家之笔记,最能益入神明。本书曩载周雪樵《医报》社友卢育和君手录惠寄内容。或究症治,或道经验,搜罗丰富,谈理玄妙,足与《冷庐医话》、赵氏《医话稿》(注:即《存存斋医话稿》)相匹敌。毛氏自言,余初读《灵》《素》,觉其经义渊深,脉理错杂,每若望洋意沮,继复并心一志,遍觉前贤注释有所疑,则镇日默坐苦思,乃渐通晓。每调气度脉,浪决人生死,亦时有验。观此则知三折肱于是道矣。

古以五气五色五声视人生死,盖即诚中形外之义。亦可见疾虽伏而未发,其脏腑已先受伤,故必现于形声动作。譬室有火患,初不及觉,驯至烟焰满中,则勃发而不可御矣。然为曲突徙薪之计者,近医亦罕。《说郛》载宋神宗精医理,有内侍病肿,太医言不治,帝为诊之曰:阴虽衰阳未竭,犹可疗也。令食蒜煮团鱼而愈。熙宁初京尹吕溱上殿进札,郎中周约随趋,帝问吕体中无恙否?吕以无对。顷之复问,且问周见吕如何?周对如吕。既退吕引镜自照,顾周曰:面有晦色否?周曰:龙图无自疑,容采安静。未几溱果病,遂不起。噫!如神宗者可云望而知之矣。

切脉辨症立方为医家三要,而脉尤重。盖脉既切明,自能辨症,而投药不难也。今医者苦于脉理难凭,乃竟尽弃不究,惟学写医案,作门面语,论症则以活脱为能,用药惟以和平为贵,自谓胜于偏执好奇孟浪自喜者。不知用药如用兵,贵乎神速,若迟疑不进,使邪势蔓延,必致救援不及,致危殆而后已。夫偏执好奇,诚为医家所忌,然或因其立法乖异,在病家尚不轻信,若和平之剂,人即知其未必效,亦取其无害而就之,岂知因循两字误人不浅,在寻常之症弗药亦愈,若生死关头,岂可须臾耽待乎?

余初读《灵》《素》诸书,觉其经义渊深,脉理错杂,每若望洋意沮,继复并心壹志,遍览前贤注释,有所疑则镇日默坐苦思而力索之,乃渐通五运六气、阴阳应象之理。每调气度脉,浪决人生死,亦时或有验,忆昔避兵乡里,对巷有吴某晨起方洒扫,忽仆地不语,移时始醒,延余诊视,仍能起坐接谈,及按脉则势急而锐,真有发如夺索者,盖肾气败也,危期当不越宿。遽辞以出,人咸不之信,讵日未昃而气绝矣。又布商周某偶感微疾,就余诊视,余曰:今所患勿药可愈,,惟按心脉独坚,湿痰阻气,气有余即是火,火郁不散,当发痈毒。时周脑后生细疮,累累若贯珠,余曰:君以此无所苦,一旦勃发,为害非浅,亟宜慎之。彼终不为意,及明春果以脑后毒发而死。据此则凭脉决症,似乎如响斯应矣。岂知脉理微茫,又有不可臆断者。余有戚某过余斋,形色困惫,询知患咳经月,行动气喘,故来求治。诊其脉至而不定如火薪然。窃讶其心精已夺,草枯当死。戚固寒士,余以不便明言,特赠二金,惟令安养,时已秋关及霜寒木落,往探之而病已痊,细思其故,得毋来诊时日已西沉,行急而咳亦甚,因之气塞脉乱,乃有此象欤。然惟于此而愈,不敢自信矣。

脉理渊微,固未易丝分缕析,而世之医家病家咸以脉为首务,岂知脉居四诊之末,上士欲求其备,原难舍脉以言病,而亦不能离病以就脉也。盖凡临症必先询其病之所在,与受之所由,察虚实,观气色,俟胸有成见而后按脉以决其疑。若脉不合症,必更求病之所以然,与脉所以异,准此立方,或可无出入之感,本不专以三部九候为凭也。矧今世粗工略知脉理,便强作解事,谓病之原本按脉能知,在病家亦信其造诣甚深,指下自能洞见,孰知古之宗工亦无此本领乎?余为是言,非轻视夫脉也,正以理甚渊微,未容伪托耳。

胎产非患,惟《稽古杂志》有异胎五则称不救,而方书恰未之载。五者何?一日束,胞带紧束不解也;一曰冲,临产时冲逆不下也;一曰挺,横截腹中,手足不露;一曰捧心,子捧母心,心随胎落;一曰卷肠,肠断始脱。遇此五者,母子得存其一幸矣。至怀胎之迟速,亦甚不同,有三四年而后生者,此胎气使然,静待固无所害。若见腹膨既久,误认为病,以药攻之,必至胎损而坠,悔何及哉!更有七月五月而生者,考孕生五月,古名赅胎,以父母禀气之旺,阳生而阴即长,故先期而产,此如向阳花木得气在先,十月即华,不待三春始发耳。俗子不明此理,妄有诽讪,至产母忿不欲生,良可痛恨。昔余家有坟丁赵德隆者,娶邻女未六月而产一男,戚党咸窃笑,幸赵知妻素端方无疑问,子后渐长,声音笑貌酷类德隆,于是群疑始释。又有孕终不产者,元人《说郛》所载南邑下砂四灶盐丁顾寿五妻王氏,始笄适顾,子女已生其五,而于至大辛亥复有孕,及期临蓐,七日不娩,后仍如故,每嘱家人死必焚我勿待尽,须检视腹中物以明何疾。继于至正庚寅十月腹骤动痛极而死,越二日家人遵遗言以火化之,取物视则胞带缠束甚紧,剖之乃一男胎,其胁骨坚如铁石,计怀胎四十年,其妇以甲戌生,死年七十有七矣。胎产常事,有怪异若此者,其故固不可解也。

古云读书不明其义,不如不读,言恐反为书惑也。而在医为尤甚。盖古人方论,惟言一症,不能随其传变,故可意会而不可拘执。即如虚损一症,丹溪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治在心肾,以心主血,肾主精,精竭血燥,火盛金衰,而成劳怯,故治以四物、六味补益真阴,俾火自降而肺金清肃。在东垣则又以脾胃为本,言土厚则金旺,而肾水亦足,故以补中益气为主。后世咸宗李而以来为误,谓造化生机,惟藉此春温之气,若专用沉阴清化之品,则生生大气索然。是盖未知上损从阳,下损从阴之义矣。按《金匮》云: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脉大指损及心脾营血亏,而气分泄越,宜归脾、建中益气养营为要。极虚则言精血内夺,肝肾阴不能自立,宜以四物、八味壮水化源。乃知前贤立方,本各有见,后人不分阴阳,不察脉理,但言治损而茫不知其损之所在也。嗟乎!药能治病,即能致病。昔人有言不遇良医,不如不药,盖治病犹易,治药为难耳。有友僻居乡曲,每言其处苦无医士无药肆,余谓:果尔,亦未必非一乡之福也。

凡治病必察虚实,无盛盛,无虚虚,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素问》审治之义也。今之医士每遇年老之人,辄投温补,而补之一字,又为人所乐闻。不知老人脾气既衰,饮食入胃,输化不清,蒸变为痰,气机阻遏,气有余即是火,故治老人略同幼稚,当以清通为主,是即经旨。六腑传化不藏,以通为用也。徐灵胎曰:千年之木往往自焚,盖阴尽火炎,物理然也。余谓积岁沟渠,必多拥塞,人能味此,老人之病非纯以温补为法矣。昔金坛王肯堂年逾八旬,患脾泄经年不愈,医投温补而转剧,延我邑李士材诊之,用巴豆霜下痰数升而愈。此非李之明于辨病不能用,非王之知医亦不敢服耳。张子和曰:良工先治实后治虚,粗工或治实或治虚,谬工即实实虚虚,惟有工能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也。

昔有人乘舟遇风而患心疾,医者取多年船柁,于手汗所积处剖末饮之而愈。医以意用初视儿戏,往往巧发奇中,有未易致诘者。卢陵尝举此语坡公,坡公笑曰:然则以才人之笔烧灰饮学者,当疗昏惰推之;饮伯夷之盟水,即可救贪;食比干之饭余,即可已佞;舐樊哙之质亦可治怯;臭西子之珥亦可愈恶疾乎?庐陵亦大笑。余谓是固不可太泥,古人用药,每取形质相类,性气相从,以达病所。亦有纯以意运,如弩牙速产,杵糠下噎,月季调经,扇能止汗,蛇性上窜而引药,蝉膜外脱而退翳,所谓医者意也,殆即此类,本不当以常理格,亦未可以必愈期,如或执而不通,适为坡老所笑耳。

今医士每见身热脉数,辄投柴葛以为邪散,则安不知六淫感症固非一端,见症虽略相同,治法则自有别。盖温邪忌表,湿家忌汗,前贤固有明训。王晋三《古方选注》集伤寒百十三方,攻补温凉无所不备,岂仅以解表为事哉!即足经论治,表散亦不宜太过。盖病中大汗,最能暗耗元阳,致病后每多损怯。尝阅《说郛》所载范云仕梁为治议,时武帝有九锡之命,期在旦夕,而云适病疫,乃召徐文伯诊之,欲求速愈。文伯曰:此甚易,但恐二年后不复能治。云曰:朝闻道,夕死何妨,况二年乎?文伯乃以火煅地,布桃柏叶于上,令云卧之,汗大泄,翌日遂愈。后二年云果暴卒。宣解之不宜过甚如此。

治病不难用药而难于辨症,辨症既明则中有所主,而用药自无疑畏,如明永乐中东宫妃张氏经阻阅十月,疑有孕,上命太医盛启东诊之,盛谓非孕,进方多破血品。东宫怒曰:早晚望诞育,岂宜服此。即屏退,阅月病益剧,复召诊,仍疏前方,东宫禁盛于别室而后服其方,盛家惶怖无地事恐不免,而盛洋洋若不经意,阅三日家人忽闻门外呼殿声甚喧,出视则盛已红棍前引获厚赏归矣。询之知妃服药后下血数斗,疾渐平复,可见识病即真下药,终无疑畏。如盛者于医无愧为良矣。

太素之脉,析五运之微,穷造化之理,能决人富贵利达贫贱寿天,此无他至于理而止耳。盖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五行之气隐于五脏,通于六腑,呼吸之间,阴阳开合,造化玄微,靡不毕见。尝考《太素》诸书,首重心脉,心主也一身之动定系焉。凡人贵贱,惟在轻清重浅,其词曰J脉分明紧秀洪,自然禄位至三公,清调三按俱无绝,福寿绵绵紫诰隆。盖脉清则神清,脉浊则气俗,得先天气厚,故神旺气充,脉必明秀而无杂乱,至贵也。大抵男子以肝木异位为主,女子以肺金兑位为先。清如玉之温润,应指分明,不沉不濡,调调不绝。浊则粗躁无神,息数混杂,按之不显,如撒干砂,此贵贱之所由分也。然一脉分六部,变应万端,其间阴阳聚散生克无穷,义奥同于易理,非真有宿慧者,岂能参其机要哉。

藜藿之躯不数服药之,故易于见功,膏粱之体未病先药,既病而药难取效。常见富人染病一日,数医医者争奇,冀得偶中,方药乱投,致多误事。有挽显者诗曰:堂深人不知何病,身贵医争试一方。大抵富人病多误于乱药,贫人病多误于因循。

昔人言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适,恶言形羸,不肯服药,信巫不信医,六者有一,则为难治。余友沈子涵孝廉,丁未春来沪尝顾余斋,见其神色哀夺,问之曰:去冬患咳,至今未复耳。按其脉左坚细搏指,右关微涩。余曰:此属阴分有亏,木失水涵,冬令失藏,升降太过。夏三月防有失血之患,子涵曰:尚能食饭两碗,固无惧。余曰:虽然还当安闲静养,服药调之。曰:药补不如食补,我有肥鸡烂肉,何用药。余遂不复言,未几航海入都,果咳甚呕血,未及一年卒于京。嗟乎!是时尚可治,因不信医药,以致不救,惜哉,

眼科一症,前人虽有五轮八廓七十二症之义,然以余言之,其要不过辨其阴阳、虚实,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耳。东坡当日与欧阳叔弼、晁无咎、张文潜同在戒坛时,坡公病目,尝以热水洗之,文潜曰:目忌点洗,目有病当存之,齿有病当劳之,不可同也。鲁直有言,眼恶剔决,齿便漱洁,治目当如曹参之治民,治齿当如商鞅之治军,斯为得之。余谓此特以养目言也。若火热壅结,赤肿腐烂,翳膜遮蔽,譬之镜受污垢,必当磨洗,非存养所能愈。余少时常患目赤,初不甚苦,仍于灯下观书,以致肿极而生翳膜,割剔数次始退,然稍不避风,其患立至,目光因之大损,后有友人传一方,于立冬日多觅野菊晒干作枕,自后得无目疾矣。藏器曰:勿使一日失谷气,盖五谷得天地中和之气,能益人脾胃,故以食为主也。然有非餐霞服气数十年不谷食而安然无恙者,是亦奇矣。余戚家一妇绝粒三十余年,日不过食菜疏半碟,或果饵数枚,其起居动作无异平时,今年逾六旬,犹能调羹缝衽,此或胃气使然,故不治亦无害也,《吹影编》云:仲弟芝庭年十四,得奇疾不食五谷,闻气则呕,家人阴进米汁,乃气逆欲绝,时或长啸以舒气,其声如雷鸣,日惟吃羊豕肉品,食毕即饮冷茶三四瓯,暑月则饮水,亦无腹满作泻之患,有时连旬不食肉,只食瓜果数枚而已,饮酒胜常人,体更肥胖,精神倍于昔时。娶妻生二子一女,家人以为常,亦不强其食也。如是者十五六年,一日忽思食面,食之颇安,后遂能食,而渐羸瘦,不逾年而殁。时苏城吴正功我邑王协中皆得医名,吴诊视莫名其症,王则日食挂。然亦未详其义,余谓是或痰之为患耳。痰留胃脘故不食不饥,痰阻气道故欲扬声以舒之,气有余即是火,久之火盛风生,痰亦为之消烁,而体瘦能食,前十余午强力支持,皆气火为之用耳,痰火虽消而气机亦绝矣。臆度如是,未识然否,存之以质君子。

医以意取,非可言传,每有病情相似,而药有验不验者,此当深究其理也。尝阅《南唐书》载烈祖食饴喉中噎,国医莫能愈。吴廷绍请进楮实汤一服而安,群医他日取用,皆不效,扣廷绍,但言噎因甘起,故以此治之。李时珍曰;楮实久服使人骨软,故能治骨哽,此亦软坚之义也。余谓饴味过甘,而能动火生痰,食饴致噎,盖为痰火所阻,楮实性寒而利,故得开其壅滞,此吴深求克胜之理,故作取验,岂一味楮实而可通治噎患哉。群医之昧,亦可概见矣。

同类推荐
  • 开天传信记

    开天传信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祖庭钳锤录

    祖庭钳锤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馗书

    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

    太上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枢院都司须知格

    天枢院都司须知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纯阳仙道

    纯阳仙道

    上古时期,妖圣金乌焚天毁地,立万世之威!而今,乱世一少年,偶入仙门,在这个天才辈出的时代,以稀薄之血脉,开旷古之诗篇。巅峰之路,白骨累累,斩仙屠神,是为圣!
  • 云醉抿笑颜

    云醉抿笑颜

    如果我的一滴泪可以换来你为我的驻足,那么我愿意;如果我的一滴泪可以换来的惋惜,那么我想我愿意。如果我的泪,如果,那也只是如果,如果,我想也只是如果……我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我不希望只留下那一抹淡淡的微笑,愿与君同生同死……一笑一尘世,在转身,曾蹉跎半世纪。云轻笑,叹笑尘世——只因那年那一眼。我曾无数次幻想过那年愿我从未回来过,我们不曾遇见过,或许便不会有那些理不清,剪不断的纠缠。天荒地老那不过是情人间种下的苦果,埋下的毒药——一命之缘,从此我们便纠缠一世。谁对谁错,又谈何清楚?民国初期的爱恨纠葛,如果我们都勇敢一点,没有那一秒的迟疑便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女主:云轻笑男主:楚子航女配:慕容雪儿、金若尧男配:楚子扬、沐北,沈涪陵一次偶然的相遇便决定了我们的纠缠,我们深知彼此的良人不是对方却偏偏无可奈何拉扯不清,不是命运不放过我们而是我们不想放过彼此,说是无情,我们的纠缠不休真真是因为无情,亦或是我们早就分不清何为情何为恨?我是一个活在这个世上意外的人,本该我不应该在这里的,可我又忘记了我原本应该在何方,我也有过想要离开,却不知心被困住了,想离开又不放不下。我本是一个天生冷情可却意外爱上了一个女人,可笑的是他是我好朋友哥哥的女人,我也一度用我的地位权利诱惑过,威逼过,最终抵不过无情的打击,可是老天对我不薄又让我遇见了她,那个女人,我想遇见她应该是我这辈子的劫……
  • 虹神传

    虹神传

    虽被人陷害却因祸得福穿越之另一个位面,为了回到原本的世界找出陷害者,主人公踏上了他的修炼之路
  • 短狐

    短狐

    短狐,一名蜮,鬼蜮,形如鳖,三足,又名射工。在水中含沙射人影至使人病,而人不知因由。本书以此为名,意为人在局中身陷诡谋而不自知。
  • 穿越王朝之倾城沁妃

    穿越王朝之倾城沁妃

    箫音袅袅,桃芬芳融。许你一生温柔,奈何搁浅了谁的记忆,谁的忧愁,谁的思念。“我”曾经深爱的那个混蛋背叛了我和整个家族。没错。他就是个禽shòu不如的混蛋。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要杀死我。所幸上苍怜悯“我”令“我”重生。可是重生的“我竟然穿越了!这是哪里?在这里“我”似乎不是“我”自己。现世是苏家二千金穿越后“我”竟还是“苏家二千金”。这是巧合吗?或许吧。又或者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吧。爱情的背叛、亲人的离别令“我”的心早已尘封如冰。如此冷若冰霜的“我”不再相信爱情。可是命运纵横的数理又岂能善罢甘休?“我”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会遇到什么事呢......
  •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内容包括了博物馆建筑、博物馆信息化、博物馆安防与消防、博物馆开放管理、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博物馆文化产业、博物馆文化、博物馆人才战略、博物馆科学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 唐朝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唐朝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李渊被设“计”给隋炀帝戴“绿帽子”,“被迫”起兵;李世民收买“常何”,发动“玄武门兵变”……杨国忠逼反安禄山、郭子仪怕卢杞、算命先生游皇宫、朱楷离间朱温与黄巢……故事背后是人性的复杂和阴谋的可怕,能看懂历史就能看懂现实……本书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 超品男人

    超品男人

    一个男人的奋斗史。高材生时运不济,大学毕业遇经济危机,一时间找不到工作,为生计当民工,然雄心未泯,苦苦寻找机遇。偶遇流氓劫色,挺身而出,救得美人,也赢得人生转机。进入一家大公司,从清洁工做起,一步步往上晋升,成为公司的顶梁柱,后辞职创业,努力拼搏,最终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铸就辉煌人生。
  • 踏天封神

    踏天封神

    逆天子,战苍穹,封神路,踏骨寻。尚武大陆为何风云再起?是谁在搅动风云?又是谁问鼎苍穹?在群雄纷争之时,又是谁潜龙出海,撼动九州。踏上九天,问天封神之时,看着脚下的累累白骨,这一切原来只是个局……
  • 伟大航路

    伟大航路

    大荒前,伟大航路还是一片海域,后来一夜之间海域消失,化为陆地。从那以后,伟大航路出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人们称之为超自然现象,伟大航路的终点有一座吊线城,里面住着一群虚弱的勇士。十万年后,一个怪胎诞生了,他血战花果山,携带数码宝贝,坐四驱战车,踏上了伟大航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进吊线城,拯救虚弱勇士,最终身系红楼梦,如来佛祖一梦惊醒,一花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