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41600000032

第32章

第二华严三昧于中二颂半分二。初辨业用。于中有七行。一严土行。二供佛行。三光明行。四教化行。五智慧行。六说法行。七十度行。后二句结行所依三昧。以行门无碍称一切自在。华严是行法故结属之。如第七会入华严三昧说二千行法等

第三因陀罗网三昧于中有四颂分三。初二句标定门。谓将现因陀罗网土故。先入因陀罗定也。二明其业用。于中二。先明一尘内现。后类一切尘。三后二句结所依定。虽法界缘起理数常尔然由菩萨不乱智力而得显现故云自在力也。亦名解脱者是不思议解脱以离诸碍故。如下文不思议品末说有十种。谓一尘中现三世佛事等。又可上句是定力解脱是智力。以不乱是定作用无碍是解脱故也

第四手出广供三昧。于中有十七颂分三。初三句标定门。二辨业用中二。初手内出供。二无量清净下明手光严供。以是法界手故求差别性了不可得。然出供具不可穷尽。三后一偈结所依定。涅槃中名佛为大仙也

第五现诸法门三昧。于中八颂分四。初一标门及意。二明业用有二十二门。摄众生通入故云门也。三有二句结无尽。四一偈结所依定

第六四摄摄生三昧。于中十六颂一句分三。初一颂标定门及意。二明业用。三末后一句结无尽。就业用中四。初二颂明布施摄。二以诸相好下四颂辨爱语摄。于中初示爱色令脱。二柔软下妙音说法。此八种梵音义略作三门。初种类。二名体。三业用。初中检诸圣教有四种类。一约教义辨。如十住经说。如来有八种音声。一谓见苦。二谓向苦。三谓见习。四谓向习。五谓见尽。六谓向尽。七谓见道。八谓向道。此八以音从所说辨。以约佛音用故也。二约佛音体。亦如十住经谓。梵音有八种。一不男音。二不女音。三不强音。四不软音。五不清音。六不浊音。七不雄音。八不雌音。三约佛音德亦八种。如梵摩喻经说。一最好声其声清雅如迦陵等。二易了声言辞辨了。三调和声大小得中。四柔软声言无粗犷等。五不误声言无错失。六不女声其声雄朗。七尊慧声言无惮怯如尊重人如胜慧人言无所畏。八深远声齐轮发声犹如雷震。此上三类是佛圆音体德用分三耳。四约通融有六十四种梵音声。此有二释。一别数六十四种如密迹力士经中具显。二诸德于前三类之中。以初八入后八内。一一具八。是故八八成六十四也。二名体。先名者具足五义方名梵音。如阇尼沙经说。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具此五义乃名梵音。又梵者圆洁之谓又如梵天普应等故名也。声者是执受声。音者明彼有诠表之韵是故名也。二体者小乘唯是色蕴摄。是不可见有对色。十二处中声处摄。十八界中声界收。初教声处等则空为性。又是十一识中言说识为体。终教此声用佛净识为性。然此净识复不异真如故则以真如为彼自性。顿教梵音称同本性则不可说也。圆教以彼无尽法界无碍为性。是故通摄一切。圆融自在如下性起品如来音声处说。三明业用者有二。初约益生。小乘唯益当会等众。三乘乃益显密等众。一乘益于无尽显密。谓重重无尽也。二约分量。小乘唯同人类言音。三乘佛音遍一切界。如目连寻不知等。一乘遍因陀罗网法界处重重无尽无尽也。三众生苦乐下明同事摄。于中初同其事。二若有不识下明示法。十行是十度也。四或有众生下四颂显利行摄。于中初示生死过令舍。二如来十力下显佛德令求。三如是方便无有量一句结无尽也

第七穷同世间三昧。于中有十七颂一句分二。初三句标意。二博综下正辨大用。于中二。先明身业用。二若见世间无正见下明语业用。初中有五。一作王臣等益。二或于旷野下作非情益。三若见世界下作悲匠益。四咒术下作仙人益。五作外道益生皆令解脱。二语业用中三。初一偈总举。二别显。三知一切下二句结所依定。一心说法名三昧也

第八毛光觉照三昧。于中有八十九颂分四。初一标门及意。二所放光下正辨业用。三是名下结所依本。四所修行业下重释成分齐。第二业用中有二。初明一毛光用。二如一毛下类显多毛。前一毛中复二。初略辨四十三门。二如是等比下广结恒沙。谓此菩萨身同法界穷尽九世遍该尘道。常有如此光明大用无休息时。是故此光常定恒有恒无。于净眼者无时不见故恒有。无净眼者无时暂见故恒无。法光常定。废兴在缘故也。前中四十三门内一一皆有三义。一出光名。二显光益。三出光因。初光中因内或以言说显三宝。或约事如开佛门现塔形等。第二中灯明离染闇故得净光。或灯照现净境。三四二因内各二。一事因。二法因。第五欢喜光因内。一庄饰佛像令见者喜。二赞佛德令闻者喜故也。第六因中。一自乐三宝。二教他乐。寂静光因内离十种非法语者。以恶语恼人令他心不安静故是障也。依燃灯经十种非法语。一妄语。二痛心语。三粗语。四苦恶语。五不喜语。六不乐语。七不爱语。八不入心语。九恼他语。十结怨语。又见佛光中依西国法。有欲舍命者令面向西卧。于前安一立佛像。像亦面向西。以一旛头挂像手指。令病人手捉旛脚。口称佛名。作随佛往生净土之意。兼与烧香。鸣磬助称佛名。若能作此安处非直亡者得生佛前。此人亦当得见佛光也。又乐法光因中有七。一听。二说。三书。四爱。五护。六施。七行故也。此中护法者通论有四义。一护理法不滞见故。二护行法令增长故。三护教法说不倦故。四护果法。谓敌对恶王等护住持三宝故。于此四处皆不惜身命而存护也。第二广结中。业者是光往因也。果是现光也。二俱同现者过去因行以依十世门故亦在此现也。第三结所依中不乱故明了故结定智二门也。第四重释中。何须重释者以上云彼光觉悟一切众生何故乃有众生而不见耶。释中三。初二偈法说。于中有七种众生。得遇此光。以有缘故。一同业。二随喜。三闻修。四见行。五修多德。六供多佛。七求大果。二有三偈半喻说。于中初二偈明机眼开闭喻。二有一偈半明机业善恶喻。三有一偈明闻法胜益

第九主伴严丽三昧。于中有六颂分二。初一偈标名及意。二三千下正显业用。于中五偈。初一偈化现身座则主也。次一摄眷属。次一释眷属胜。次一显主胜。次一结通十方无边法界身也

第十寂用无涯三昧。于中有三十五颂分三。初一偈标意。于中往返约方出入约定。二或东方下正显业用。三是名下结无尽。第二业用中二。初约位总明自在。二一切鬼神入正受下明微细差别自在。前中三。初明器世间自在。二东方世界下于智正觉世间自在。三于眼根中下于众生世间自在。凡论菩萨三世间自在有二义。一菩萨身作三世间故得无碍。二菩萨于三世间处示现自在。今此文中初二世间约后义说。众生世间约前义说。文中互举。理实遍通具此二义也。就初二世间自在中。何以得成东入西出等者。通论文中有四重无碍。一处无碍。谓以东方则西故。是故不移东而常在西也。问文中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东没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见在东亦常见在西。故知非移动也。二佛无碍。谓以东佛则是西佛故。常在东佛前则是恒在西佛边也。三身无碍。谓在东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动东身常现西也。问岂是不分身一身在东一身在西耶。答若多身在多处何成奇特。何得名为不思议用也。是故当知定不分身。四入出无碍。谓以入定则是出故。是故不坏入定常见出也。问何必不是先入后出耶。答既言常见入亦常见出故知是则也。理实义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为但显彼菩萨功力故。初之二种非此所辨。以初二则菩萨无力故。问此刹那入定何因则是出耶。答如幻巾作兔此兔则生是死。何以故。以有则是无故。入出等亦尔准思之。又此菩萨以法界为身故。是故纵于东方百千界外见。法界时以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随显现处无不全现。故菩萨身常在入定中现恒在出定中现。无碍圆融难思议也。是故若向出定门中看唯见出不见入。亦不见出竟时也。余义准之。又若约境论理数法尔如此圆融。若约智说由菩萨智了达此法回动自在。今此文中具通二也。就众生世间自在中二。初约自身。后约他身。自中约十二处辨。于中缘起无碍定等圆融。一一皆有十事五对无碍之相。第一对根境无碍。既观根入定还应从根出。为显此根则是境故从境出也。以一心缘起无二而二故。恒相则而根境两分。第二对二定无碍。谓理事二定也。为分别境事应入境定。反入根中为观根空寂应入根定。反入境中以分别境事智即是观根无生智。是故二定无碍唯是一心。第三对二境无碍。谓深广也。此所分别广事即是无生无性深理故。是故真俗双融唯一法界。但以不碍二义故。寄俗于境寄真于根。理实遍通。第四对入出无碍。谓以入定则出故。是虽起定而念不乱也。第五对体用无碍。谓自他也。谓虽现于境广故。人不能知。恒寂故。虽起于定深故。自心恒不散。是故此上十义同为一聚。法界缘起无碍相则故也。又此中复有三重希有。谓根入境出已为一希有。复能境中更示无边分别。非天人所知。为二希有。从境出已示此分别已甚希有。复于彼时定心不散更复希有。何以如此者欲显三昧纯熟故也。文处可知。二童子身下于他身无碍。此有二义。一菩萨化现彼身转变速疾。二菩萨既具三世间身。则以一切众生实报之身作自身故。是故现彼身入此身出也。而彼遍计众生不觉不知。除应度者。此明定用自在可知。第二微细差别自在中。亦三世间皆分折显示。于中毛孔毛端是众生世间之差别。佛光明为智正觉之差别。微尘等余并器世间之差别。悉是菩萨身现于彼等中出入定也。非是观彼入定等。以文中皆言现故。现者现身于彼中也。第三结者有二意。一近别结此第十定。二远通结前十门。是略。约实则无尽

第六喻说玄旨分。亦名举劣显胜分。以上来所明正显一乘普贤行德穷乎佛境。然位次之言盖是外凡十信之位。既越三乘反于视听。滞情对教取信无由。是故举斯近事以镜玄趣令开悟耳。于中有七十七颂分二。初一偈总标。于中众生业等者。下文诸天修罗等是正报。海风等为依报。次一句是下诸龙兴雨等。下句是声闻三昧及梵天等。并于世间有少不测。故云难思。所以为喻况。二别辨中有十八大喻。一声闻现通喻。喻菩萨自在饶益众生力。于中三。初标意。谓理实声闻之通比于菩萨。如牛迹之与大海萤烛之与日光故云无可为喻也。但以今举萤德尚尔。矧乎羲阳。令聪慧者翻对悬解彼云聪慧者能解是义也。次得八下举近喻。后现作下显远趣。二水现四兵喻。喻菩萨海印三昧德。三海天妙音喻。喻菩萨总持巧说令众喜德。四女授辨才喻。喻菩萨方便智授法令喜德。五幻师化术喻。喻菩萨不思议解脱力转变悦机德。六修罗入丝喻。喻菩萨自在无碍通。七象王随变喻。喻菩萨定用隐显自在德。八修罗大身喻。喻菩萨现法界等身德。谓如上文三千大千世界中化一莲华满世界等知之。九帝释破怨喻。喻菩萨降破众魔德。十空声说法喻。喻菩萨无功用心说法利生德。十一空声安慰喻。喻菩萨慈音除恼德。十二天王普应喻。喻菩萨圆回之身应机无碍德。十三魔王自在喻。喻菩萨十力摄生令同行德。十四梵身殊现喻。喻菩萨以解脱力遍坐道场说一切法德。十五摩醯数渧喻。喻菩萨一念了知一切众生心德。十六风轮持散喻。喻菩萨大愿宿成无心无碍而辨说应机德。十七大海包含喻。喻菩萨蕴积众德印现群机德。十八龙王遍降喻。喻菩萨穷尽法界普雨法雨德

第七校量劝发分。于中有十颂半分四。初一偈喻况难。二一偈明说者难。三有三偈半显信行者难。四若三千下五偈举易显难。各是一事向后渐难可知

第八显实证成分中有三偈。一辨益有三。一动地。二降魔。三灭苦。二诸佛摩顶。三述赞随喜

第二会竟

同类推荐
  • 斌雅禅师语录

    斌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张龙湖先生文集

    张龙湖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庄子通

    庄子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僊府琼林经

    上清僊府琼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酿梦人

    酿梦人

    等归人,梦三生,提线木偶倦风尘······
  • 重庆堂随笔

    重庆堂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远古荒芜

    远古荒芜

    荒芜九州大陆,继那泯灭的远古界众神界后,便是繁盛了开来。四大家族各执神兽执掌一方,天下倒也一片安泰,宇礼家的混沌兽,千暮家的麒麟兽,光兰家的火凤,还有那白泽家傲慢的白泽神兽,紫衣离烁,华贵无双,妖媚五月,太过强横,冰霜任穆,为爱而痴,千暮祺泽,铁血傲慢,不染凡尘的昆海之主,玉手轻指,便现了昆仑,有位化了虚无的老人家说,荒芜九州注定消亡,凡身之躯将守护大陆,那横空出世的无礼小童,似姓轩辕。被亘古掩埋了的神之寂灭,万载岁月,若回原点,朝颜,你可还在那里,数尽桃花盼我归?
  • 随笔六十章

    随笔六十章

    《随笔六十章》是作者宓宓的少年作,亦为处女作。此书共有六十章,每章只一首短小诗篇,虽不甚豪迈,却隐含着作者成长路上的见闻感知,花鸟鱼虫、月亮、阳光和小动物等作者喜爱之物都在诗中得见。亲爱的读者朋友,若不嫌宓宓笔拙,进来鉴赏一二吧。
  • 我的师父是狐仙

    我的师父是狐仙

    青阳宗弟子宋青书,机缘巧合拜入狐仙门下,从此逆天改命,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旷世奇缘。流连世间千年,不为成仙,只为等你回来......
  • 上古世纪之失落游侠

    上古世纪之失落游侠

    热爱游戏的少年江山,在上古世纪开服之既遇到千年一次九星连珠意外的穿越到游戏所在的世界!这不是游戏,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在这里只有一次生命,死了就真的死了!哈里拉大陆的哀伤,诺伊大陆的冒险,无尽之海的厮杀,原大陆的线索,只为了寻找回家的路!随着江山的脚步,这个世界神秘的面纱被缓缓揭开,英雄的喋血,女神的献祭,深渊的入侵,诸神的阴谋!是永生还是毁灭?江山是否能找到回家的路?敬请期待!
  • 标准的礼仪规范

    标准的礼仪规范

    交谈是人们传递信息和感情、彼此增进了解和友谊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有来有往、相互交流思想情感的双边或多边活动,同时,交谈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它可以使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愉悦心灵。
  • 内心强大,谁都伤不了你

    内心强大,谁都伤不了你

    《内心强大,谁都伤不了你》从“如何让内心变得强大”出发,以通俗的语言、犀利深入的分析,将心理学、社会学等常识融入现实生活,分析我们在职场、人际、两性等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心理状态,教会读者如何应对险恶的世界、控制情绪、发掘潜能,修一颗强大的内心,在各种险恶面前笑得云淡风轻,走得自信有力。
  • 黑魔导士

    黑魔导士

    世界上本没有光,自从有了暗,光才有了意义。世界上本没有对,自从有了错,对才有了意义。世界上本没有神,自从有了人,神才有了意义。一场延续数万年的仇恨,一个被逼上复仇之路的人……一个他和他的朋友与敌人同样可怕的,背负着无尽宿命的人……——推荐一本仙侠搞笑神作《随身带着系统修仙》
  • 密宗阴阳师

    密宗阴阳师

    我有一个双胞胎姐姐,五岁的时候我们闯下大祸后她生死不明、下落不知,消失多年的爷爷突然回来,他是人是鬼?这对我们家是福还是祸……关水锁龙,锁的又岂止是一条龙?何为密宗阴阳师?古道教古藏传佛宗的分支宗门其中以窥探:天书封神榜,地书生死簿,人书山海经(六道)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