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14400000011

第11章

第七舉第六門收第五門明事理無礙疏七由下此中有三義句一標所以二正明無礙三舉德顯能不壞至離性故此標所以也不壞不泯即第六門明不壞不泯離相離性即第五門明離相不異離性此中亦明存泯無礙第六明存第五明泯此二門既其同時故無障礙也亦遠收第三四及一二門疏言不壞即第三門明不壞相故不泯即第四門彼明不泯性故離相即第一門離性即第二門故總之一處為一事理無礙義也言超視聽及絕思議者即指離相離性也言恒通見聞及未曾礙於言念者即指不壞不泯也邐逸有此三重事理無礙之義方備智者一一審之令見門門之意不得率爾麤心失其深趣由上義故成下三門事事無礙義也。

八由以理融事令無分齊。

八躡前意明事事無礙之所以及總相明一切諸法一一皆能遍能包各各無盡言以理融事等者以事無別體全假理成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事既攬理即事相全虗既事理相即故能一一包遍。

如理之徧一入一切如理之包一切入一故緣起之法一一各攝法界無盡。

言如理之徧者謂諸事法與理非異故事隨理而圓遍全一塵普遍法界法界全體遍諸法時此一微塵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塵一切皆爾如理之包者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廣容如一微塵其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由剎等諸法既不離法界故俱在一塵中現由上一事含於理故餘一切事與所含理體不異故隨所含理皆於此一事中現如一塵一切皆爾也。

九由因果法界各全攝故令普賢身中佛佛無盡佛毛孔內菩薩重重。

九又躡前諸法之例明佛菩薩各相全攝重重無盡。

十由因果法界差別之法無不恒攝法界無遺故隨一一門一一行位各攝重重。

十又於前因果中各自有多多差別若分若全乃至微細亦各具攝重重無盡故云剎身塵毛等也。

故廣剎大身輕塵毛孔皆無有盡。

廣剎大身等者此明依正無礙今釋此文聊作六句一以輕塵攝廣剎大經云佛剎微塵數如是諸剎土能於一念中一一塵中現又此經下文云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等二以毛孔攝大身現相品云如來於一毛孔中一切剎塵諸佛坐等三以毛孔攝廣剎依阿僧祇品云於一微細毛孔中不可說剎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遍毛孔等四以輕塵攝大身此經下文云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等五以輕塵攝身剎大經云一一塵中無量身復現種種莊嚴剎等六以毛孔攝身剎大經云一毛孔中難思剎等微塵數種種住一一皆有遍照尊在眾會中而說法等此即皆由一一各攝法界無盡故(此上二句中皆有一多無礙大小相容)。

以其後一總融前九為第三渾融門也亦融前二不離此門。

又此亦者即是總總融前故如文可知。

第二明能入者總即普賢行願。

若別說者略有二種一者身入二者心入。

身由心證故廣辨心入心入有三一者正信二者正解三者正行此三無礙。

謂於此行門深忍樂欲淨信不逾於斯行門曉了性相依之起行一一真修。

解行相扶自然契合。

第二明能入者下於中二一總標行願能入二別說身心能入文中又二一略指身心二身由下廣釋心入隨識則身阻礙依智則身融通先標列然從凡至聖不過信解行證證是果相義在契合中收今明能入之因故此但明三也言此三無礙者有信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信增長邪見有解無行其解必虗有行無解其行必孤若稱法界三必無礙也後解釋疏謂於此至淨信者釋信也不逾至性相釋解也依之至真修者釋行也親證唯解行故但結二。

第三能所契合者正顯入義入者了達證悟之名。

略有二門一者果海離於說相二者因門可寄言說。

第三能所契合下文三初釋入字次略有下雙指因果。

今且略明無分別智證理法界以為五門一能所歷然二能所無二三能所俱泯四存亡無礙五舉一全收。

後今且下寄說因門於中二初明入理法界後明入無障礙法界初中三初標舉開章二第一下隨門牒釋三結前五門生後文勢。

第一能所歷然者謂以無分別智證無差別理心與境冥智與神會成能證智證所證理。

如日合空雖不可分而日光非空空非日光。

二中五如文一明能所歷然第一則法相宗證道謂大乘始教也夫法約內則分別名識無分別名智約外則差別名境無差別名理亦名境也心與境冥等者即唯識見道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與境冥與神會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二取謂能所即前加行推一切法名義自性差別空能緣亦空然未冥合故偈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少物謂空相也有所得者未冥合也日空者喻理智但晝明便是日光不必須見日輪之相及照物之相也。

第二能所無二者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以即體之智還照心體舉一全收舉理收智智非理外舉智收理智體即寂。

如一明珠珠自有光還照珠矣。

二能所無二第二法性宗證道謂大乘終教也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梵行品文言即體之智等者七祖云只是無念之心自知無念文云即體而用自知即用而體自寂又回向品云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亦無智外如為智所證。

第三能所俱泯者由智即理故智非智以全同理無自體故由理即智故理非理以全同智無自立故。

如波即水動相便虗水即波故靜相亦隱動靜兩亡性相齊離。

三能所俱泯第三即大乘頓教中證道泯有二意一互奪故具如疏文二本心頓現故俱泯謂本覺心體自知不可將知更知心體以照體獨立故如眼不自見刀不自斫等故七祖云擬心即差正證之時無別能證能證既無即是本心所證無得亦唯本心故能所本絕般若心經云無智亦無得又四祖云若以知知寂非是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本手自然在非謂於無手也若知不知寂亦不自知知本心宛然在非為於無知也疏文喻中正喻互奪亦合後義水之動靜兩亡即能所互奪是前義也而濕體顯現不屬動靜即為泯也靈知本覺顯現不屬理智亦然。

第四存泯無礙者以前三門說有前後體無二故離相離性則能所雙泯不壞性相則能所歷然正離性相即不壞故存亡無礙。

如波與水雖動靜兩亡不壞波濕。

第四文相自顯然必曰能證方悟心體本絕能所故三門無二也。

第五舉一全收者上列四門欲彰義異理既融攝會何二源。

如海一滴具百川味。

第五總收也前門但收存泯此門又收開合以前三門則存泯開第四門則存泯合此門復收開合為一也故邐迤五門方備也。

上但約無分別智證於真理有此五門。

上但約下三結前五門生後文勢言但約者意表義理未盡四法界唯一也就一之中有此五門法相又唯得第一一門義也故知有云唯識論一部一切經論已備者輕謗佛法之甚也哀哉哀哉。

若以無障礙智證無障礙境境智圓融難可言盡總為能所契合。

若以無障礙下後明入無礙境界也無礙智者即如理智如量智乃至三智四智皆無障礙以成重重無盡也無礙境者正明事事無礙法界含攝事法界及理事無礙法界俱無障礙亦總成重重無盡也約能入所入對前理法界亦應五門由非一向明理故無第三雙泯既無泯也即無第四收存泯義既闕二義但有三門一開能所二合能所三復收開合同時無二初中謂智無礙故一智則一切智境無礙故一境即一切境境智各有一多無礙相對論之義有四句一一智證一切境(無法不通方成一智)二一切智證一境(欲識一塵之義須圓一切智慧)三一智證一境(此即事法界也不壞一一事事法歷然)四一切智證一切境(即重重無盡也)二合能所者謂一切境皆是自心謂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故出現品明如來境界云如是如是思惟如是如是顯現即心見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又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重重無盡言總為能所契合者都結也三收開合者亦應云上列二門欲彰義異理既融攝曾何二源如海一滴具百川味。

上之三門以後契合但合前二故三門一揆為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之宗矣其行願別相文中具之。

上之三門下結歸宗於中二初結三門無二後結行願在經。

第三翻譯傳授者。

略有二門第一徵源第二翻譯。

今初此經即貞元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四十卷別流行也。

第三翻譯傳授者文分為二先標牒後正釋釋中又二先標列後解釋釋中又二先徵源後翻譯前中二初正指其源。

故西域相傳云普賢行願讚為略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讚。

以今觀之理實然矣。

一經之主則是普賢初會即是普賢所說窮終亦是普賢所說。

五周之因皆普賢行五周之果即普賢行之所成亦是得果不捨因門之果用爾。

復是四十卷之窮終徧收玄妙。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中国科技史

    中国科技史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干,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如果说中国古代文明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便是缀满枝头的奇花异果,为中国古代文明增添斑斓的色彩和浓郁的芳香,又为世界科学技术园地增添了盎然生机。这是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中外许多学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之后,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真切可信的景象。
  • 逃妃爱爬墙:娘子娘子你别跑

    逃妃爱爬墙:娘子娘子你别跑

    她苏笑可是很牛逼的,阎王殿走一遭没事儿,黑白无常她哥们儿,阎王殿的老大她终极外挂,看玩笑,一个口哨让她家狼儿咬死你个臭不要脸的信不信?“贵妃娘娘,你去下边儿的时候给咱阎王宝贝儿带句话,就说:她家笑宝贝的人,好生款待着”却不想狂妄自大却遇到了他,一袭白衣如雪,手抚萧瑟琴,一枚谦谦君子的打扮却不想这才是最大的boss。“娘子,我们啪啪啪”“……”拒绝小三拒绝虐是本葫芦唯一的写作宗旨。女主各种吊炸天,男主各种腹黑不要脸。欲知详情,多多关注。
  • 妖孽BB:麻麻给我个妹妹

    妖孽BB:麻麻给我个妹妹

    安然如果知道会被人吃干抹净,她一定看清是哪个混蛋,一定会马上飞回内地提起菜刀砍了他。怀孕四个月还以为自己是长胖了,她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傻瓜。敢算计我?我一定要让你挫骨扬灰,安然怒气冲冲的立刻返回内地:“石锐,你给我等着,这笔账好好算一下!”
  •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黄裙子,绿帕子”“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一天就是一辈子”“小扇轻摇的时光”“有美一朵,向晚生香”“风过林梢”“当华美的叶片落尽”“花都开好了”等六辑,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书中文章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
  • 夜血

    夜血

    天地大道,以天道为上,却也不尽然。这个天地之间的任何生物都可以修道,锻武。但是有一个种族例外,被天地所压制,连天地都惧怕的种族。这个种族,人丁稀少,鼎盛时期不过百人,但是这百人却是这天地之最。一个少年的崛起,苦心经营千年的局,只为了毁灭太阳。创世之世。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承天界

    承天界

    炼精化气汇神海、海枯石烂诸天祭、登天斩命永不朽、寂灭轮回难承天!时光悠悠已过万载,荒古大地上的人们似乎已被命运抛弃。万载光阴,无一人能得以承天,多少年少之时的天之骄子,最终却只能在墓地里无声的悲叹。但是这一切,都随着他的到来发生改变。当承天之路开启的那一瞬间,这片荒古大地上的人们,似乎又一次看到了那永生的希望!群雄奋起,逐鹿荒原,且看前无古人的智能形生命将会如何踏上这片天地的顶端!
  • 掌御山河

    掌御山河

    仙路茫茫,谁为依靠?大道渺渺,谁与争锋!徐争,弱肉强食的仙侠世界,走上踏天之路!
  • 武斗苍宇

    武斗苍宇

    人生有大起,就会有大落。从小被冠着沈家小少爷的威名,美食金衣,样样不缺,父母宠爱,还有青梅竹马的红颜知己,生活的无忧无虑,每日欢声笑语不断,这算是人生大起吧?不见得,在他的眼里这算个不错开端。沈家小少爷?天生废物,连元海都没有的人,如何修炼?踏入武道?痴心妄想,终身废材,也就配苟且偷生的份,就连乞丐都瞧不起他。这肯定算是大落,对,这就是大落。废物?废材?这只是庸者的定论。看沈轩如何以“斗战圣体”逆袭归来,破苍宇,斗九霄,踏八荒,斩十界。
  • 修真弃少

    修真弃少

    一个受人欺负的普通大学生,偶然间激活了祖传的修真宝物,从此踏上修炼一途。虽不能毁天灭地,但修真功法却让他在都市犹如蛟龙入海,掌控风云,只在弹指一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