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42000000061

第61章 孙膑葬母酬心愿 秦皇得国应天时

话说王禅,见襄王问要什么东西,不由的自己大笑起来,说道:“临淄城哪里有四百里的云梦山来。自古有聚必有散,贤王何必强留。”使对孙膑道:“伯龄,你是有大事在身之人,但凡事看天时,切勿贪恋红尘了。倘若再恋,诚恐天台山之仙位,一定难保了。”孙膑听罢,躬身道:“谨遵师命,弟子此番去吴桥葬母,事毕回天台,断不敢有违今日之训。”襄王忙命另备素筵上来,与王禅三位把盏。王敖兄弟说道:“贤王不必费心,贫道略饮三杯,以表寸心。”襄王闻言,斟满三杯酒,先递鬼谷子。再斟满三杯与王敖。二人接酒,略沾一沾,即交与承值官,便辞了襄王。又与毛遂、白猿二人作别,殿头官牵了鹿虎,立在文华殿的天阶之上。襄王等五人一齐出殿,看王禅弟兄上了脚力,一揖而别,霎时间冲霄而上,众人望不见了,方才回殿中,分宾主坐下。

毛遂笑道:“贤王,三哥,非是我金眼毛遂随人闹热,也要归山。只是想,在此果实无用,不如放我回山罢。”孙膑闻言垂泪道:“贤弟何故舍我而去?且在此暂住片时,与我把贵人灵柩送上吴桥安葬。待事完之后,那时回山也不迟。”白猿也笑道:“真人,我也想回雁愁涧去,只见众人去了,只剩下三哥一人,难以开囗。我想真人与三哥有八拜之交,理应送伯母上山,看他下土,方尽你我之心。”

孙膑闻言道:“贤弟言之有理,暂且屈留二位与贫道上吴桥走走。”毛遂笑道:“这回又不用我打灵幡了,难道又没什么丧车阵不成。我问你,贵人几时出葬?”孙膑道:“贫道早算定,只在明日午刻出葬。”襄王大惊道:“亚父明日就要送贵人棺柩上吴桥,孤想秦兵退去,未到三日,倘用缓兵计,教孤依靠何人?亚父不若等待秋来,再上昊桥,岂不是好。”孙膑说道:“吾主请放龙心,臣想秦兵此番断不敢正视,此去或回本国,养成锐气,待等至秋高时分,再犯齐界,也未可知。臣因趁此早上吴桥葬母,恐迟时日,秦兵再来,如何得空能上吴桥去。臣母一日未入土,臣心一日不安,再退几日才去,未尝不可。但只为路途非近,倘丧车尚未到吴桥,秦兵又来,如何对敌,微臣自当赶回。若是秦国忽调一旅之师,去劫丧车,何人能保守灵柩,使臣分心两地,反为不美。”这一番话,骗得襄王闭囗无语,半响说道:“亚父所言,甚是有理。孤明早晨即命太子监国,以便同亚父上吴桥走走。”孙膑心下明白,知道襄王必不能去,也不推辞,便道:“谢王龙恩,臣粉身难报。又蒙恩及泉壤,真天高地厚之德。”说罢,左右摆上素筵,君臣四位欢饮,谈了些国政。孙膑又说请二位仙长回家,以便相助料理。襄王准奏,君臣四位饮到巳刻,方才辞驾,与毛遂、白猿二人回郡王府中,参拜灵柩,哭奠一回,然后坐下。

毛遂道:“出家人不打谎语,三哥你今日好会讲呀,把个襄王瞒得一些儿不晓。”孙膑说道:“非是贫道说谎,只因这些话对他说不得的,就是掌教老祖也说秦兵不来。”那白猿不见了孙燕不在灵前,便问:“贤侄往那去?三哥如何明日就出丧?”孙膑道:“孙燕我已打发他出城,在三十里外等候。若迟一日,满城中人民俱病,可叫谁来抬灵柩。”便叫过一个家将,吩咐他去开国侯府中把袁刚叫来。

不多一时,袁刚进府来见孙膑,又与二仙见礼,垂手侍立。孙膑道:“出家人明日上吴桥葬母,汝可知会各家王侯,不必远送。今晚三更,南奉王府中有凶信报来,你可对来人说:出家人先知其意,不用来报。此是天意,劝他不用烦恼。”说毕,流下泪来,心中其实不安。袁刚不明其故,便含糊应诺。孙膑又令袁刚:“你等不必在此伺候,且回府去。”袁刚闻言,便辞二仙,回到府去,心中暗想到:“老头儿凄凄凉凉,说出许多不详之话,必然又有缘故。”心下闷闷不乐。

且说毛遂,问孙膑道:“你方才讲的是何故?为何流下泪来?”孙膑道:“贤弟有所不知,南极老祖与众仙真已去,五瘟神就可以下来散瘟,贫道算定南奉王妃,今晚三更就命丧无常,正宫龚国母,只在后日已时。一众门徒,亦难逃此危。贫道虽有慈心,但不能逆天而行,只任着他们去,心中焉能不痛!还有此几百生灵,与东齐数百年功德,一旦付与他人,你想想,可叹不可叹!”毛遂笑道:“三哥,事不由己,己不劳心,与我无涉,我有什么可叹者。我从此不再见繁华世界。”孙膑道:“你说叹什么,难道世乱涂炭,天下刀兵,敢闹到你闭阴洞不成。”毛遂道:“虽不闹到我闭阴洞,我这一回山,也用白云封洞罢。我心是慈软的,倘若看不过,又生妄动之心,这个害人不浅。”孙膑闻言,连连点头。三人你言我语,不一时已是五更时候。家将们连夜都未曾睡。候至寅时,孙膑吩咐整备丧车,即便上朝伺候。待等襄王升殿拜辞,此时满朝文武俱到,先与孙膑见礼。孙膑一一安慰,正谈论之间,龙凤鼓响,襄王升殿。

孙膑出班拜见,襄王垂泪道:“昨晚子时,南奉王王妃偶得暴疫而终,孤念他功劳,又伤他年少,一旦去了齐国一只膀臂,甚为嗟叹,半夜无眠。国母昨夜病症更重,人事不知,孤今欲亲送贵人上吴桥,令御弟守住,且龚妃病重,孤难舍贵人自行。亚父总要贵人灵前禀明此罪,非孤之过也。”孙膑闻言叩首道:“臣受厚恩,粉身难报也。龚国母病势沉重,福人天佑,自必无妨。南奉王王妃,也是大数,吾主请宽龙怀,以安社稷人民为念。臣此上吴桥,不过三五个月之间,是必回来,秦师不必挂心。”襄王道:“亚父所说甚是。”正言之间,只见太监上殿跪奏道:“国母转过来,已省人事,请吾主进宫,有本面奏。”襄王闻言大喜道:“孤这里要送燕贵人灵柩出临淄城十里之外,方可回来,你可对国母娘娘说,候孤回时,再进宫罢。”孙膑闻言,忙奏道:“国母病重,今即稍瘳,欲吾主进宫,望圣驾即回,以免国母之念,幸勿以丧车为重。”襄王闻奏,对文武道:“朕有事不能送贵人,着满朝文武,俱着孝衣,代朕送贵人灵柩,出临淄城而回,不得有误。”

众臣领旨,孙膑辞驾出朝,来至午门。看见有六位侯爷,上前牵牛弄蹬。孙膑一见,不住滔滔下泪,说道:“贤徒你等皆有年纪,入我出家人门下,竟不能始终,如此便了!”说罢放声哭将起来,引得六位侯爷俱各下泪,说道:“祖师不过暂上吴桥,不久就回,弟子又得常亲膝下。”孙膑道:“但愿如此。”

勉强上了青牛,就回南郡王府中而来。进到府中,丧车已备停妥,孙膑换过孝服,有六位徒孙,十二家英雄荫袭,俱各挂孝。金眼毛遂与白猿二位,俱穿白道袍,一边一个,扶着孙膑。五百家丁,一个个俱穿白素白袍,一齐举哀。孙伯龄打幡引道,满潮文武自大至小,无不步行。出了大门,有二千齐兵,俱是白马白甲,一对对旗幡鼓乐,拥着一齐而行。自南郡王府大街,直至临淄西门的那些百姓,家家挂孝灯,扶老携幼,顶香花烛,相跪迎接。只等灵柩过去,方才起身。只看四副棺木,悠悠荡荡,随着哀声鼓乐,慢慢而行。又见满朝文武,俱是步送,有众百姓跪送,何等尊荣。想到父子兄弟女儿,一齐阵亡,何等凄惨。至看到那盘角青牛,通身毛色白的好是白象一般,配白绒鞍辔,托着两根沉香拐。又有杏黄旗,蛾眉剑,低着头一步步慢慢行,一路上致祭,直到十里长亭,早有孙燕领了二百名家将,举哀跪接。然后撤去彩舆,换个常行车马,孙髌拜谢合朝文武,又向北叩谢襄王,嘱咐众门徒,说了一遍忠心爱国的话,才率家将与孙燕,毛遂,白猿三人,望吴桥而去。正是:

大罗天仙同出殡,

三日秦师去复来。

却说满朝文武,与二千人马,送孙膑等出去,方各乘马上轿,直望午门而回。方过临淄西门,早有各府家长来报,国母大驾,于午正一刻归天。速反朝廊举哀。众官闻言,心中着忙,飞赶进朝。

你道国母如何归天,原来襄王在殿上与孙膑讲话时,是回光返照。国母乃上方星宿临凡,又在仙山学过道,他的大限岂有不知的。他受了些风寒,又染瘟疫症,故此昏迷不睡。到至回光时,心中明白,自然知道自己大限难免。叹囗气道:“哀家位至国母,贵禄已极,又经临大敌数阵,天下大将,不知死了多少在哀家手里,今幸存枕上身亡,实出万幸,独恨临淄气数将终,数百年祖宗功德,一旦难保耳。”想到此时,命太监上殿,去请襄王来,嘱咐他的后事。囊王听得已省人事,心中大喜,忙排驾回至宫门,早有妃嫔跪迎。襄王下辇,忙问道:“皇娘果是好了么?”妃嫔回奏道:“国母适才苏醒,讲了几句话,如今大觉不好,只怕皇娘只在目前。”襄王大惊,忙至龙床时,此刻黄罗宝帐高挂,只见龚国母面如金纸,囗中一翻,喉中暗作一声响,已归天界。正是:

龙凤阁今日何在,

富贵华荣一旦抛。

却说龚国母已死,只听得远远一派乐奏之声,三宫六院一齐举哀。此时文武各大臣已知,即刻赶回朝廊,只见一个太监出来,立在当中说道:“龚国母本月几日辰时驾崩。地方官员军民人等,俱各挂孝。”群臣领旨进宫,来见襄王,把孙膑上吴轿葬母已出十里长亭的话,细细奏了一遍。襄王含泪点头,众群臣退出,各自回府。可怜不上半日,临淄城厢内外,哭声振地,六街奔丧,纷纷不绝。次日襄王登殿,但见文武不齐,忙问何故。殿头官把灾疫大行,百官染病的话,直奏一遍,襄王长嗟道:“孤只道三宫六院遭灾,原来百姓亦遭涂炭。自国母驾崩之后,未有两个时辰,宫中就病故数人,大概临淄气数已尽,想亚父刚上吴桥葬母,天就降此奇灾。”没奈何,传太医院四门舍药,那里中用!

且说五位瘟神,在半空撑开瘟癯伞,垂瘟煌幡,祭起催瘟剑,连将瘟疫赶到临淄城中。不满三日,街上行人,渐渐稀少。先时死的还有棺木,及至后来,用席卷收拾,不计其数。朝中文武,十不存三个了。襄王直急得坐立不安。

且说秦国君臣,过了数日,暗令细探前往临淄打听,果见天灾大行,即忙回营报知。秦皇闻言大喜,率领三军与海潮老祖,杀奔临淄城而来,沿路死尸无数。来至东门,放炮安营。秦皇与海潮圣人,出营观看。只见临淄城中,可怜烟火大起,黑气濛濛。海潮圣人连连点头叹道:“这些生灵涂炭,只为难逃天命也。”叹息一回,然后回营,海潮圣人即命王翦带三千人马,攻打东门。章邯亦带三千人马,攻打西门。司马欣带领三千人马攻打北门。其余众将,保守大营。

那边临淄城乡门外,四门上的官兵飞报进朝。襄王闻报,只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忙御正殿。此时武臣只有袁刚、独孤蛟,文臣只有高贤、宁忠数人而已。况且俱是面如土色,没有神气的,在下面侍立。襄王便道:“适才守城官来奏,说秦国兵将又来把四门围得铁桶相似,如何是好?”袁刚奏道:“臣等虽可迎敌,奈得人马病弱,如何出阵。”襄王闻言,低头不语,珠泪长垂。高贤忙奏道:“秦师甚锐,如今马不能应敌,我主速作定夺方好。”襄王垂泪道:“孤只有一死,以报先帝。难道奴颜婢膝,去事秦么。”言罢大哭。在廷诸臣,一齐放声大哭。襄王道:“诸卿请起,卿等可各自回去,保守身家家眷,孤王就此去也。”四臣闻言一齐跪奏道:“臣等世受深恩,敢惜微躯。今日势迫力穷,随陛下见先王于地下。”言罢,伏地呜咽不止。襄王说遣:“诸卿请起,卿等既有此志,十分可喜。”遂命内侍,在两旁摆下绣墩,赐四臣同坐,又传命近侍,大殿前后左右,聚满柴薪,命放起火。刹时间,烟火冲天,君臣五人在殿内同为灰烬。内侍宫人,赴火自尽的不计其数。

城外秦师见城中烟起,知有内变,拼力攻城。这里齐国军士,看到君臣自焚,一时无主,遂开城出降。王翦等不敢自专,飞报秦皇。始皇率领文武,齐至临淄城东门。只见城门大开,那些军士百姓,病得脸黄骨瘦,一队队东倒西歪,头顶香炉,跪按始皇。始皇传令,问其投降缘故。答道:“因瘟疫大行,人马不能迎敌,君王臣子,闭殿自焚。故此开城接迎王师,万乞开恩,赦死之罪。”秦皇点头自喜,知是实情。即命王翦带兵进城,救灭齐王殿中的余火。又命出榜安民,然后击鼓鸣钟,缓缓的排驾进城。来到齐国午门,只见三清大殿,烧成一片白地,单剩偏殿未有延烧。秦皇传旨,就在偏殿驻扎。此时齐国,也有无廉耻之徒,穿了朝服,上朝朝贺秦皇。秦皇也照封原职。传旨排宴庆功,并犒赏三军。

不一时筵宴齐备,当中一席,让海潮圣人正坐,始皇旁坐相陪。两旁共斜摆六席,上坐十二位真人,以下共十余席,金子陵、王翦一班人文臣武将,换次坐下。秦皇执杯在手,躬身向着海潮老祖道:“自兴兵以来,经过数百余战,无有不辛苦艰难,若不亏海潮老祖神通,小皇焉有今日,莫大恩德也。特敬海潮老祖此杯,以表微意。”海潮老祖当下站起身,接过杯,答道:“此贤皇之福,贫道有何德能,敢蒙过奖。然既蒙下赐,贫道当满饮此杯。还有一言奉告。”双手捧杯饮讫,又一同坐下,秦皇即便开囗问道:“老祖还有何言赐教?”海潮圣人道:“前者南极子与孙髌等逆天行事,因此贫道下了山,扶助贤王一臂之力。昨在森罗阵中,五位小尊者前来讲和。如今南极子与王禅各位仙长,已经回山去了。孙膑亦上吴桥葬母,完他心事,不日亦转回天台。贫道今日亦要与门徒回山炼道,再不犯此红尘杀戒,特至贤皇驾前告别。”秦皇闻言说道:“老祖何故便要回山。细想小皇自从兴兵以来,至今始平得燕、齐,尚有四国未平。”海潮道:“现有徒弟金子陵与王翦足矣,贫道在此无用,是决要回山的。”秦皇见如此说,料难强留,遂命内侍满斟一杯酒,双手高递说道:“老祖请饮此杯水酒,小皇就此送行,愿老祖福寿无疆。”海潮圣人忙接过来酒,一囗而尽。金子陵、王翦知道老祖回山,齐离席上前,与老祖把杯。海潮圣人一一接饮过了,秦始皇又到众家真人处,敬酒饯别。然后金子陵与王翦等,一同与众位真人轮流把盏。饮讫,各各坐下畅饮一回。宴毕席散,海潮圣人与众家真人,一齐躬身,又对秦皇说道:“贤王只管放心前进,上应天时,指日可得成功,自为帝业。贫道等就此回山去也。”始皇答道:“谨遵教命。”海潮圣人又与金子陵王翦略说几句,遂步至阶前跨上青毛犼,拱一拱手说一声请了,便催开坐骑,四足生云,腾空而起。众家真人亦一齐驾云,随着海湖圣人回云光洞而去。这里秦国君臣,直望不见老祖,然后回殿。此事慢提。

且说孙膑、毛遂与白猿、孙燕四人,护着丧车,望吴桥进发。一日正行之间,孙膑忽然回身跪下,大哭道:“为臣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定,臣亦不能逆天行道也!”慌得毛遂、白猿二人,连忙把他扶起,问道:“三哥为何如此?”孙膑道:“此时齐襄王闭殿自焚,教吾心怎不悲哀!”毛遂、白猿二人闻言,也觉悲伤。毛遂道:“此乃出在天意,亦无可以解得了,我们且干我们的事罢。”于是大众又复赶行。

一路无言,不一日到了吴桥镇,择定了时日,孙膑择了一块吉地,又令人在旁造一起茅庐驻扎,就把四副棺木,一齐安葬。孙膑与孙燕叔侄,大哭一场。毛遂与白猿,把他叔侄安慰一番。住了泪,孙膑就命封土掩棺,直待筑墓已完,备香烛又祭奠一番。

祭毕,孙膑叔侄将身上孝服除下,就在墓前用火焚化,然后同毛遂、白猿回至茅庐坐下。孙膑便与孙燕说道:“今日安葬先灵,报了我心之愿。诸事已定,我今就同毛遂、白猿贤弟二人,俱各回山修道,再不敢踏红尘杀戒,以违天命也!贤侄,汝可投奔赵国,早作安身立命之计。”孙燕闻言,不觉伤心说道:“叔父如今舍得侄儿去,想小侄一个孤人,举目无亲,不知日后作何究竟,尚望叔父提护要紧。”孙膑道:“我是出家之人,断不能更生俗念。贤侄只听天由命,随时安身就是了。为叔父亦无别嘱。”白猿、毛遂又与孙燕叙别一番,安慰几句。此时孙膑早命人带上青牛,遂即跨上,举手就把青牛角一拍,四足腾空而起。毛遂、白猿一齐驾云随去。孙燕望天跪下,倒身拜送,直望见众仙去远了,才起身来,带了一众家丁,投奔赵国而去。这边孙膑竟回天台,毛遂即回闭阴洞,白猿亦回雁愁涧,与母亲修身养性。各自不提。从此修炼,共成正果,此是后话。

且说秦皇起兵,破韩,灭魏,破楚,所向无敌,势如破竹,遂成一统天下。虽有战争,那些都是凡夫,怎当得住王剪的诛仙剑,所以并无他的敌手。有诗为证:

江山天数是秦赢,六国并吞一旦兴。

惟有燕齐多恶战,楚韩赵魏是犹轻。

从此凡夫难对敌,谁人敢敌此秦兵。

似乎放落书无味,欲作书来笔暂停。

同类推荐
  • 太上黄庭中景经

    太上黄庭中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三藏西游厄释传

    唐三藏西游厄释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ar and the Future

    War and the Fu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艮岳记

    艮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供诸天科仪

    供诸天科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环战

    环战

    神器之灾,家族灭门,血海深仇,月农觉醒,嬉笑间执掌杀道。废物之姿掌握泰钧之力,神环主宰月农偏要逆天而行。四大天灾,九大遗灵,月农一一掌握,一步一登天。为星女,为大哥,月农武逆天道,为亲人,为朋友,月农两肋插刀。星族来犯,冰神,丹神,符神,阳神,月神,兽神,众神开道,神庭臣服,魔殿跪拜,大道万千,尽化我手,上演月农神话。执掌乾坤,不服来战——月农。
  • 太上老君开天经

    太上老君开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顾城玫瑰

    顾城玫瑰

    若你不去闯,怎知前方是悬崖还是大海。少年,谢谢你用心守护了我这么多年,只是,我们缘分太浅。--《顾城玫瑰》
  • 重生之歌神系统

    重生之歌神系统

    提前告知:本世界为地球的平行世界,与地球有所不同。带着歌神系统,纳兰长生回到了六年前的2008年。从参加全国新歌手选拔大赛,他开始崭露头角,逐渐站到了娱乐界的最高峰。他阻击了日韩脑残粉的风气,把华国文化精髓推向了世界,站在了格莱美的领奖台上。他的歌喉被誉为21世纪上帝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千万人追捧。这是属于他的时代,也是属于每个热爱音乐者心中的梦想。“能透露一下歌神的缺点吗?”——世界上最大的报刊《时代环球》记者询问他的几位红颜知己。“歌神有缺点吗?容我想想。太多情,算不算?”——注:已经A签,每天保底两更,并且在作品相关中有相对应的加更政策。新书需要人气,需要各位读者大大们的添砖加瓦,希望鼎力支持!收藏票票什么都来者不拒。
  • 与吸血鬼同行

    与吸血鬼同行

    我叫丹,14岁,家住伦敦闹市。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不得不说,这让我的生活变得有些不尽人意---我要因此变得更加坚强,以应对我那疯狂蛮横的姐姐珍妮和缠人的妹妹米娜。爸爸妈妈从来不过问我们的私生活,我们有绝对的独立自主权,特别是对我。他们总是认为,男孩子更野一些才好。可是,每当我们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比如,我打碎了学校教室的玻璃,珍妮因为乱交男友而夜不归宿,米娜捉弄了邻居家怀孕的猫…他们总是严厉对待。如此种种,我们只好相互隐瞒,尽管我和珍妮不怎么和睦,可我们保证,谁也不会把对方的罪行告诉爸爸妈妈。生活在这个家庭,应该说是我的荣幸。我渴望将来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因此,我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的零用钱总是和我的考试成绩挂勾。而我,从没有因为缺钱花而烦恼。事情就是从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的。它的到来,改变了我的一生,打破了我对未来的一切幻想,同时,也把我带到一个未知的全新世界。
  • 城里的兄弟

    城里的兄弟

    《城里的兄弟》是一部题材丰富、内容深刻、文字隽永的小小说作品集。作者写作手法独特老道,描摹现实,发人深省;刻画人物,惟妙睢肖;思考人生,探幽发微;解读历史,眼光独到。小说故事跌宕起伏,富含哲理,令人回味,给人启迪。
  • 乱世姬妃:媚行天下

    乱世姬妃:媚行天下

    她,本是选美冠军,却被人所害,一场意外竟让她穿越到了一个已死去的妃子身上,然,她死而复生,忆起一切,便孳孳不息,蓄谋已久,精心谋划再次来到他身边,只为复仇,却不曾想一切计划在遇到另外一个人时功亏一篑,这时,五国君主野心勃勃,想要一统中原,乱世之中见证了铁血丹心,侠骨柔情。她殡天时,望着远方,心中畅然,似是一种解脱:“来时孤零零的来,去时孤零零的去。我要把你们都忘记,亦如我来时一般。”多年后,两个男人站在两座墓前唯有扼腕长叹,感喟不置,门庭素净满秋凉,半望愁云半梦伤,爱恨从来非己愿,却留心上痕两行,念今生,风烟流年,执手红尘,朝朝暮暮,凝字为爱。两相依,如花眷恋,不相负,千年红尘,绵绵情愁。
  • 音主大人穿越:非你不可

    音主大人穿越:非你不可

    【本文全免,放心阅读】一朝音主大人穿越成皇室千金,帝王世家都拜倒在一幅【三蝶情】的脚下!音鸾筝:夫君,你看人家的夫君都会给娘子说情话,你内?百里翼枫:不是为夫不说,是说了你也没听见!音鸾筝:夫君~~你就给娘子说吧~~百里翼枫:没空理会黛玉的美,从不对着西施流口水,昭君抛媚眼也是白给,貂蝉在世我也不会想入非非,只因你早已占据我的心扉,其他人再美我也不会去追!
  • 碑贴鉴赏及收葳

    碑贴鉴赏及收葳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血染凤服

    血染凤服

    你曾说是我的良人,为何在我离去时,你却爱上了她?你曾说是我的娘子,为何在我绝望时,你却弃我而去。战场上,刀光剑影。染澈,今日不是你死,便是我亡。那立着的墓碑,诉说着,一个女尊的失魂落魄。【“冰封诀,呵,我竟忘了,她是一个无心的女人,又怎会对我动情?!”利用紫珊将夜冷一剑刺死,让灵雨沦为洛染澈男宠,将丞相文博割为阉人,令元绝尘被野狼撕咬,当安枫墨白发苍苍,浑身瑟缩之时,又是谁的凤眸染上妖冶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