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41600000121

第121章

就前中分三。初有一百四十门明因行体性。二从十种义下八十门明方便造修行。三从十种魔下一百门明因行除障。就前中二。初四十明起行方便。二从十种施下明十度行体。就前中初二十明意业观察。次十身业奋迅。后十语业哮吼。前中初十种观察者。观解方便故。善达所行通塞相故。于中初三观所化。一知业。二知报。三知根。谓能不迷理性无根而能观随事根别。次六觉法宝。一理法。二果法。三教法。四行法。五六观位法。一灭障。二得记。后一定法。亦是所成果用。二有十种周遍观察者。谓审察穷尽故。解能起行故。又释亦得前是审虑筹度。此明举目周察故也。初六令众生得六度行故。后四令他得四丈夫法。一近友。二闻法。三思惟。谓不舍悲也。四修行。令得菩提故。又释后四是自利。一重人。二顺法。三悲。四智。三有十种奋迅者。谓实行内充。威德外溢。又建功玄极。威肃勇健故名奋迅。初一身胜。二心大。三教威。四行用。五破耶。六灭惑。七达法。八广持。九具辩。十圆果。四有十种师子吼者。既勇健无畏。即能决定宣唱故名也。依涅槃经师子吼有十一事具如彼说。此中一觉心吼。二大悲吼。三报恩吼。四大誓吼。五净戒吼。六积德无厌。七积智无足。八证理决然。后二果成决定。此皆先显所成决。后结能成之行可知。第二有十种净施下一百门明十度行。初十施者辍己惠人故。一舍心施。二满愿。三一心。四了田。五无简。六不着。七舍身财。八求大果。九益众生。十净三轮。二有十种戒者防三业非具止作故。于中初七自分中。初三律仪戒。次三摄善戒。一过凡。二背小。三顺大。次一摄众生戒。谓巧拔犯禁故名微密。后三约胜进。亦三聚可知。三有十种忍者。情安于法故。初三耐怨害忍忍他三业所恼故。次五安受苦忍。一不害他。二不惜命。三不轻小。四受割截。五忍苦恶。后二法思惟忍。一离惑。二得法。四有十精进者顺理勤策故。初五明三业精进。身语初二。意业三心。亦是勤勇精进。六无足精进。七难坏精进。八成事精进。九入理精进。十用进。五有十禅者摄心不散故。初四方便。一出俗。二近友。三在静。四离闹。次二正定。一初得。二坚成。次二发惠。一起智。二断惑。上八是现法乐住禅。九利益众生禅。十引起神通等禅。六有十慧者正解照理故。初三解法慧。一解因不即果。二解缘不离果。三解果不断常。次四摄生慧。一拔邪。二知器。三授法。四降魔。后三证理慧。一见法身。二摄胜德。三觉平等。又释初三加行。次四后得。后三正体可知。七有十慈者与乐意故。初一离怨亲。二令得实益。非但口言。谓令离苦因也。三救苦果。四授乐因五令得断果。六令求智果。七身放慈光。八心广如空。上八缘众生慈。九法缘。十无缘。并可知。佛地论中法缘慈缘。五蕴假法与此不同。八有十悲者拔苦意故。于中初总显。余九别辨。别中初六对物起悲。后三授其所益。一愍其容妄故为灭。二伤其真隐故为显。三念彼不知故令悟。九有十喜者庆物获益。于中一庆自发心。二庆舍所有。三庆救毁戒。四庆和诤讼。五庆护正法。六庆乐正法。七庆物同行。八自庆供佛。九庆他得定。十庆他智满。十有十舍者情无取着故。一舍贪嗔。二舍世法。谓八法中利衰依身。称讥毁誉依口。苦乐依意。又利及称誉是生乐因。衰及讥毁是生苦因。以因果通说故有八也。三舍非器。谓于法器众生知时授法。于非法器舍而不嫌。四舍二乘。五舍惑染。六舍背有。七舍异语。八舍非时。谓根未熟待时且舍。九舍非缘。谓有众生应受佛化。非是菩萨所化。亦不强化。是故舍之。十舍异见。上来明因行体性竟。第二有十种义下八十门明造修方便行。于中初四十明自分行。二从十种明足下四十显胜进行。前中初十义者所诠旨故。依义成行故明也。一如教旨。二解俗谛。余八解真谛。一离相。二离染。三绝言。四平等。五一味。六证得。谓正智证理顺如而来故名如来。七真。八灭。并可知。二有十法者。自性执持故以法成行也。初一实行法。次四离障法。次三离相法。后二果法。三有十功德具者。成福之缘故云具也。一谓不断三宝。是功德法由何成。此由劝众生发菩提心。是故此劝名功德之缘具也。余句例然。二巧回向。三正惠教他。四悲心不倦。五能舍身财。六勤修相好。七不轻小善。八不蔑小人。九敬养大人。十舍心广大。四有十种智具者。成智因缘故云具也。于中一近胜人。能得智故名具也。下并准之。二内调心。三住念惠。十智显无尽。如前说。四乐真法乐。五六度四等自折伏故。六出家守心欲恚痴为三觉也。七观法空净。如因陀罗陈者是帝释与修罗战时。列兵在空。影现大海故也。八深解二空。九到无相彼岸。十因渐得智。谓五重渐次相资得也。自分行竟。第二有十种明足下四十明胜进行中。初十明足者委解曰明。周备称足。又惑闇尽故。智用满故。初七解行。后三别显三明可知。二有十种求法者。依求正法以成胜行。初五深心求法。谓自有实心不能勤求。自有勤不能舍命。有能舍命不能为他舍。菩萨不尔故。皆能也。后五广心求法。初二为智深法住。次二为授法断疑。后一为满足正法。三有十种明了法者。既求得法委解照达故云也。于中以普贤法了知三乘凡圣差别法。初一约外凡法。二内凡之始名信行。三内凡之终名法行。四住圣之初名八人。有人释约八忍为八人。今释大般若中名第八人。谓从阿罗汉却数至须陀洹向为第八也。五正得初果灭众结者。灭八十八结见所断惑断恶道生死流。六得第二果观欲味是患尽。余三品惑未尽故。润一受生故云还来受生。七得第三果。三果唯舍欲界。此约实法。通离三界。八罗汉。九缘觉。十菩萨。四有十种向法者顺向普贤法界故。一若违善友即背法门。是故反此名为向法。余皆准此。二觉悟诸天不令着乐名向法也。三常怀惭愧恒向法门。四背二乘名向法。五实心办事。六舍小。七舍耶。八背染因缘。九称根说法。十内住法界。上来造修行竟。第三有十种魔下一百门明离障行分二。初五十明离障成行。后五十明离障加持。前中初二十明所离障体。次十明离障方便。后二十显见佛成行。前中初十魔者于道有障。初一简去无取五蕴故云贪着也。以彼非魔故。二简不染无知等故云染也。以所知障等非是魔故。三简善业故云障碍。四是第六识心慢非是余识。五蕴坏名死故云舍离受生。六他化天魔陵妒故。七作罪不悔令善皆失。又退失善根心不生悔故名为魔。八味定废道。九曲情相附。如依人不依法等。十迷于所求不起大愿。此十种魔皆持业释。谓蕴即魔故。乃不知即魔。问此十魔摄四魔不。答或摄。谓阴天死各一。余皆烦恼收。或不摄。彼四与六各是一门故。以显无尽故。彼据别门。此约普故。二有十种魔业者。前据魔体。今辨所因故云也。又此十业招感天魔。一既忘觉心所修善根唯感人天。岂非魔业。此是耶善根故。二求世报名恶施。业报差别经若有行布施。急性多嗔怒死作大力龙。三厌舍恶人。弃大悲故。四内有四门。一悭法。二呵法器令退学。三求利说。四非器说深。五不如闻行。六乐小乘。七心嗔口说。身恶眼视。八谤法轻人。九文词世论。十舍危就安。十一慢法散动。剩一是增数十也。三有十种舍离魔业者。对障修治故云舍。一他力舍。二自力舍。三诚信力。四忆本力。五离放逸。六求本法。七乐深法。八归佛。九念佛。菩提树者以善根回向。要于此树成菩提故。十善根同性。又同一果也。四有十见佛者行障既离。佛境斯现故云见佛。十中各标名释义。初一安住世间者。示于涅槃无著也。成正觉者。示于世间无著故名无著佛。又释无著是不滞义。谓不滞体寂。现于世间示成正觉。此是总句。下九别显。一由愿力出现故。上云佛愿力故皆悉见。二示往善业得此妙果。令他信知业不虚。又释以胜福业感此相好之身。令物生信故。三净识体住持善根顺成正觉。又持净土等。四虽现世间而常住涅槃故。前即持令顺起。此即欲度常灭。无碍故也。问此岂成总句释。若不尔何成正觉。五即是理法界故。遍一切有为行处。又此现觉之身即遍一切处故名法界佛。如结通处佛。如上即佛身充满诸法界也。六佛虽普遍机感心中。方乃安住心即是佛。上云应受化器。悉充满也。又是净心缘起集成故云安住。七虽现心中常在深定。以于多处皆无著故。八体性不变故云决定。此通在缠等。由此等乃成正觉。不尔即非也。九如能化意普覆群机故。又如所化意皆普覆故。又如末尼珠。普覆应机无思念故。又释如意是自在大用故。此中十佛六相总别等准之。又此十佛摄为五对。初二能所一对。谓初是所出后是能出。次二依正一对。谓初是正报。后持是依报。次二常遍一对。谓涅槃常恒法界普遍。次二现住一对。谓应现心中住定无著。后二体用一对。初体性不动。后用充法界。余门如别说。又法集经云。菩萨入十种法能知诸佛。何等为十。所谓习气佛。果报佛。三昧佛。愿佛。心佛。实佛。同佛。化佛。供养佛。形像佛。乃至广说。五有十种佛业者。前明所见佛体。今辨得佛之因。又此起行顺佛故名佛业。各有标释。初一总约化生。次二显自利行。次二约别化生。一化悔缠者。二化凡小心。次二于恶时护法行。一正法难时。二魔事起时。八不取小果。九不断本愿。十成无碍行。于中七句。一求道不碍离。二于如来下无染不碍求。三令一切下严刹不碍空。四教化下化生不碍无。五诸通下具果不舍因。六示现下示圆不舍分。七现大下现寂不碍生。上五十句明离障成行竟。第二有十种慢业下五十明离障加持行。于中初二十内成离障行。后三十辨外加持行。前中初十举障。后十现治。前中慢业者。执我自高陵他为业。初轻人。次二慢法。四自举。五妒他。六谤法。七自恃。八求师过。九不能问。十明慢障道。二有十种智业者显对治行也。谓既识障惑不令增长。成情从理。敬重法行故名智业。初二信法念佛。次二近人乐法。次二敬他自净。次二顺理重行。后二成德灭惑。并此智之作用故名也。第二有十魔所摄持者下三十辨外加持行。初十明怨障加持。即所离障也。后二十明佛法加持。即能治行也。前中由内行乖理。外魔得便故名摄持。又行乖理即是魔摄。初二怠心舍法。次二起贪自度。次二舍愿起断。次二成小舍大。后二舍悲谤法。二有十佛摄持者既离魔摄。即佛加持远耶入正。理宜故也。初二约心摄。次二约起行摄。次二约悲智摄。一悲。二智。次二约巧惠。一巧。二惠。后二约智断。一断。一智。并此佛力摄持令成此等行也。三有十种法摄持者。舍过从法故为摄持。初四即四法印法。次二十二缘生法。次二即三乘法。后二此净法。一性净。二断净。并由法力。成此等行故名摄持。上来总三百二十门明因圆究竟讫

同类推荐
  •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treatise on Good Works

    A treatise on Good Wor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福建通志列传选

    福建通志列传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is Own People

    His Own Peop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亭堂

    亭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天价闪婚:捡到绝色萌妻

    天价闪婚:捡到绝色萌妻

    一场意外,大龄剩女与阳光帅哥闪电结婚。闪婚容易,经营不易,婚后的生活波折麻烦不断。身份的差距,刻薄婆婆的刁难,小姑子的心计,老公前女友的归来将本来就不平和的家庭闹得鸡飞狗跳。善良单纯的她在一步步的忍让中换来的却是更加无情的打击与折磨,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婆婆腹黑刻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小三恶毒,直接让你不得好死;小姑子虚伪,撕开你的真面目;且看柔弱小白兔如何大战强势腹黑婆婆,无耻的小三,傲娇的小姑子……
  • 道德经解

    道德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妈咪的情人

    妈咪的情人

    寻欢的他,失恋的她,一起走进房。他是金主,她是情人,一个为钱一个为色。七日狂欢,激情不再,他们以为不会再遇。
  • 谓伈忧

    谓伈忧

    宿命就像困兽,咬着你便不肯松手!宿命就像是魔咒,三人成了虎,注定了她一世的被争夺!她姓夜,单名一个“伈”字!“伈”,便是人心的意思!二十年前北国最强大的巫师,舍了性命卜得一卦。卦象上说:妖星涅槃,势必重生。天女出世,乱止天下。为此所有的北国人深信不疑的时候,除了北夙!朗艳独绝,冠绝天下。为了她倾世的美貌,多少人迷乱了天下,除了北夙!江湖传言:得天女者,得天下!为了所谓的九五之尊,天下人疯了一般的对她争夺,除了北夙!她本生性薄凉!师傅说她,命中带着煞星!孤星逐日之命,一辈子只能一个人孤苦无依的漂泊,决不能因为一个人而停下。因为,停下来她就必须得死!所以,她从不来不爱这世上任何一人,除了北夙!人世苍凉,莽莽天下,何处是家?于她而言,北夙是解药也是毒药。二十年后,北国国君北夙继位。登基的第一天,便纳了一百个妃子。他大兴土木,大建后宫。他大肆奢华,奢侈淫靡。他酒池肉林,夜夜欢歌。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他夜宠三妃,甚至还不惜堂而皇之的出入妓倌。国难当头,他却还在女人的怀里醉得天昏地暗!他干尽了天下人不耻的事情,他成了只知yínyù的昏君。他逼得天下人对他唾骂,他逼得百姓不惜聚众谋反。他就是要这样,他这么些年处心积虑的,不惜折磨自己、折腾自己、诋毁自己,他就是在逼那个女人回来!回到他的身边来!不再让那个女人再离开他半步,不再让那个女人出现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他北夙这一生,他要的从来都不是这个天下,他最想要的从来只有那个名叫夜伈的女人。那个把他的心掏空,空得一点也不剩下的女人!那个冷酷无情的夜伈!
  • 大雪围城

    大雪围城

    东北是走向沉沦,还是蓄势崛起?顺城作为全国棚户区改造的策源地,历时三年时间创造性地完成了30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为全国棚改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作品通过一座城市35年的变迁,讲述了商人陈靖西、失业工人小阁、基层干部姜示范、乔亚丽等人物形象,反映了东北经济转型期,各种人等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撞击,语言幽默、故事鲜活,情感复杂,全方位地展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生态。
  • 雪球专刊第089期:时间的玫瑰

    雪球专刊第089期:时间的玫瑰

    时间是价值投资者的良师益友。作为初入股市的你,如何才能像投资老手那样,学会长线持股,静待时间玫瑰的绽放?长线投资如何选股,如何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拿住传说中的牛票?参见本期雪球专刊——《时间的玫瑰》。
  • 诸神的时间

    诸神的时间

    一个叫寒羽的少年因一场事故失去了父母,他从此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切断了与所有人的接触。因为他获得了一份不得了的力量,他怕把他人牵扯进来。直到遇见与他持有一样力量的人,寒羽才振作起来。不仅如此,他还找到了他活下去的意义。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做人做事做学问

    做人做事做学问

    本书收入了姜维壮的《我心目中的许毅同志》、白景明的《一位永葆学术激情的经济学家》、韩继东的《许毅国民经济成本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文章。
  •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1938年生人。退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員。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爱诗词丶收藏丶书法丶艺术刻字丶民间工艺。柳公葫芦是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诗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