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9600000003

第3章

三归在者。复分为四。一归藏。二归分。三归乘。并如法苑藏.分.乘章。四归名者。初辨。后归。辨有三。一辨六释。亦如法苑总聊简章得名悬隔辨然有解六释中依士依主作四句辨云。有依士非依主。如取之蕴。以取是所非心王故。有依主非依士。如蕴之取。此不应尔。若依士依主二不相摄应有七释。有解六释勒为三例。一同体非别。持业.带数。二别体非同相违.邻近。三亦同亦别。依主.有财。思之理有相滥。若所释法通即不障。据六释体即不必然。且如四断断者是勤心所。四者是数。即不相应。云何同体。又如相违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以二法别合一处说据体各异。如五识身相应地自是地。不是用彼意相应之五识为地。亦非以五即意地等。既言五识身相应地。此岂别体 要集云。三藏相传约分为四。一用自非他。二用他非自。三自他俱用。四自他俱不用。持业唯初句。依主唯第三。有财唯第二。相违唯第四。邻近通二.三。带数初及三。乃至带数三句如四正断即初句。四即正断故。如四神足即第三句。四属欲等非神足故。如说三藏法师亦是第三句。若但言三藏是第二句。三即是藏俱非人故。彼释极广。恐烦不具。然准此释有相杂乱。六释简滥应可思之。二辨四名。谓教.理.行.果。然真帝三藏有五种名。一义。二相。三方便。四果。五极清净。极清净者是阿含净故即是教。然义.相二大意不别。以所诠正有实道理名义清净。远离增减名相清净。故今合之为所诠理总立四名 于中分二。初立名不同。后立名意 立名不同者。一依教有三名。一无义言。如四吠陀论。婆罗门诵之音声有上中下甚自可爱。但寻声求理都无义趣。故名无义言。如吠陀论云。我已饮甘露。成就不复死我已入火光。愿诸天知识。谓钻乳海以为甘露。饮之则得不死。诵此等言甚好音声。而都无义故云无义。二邪妄言。如九十六种外道。亦说因果但明乖僻故名邪妄三如义言如佛法说因果道理。苦.集为世间因果。灭.道为出世因果。如名真实故名如义言 依理亦有三名者。一增益义。如外道说有漏之法为常乐我净。故名增益义。二损减义。如断见说断邪见谤无善.恶因果等。名损减义。三顺体义。如佛所说有说为有无说为无称法体故名顺体义 依行亦三名。一顺世因。如依俗典事君尽忠文朋存信等。二邪僻因。谓诸外道妄计诸邪戒等。三处中因者。谓依佛教行处中行离苦.乐边等 依果三名者。一谄诳果。如臣从君命以取叨荣等。二虚妄果者。谓诸外道妄计无想及有顶等。以为涅槃等。三出世果者。如佛所说三乘所得菩提涅槃 立名意者。为得四清净故立此四名。为得教清净故立如义言。言教无杂一切莫过如义而立不可破坏可得悟理。教诠不正易可破坏。不得悟理故立如义言为得理清净故立顺体义名。理有增减正智观之理则不可入。顺体而说正智观之理则易入。故立顺体义名为得行清净故立处中因名。以处中行对彼顺世及邪僻因彼俱可转。此处中行则不可转。以处中行内观界.处等。望僻因行僻因可转。观蕴.界等则不可转。以四谛因果所有观行对观蕴等。蕴等可转。以二空行望四谛行。四谛可转。二空之行则不可转。以二空智既不可转。证真之智亦不可转。以不可转。即此真智及后得智为正行体。能令所得果不可转。即名方便清净正行。正行有二能。一出恶入善。二出有为入无为。故此正行即处中因。为得果清净故立出世果名。果清净者是无余涅槃。一切患累皆已尽故名果清净。有漏有四失。即无常.苦.空.无我。无为有四德。即常.乐.我.净。既离过失故名出世果。此意由依正教观正理。起正行得圣果。若教有邪不显正理。故依起行即皆颠倒。行既颠倒便获恶果。故为得此四种清净立此四名。又为依正教生闻惠。依正理起思惠。依正行得修惠。三惠既圆当得圣果。故摄论云。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故立四名 三依人法二。立其名目。于中有二。一立意。二差别。初立意者凡有两义。一依善意二依恶意。若依善意即立恭敬名。若依恶意即立毁訾名。如呼为法师法主等是恭敬人名。呼为过人贱人此毁訾人名。若呼为正法胜法是恭敬法名。呼为邪法恶法是毁訾法名。如弊魔经等是毁人名。须达拏大子经等是恭敬人名。十八泥梨经等是毁訾法名。大般若经等是恭敬法名。于中复双单名别。如佛藏经菩萨藏经等双恭敬二。有双毁訾人法如魔逆经等。有于人处亦毁亦敬。如未生怨王经。有于法处亦敬亦毁如辨中边论。中是所敬。边是所毁。有于人.法俱敬俱毁。如旧云部执异论。部执是恭敬名。异是毁訾名。部是众义。名圣弟子为部。执是取义。皆取佛说三藏之中所说法义。然执名乃通能所。正以所执之法为执。能执之人是圣弟子。所执之法皆是佛法。今以部名目圣弟子众。以执名目佛所说法。故部执是恭敬名。所恭敬者不过人之与法。部是人名。执是法名。分破是异义。人.法皆分破故名为异。圣弟子众各相朋党即是人异。取执之义又各不同。即是法异人相傥故。人起诤执法不同故。法相非斥故立异名。故异是毁訾名 然今此论是恭敬名。成立世尊圣教所说唯识教理故 或毁訾名。令依于智不依识故 或此识言虽是所厌。恭敬世尊。所起教理故名成唯识论 问何故于此人法二处立此等名 答依佛灭诤法故。灭诤有二。一灭外诤。二灭内诤。外诤即灭人诤。内诤即灭法诤。毁人灭人诤。毁法灭法诤。灭人诤令修六和敬。此彼同持戒。同见谛。同用财。戒.见.财三彼我不隔故和合无诤。身.语.意三各修慈悲。拔苦与乐以摄前人故和合不诤。二灭内诤者。所说法有二。黑说.大说。如次内.外对。大.小对。了.不了对。说恶.说善对。传闻前人说黑说法及大说法。不得便信依。约三藏相应则应信受。若不与相应则应弃舍。若依此而执义。法则和无诤 问何故须灭二诤 答修悲智习成佛德。由佛有般若及以慈悲。以般若故摄正法令和。以慈悲故摄生令和。诸造论释亦依学佛般若.慈悲。摄法摄生故。又有多解如部执疏广解 二辨差别者。诸经论中亦有依法依喻为名。或单或双。诸经之中有依处时事法立名并在法摄。依法喻者。为利钝根故。为显法明净故。亦为赞毁故。依三宝立亦人.法收。上无不尽广说此人.法差别摄彼诸名。并举教显并如法华义决。上辨名讫 第二归名者。复分为四。一总解释成唯识论。二别辨能所成号。三明立名之意。四通释情疑 初总解释如枢要辨释能所成枢要十解。今又加之。言唯识者。从粗至细总有五重。如唯识章辨。即以所诠既有五重。能诠之教亦有五别。或以世亲五理成佛五教。或以五教成彼五理。或以五教成五教。或以五理成五理。或以五理成佛五理教。或以五教成佛五教理。或以五教理成佛五教。或以五理教成佛五理。或以五教理成佛五教理。且以世亲望佛所说。为四十五释。又护法等释双望彼二亦成四十五。合九十释。复以天亲.护法等教成境.行.果三。以理成三复有六释。足前枢要。有一百六释。复以教.理等绮互单双乃更有多。思准可悉 明立意者。枢要广说 四通释情疑者。枢要云。问准下正宗或分为二。一因二果。已下文是。虽次下云上立成唯识名之意。即问此立意故为释疑 又问何故经说唯心。论言唯识 答一云心.意.识了体一名殊。各举一名亦无妨也。二云心积集法胜。识即了别境强。如瑜伽论五十一云。据胜道理建立心.意.识差别。即心谓第八识。杂染.还灭之根本故。经据初名论依后义。三云心.意通果。识。但在因。经依通称论约局名。四者论从所厌为名。经依体义为目。

四科释本文者。有三。一辨年.主如疏所明。二明支分者。谓诸菩萨所造论意。非但为弘佛经。亦为广显瑜伽中义。诠教不同略有十支。支谓支分。并是瑜伽所有支分。言十支者。一百法论(名略陈名数论)。二五蕴论(名粗释体义论又名依名释义论)。此上二论天亲菩萨之所作也。三显杨论名总苞众义论。此论无著菩萨造。四摄大乘(名广苞大义论)。此论本无著菩萨造。释论天亲及无性等造。五杂集论(名分别名数论。亦名广陈体义论)。此论本是无著等造。今盛行者唯觉师子释。安惠菩萨糅。六辨中边论(名离僻彰中论)。此论本颂是慈氏菩萨造。释论天亲菩萨造。七二十唯识论(名摧破邪山论)。八三十唯识论(名高建法幢论)。此之二论本颂并天亲造。三十唯识释是护法菩萨等造。二十唯识天亲菩萨释。九大庄严论(名庄严体义论)。此论本颂慈氏菩萨造。释天亲菩萨造。十分别瑜伽论(名摄散归观论)。此是慈氏菩萨之所造也。今又助解。或十支中除摄大乘。彼论别释阿毗达摩经。非瑜伽论支分之义。应加正理门论。以论缘起中云案达罗国王请陈那菩萨证无学果。菩萨抚之欲遂王请文殊师利于虚空中弹指警曰。何舍大心而期小果。可制因明以弘慈氏所造瑜伽论。菩萨敬受指诲奉以周旋。遂造正理门论。故应取此以为一支。集量.因明皆此支摄。正理门论。名建正摧邪论。或可。旧释为正。虽释阿毗达摩。瑜伽亦是广释诸经。唯识即是华严等说既是彼支。故取摄论亦复无妨。若尔因明何支所摄。答义门少故略不名支。故此唯识即十支中之一支也 三正科解如疏具辨 西明云。然诸释中所宗各异。护法.难陀等多述宗旨会释违文。火辨.亲胜正释本颂以标论意。安惠菩萨建立比量斥他宗失。由斯诸本别行摄义皆不周悉者 今意未详。捡论上下未见安惠偏多破斥。准本疏释广颂上两句破我法已下云多护法文。亲承三藏执笔缀文糅唯识人。传定不谬。余非执笔。纵时咨问多意定之。所有判文论大纲纪非可为定。合译意者如枢要说。

初颂稽首二字。辨能归敬相。广如法苑。且释名者。有解云。稽者古文为稽今别为稽。白虎通曰。稽者至也。首者头也。言下拜上头至地也。又郑玄云。稽者稽也。以头至地稽少时也。

同类推荐
  • 诸真内丹集要

    诸真内丹集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Doll's House

    A Doll's Hou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略辑佚

    战略辑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

    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残虐CEO的嗜血新娘

    残虐CEO的嗜血新娘

    “你还妄想得到我的爱吗,你是不是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一个舞女生的私生女,你真把自己当成豪门千金了,不觉得自欺欺人吗?”叶子墨眼中的鄙夷夹杂着愤怒。“叶子墨,我恨你!”米瑞虚弱的跪在冰冷的地板上声嘶力竭的怒吼,这就是她奋不顾身的下场,众叛亲离,无家可归。带着自己的噩梦和恨,一夜之间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宛若人间蒸发一般,找不到任何踪迹,凭空消失的她真的就这样不见了,她一直在为自己找存在感,从小到大,直到自己痛彻心扉又无还手之力时才恍然觉得自己错的离谱。五年后,如女王一般的归来,带着那个男人的孩子,这一次,他是怎么让自己痛彻心扉的,她就怎么让他痛不欲生。
  • 绝世狂暴系统

    绝世狂暴系统

    一次意外,让宅男秦少风穿越重生到了异世,成为了连泱国蓝江城秦家大少。什么修为被废?丹田也无法修复了?不怕,咱有一个神级修炼系统,破坏的再严重的丹田也能修复!系统在手,功法无尽任我有!达摩老祖的易筋经……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李寻欢的小李飞刀……美好的世界,我秦少风来了!
  • 寸城

    寸城

    陈莫问,莫问来,莫问去,令人族敬畏,令万族胆破,且看他的一路来去。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铁马

    铁马

    黄巢起义的余晖还未过去,天下割据的狂潮已经来临,大唐的江山已经疲惫不堪!“两脚羊”、“白马之祸”……这是一个民族悲剧的开始!契丹、吐蕃、女真他们的马蹄轮番践踏着中原的河山,人命贱如草芥!……这是一个悲剧的年代,但同时这又是一个枭雄辈出的年代。朱温、李克用、王建、杨行密……一个个出身草根的枭雄演绎着属于他们的故事!就在这一年的秋季,燕云的卢龙军哨卫捡回了一具快被淹死的“尸体”。于是新的历史从这里开始!对五代这段混乱历史感兴趣的不妨看看!作者尽量会依据真实的历史来安排情节,若是与历史不同的话,你就当他是因为主角穿越而发生的改变吧!
  • 袅雄崛起:异能发掘组

    袅雄崛起:异能发掘组

    他从小就有不可思议的能力,他能预知未来,回到过去,是的,他拥有能改变过去甚至未来的能力!而具博士分析,他的能力远远不止步于此,而这种超凡的天赋,也同时会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 流年似槿:你是我的北斗星

    流年似槿:你是我的北斗星

    她是孑然一身的无依孤儿,背井离市只为找到儿时唯一给过她温暖的玩伴,却在跨上那座城市的第一天,碰到那个犹如星辰的男子成就她铭刻一生的记忆。他生性冷冽,沉戾凛然,外表光鲜耀眼如辰,却也有背后的伤痕,无所依偎。他是她的北斗星,亦是R市风云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槿少,如此这般翻翻覆覆间,便是她颠沛流离的命运。云星月:如果时光可以流转,我希望我从来不曾去过R市,遇上那个叫沐流槿的男子。沐流槿:她说,你不欠我,我们两讫,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不会再倾慕于你。一定?没有一定。五年牢狱,她满身伤痕,心疮百夷。他依然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只是,她已不想再做那个仰望星辰的人。………亦,不愿。沐流槿:现在不是来生,也不会有来生,我只要这辈子,所以,她还是要倾慕于他,必须倾慕于他。
  • 天地之蚕

    天地之蚕

    1500年,天地的定界神石因为某种原因掉落人间,没想,日月之和,使神石修炼成人……
  • 我的刁蛮女上司

    我的刁蛮女上司

    虎落平阳被妞欺?妖孽强兵肖战携神秘任务强势归来,没想到碰上刁蛮任性的女上司……“老妹,哥只当保镖!没其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