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77300000008

第8章

此设为问答。以辨肺痿、肺痈之异。热在上焦二句。见五脏风寒积聚篇。盖师有是语。而因之以为问也。汗出、呕吐、消渴、二便下多。皆足以亡津液而生燥热。肺虚且热。则为痿矣。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肺中津液。为热所迫而上行也。或云肺既痿而不用。则饮食游溢之精气。不能分布诸经。而但上溢于口。亦通。口中辟辟燥者。魏氏以为肺痈之痰涎脓血。俱蕴蓄结聚于肺脏之内。故口中反干燥。而但辟辟作空响燥咳而已。然按下肺痈条亦云。其人咳。咽燥不渴。多唾浊沫。则肺痿肺痈二证多同。惟胸中痛。脉滑数。唾脓血。则肺痈所独也。比而论之。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津烁而肺焦也。痈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为热聚而肺 也。故其脉有虚实不同。而其数则一也。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

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

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此原肺痈之由。为风热蓄结不解也。凡言风脉多浮或缓。此云微者。风入营而增热。故脉不浮而反微。

且与数俱见也。微则汗出者。气伤于热也。数则恶寒者。阴反在外也。呼气不入者。气得风而浮。利出而艰入也。吸而不出者。血得热而壅。气亦为之不伸也。肺热而壅。故口干而喘满。热在血中。故咽燥而不渴。且肺被热迫。而反从热化。为多唾浊沫。热盛于里。而外反无气。为时时振寒。由是热蓄不解。血凝不通。而痈脓成矣。吐如米粥。未必便是死证。至浸淫不已。肺叶腐败。则不可治矣。故曰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上气喘而躁者。此为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上气面浮肿。肩息。气但升而不降矣。脉复浮大。则阳有上越之机。脉偏盛者偏绝也。又加下利。

是阴复从下脱矣。阴阳离决。故当不治。肩息、息摇肩也。上气喘而躁者。水性润下。风性上行。水为风激。气凑于肺。所谓激而行之。可使在山者也。故曰。欲作风水。发汗令风去。则水复其润下之性矣。故愈。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此举肺痿之属虚冷者。以见病变之不同。盖肺为娇脏。热则气烁。故不用而痿。冷则气沮。故亦不用而痿也。遗尿、小便数者。肺金不用而气化无权。斯膀胱无制而津液不藏也。头眩、多涎唾者。经云上虚则眩。又云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甘草、干姜。甘辛合用。为温肺复气之剂。服后病不去而加渴者。则属消渴。盖小便数而渴者为消。不渴者。非下虚即肺冷也。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咳而上气。肺有邪。则气不降而反逆也。肺中寒饮。上入喉间。为呼吸之气所激。则作声如水鸡。

射干、紫菀、款冬降逆气。麻黄、细辛、生姜发邪气。半夏消饮气。而以大枣安中。五味敛肺。恐劫散之药。并伤及其正气也。

射干麻黄汤方射干(三两) 麻黄 生姜(各四两) 细辛 紫菀 款冬花(各三两) 大枣(七枚) 半夏(半升) 五味(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浊、浊痰也。时时吐浊者。肺中之痰。随上气而时出也。然痰虽出而满不减。则其本有固而不拔之势。不迅而扫之。不去也。皂荚味辛入肺。除痰之力最猛。饮以枣膏。安其正也。

皂荚丸方皂荚(八两刮去皮酥炙)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咳而脉浮者。浓朴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此不详见证。而但以脉之浮沉为辨而异其治。按浓朴麻黄汤。与小青龙加石膏汤大同。则散邪蠲饮之力居多。而浓朴辛温。亦能助表。小麦甘平。则同五味敛安正气者也。泽漆汤以泽漆为主。而以白前、黄芩、半夏佐之。则下趋之力较猛。虽生姜、桂枝之辛。亦只为下气降逆之用而已。不能发表也。仲景之意。盖以咳皆肺邪。而脉浮者气多居表。故驱之使从外出为易。脉沉者气多居里。故驱之使从下出为易。亦因势利导之法也。

浓朴麻黄汤方浓朴(五两) 麻黄(四两) 石膏(如鸡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六升) 干姜 细辛(各二两) 小麦(一升) 五味(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泽漆汤方半夏(半升) 泽漆(三升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紫参 生姜 白前(各五两) 甘草黄芩 人参 桂枝(各三两)上九味。 咀。内泽漆汤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

火热挟饮致逆。为上气。为咽喉不利。与表寒挟饮上逆者悬殊矣。故以麦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饮气。人参、甘草之甘。以补益中气。盖从外来者。其气多实。故以攻发为急。从内生者。其气多虚。

则以补养为主也。

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 甘草(各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肺痈喘不得卧。肺气被迫。亦已甚矣。故须峻药顿服。以逐其邪。葶苈苦寒。入肺泄气闭。加大枣甘温以和药力。亦犹皂荚丸之饮以枣膏也。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鸡子大) 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此条见证。具如前第二条所云。乃肺痈之的证也。此病为风热所壅。故以苦梗开之。热聚则成毒。

故以甘草解之。而甘倍于苦。其力似乎太缓。意者痈脓已成。正伤毒溃之时。有非峻剂所可排击者。

故药不嫌轻耳。后附外台桔梗白散。治证与此正同。方中桔梗、贝母同用。而无甘草之甘缓。且有巴豆之毒热。似亦以毒攻毒之意。然非病盛气实。非峻药不能为功者。不可侥幸一试也。是在审其形之肥瘠。与病之缓急而善其用焉。

桔梗汤方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外邪内饮。填塞肺中。为胀为喘。为咳而上气。越婢汤散邪之力多。而蠲饮之力少。故以半夏辅其未逮。不用小青龙者。以脉浮且大。病属阳热。故利辛寒。不利辛热也。目如脱状者。目睛胀突。如欲脱落之状。壅气使然也。

越婢加半夏汤方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此亦外邪内饮相搏之证。而兼烦躁。则挟有热邪。麻、桂药中。必用石膏。如大青龙之例也。又此条见证。与上条颇同。而心下寒饮则非温药不能开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龙加石膏。

温寒并进。水热俱捐。于法尤为密矣。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干姜 甘草(各三两) 五味 半夏(各半升) 石膏(二两)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附方外台炙甘草汤 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方见虚劳)千金甘草汤方甘草一味。以水三升。煮减半。分温三服。

千金生姜甘草汤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姜(五两) 人参(三两) 甘草(四两) 大枣(十五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枚) 皂荚(一枚去皮子炙焦)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按、以上诸方。俱用辛甘温药。以肺既枯痿。非湿剂可滋者。必生气行气以致其津。盖津生于气。

气至则津亦至也。又方下俱云。吐涎沫多不止。则非无津液也。乃有津液而不能收摄分布也。故非辛甘温药不可。加皂荚者。兼有浊痰也。

外台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桔梗 贝母(各三两)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上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吐脓。在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则定。

千金苇茎汤 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苇茎(二升) 薏苡仁(半升) 桃仁(五十粒) 瓜瓣(半升)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按、此方具下热散结通瘀之力。而重不伤峻。缓不伤懈。可以补桔梗汤、桔梗白散二方之偏。亦良法也。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

喘鸣迫塞。(方见上三日一剂可至三四剂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按、此方原治肺痈喘不得卧。此兼面目浮。鼻塞清涕。则肺有表邪宜散。故先服小青龙一剂乃进。

又按、肺痈诸方。其于治效。各有专长。如葶苈、大枣。用治痈之始萌而未成者。所谓乘其未集而击之也。其苇茎汤。则因其乱而逐之者耳。桔梗汤剿抚兼行。而意在于抚。洵为王者之师。桔梗白散。则捣坚之锐师也。比而观之。审而行之。庶几各当而无误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限时妻约:裴少,我们不约

    限时妻约:裴少,我们不约

    结婚当日,新郎忽然换人。男人宛如天神般从天而降。“你是谁?”她惊慌失措。被问到的男人嘴角勾起一抹邪笑,“连我,都不认识了?”“你疯了?!今天是我和尚阳的婚礼!”她拼命挣脱男人魔性的大手,却被他死死压在墙上动惮不得。“媛媛,我说了,你的男人,只能是我,而你的婚礼,少了谁,恐怕都不能少了我……”三年前,她是骄傲的公主,拒绝了身为穷小子的他。三年后,他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俾睨天下。白色头纱被他掀起,男人扯起一抹优雅邪魅的微笑,“潘媛,你以为你还能逃得掉吗?”
  • 穿越之绝世妖妃

    穿越之绝世妖妃

    本是豪门望族千金,穿越到痴傻大小姐身上。两人相似的遭遇,以及琴忆之在琴府上受到的待遇,让她决定崛起再不受人欺凌。此后化身琴忆之智斗后娘与蛇蝎姐妹,将现代的经营理念贯彻到古代,垄断四国女性消费品,店面遍及四国。造火药,改兵弩,四国大战大展风华。
  • 24节气与食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24节气与食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根据二十四节气进行食疗保健,正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自保自疗方法。愿这本书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21世纪是人人享有健康的世纪,是保健养生成为人人推崇的世纪。如何保健养生,保健养生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其中,根据祖国中医学,养生学挖掘、整理出的,顺应24节气的保健养理念与方法尤为令人耳目一新,展现了别开生面的保健养生新理念。
  • 经理难做

    经理难做

    蓝晓明就是这样一个超市基层管理,被制度限制,被利益诱惑,被欲望驱使,被良心折磨,被爱情缠绕,被怨恨笼罩。他想在这个杀入无形的职场行业里打拼天下,谁知道等待他的是陷阱,是阴谋诡计,是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故事。职场打拼,有温暖,有残酷,有爱情,有友情,有亲情,唯独没有一种叫做明天的东西,想要自己的世界,必须经商。于是他又开始经商,光商勾结已经不再是寻常事,最厉害的兄弟伙伴的反目成仇,恋人的误会让他再次陷入困境。最后,他决定在农村发展旅游事业,谁知道等待他的却是无穷的宝藏资源……
  • 末世天狂

    末世天狂

    我狂天,狂地,天大地大唯我最狂........看那高楼大厦顷刻间人烟缥缈,看那大陆无限恐慌,我......让世界皆亡于股掌...........我们,虽然只有四人,但我们有必需要守护的事物......哪怕与全世界为敌.........
  •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本书通过历史事实,不仅详细地阐述了开国帝王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而且更着重介绍了这些开国帝王在用人、纳谏、理政、变革、决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智慧。
  • 雄霸九重天

    雄霸九重天

    夺舍重生之后,林枫在仙域大陆收获美女的青睐,敌人的畏惧。这里有威力巨大的法宝,精彩灿烂的灵术,还有一个颗通往神魔之巅的强者之心。
  • 为魔又如何

    为魔又如何

    慕凉樱,经过坎坷命运修成上仙,因为爱上了他。可后来一次偶然发现,自己竟是世上唯一的神。她为他赴汤蹈火,可他却背叛了她。在她临死之时,她望着那一脸清冷的人留下一行清泪发下誓言“总有一日,我会让你为今日之事而后悔!”九千年的转世轮回,她欲火重生,成为万魔之首,只为报仇……当他在见她时,拥有双重性格的她,她拿着剑抵在她的喉咙上,却没有杀他。转身高傲清冷的身躯暗自低喃“难道,终究还是不忍心吗?”
  • 天命九州

    天命九州

    天分九界,地有九州。故老相传,大禹治水后,铸九鼎,定九州,大地重焕生机,至此,九州鼎汇聚九州气运,为天地圣物,为世人膜拜。九州鼎蕴含远古遗秘,九鼎合一力可破天,得九鼎者得天下。禹皇之后千年,杂家、阴阳家、名家、兵家一统,占据南方三州,因行事乖张,被世人称之为魔教。经长期纷乱,至此,正邪两立,分治九州,世间相对安定。然随着魔教图谋,三年前千古不遇的九鼎合一,“九鼎天下”神功现世,神兵“天命”与“问月”出现,九州再度杀伐四起,人人自危,乱世之态不可言表。千百年后,当经历化作传说,九州儿女,又有谁能独立天涯之外,俯视风云乱,笑看情长?
  • 短发长发

    短发长发

    每个人都有回忆,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人都有难忘的故事。无论故事有着遗憾或是残缺,都要十分珍惜,因为有些故事发生过一次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