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06900000020

第20章

第八会入法界品初辨回心章

回心义者。大分有二。一据未入佛法以明回心。二据入佛法无流之际解脱分善。以辨回心。初据未入者。谓其一阐提位相似修行。其修行人。具人法义。文解行病乃至理事等。从其多劫。修邪善因。后克究竟无尽阿鼻地狱果等。如来大悲。设法偏救。所有委曲。具在经文。今略。要问。作普敬认恶法。会彼阐提。令入一乘。其法具如问答中辨。极至生净土。得不退位。得常见佛。即回向一乘。二据入佛法无流际解脱分善者。如来善巧设二门。则一约始门。谓依法华经穷子喻等。义当是愚法声闻。发过去往劫已来。从阐提位入声闻乘。据此教分。即是先在阐提位时。未修一念菩提分善所有解行故。文判为辛苦穷也。仍穷子身。本是长者富有之子者。义当法性实相如来之藏不染而染分。乃至佛性。随其流处。种种味等。是其位也。由不染而染故。所以不说贵名。后若回心。义当契其法性。其理即合染而不染。名为王种贵也。据此道理。穷子之喻。约愚法声闻位说。义通阐提位等。问回心声闻一切俱回耶。答若约声闻自不退位已后不回。若约初教。回者回不回者不回。若约终教。一切俱回。若约顿教。无回不回。若约别教。如前所说。一切俱回者。如楞伽经云。味着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觉。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二约终义辨回心者。如下经文。大智舍利弗。与五百比丘。回心向文殊师利。并言宿种善根现。六千比丘。显久共修行。成实眷属。舍利弗身。在佛法中。义当聪明位。今举为回者。则显其行终具智慧相。今复回心。当回之时。即得十种大法。及十眼十耳等际。具在入法界经文。当知。其义是终非始。其位在顿悟熟教义。通初教等。举此始终两位。为其法式。中间诸义。准即可知。又回心法。对彼五乘。亦有始终不等。如穷子一人长者遣使。方便与直等。义当从人天及大众部已去。乃至初教。如舍利弗回心等位。义当初教已去。乃至顿教。及终教已下。仍回心分齐。多种不等。或有从阐提入声闻者。从声闻回向缘觉及初教者。或有声闻回向直进及终教者。或有回心向顿教及一乘者。如是五乘机性。上下不同。回心亦别。如是之义。准之可解。于中所有教分解行理事人法教义等差别不同。接引前机。如是之义。准亦可知。问下经明回心。大智舍利弗等。佛出世已在其他国。异时异处。方与目连等入其佛法。因何华严经会第二七日。佛未移动。即有大智舍利弗等五百声闻。并有舍利弗弟子六千比丘。其祇洹林。及普光法堂。并未建立。因何具述。在于经文。答如来依解脱德。建立一乘故。下经云。于一微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转法轮。当知。今所成一乘教者。即是其事。依九世入智。融九世法。成其十世。谓过去过去世。过去现在世。过去未来世。现在过去世现在现在世。现在未来世。未来过去世。未来现在世。未来未来世。三世相即。及与相入。成其十世。当第二七日时。如是等法。皆悉现前。广说如经离世间品。若欲识华严经无尽教义者。当依六相因陀罗微细智。及陀罗尼自在法智知。余义如别章

贤圣善知识章

贤圣者。顺理名贤。得理是圣。在物先知。亦为众情所识故名知识。贤圣之义。教有三位。一二十七贤圣。谓初随信行。二随法行。三无相行。四须陀洹。五行斯陀含。六斯陀含。七行阿那含。八中阴灭那含。九生灭那含。十不行灭。十一行灭。十二乐慧上行。十三乐定上行。十四转世。十五现灭。十六信解脱。十七见得。十八身证。十九退相罗汉。二十守相。二十一死相。二十二可进相。二十三住相。二十四不坏相。二十五慧解脱相。二十六俱解脱相。二十七不退相。初有十八人。是学人。次有九人。是无学人。就学人中。初三人是须陀洹行。次一人是须陀洹果。次一人斯陀含行。次一人斯陀含果。次一人阿那含行。次十一人阿那含果。此十一人。亦是阿罗汉行。此是小乘。亦同于初教。二次有四十二贤圣。谓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十一是因。一是果。此义在三乘。局在直进及终教。上之二位贤圣知识。若为一乘教所目。即属于一乘。三依其别教。有四十五知识。大位有三。一位位及理行有四十五知识。广如入法界品。二主伴相资有一百十三。据起化分齐实行境界。则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知识。问如大品经。萨陀波仑求善知识。昙无竭菩萨是何知识。答昙无竭。义当熟教信位终心直进教十回向。二教般若成就信究竟不退处。与物为轨。是三乘义。非一乘位。于三乘中。在十信终心解行位前。知识有十义。如离世间品说。名十种知识。所以说十者。欲显无量故。所以将十种为知识义。答为知识教兴意。在摄物故也。余义如别章

四亲近章

亲近义者。亦通三乘小乘及以一乘。小乘者。亲近知识。自求解脱。三乘为救众生。为众生故。取其菩提。及显法性故。初教即空。终教即如。一乘别教。即有十义成。四亲近。一须识知识。二须识所说。三须识魔事。四自戒成就。五须具精进。六须敬善知识。七须起求法心。八心向正法。九成其深心。十得明了法。此之十门。一一皆具十门。如离世间品说。所以皆说十门者。为应一乘无尽法故。余义如别章

释四十五知识文中意章

就四十五知识文内。初一知识。依一乘别教为回心人。说十大心。及为善财。分别广说。诸佛十正法。成信行义。广说如文。自下十解法。就此文内。第一知识。约一乘别教。说见佛义。第二知识。约一乘别教。观察大海。得正缘起。莲华上佛。说圆教义。第三知识。约一乘别教。说如意神通义。第四知识。约一乘别教。从其口中。放大光云摄集自在义。第五知识。约一乘别教。入摄一切佛刹无量旋陀罗尼。广作利益义。第六知识。约一乘别教。入灭尽定。广作利益义。第七知识。约一乘别教。普庄严园林。普现其身。作利益义。第八知识。约一乘别教。上位下加。执手现事。成利益义。第九知识。约一乘别教。成返道法。登刀山投火聚。成利益义。第十知识。约一乘别教。现其法堂。及显身相。成利益义。得普门陀罗尼等。百万阿僧祇陀罗尼门。以为眷属。成解脱究竟相。自下十行相。第一知识。约一乘别教。于城都聚落村邑市里等。别教普处。以成其行。现别教身相威仪节分。以会普贤菩萨愿行之力。成陀罗尼无尽之行利益也。即性舍所成。第二知识。约一乘别教。成其别行三聚戒文方便利益义。即性戒所成。第三知识。约一乘别教。依四无量方便之门。现其色身。以事食资导。成其因果契理益义。即性忍所成。第四知识。约一乘别教。精进增上。显其胜堂眷属殊异。成大庄严自在施行。成利益事。即性进所成。第五知识。约一乘别教。善巧遇会。现其胜宅十重八门。契会引导。成利益事。是定内用。即性定所成。第六知识。约一乘别教真实胜智。依普门法现治病方。以明智用。灭惑生德。又作合香方便。以契自他。成利益义。即性慧所成。第七知识。约一乘别教。善巧自在显逆行法。成进退德。殊胜方便。以契利益。即性用方便波罗蜜所成。第八知识。约一乘别教。三世愿行。成其依正。摄生利益。即性愿波罗蜜所成。第九知识。约一乘别教。现其家内及父母护等。成胜眷属无碍善根。得胜利益。即性力波罗蜜所成。第十知识。约一乘别教。智显返道法。成利益义。即性智波罗蜜所成。自下十回向方便德。第一知识。约一乘别教。利益众生善知识香作用分齐。以显投机损益胜能善巧。以离着成利益义。第二知识。约一乘别教。于利生分。现度生事。海济舟船双时回转。成利他义。第三知识。约一乘别教。遍一切处摄生利益。成难胜义。第四知识。约一乘别教。慈悲清净愿行。建立无尽善根之法。周遍一切。等一切佛。成利益义。第五知识。依一乘别教。调柔善巧。成逆行门。现其依正。摄物利益义。第六知识。约一乘别教。行摄生方便。始终坚固难坏利益义。第七知识。约一乘别教。善巧应机成利他事。随生利益义。第八知识。约一乘别教。称如作用。随觉现前。速疾利益义。第九知识。约一乘别教。成四无量。以契普法。摄化众生。断恶成善义。第十知识。约一乘别教。成佛方便。因位克果。现众生前。成佛利益义。自下十地证位方便。第一知识。约一乘别教。通神灵德。示生佛家。灭八过义。以应物情。摄生利益义。第二知识。依一乘别教。于成佛处。难垢自在。摄成诸德。利益众生法门义。第三知识。约一乘别教。近佛便处。随顺如实。示现普德。摄润众生法门义。第四知识。约一乘别教。于成佛处。觉自在法。示现众生利益法门义。第五知识。约一乘别教。于成佛处。邻近圣旨。寂静应机。方便胜进。种种善巧。守护众生利益法门义第六知识。约一乘别教。依成佛处。顺理德中。成就缘起。救护众生法门义。第七知识。约一乘别教。于成佛处。善巧方便。真俗双观。修因感果自在法门义。第八知识。约一乘别教。于成佛处。大愿自在。速疾成就。摄取众生。同体成就。利益众生不共法门义。第九知识。约一乘别教。于可化众生。阎浮提处示现受生。在流弥尼园。游观自在。示现法门。利益众生义。第十知识。约一乘别教。从佛生处迦毗罗城。示现慈悲悦意法门。于众生前。教化自在义。已上是寄位修行相。自下会缘入实相知识。约一乘别教。迦毗罗城生佛之处。实相缘起体用自在出生正觉法门义。自下摄德成因相知识。约一乘别教。顺于正相生在南方。因位究竟。成菩提心自在法门义。自下智照无二相知识。约一乘别教。无相吉祥观照胜智勇决猛盛究竟。普贤自在所行法门义。自下显因广大相知识。约一乘别教。见闻普德究竟广大自在愿行。与果相应无边法门义也。又依弥勒文。诸佛菩萨无量劫修。善财一生皆得者。依华严经疾得成佛。有其五种。一依胜身一生即得。从见闻位后。一生至离垢定后身即成佛。二依见闻迳生疾克。三依一时疾得成佛。四依一念疾得成佛。五依无念疾得成佛。初义有四。一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轮王之子。现身成佛。如普庄严童子等。二者依天子胜身。从三恶道出。生兜率天。现身成佛。三者依阎浮提胜功德身。如善财等现身究竟普贤之行。后生即见佛。四者依法华经龙女之身。南方成佛。义当留惑之身疾得成佛。二依见闻迳生疾克者。如初地中说。有三时益。一闻时益。二修行时益。三转生时益。故地论云。是诸如来。加护于诸菩萨。此人能闻持如是微妙法。此是闻时益。诸地净无垢。渐次而满足。证佛十种力。成无上菩提。此是修行时益。虽在于大海及劫尽火中。决定信无疑。必得闻此经。此是转生时益。三依一时疾得成佛者。如善财童子于知识处一时之间获普贤法。四依一念疾得成佛者。如契普贤法一念即成佛。此依俗谛念也。五无念疾得成佛者。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是人见真佛故

同类推荐
  • 名公书判清明集

    名公书判清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dventure

    Adven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urad the Unlucky and Other Tales

    Murad the Unlucky and Other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官到任仪注

    新官到任仪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松漠記聞

    松漠記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乱世尘书

    乱世尘书

    我非神,或许能倾尽天下,或许有世人艳羡的雄才伟略,也或许躲不过宿命的浩劫....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神魔小说,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全书充满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奇谲瑰丽的场面,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其中姜子牙、李靖、哪吒、杨戬、雷震子、土行孙等形象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而究其实质,这其实是在神话式世界观指导下,向人们诉说上古的民族之战——商周战争。
  • 大叔游记

    大叔游记

    偶然在地上捡到的一本日记,他的主人似乎是个来自阿拉德大陆的圣职者,但日记里事情却好像和阿拉德大陆没什么关系,发到网上来,大家一起看,至于这日记是不是真的,你们猜?
  • 神秘海洋与生物

    神秘海洋与生物

    海洋到底在什么年代产生,又因何种原因产生?是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海洋的身世,自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苦苦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 君欢领主

    君欢领主

    这是一个局,一个关于拯救天地的局。命骨跨越时间,跨越空间,是入局的唯一钥匙。杨弈没有大志,更不知深处局中,被命运裹挟着,一步一步的变成天地的最强者……
  • 相公带我走:呆萌夫妻对对碰

    相公带我走:呆萌夫妻对对碰

    一朝穿越,我为使命重生,却没想到遇到一个断袖的老公,可这老公太重口了,竟然喜欢自己的哥哥,这也就罢了,又蹦出一个声称是自己的前世情人来兑现今世之约又是怎么一回事?自己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那个身居高位的男人怎么有点在看戏的感觉!不爽!我好歹智商二百加怎么能任人摆布?喂!前面那位女神,你变成我的样子目的何在?最后:相公快来带我走!
  • 塞北王朝金

    塞北王朝金

    河流窜梭,满溢蜿蜒,王朝更迭,再回圆点。青石桥边是谁留下千年的随笔。五千年,北风袭,你一将功成,我却尸骨无存。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怎抵的住城外弥漫的硝烟。妻离子散,白发黑发……烟花满天,倾世笑颜……这才是说不尽的人间……为您记叙百年女真的博弈,外交,战争……靖康之变真的是历史的必然吗?女真满万真的就天下无敌吗?岳飞真的能直捣黄龙府吗?秦桧真的是彻头彻尾的卖国贼吗?赵构真的惧怕徽钦二帝回归吗?主战真的是民心所向吗?主和真的是一无是处吗?主战派真的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吗?主和派真的都是满腹草包的懦夫吗?蒙古真的是秋风扫落叶,横行中原吗?联金灭辽,联蒙灭金真的是错吗?……记叙不一样历史和一样的人物
  • 传剑

    传剑

    他的降生,振动了整个铸剑山庄,他一出生便灵气十足,却是天生残脉。命不久矣的他会创造怎样的传奇?以身为剑材,纳万千残剑之灵为一体,铸踏天之剑!
  • 我是游戏里的小怪物

    我是游戏里的小怪物

    我是游戏里的小怪物,我要保护我家公主不被玩家救走
  •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胡雪岩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胆识过人,才智超群,有着独特的“生意经”,也有其高超的处世智慧,学习胡雪岩的24堂为人处世课,你不仅可以获得经商之道,还会明白做人的智慧,从而在生活中更为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