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2800000040

第40章

五有二門。明五地中行。初門明勝慢對治行。後門明後二分中行。今初分二。初總標四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無量道(至)無量莊嚴道。

以此四門同顯道義。義皆無量。類例相從。故總標之。約義須分故。後二屬後。

二別明初門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量道。

謂十平等心。及隨如道行。皆是菩薩正道所游路故。以觸境皆如。道無不在。況虗空等十。一一無量。道豈有涯。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

十中初四各一無量。後四即佛界無量。

虗空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

虗空無量。亦橫亦豎。

法界無邊故菩薩道亦無量。

法界非橫非豎。虗空法界約無分量。餘八廣多無量。兼無分量。

眾生界無盡故(至)劫數不可盡故菩薩道亦無量。

劫數即豎論無量。餘七橫論無量。

一切眾生語言法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

語言亦屬眾生。亦是調伏界無量。

如來身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至)菩薩道亦無量。

四結。

是為十。

二無量助道法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量助道。

即不住道行勝。及彼果勝中行。以智契如是謂正道。萬行資緣皆為助道。此二合行名不住道。今以圓融之修無不契如。並為正道。皆互相資。並為助道。故舉虗空等十。不異前章。然正道不隨事轉。同稱無量。助道隨事。故隨所等事。名無邊無盡等。

二釋。

所謂如虗空界無量(至)積集助道亦如是無有量。

三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量智慧。

第六有一門。明六地中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量修道。

般若現前。為真修故。無去來等。即十平等等故。前四即勝慢對治中行。攝十平等。後六即彼果勝中行。不住道行。勝十種觀。緣彼已廣故。此略不明。四中前三約法。後一約喻。法中彼從別義。開成前八。今總明之。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不來不去修身語意業無動作故。

不起心。

不增不減修如本性故。

稱本性。

非有非無修無自性故。

遣修相亦可配三性三無性。如理思之。

如幻如夢如影如響(至)修離一切執著故。

舉七喻。通顯無著後六果勝中行。

空無相無願無作修明見三界而集福德不休息故。

雖證三空。而集福德。

不可說無言說離言說修遠離施設安立法故。

不著教法。不可說者。理圓言徧。言不能詮故。無言說者。性無言故。離言說者。忘言方會故。

不壞法界修智慧現知一切法故。

不壞事法界。

不壞真如實際修普入真如實際虗空際故。

不壞真理。

廣大智慧修諸有所作力無盡故。

總明權實之智。故力無盡。上皆自分修。

住如來十力四無所畏(至)現見一切法無疑惑故。

即勝進修。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則得如來一切智無上善巧修。

七有三門。明七地中行。初門權實雙行。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莊嚴道。

即彼地中樂無作行。對治十種方便智。及雙行果。發起勝行中。以權實交飾。故曰莊嚴。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三。初五自行無染。

佛子菩薩摩訶薩不離欲界(至)是為第五莊嚴道。

二隨有攝化四。初無染而化。

已到一切世間彼岸(至)是為第六莊嚴道。

二處正入邪。

安住正道正智正見(至)是為第七莊嚴道。

三持犯權實。

常善護持如來淨戒(至)是為第八莊嚴道。

四人法權實。

不由他教得無礙辯(至)是為第九莊嚴道。

三總顯因果權實三。初因圓示缺。

善根具足諸行究竟(至)於一切國土示現受生。

示現受生。是因未滿故。

二同界境界而不捨因。因有十句。

與三世諸佛同一境界而不廢菩薩行。

行通二利。

不捨菩薩法。

法即教法。

不懈菩薩業。

業謂利他。

不離菩薩道。

道謂正智。

不施菩薩儀。

儀謂制聽。

不斷菩薩取。

取即願求。

不息菩薩巧方便。

巧謂權變。上皆所作。

不絕菩薩所作事。

事總語因體。

不厭菩薩生成用。

用即因成大用。

不止菩薩住持力。

力即長用不絕。

三徵釋。

何以故菩薩欲疾證阿耨多羅(至)是為第十莊嚴道。

四勸。

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亦不捨菩薩道。

二明念念進趣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足。

即彼障對治中。修行無量種。及雙行分中菩提分差別等。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持戒足殊勝大願(至)一切菩提分法不退轉故。

上二約行。一戒。二進。

神通足隨眾生欲(至)不離一佛剎往一切佛剎故。

此二約通。一總。二別。

深心足願求一切殊勝法故(至)一切所作咸究竟故。

此二約心。一願。二誓。

隨順足不違一切尊者教故(至)佛所說法不疲懈故。

此二約法。一順。二持。

法雨足為眾演法無怯弱故(至)一切諸惡悉遠離故。

後二約德。一演。二伏。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悉能徧至一切世界。

三明取授自在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手。

即雙行分中能作大義。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深信手於佛所說一向忍可究竟受持故。

上一約取。謂念念修習一切佛法。向佛智故。餘九約授。於中前五明四攝。

布施手有來求者隨其所欲(至)舒展右掌相迎引故。

上布施。下愛語。

供養諸佛手集眾福德(至)悉斷一切眾生疑故。

此二句皆利行攝。

令超三界手授與眾生拔出欲泥故。

即同事共一手作。而拔出故。後四即四家。

置於彼岸手暴流中救溺眾生故。

苦情淨故。

不悋正法手所有妙法悉以開示故。

示諸諦故。

善用眾論手以智慧藥滅身心病故。

般若力故。

恒持智寶手開法光明破煩惱闇故。

捨煩惱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普覆十方一切世界。

八有三門。明第八地中行。以內證無生故。皆約內事。明內德圓滿。即分為三。初腹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腹。

明含容清淨德。即彼集地分中。無住道清淨等。故及淨忍分中。得無生故。亦是得勝行分中。離一切貪等故。世人之腹。多含穢惡。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離諂曲腹心清淨故(至)清淨心腹離諸惡故。

上六明惡無不離。

觀察飲食腹念如實法(至)出離道腹善成熟深心故。

此三明善無不積若能如是凡即佛腹。

遠離一切邊見垢腹令一切眾生得入佛腹故。

後一亦惡無不離。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悉能容受一切眾生。

二藏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

前總舉其腹。今別明五藏。由得勝行。諸佛勸起一。念出生。含攝成熟。無量德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不斷佛種是菩薩藏(至)令其得入不退法輪故。

上三出生三寶。

覺悟正定眾生是菩薩藏(至)令未來因悉得成就故。

此三成熟。三聚邪定亦有佛性。為未來因故。起悲為緣。涅槃云。一闡提人雖復斷善。由佛性力。未來善根還得生長。即其義也。

滿佛十力不可壞因(至)於一念中悉明見故。

後四攝授佛果最後。即一切智也。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不可壞大智慧藏。

三心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

即五藏之一。最為勝故。五藏主故。即此地能成諸善無功用心。前初地中明心。梵云質多。即慮知心。對身口故。今此梵云纈唎陀耶。此云肉團心。對餘藏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精勤心一切所作(至)積集相好福德行故。

上二攝善。一勤。二策。

大勇健心摧破一切(至)除滅一切諸煩惱故。

此二破惡。一破緣。二破因。

不退轉心乃至菩提(至)知心不動無所著故。

此二成行。一堅。二淨。前六自利。

知眾生心隨其解欲(至)不以別乘而救護故。

此二攝生一智。今悟二慈。拯救大梵住。即四無量。

空無相無願無作心(至)乃至不能動一毛故。

後二成德。一深。二固。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則得如來無上大智光明藏心。

九有二門。明九地行。法師入有備外嚴故。初門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被甲。

明大地十心如被甲冑防外護內將趣入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被大慈甲救護一切(至)於一切法離疑惑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悉能摧伏一切魔軍。

二住地心。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器仗。

器仗似外。以住地心。窮十稠林。無不破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布施是菩薩器仗(至)遠離一切邪命故。

上五順仗破障。

善巧方便是菩薩器仗(至)不斷菩薩行教化眾生故。

此三句違仗破障。如令賊破賊故。

說如實法是菩薩器仗能破一切執著故。

此一非順非違仗。如以良謀不用兵仗。無不破故。

一切智是菩薩器仗不捨菩薩行門故。

後一功成立德器仗。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長夜所集煩惱結使。

十有十三門。明十地行。十地德圓。故寄六根四儀業用明之。且分為三。初一總標德首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首。

居受職位首。出眾聖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涅槃首無能見頂故(至)三千界中最為勝故。

上三果首。

第一善根首三界眾生(至)於一切處常尊勝故。

此三標之以因。釋之以果。

般若波羅蜜首長養一切(至)能令三寶種不斷絕故。

後四直明行首。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大智慧首。

二六根勝德。初明十眼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眼。

明十眼者。即大盡分中。如實知見一切法故。

二釋。

所謂肉眼見一切色故。

前五名同諸教。而體用不同諸宗。肉眼見障內色故。智論三十七說。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等。天眼方見遠等。仍有分齊。今肉眼見一切色。已過二眼。故四十四自指云。不思議經應見遠。此中不說。

天眼見一切眾生心故。

然天眼是假和合。不見實相。今明見心。即似同於彼。然心通性相。則亦不同。

慧眼見一切眾生諸根境界故。

此中慧眼似彼法眼。此中法眼似彼慧眼。所以互者。以彼慧眼不能見眾生盡滅一異。不能度生。今顯實過權。反此明能。

法眼見一切法如實相故。

彼中法眼雖知於法。不能徧知眾生方便道。今反此故。明知一切意欲異權故耳。

佛眼見如來十力故。

彼佛眼無細不知。今舉勝況劣。又十力無不該故。

智眼智見諸法故。

智眼見事。即法眼開出。

光明眼見佛光明故。

光明眼通身智光。義兼法慧。

出生死眼見涅槃故。

然涅槃不可見。絕見方見。見圓寂故。

無礙眼所見無障故。

總見諸眼境界。皆無障故。此即一眼具多。為不壞相。須列十眼。

一切智眼見普門法界故。

即是普眼。非但見法界重重。亦乃法界即眼。故為普門。故知十眼全以無礙法界。而為其體。若辨次第。以肉眼見生受苦。次以天眼了知其心。次別知根境。次引入如實。次令得佛力。次尋光而見。次同歸寂滅。後等同法界。餘如別章。

三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大智慧眼。

二耳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耳。

然眼等六根。由得解脫神通無上故。令見聞嗅觸等。皆自在故。總就行辨。此門亦即釋名分中。聞持如來大法雨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聞讚歎聲斷除貪愛聞毀呰聲斷除瞋恚。

上二離順離違。

聞說二乘不著不求聞菩薩道歡喜踊躍。

此二棄小欣大。

聞地獄等謂苦難處(至)知彼皆是無常之法。

此二愍苦厭樂。

聞有讚歎諸佛功德(至)發心修行願到彼岸。

此二滿果圓因。

聞十方世界一切音聲(至)而恒不捨化眾生事。

後二了俗同真。悲智俱運。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成就此法(至)無上大智慧耳。

三鼻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鼻。

嗅行香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聞諸臭物不以為臭(至)非香非臭安住於捨。

上四聞香體。俱舍有四。總名為香。一好香謂沉檀香。二惡香謂葱薤等。三等香。四不等香。謂於前二增益依身。名為等香。損減依身。名不等香。故亦不離好惡。今此中俱聞。聞其上二。更無別體。非香非臭。對前成三。謂如柴炭等。

若聞眾生衣服臥具(至)皆知彼過去所行之行。

此三聞香表用。瑜伽中上二界既無。鼻舌二識亦無。香味二塵語其無麤。此聞有頂香者。明其聞細。菩薩力故。又有頂言。餘處多明是色究竟。準晉經中。聞非想香。則有頂言。亦是三有之頂。既有通果之色。亦有通果之香。

若聞諸聲聞布施持戒(至)亦不廢捨諸菩薩行。

後三聞出世人法。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成就此法(至)無量無邊清淨鼻。

四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舌。

演法味故。下三為成六根。非顯三業。三業前已有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開示演說無盡眾生行舌(至)開闡大乘助道舌。

前五約辨顯德。後五約用。

徧覆十方虗空舌(至)滅一切生死煩惱令至涅槃舌。

降四魔。魔即天魔。生即蘊魔。死及煩惱。文中皆具。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覆徧一切諸佛國土無上舌。

五身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身。

隨行成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人身為教化一切諸人(至)示現一切眾生身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成就此法則得如來無上之身。

六意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意。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上首意發起一切善根故。

上一總明。餘九別顯。

安住意深信堅固不動(至)深入佛三昧無我我所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無上意。

三有四門。明四儀動止行。初行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

動遊行法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聞法行愛樂於法故(至)令速轉還故。

轉還者。轉有漏定。還無漏故。

趣向法義行速得智慧故(至)不斷生死相續故。

不斷生死者。若斷生死。非真涅槃故。

成滿一切佛法行不捨菩薩法行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有來無去行。

二住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住。

止息散動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菩提心住曾不忘失故(至)學成佛威儀故。

前七自分住。後三勝進住。

出生神通住圓滿大智故(至)力無畏一切佛法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智無上住。

三坐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坐。

多時安處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轉輪王坐興十善道故(至)於自他心得自在故。

前四世坐以攝物。後六法坐以成德。

師子坐能說法故(至)金剛坐降伏眾魔及外道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正覺坐。

四臥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臥。

放捨身心。合法體故。十事各同臥之一義。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寂靜臥身心憺怕故。

加行調身心。

禪定臥如理修行故。

習修。

三昧臥心身柔輭故。

得定前三。顯定後七。定益亦兼餘善。

梵天臥不惱自他故。

獨己臥。

善業臥於後不悔故。

離尸伏故。

正信臥不可傾動故。

離依倚。

正道臥善友開覺故。

思明相故。互警覺故。

妙願臥善巧迴向故。

右脇臥。

一切事畢臥所作成辦故捨諸功用臥一切慣習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悉能開悟一切眾生。

五所住處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所住處。

知有棲止之處所故。前明能住。此辨所住。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以大慈為所住處(至)得授記莂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無上無礙所住處。

六所行處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所行處。

前辨能行。此辨所行。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以正念為所行處滿足念處故。

初四自行上一依四念。阿難四問。佛令依住。今辨依行。餘可思準。

以諸趣為所行處正覺法趣故(至)而不斷菩薩行故。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所行處。

六有五十一門。答上因圓果滿。若剋實而論。成如來力。下四門方明果滿。前皆因圓。以八相前五猶屬因故。為明八相皆示現故。通入果中即分為二。初三十二門。明因圓究竟。即等覺位。後一十九門。明現果圓滿行。即妙覺位。前中分三。初一十四門。明因行體性二。初四門起行方便三。初二門意業觀察二。初觀察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觀察。

解方便故。達通塞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知諸業觀察微細悉見故(至)了達無根故。

上三觀所化。次四觀能化法。

知諸法觀察不壞法界故。

理法。

見佛法觀察勤修佛眼故。

果法。

得智慧觀察如理說法故。

教法。

無生忍觀察決了佛法故。

行法後三觀位。

不退地觀察滅一切煩惱超出三界二乘地故。

超劣。

灌頂地觀察於一切佛法自在不動故。

得位。

善覺智三昧觀察於一切十方施作佛事故。

同果用。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如來無上大觀察智。

二普觀察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普觀察。

審慮周徧故。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普觀一切諸來求者(至)令除疑惑破有見故。

前六以六度治六蔽眾生。後四雙明二利之行。

普觀一切平等善友順其教命住佛法故。

順人。

普觀一切所聞之法疾得證見最上義故。

證法。

普觀一切無邊眾生常不捨離大悲力故。

下化。

普觀一切諸佛之法速得成就一切智故。

上成。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普觀察。

二身業自在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奮迅。

謂實德內充。威德外溢。如師子王奮迅威勢。更有異釋。如法界品辨。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牛王奮迅映蔽一切(至)摧伏眾魔及外道故。

前五寄喻。

勇健奮迅能於生死(至)咸令受益心歡喜故。

此四約法。上皆自分。後一勝進。

如來奮迅一切智智(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四結。

是為十若諸菩薩(至)於一切法無上自在奮迅。

三語業宣暢四。初標。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師子吼。

既勇健無畏。則能決定宣唱。

二徵。

何等為十。

三釋。

所謂唱言我當必定成正等覺(至)是大悲大師子吼。

次句令物度苦脫集。安道證滅。

我當令佛法僧種無有斷絕(至)如說而作大師子吼。

四結勸。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至)如來無上大師子吼。

同类推荐
  • 易筮通变

    易筮通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ILIAD

    THE ILI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随园诗话

    随园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tories of Modern French Novels

    Stories of Modern French Nove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朴元曲集

    白朴元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凌云武魂

    凌云武魂

    乡下铁匠卫骑,误入天火遗地,从此开启一段新的神话一手长枪比青霜,腰间弯弓新月样踏破千军复万马,天下何人敢拦君
  • 重生归豪门

    重生归豪门

    她是多面女王,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她是谁,又有着怎样的秘密。他是位于世界金字塔顶端的王者,一次魔都之行竟让他栽了个大跟头。多面女王,竟感挑战我的底线,不要被我找到,否则我会让你付出代价。这是一个穿越者在世界顶端游走的故事。
  • 佛说秘密相经

    佛说秘密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法学院之美杜莎之泪

    魔法学院之美杜莎之泪

    人们把你囚禁在祭祀台的柱子上,鬼们贪婪地扑上去吸食你的血肉,神门拿着属于你的剑嘲笑你愚笨————那地狱完了,你就像那被孤立的魔王,当天丛云刺穿你的胸膛并且缓缓旋转,当鬼的利爪撕开你的肌肉,你是否会仰天长笑——像当年的须佐之男一样嘲笑?
  • 邪妃太毒:王爷太无耻

    邪妃太毒:王爷太无耻

    二十年前的一场浩劫,江山易主,倾世颠覆。二十年后的一场乱世,六国争霸,四海翻涌。天降异物,得其者得天下之所欲也。断言残卷书字一段,是传言还是预言?野心,阴谋,仇恨,流言,欲望,追随,记忆,轮回……他说:“天下人最想得到的三样东西,权利,财富,不老不死。”她说:“我最想要的三样东西,江湖,逍遥,爱我的人。”入宫嫁他不过应了旨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三年夫妻,空座妃位,见他夜夜笙歌,躺在红暖帐内的女人不是她,她笑得云淡风轻:“随他去罢,本宫终是要走出这宫门的。”她懒得去计较,懒得去在乎,步履薄冰,只求能保住自己那不值钱的小命,离开这个困了她三年的牢笼。却不想一夜宫变,血流成河,断了她的江湖梦。
  • 庶女凶猛:纨绔太子妃

    庶女凶猛:纨绔太子妃

    十年前,她惨遭主母凌虐,亲眼看着主母杀了她母亲与弟弟,一尸两命。乱葬岗内爬出,她发誓……若他日猛虎归山,必要将这相府血染半边天。十年后,清秀女子轻佻柳眉的对着躺在床上的主母说:“母亲,你可要好好养身体,不然还怎么来找我报仇呢?哦,对了。有件事情忘了告诉你,你刘家因为涉嫌私通敌国,皇上已下旨明日午时,满门抄斩。还有大姐,堂堂龙啸国第一美人儿,如今已沦为了青楼女子。还是最下等的那种……”活生生气死主母。斗主母,斗姨娘,斗嫡姐,斗庶姐。原本以为只要报了相府的仇便能逍遥自在,却不料丞相爷竟将她当成礼物献给皇子。哼!她不招惹别人,别人偏要来招惹她,既然如此……那就来个天翻地覆,改朝换代可好?他,司无邪、江湖上头号杀人魔王。外号索命阎王,无情、无心、无爱。“诗儿,听说今日太子想轻薄你?明日,我便杀了他。敢动我家诗儿,简直找死。”谁说司无邪无爱?谁说司无邪无情……给老娘站出来。他明明就很有爱!
  • 九界帝魔

    九界帝魔

    吴南风本过着安逸的生活,但这一日,突如其来的师门之变让他的命运颠沛流离,劫后余生的他带着身世之谜落入海中。在加入大陆第一名派后,他经历了重重磨难:悬崖惊魂、大战九头墨应龙、得到千年古树之精元、与南疆派大战。。。为了救活心上人而猎杀漠北三神兽,遭到人神共愤的他,是否会永坠魔界?
  • 中华偏方单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偏方单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单、偏方是伟大的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其历史渊远流长,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小偏方治大病”之说,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正因为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使得许多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辛勤耕耘,遍收古今,广采博引,集腋成裘,汇以成集,为本已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不断添砖加瓦。笔者研习中医多年,独爱单方、偏方,本着“撷取精华、重在实效”的原则编撰此书。
  • 反叛

    反叛

    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13岁少女珊,无意中发现自己拥有超能力——意念,末世爆发前被科学狂人吴博士抓去当试验品,与她同去的人中94%的人变异失败,成为了变异丧尸。博士的助手剑决定放走珊,珊被感动,带着剑一起走了,可是,故乡的热土已经被变异的丧尸占据,自己遭到军队的通缉追捕,她到底要何去何从?
  • 人族崛起

    人族崛起

    这是一个平凡的人族反抗神魔的逆袭之旅,这是一众奴族自强不息的热血之旅,这是蛮荒世界的全景展示,这里更有各种各样的战争与爱情,友情跟亲情。这是一部蛮荒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