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61800000011

第11章

松子喉疔

松子疔,生于关内、小舌两旁或左或右,形 如松子,淡红而硬,大痛艰食,背寒身热,两 寸关脉紧盛,乃风火郁积之症也。用六味汤加: 苏叶 羌活 赤芍 连翘 山甲 河车(各二钱),明日去 羌活 苏叶二味,再加乳香(三分) 玉枢丹(一钱) 研细,药 水冲服,二日而愈。吹金不换药亦可。

走马牙疳

此症因脾胃积受热毒太重,初起牙肉先肿,日久腐烂,此 为急症。齿落肉黑者不治,脉浮洪者生、沉细者死。如脉大 有力,尚可用重剂救之,脉迟虚细,药石难投。故临症须详脉 治之。初起未烂者,即针肿处出血,搽金不换。已烂者,不 必行针,搽药照上,用川连 葛根 连翘 犀角 生地(各二 钱) 白藓皮 甘草 象贝母 天花粉(各钱半) 生石膏(一两) 草河车(一两),入大锅内,煎服三四碗,连服三剂。如脉数、便 结加:生大黄(五钱) 生石膏(一两),或者有救,迟则不治。

喉单

此症因肝风郁热动气而生,关口上部下垂, 根大头小,红色大痛。先针两边患上出血,吹 金不换、漱六味汤一服,明日加柴胡 钩藤 赤 芍生地 丹皮 河车(各二钱) 连翘 黄芩(酒炒) 黄连(各 一钱)。多煎数滚,服即愈。

喉菌

此症因胎毒所致,或因心胃火邪,生于喉内如菌样,故名喉 菌。不可用刀针。服黄连解毒汤、玉枢丹可使其不发,然未见全退者。

喉瘤症

此症因恼怒伤肝,或迎风高叫,或本源不 足,或诵读太急,以致气血相凝,生于关内,不时而发,治以调本养 源之药,玉枢丹、地黄丸俱可常服,难许速痊,外吹。

叉喉瘤

喉瘤亦有生于关外,亦名曰瘤,故法以着 症同,而地部异耳。治法如前。

左阴疮

左阴疮,生于颊车之下,内热外寒,皮色 不变,身发寒热,肿大如鳗鲤,俗名鳗鲤瘟也。 用六味汤加:万灵丹一服,同药化下,如变红 色,用喉痈药治。便结加生大黄(三钱),玉枢丹亦可服。 症属少阳,用柴胡、牛蒡子汤兼六味汤漱之。

右阴疮

右阴疮,治法同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神级警官

    神级警官

    这是一个关于国宝——七十二清明上月珠被盗所发生的故事。楚妙然作为刑警中的高手,被称为“神级”,自然而然就被委以重任,于是不远万里出国夺宝,且看楚妙然如何夺回国宝。一切精彩尽在神级警官!
  • 梨园风流

    梨园风流

    小说将历史与现实,舞台与主会统一完整的板块,着力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人物群像,语方情新,故事生动,意味深长,发人警悟,是一部很文化品位的现实主义佳作。
  • 守护甜心之一见倾心

    守护甜心之一见倾心

    穿越的亚梦,到底更谁在一起呢?让我们敬请期待吧!
  •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宁夏各个历史时期、各个行业褒奖规格高、社会影响大、事迹突出感人、引领时代的先进典型代表人物。包括:张存哲、杨芳、马彦清等。
  • 恋爱那些事儿

    恋爱那些事儿

    我和徐琳是好姐妹。虽然她是父母领养回来的。我们一起经历了突然失去父母的的痛苦。虽然我没有能够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她也给了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我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我心里总是隐隐感觉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于是在终于有了闲暇的时候,我又着手调查这件事情。却不知,由它牵扯出了一系列的痛苦,姐妹情深是假的,爱的人也是假的!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真的么……
  • 五代新说

    五代新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趣的舞曲

    无趣的舞曲

    一朝穿越,身为法医实习生的长乐自然不会甘心成为废物任人宰割,只是重生后的生活是不是太滋润了点?“嗨!皇子,喝茶吗?”“哟,这位小公子,看你气色不太好要不要我帮你看看啊?”
  • 传授三坛弘戒法仪

    传授三坛弘戒法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逃妃

    极品逃妃

    从小一直被灌输自由恋爱的苏雪,一梦醒来,发现来到了陌生的地方,头戴凤冠就要嫁人了,这让她实在难以接受,为此身为警察的她选择逃婚,只是与他结婚的人却不愿意轻易放开她的手,想逃?没那么容易!一直没有好好谈过恋爱的她,从来没想到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竟然会遇到一个可以一见钟情的男人,这世界很奇怪,但是苏雪却觉得,自己很幸运,虽然在这个世界少了很多乐趣,可有趣的生活也即将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史记(第四卷)

    史记(第四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