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43300000020

第20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缅祇优婆塞林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有沙弥周那在波波国,夏安居已,执持衣钵,渐诣迦维罗卫缅祇园中,至阿难所,头面礼足,于一面立,白阿难言:“波波城内有尼乾子,命终未久,其诸弟子分为二分,各共诤讼,面相毁骂,无复上下,迭相求短,竞其知见:‘我能知是,汝不能知。我行真正,汝为邪见,以前著后,以后著前,颠倒错乱,无有法则。我所为妙,汝所言非。汝有所疑,当谘问我。’大德阿难,时,彼国人民事尼乾者,闻诤讼已,生厌患心。”

阿难语周那沙弥曰:“我等有言欲启世尊,今共汝往,宣启此事,若世尊有所戒敕,当共奉行。”

尔时,沙弥周那闻阿难语已,即共诣世尊,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阿难白世尊曰:“此沙弥周那在波波国夏安居已,执持衣钵,渐来至此,礼我足,语我言:‘波波国有尼乾子,命终未久,其诸弟子分为二分,各共诤讼,面相毁骂,无复上下,迭相求短,竞其知见:“我能知是,汝不能知。我行真正,汝为邪见,以前著后,以后著前,颠倒错乱,无有法则。我所言是,汝所言非。汝有所疑,当谘问我。”时,彼国人民事尼乾者,闻诤讼已,生厌患心。’”

世尊告周那沙弥曰:“如是,周那,彼非法中不足听闻,此非三耶三佛所说,犹如朽塔难可杇色。彼虽有师,尽怀邪见;虽复有法,尽不真正,不足听采,不能出要,非是三耶三佛所说,犹如故塔不可杇也。彼诸弟子有不顺其法,舍彼异见,行于正见。周那,若有人来语彼弟子:‘诸贤,汝师法正,当于中行,何以舍离?’其彼弟子信其言者,则二俱失道,获无量罪。所以者何?彼虽有法,然不真正故。周那,若师不邪见,其法真正,善可听采,能得出要,三耶三佛所说,譬如新塔易可杇色。然诸弟子于此法中,不能勤修,不能成就,舍平等道,入于邪见,若有人来语彼弟子:‘诸贤,汝师法正,当于中行,何以舍离,入于邪见?’其彼弟子信其言者,则二俱见真正,获无量福。所以者何?其法真正。”

佛告周那:“彼虽有师,然怀邪见;虽复有法,尽不真正,不足听采,不能出要,非三耶三佛所说,犹如朽塔不可杇色。彼诸弟子法法成就,随顺其行,起诸邪见。周那,若有人来语其弟子言:‘汝师法正,汝所行是,今所修行勤苦如是,应于现法成就道果。’彼诸弟子信受其言者,则二俱失道,获无量罪。所以者何?以法不真正故。周那,若师不邪见,其法真正,善可听采,能得出要,三耶三佛所说,譬如新塔易为杇色。又其弟子法法成就,随顺修行而生正见,若有人来语其弟子言:‘汝师法正,汝所行是,今所修行勤苦如是,应于现法成就道果。’彼诸弟子信受其言,二俱正见,获无量福。所以者何?法真正故。

“周那,或有导师出世,使弟子生忧;或有导师出世,使弟子无忧。云何导师出世,使弟子生忧?周那,导师新出世间,成道未久,其法具足,梵行清净,如实真要而不布现,然彼导师速取灭度,其诸弟子不得修行,皆愁忧言:‘师初出世,成道未久,其法清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竟不布现,而今导师便速灭度,我等弟子不得修行。’是为导师出世,弟子愁忧。云何导师出世,弟子无忧?谓导师出世,其法清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而广流布,然后导师方取灭度,其诸弟子皆得修行,不怀忧言:‘师初出世,成道未久,其法清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而不布现,而后导师便速灭度,使我弟子不得修行。’如是,周那,导师出世,弟子无忧。”

佛告周那:“此支成就梵行,谓导师出世,出家未久,名闻未广,是谓梵行支不具足。周那,导师出世,出家既久,名闻广远,是谓梵行支具足满。周那,导师出世,出家既久,名闻亦广,而诸弟子未受训诲,未具梵行,未至安处,未获己利,未能受法分布演说,有异论起不能如法而往灭之,未能变化成神通证,是为梵行支不具足。周那,导师出世,出家既久,名闻亦广,而诸弟子尽受教训,梵行具足,至安隐处,已获己利,又能受法分别演说,有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足成神通证,是为梵行支具足满。

“周那,导师出世,出家亦久,名闻亦广,诸比丘尼未受训诲,未至安处,未获己利,未能受法分布演说,有异论起不能以法如实除灭,未能变化成神通证,是为梵行支未具足。周那,导师出世,出家亦久,名闻亦广,诸比丘尼尽受教训,梵行具足,至安隐处,已获己利,复能受法分别演说,有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足成神通证,是为梵行支具足满。周那,诸优婆塞、优婆夷广修梵行乃至变化具足成神通证,亦复如是。

“周那,若导师不在世,无有名闻,利养损减,则梵行支不具足满。若导师在世,名闻利养,皆悉具足,无有损减,则梵行支为具足满。若导师在世,名闻利养,皆悉具足,而诸比丘名闻利养,不能具足,是为梵行支不具足。若导师在世,名闻利养,具足无损,诸比丘众亦复具足,则梵行支为具足满;比丘尼众亦复如是。

“周那,我出家久,名闻广远,我诸比丘已受教诫,到安隐处,自获己利,复能受法为人说法,有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足成神通证;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亦如是。周那,我以广流布梵行乃至变化具足成神通证。周那,一切世间所有导师,不见有得名闻利养如我如来、至真、等正觉者也。周那,诸世间所有徒众,不见有名闻利养如我众也。周那,若欲正说者,当言见不可见。云何见不可见?一切梵行清净具足,宣示布现,是名见不可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郁头蓝子在大众中而作是说:‘有见不见,云何名见不见?如刀可见,刃不可见。’诸比丘,彼子乃引凡夫无识之言以为譬喻。如是,周那,若欲正说者,当言见不见。云何见不见?汝当正说言:‘一切梵行清净具足,宣示流布,是不可见。’周那,彼相续法不具足而可得,不相续法具足而不可得。周那,诸法中梵行,酪酥中醍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于是法躬自作证,谓四念处、四神足、四意断、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汝等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得安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作是言:‘彼所说句不正,义理不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不可言非,当语彼比丘言:‘云何,诸贤,我句如是,汝句如是;我义如是,汝义如是。何者为胜?何者为负?’若彼比丘报言:‘我句如是,我义如是;汝句如是,汝义如是;汝句亦胜,汝义亦胜。’彼比丘说此,亦不得非,亦不得是,当谏彼比丘,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是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

“得安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比丘作是言:‘彼所说句不正,义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不可言非,当语彼比丘言:‘云何,比丘,我句如是,汝句如是。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若彼比丘报言:‘我句如是,汝句如是,汝句亦胜。’彼比丘说此,亦不得言是,不得言非,当谏彼比丘,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是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

“得安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比丘作是言:‘彼所说句正,义不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不可言非,当语彼比丘言:‘云何,比丘,我义如是,汝义如是。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若彼报言:‘我义如是,汝义如是,汝义而胜。’彼比丘说此已,亦不得言是,亦不得言非,当谏彼比丘,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是比丘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

“得安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比丘作如是言:‘彼所说句正,义正。’比丘闻已,不得言非,当称赞彼言:‘汝所言是,汝所言是。’是故,比丘,于十二部经自身作证,当广流布:一曰、贯经,二曰、祇夜经,三曰、受记经,四曰、偈经,五曰、法句经,六曰、相应经,七曰、本缘经,八曰、天本经,九曰、广经,十曰、未曾有经,十一曰、譬喻经,十二曰、大教经。当善受持,称量观察,广演分布。

“诸比丘,我所制衣,若冢间衣,若长者衣、粗贱衣;此衣足障寒暑、蚊虻,足蔽四体。诸比丘,我所制食,若乞食,若居士食;此食自足,若身苦恼,众患切已,恐遂至死,故听此食,知足而已。诸比丘,我所制住处,若在树下,若在露地,若在房内,若楼阁上,若在窟内,若在种种住处;此处自足,为障寒暑、风雨、蚊虻,下至闲静懈息之处。诸比丘,我所制药,若大小便,酥油蜜、黑石蜜;此药自足,若身生苦恼,众患切已,恐遂至死,故听此药。”

佛言:“或有外道梵志来作是语:‘沙门释子以众乐自娱。’若有此言,当如是报:‘汝等莫作此言,谓沙门释子以众乐自娱。所以者何?有乐自娱,如来呵责;有乐自娱,如来称誉。’若外道梵志问言:‘何乐自娱,瞿昙呵责?’设有此语,汝等当报:‘五欲功德,可爱可乐,人所贪著。云何为五?眼知色,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耳闻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诸贤,犹是五欲缘生喜乐,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之所呵责也。犹如有人故杀众生,自以为乐,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之所呵责。犹如有人私窃偷盗,自以为乐,此为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犯于梵行,自以为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故作妄语,自以为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放荡自恣,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行外苦行,非是如来所说正行,自以为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

“诸比丘,呵责五欲功德,人所贪著。云何为五?眼知色,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耳闻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著。如此诸乐,沙门释子无如此乐。犹如有人故杀众生,以此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此乐。犹如有人公为盗贼,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犯于梵行,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故作妄语,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放荡自恣,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行外苦行,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

“若外道梵志作如是问:‘何乐自娱,沙门瞿昙之所称誉?’诸比丘,彼若有此言,汝等当答彼言:‘诸贤,有五欲功德,可爱可乐,人所贪著。云何为五?眼知色乃至意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著。诸贤,五欲因缘生乐,当速除灭。犹如有人故杀众生,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公为盗贼,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犯于梵行,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故为妄语,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放荡自恣,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行外苦行,自以为乐;有如是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去离贪欲,无复恶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灭于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除喜入舍,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一心,入第三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乐尽苦尽,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

“若有外道梵志作如是问:‘汝等于此乐中求几果功德?’应答彼言:‘此乐当有七果功德。云何为七?于现法中,得成道证;正使不成,临命终时,当成道证;若临命终复不成者,当尽五下结,中间般涅槃、生彼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般涅槃。诸贤,是为此乐有七功德。诸贤,若比丘在学地欲上求,求安隐处,未除五盖。云何为五?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戏盖、疑盖。彼学比丘方欲上求,求安隐处,未灭五盖,于四念处不能精勤,于七觉意不能勤修,欲得上人法、贤圣智慧增上,求欲知欲见者,无有是处。诸贤,学地比丘欲上求,求安隐处,能灭五盖: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戏盖、疑盖,于四意处又能精勤,于七觉意如实修行,欲得上人法、贤圣智慧增上,求欲知欲见者,则有是处。诸贤,若有比丘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舍于重担,自获己利,尽诸有结使,正智解脱,不为九事。云何为九?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舍道,六者、不随欲,七者、不随恚,八者、不随怖,九者、不随痴。诸贤,是为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舍于重担,自获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远离九事。’

“或有外道梵志作是说言:‘沙门释子有不住法。’应报彼言:‘诸贤,莫作是说:沙门释子有不住法。所以者何?沙门释子,其法常住,不可动转。譬如门阃常住不动;沙门释子亦复如是,其法常住,无有移动。’或有外道梵志作是说言:‘沙门瞿昙尽知过去世事,不知未来事。’彼比丘、彼异学梵志智异,智观亦异,所言虚妄。如来于彼过去事,若在目前,无不知见;于未来世,生于道智。过去世事虚妄不实,不足喜乐,无所利益,佛则不记;或过去事有实,无可喜乐,无所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而无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有所利益,如来尽知,然后记之。未来、现在,亦复如是。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应时语、实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无有虚也。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以何等义,名等正觉?佛所知见、所灭、所觉,佛尽觉知,故名等正觉。

“或有外道梵志作如是说:‘世间常存,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说言:‘此世无常,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有常无常,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此世间非有常非无常,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此世间有边,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无边,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有边无边,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是命是身,此实余虚。’或复有言:‘非命非身,此实余虚。’或复有言:‘命异身异,此实余虚。’或复有言:‘非异命非异身,此实余虚。’或复有言:‘如来有终,此实余虚。’或复有言:‘如来不终,此实余虚。’或复有言:‘如来终不终,此实余虚。’或复有言:‘如来非终非不终,此实余虚。’诸有此见,名本生本见,今为汝记,谓:‘此世常存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是为本见本生,为汝记之。’

“所谓末见末生者,我亦记之。何者末见末生,我所记者?色是我,从想有终,此实余虚;无色是我,从想有终;亦有色亦无色是我,从想有终;非有色非无色是我,从想有终。我有边,我无边,我有边无边,我非有边非无边,从想有终。我有乐,从想有终;我无乐,从想有终;我有苦乐,从想有终;我无苦乐,从想有终。一想是我,从想有终;种种想是我,从想有终;少想是我,从想有终;无量想是我,从想有终,此实余虚。是为邪见本见本生,我之所记。

“或有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论、有如是见:‘此世常存,此实余虚,乃至无量想是我,此实余虚。’彼沙门、婆罗门复作如是说、如是见:‘此实,余者虚妄。’当报彼言:‘汝实作此论,云何此世常存,此实余虚耶?如此语者,佛所不许。所以者何?此诸见中各有结使,我以理推,诸沙门、婆罗门中,无与我等者,况欲出过?’此诸邪见但有言耳,不中共论,乃至无量想是我,亦复如是。

“或有沙门、婆罗门作是说:‘此世间自造。’复有沙门、婆罗门言:‘此世间他造。’或复有言:‘自造他造。’或复有言:‘非自造非他造,忽然而有。’彼沙门、婆罗门言世间自造者,是沙门、婆罗门皆因触因缘,若离触因而能说者,无有是处。所以者何?由六入身故生触,由触故生受,由受故生爱,由爱故生取,由取故生有,由有故生生,由生故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阴集。若无六入则无触,无触则无受,无受则无爱,无爱则无取,无取则无有,无有则无生,无生则无老、死、忧、悲、苦恼大患阴集。又言此世间他造,又言此世间自造他造,又言此世间非自造非他造,忽然而有,亦复如是,因触而有,无触则无。”

佛告诸比丘:“若欲灭此诸邪恶见者,于四念处当修三行。云何比丘灭此诸恶,于四念处当修三行?比丘谓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内外身身观,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是为灭众恶法,于四念处,三种修行。有八解脱,云何为八?色观色,初解脱;内有色想,外观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有对想,住空处,四解脱;舍空处,住识处,五解脱;舍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舍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灭尽定,八解脱。”

尔时,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即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叉手白佛言:“甚奇!世尊,此法清净,微妙第一,当云何名?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为清净,汝当清净持之。”

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同类推荐
  • 太清经断谷法

    太清经断谷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左笔谈

    山左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于公案

    于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教童子法

    教童子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弑神异闻录BlackXIII

    弑神异闻录BlackXIII

    群雄割据,谁主沉浮,六族争霸,狼烟再起。人神灵,魔兽冥,六个不同种族在历史消失的十年之后一同登上世界舞台,为了利益,为了野心,为了友情,为了自由,上演着一出出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 人气女王说话术

    人气女王说话术

    有些女人,不开口的时候堪称美女,可是一旦说话却会让人对其印象大打折扣。而另一些女人,她们看起来并不显山露水,但是谈吐动人,让人会忍不住刮目相看,人际关系也非常融洽。所以,说话是女人魅力和人气的源泉,一点都不为过。阅读本书,女人能学到:话要怎么说,对方才爱听;分寸要怎么掌握,才不会伤到人;面对不同的人,要如何区别沟通;明明是坏事,如何把它说“好”等说话技巧,让你成为一个会说话、受欢迎的人气女王。
  • 纵是无情偏难休

    纵是无情偏难休

    为了他的初恋,他将她据为己有,为了他的母亲,他将她作为筹码送给别人。纵是无情偏难休,既然已经爱上,既然彼此煎熬,那就一命换两命!躺上手术台,他就躺在旁边,十指紧握,今日一别恐再无相见之日,琰墨寒,保重!他醒来,她却远离,这世上再无沐梓桐!“沐梓桐,你在耍我吗,别告诉我你不认识我!”“帅哥,你这样搭讪的手段也太老套了吧?”当琰墨寒再次见到沐梓桐的时候,她依旧笑得如沐春风,她倔强的斜挑唇角,痞相十足,她游荡在酒吧夜场,魅如妖孽,当她怀抱着别的男人花枝乱颤时,他将她扛走。“沐梓桐,这一生我都跟你耗上了!”“别啊,一生我可给不起,一夜的话倒是可以考虑!”
  • 不离不弃

    不离不弃

    神说:爱情是永恒的,不能因为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是贫穷、健康或是疾病、快乐或是忧愁而改变;神又说:真正的爱情见诸于患难,当一方陷入逆境,另一方仍死守爱的堡垒,这就是真爱;神还说:人的一生可以舍去的有很多,但唯有一项必须厮守终生,那就是爱情;杜曼琳说:亲爱的,今生今世,无论怎样,我都会用心去呵护我对你坚贞不二的爱情,不离不弃,陪你到生命尽头。杜曼琳,一个朴实的名字,一位善良的女人,面对一路艰难走来、相依相偎、恩爱有加却意外遭遇高位截瘫的丈夫,不离不弃,用自己的智慧、忠贞和行动谱写了一曲人世间最忠贞、最悲壮、最感人的爱情赞歌。
  • 心脑血管疾病调养食谱

    心脑血管疾病调养食谱

    《美食天下(第1辑):心脑血管疾病调养食谱》讲述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食物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高盐饮食则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饮食因素。其内容包括葛根粉粥、南瓜大枣粥、锁阳羊肉粥、花生壳粥、三七粥、豆浆粥、仙人粥、玉米粉粥、白果核桃粥、百合粥、大麦糯米粥、大蒜粥、丹参大米粥、丹参山楂粥、长寿粥等。
  • THE SEA-WOLF

    THE SEA-WOL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人趁早要知道2:女人会做事,还要会来事

    女人趁早要知道2:女人会做事,还要会来事

    果有人夸你“老实”,你可千万别得意。要知道,这年头,“老实”一词很难说是褒义词。别人说你“老实”,无异于说你是个“大笨蛋”。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一个太老实的女人在职场是很容易吃亏的。要想避免在复杂的职场丛林中沦落到被人欺负的下场,就有必要了解职场的规则,坚决不做太老实的女人。在公司要让你的领导感到比你聪明。在给他们留下好印象的同时,不要过分显露你的才华,否则会引发他的恐惧和不安,始终让你的领导显得英明聪慧,你就可以在职场的道路上所向披靡。
  • 被遗落的天使

    被遗落的天使

    一场变故,她由公主变成了乞丐,爸爸好友趁机夺走她的一切。于是,她放下原本的天真无邪,戴上了冰冷的面具。为了保护现在的妈妈,她不顾一切……
  • 武侠典

    武侠典

    灵魂的穿越人性的认知武学巅峰的吸引一切的种种变成了一曲人生············窥天机,破生死。入红尘,悟大道。扭乾坤,拥天下。斩轮回,得永生。
  • 英雄联盟之封神之路

    英雄联盟之封神之路

    孤儿李落,为了赚钱养活孤儿院的孩子,踏上电子竞技之路凭借神乎其技的操作,独特的战术体系,神一样的指挥。从网吧打到世界总决赛的舞台,一役封神无敌是多么的寂寞,但是李落不寂寞!为什么?校花的青睐,女解说的追求?这些还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