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10100000001

第1章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科文

十八住阶位图

十八住阶位图说

(第一生配初发心住并摄前十信及余九住共二十心二中是六波罗蜜故次配六行四中法身分言说证得于证得中开智相福相故配后三行第十八中有六种具足初一具足配二地至等觉十位后五无上具足配妙觉位其余配属可见)。

详夫诸教所说地位差互不同或说五十二位或将十信摄入十住但说四十二位于中或复开前合后开后合前或前后俱开俱合开之则广合之则狭又或借小明大借权明实名相位号出入淆讹徇名遗旨多见差谬乃至楞伽诸典泯之全无缨络等经具说成有若有若无若广若狭皆随宜之说也惟华严行布万殊圆融一际有无阔狭悉皆无阂方为了义耳所以者何以约法则无约人则有今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故无差别故有于差别中不无阔狭也论主既仰师补处深悉经义以宗派兼明故正住中道不堕有无以法喻齐显故初后中间酌于阔狭配十八住处说三地五位诚尽善矣记主云然其行人念念须冥佛境反穷果海自然阶降不同若预等级用心毕竟障于证入况此经宗无相岂合列位浅深但约情惑渐薄地位转高义相稍同故略配摄也斯言得之然今之人乃有以此而病无著者嗟乎不解即相离相妄谓一向无相所以堕增上慢因果不分谬执经宗非毁先圣好心学般若者幸勿徇此一边之见住于中道离障证真依无为法入贤圣位则庶乎其不差矣。

二十七疑脉络图

二十七疑脉络图说

(首曰主者即不住相布施也以此是疑主故展转生起至二十七于中第三出十疑第十一总承前疑是为脉络肯綮处余疑可知)。

佛乃不思议人经名不思议说不思议者非思议能解也非思议能解者无思议者乃能解也无思议能解者非思议竟莫能解也何以故如上二十七疑来自经文之外已非思议所及然有次序来者有隔越来者有通贯来者有分承来者次或可知隔即难晓况通贯分承乎譬犹身中血脉地中泉脉经络支派潜伏流注殊非寻常义现于文易开物解者比也况加之以粗心浅心徇臆见妄生穿凿何关经义故曰非思议能解也弥勒以补处之智冥妙觉之经演难思之偈授登地之人曰断种种疑天亲始理疑脉以贯经曰断二十七种疑故曰无思议者乃能解也昔者以文求义矛盾何多今也以脉定文参商斯绝违惟见其顺塞惟见其通断惟见其续暗惟见其明细心深心虚所见好古敏求之力也故曰非思议竟莫能解也好心学般若者当澄神摄虑熟玩而细研之将见此经全体血脉朗然跃现于文字句偈之表由是永断群疑深解义趣依解起行行起解绝不妨从思议中亲到无思议处即是亲见不思议人亲闻不思议说也尚勉之哉。

一切众生自性般若与诸佛平等众生唯妄执未谢故波迸六道甘沦溺而不之返世尊为说一切修多罗不过令其于己躬下证其本有如是之事而已然诸契经演说不同有曲有直有纯有杂唯金刚般若一经破执断疑最为直说纯说者也此经总之则一析之有三种一曰实相般若如金之坚即理经也二曰观照般若如金之利即行经也三曰文字般若如金之光即教经也利根圆获钝者浅执昔六祖大师闻客诵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峰老人读至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豁然悟入此顿见实相最上利根也其次则明观照又次则信文字至于但信文字根斯为下矣然末世顿入者少故理由行证行藉教明则文字实又二种般若之津筏也是经文则甚略而义该大部入位上流乍难窥测然自创译已来此方疏释约数百家深经浅解已谓少益况偏辞臆说至有不堪闻见者乎昔佛灭后西域有无著菩萨入日光定上升兜率诣弥勒问此经义弥勒以八十偈颂之无著出定与其弟天亲各禀偈造论二论互释经旨弥深仍非浅智所了唐圭山大师以妙悟之姿泳游教海愍物兴慈遂正本二论旁采诸说述纂要疏二卷辞精理极为众释中最然一往读之不了者什犹六七石壁师别为广解又失之太繁长水师复起而翦削之成刊定记而疏义显矣疏义显而后金刚般若教行理三经乃无不显矣但今宇内谬解偏多传讲诸师又恒习世本各封己见以故鲜知宗尚嗟乎独不思圣凡愚智藐若云泥无著是登地菩萨天亲是地前加行菩萨二人亲禀弥勒弥勒是补处大士亲禀释尊今疏悉依二论则疏即佛语佛语不宗将谁宗乎策昔因阅藏幸遇斯文精研三复如获重宝但以疏记别行寻讨维艰文义连绵科章间错起止血脉作者犹迷于是不量庸愚秉笔从事校经节疏会记编科缮写严核至三脱其稿于中添削厘合殊费斟裁俾览者无神昏目眩之嫌有执谢疑除之益特授剞劂以广流传或曰子禅者也乃事经疏之学耶予曰噫子过矣请无远论即圭山长水二师一则宗大鉴而彻禅源一则叩琅邪而悟心要亦皆续教内之真传即文字而直指苟具正眼岂存二见况此般若者乃觉体之异名种智之殊号性空缘会法尔无差功德发心本无限齐吾将流通如是之经以期己他之兼利也流通文字用严化身流通观照用严报身流通实相用严法身如是则为具足佛身何以故生了二因决能成就故经云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诸有福智者应作如是观。

康熙甲辰岁仲夏之吉荆溪后学行策书于武林之河渚草堂

例言此经六译秦译称最传布既广讹舛滋多故校诸疏本亦各差互今经字句一依北藏原本勘正。此经注释无虑数百家虽有数家正疏然皆互有短长其尽善尽美唯纂要一疏而已故今疏文悉遵原本无敢移易其刊定记文既会归本疏下首末开合不无增损字面贵使文义允当耳。凡疏钞合本多见以两文并书而首标疏钞字者其不便有二一者遇条分缕析处标字太烦二则于义未安盖钞不得与疏并列犹之疏不得与经齐等譬如经则父也疏则子也钞则孙也伦次自应有别今初二卷以疏文顶格书记低一字自三卷以去则以经文顶格书疏让经一字记复让疏一字不同他本之式又记中有释经之语未涉疏意者会在疏前令不失次第。此中分科须辨四种不同有记中所列之疏科有疏中所列之经科有疏中自列之疏科并节释之经科重繁错杂初学多迷今前二种皆加圈别之仍分黑白使疏记首尾血脉通贯其后二种准疏文一例书之庶井然易见。记中科题有遗前失后者窃意补之有应立不立者增入之有疏自列而记复列者翦削之或安科取便失次者随位置之或科名未尽善者略更易数字非敢妄专务期允当览者无以差脱见疑。经文十八十九二疑之间有尔时慧命须菩提至是名众生一段计六十二字秦译原无系后人添入故疏不释然魏译有之二论亦皆释之添亦无失况记有补释之文今从世本添入如秦译法华普门品中添入隋偈亦无失也。配十八住处断二十七疑为两论之纲宗一经之枢要若阶位不明则昧于横判脉络不清则迷于竖释今各为图说系于全科之后使开卷按图了然在目不致寻文难了。疏记两文之中字句并多错谬北藏且不可凭何论他本今则揆之文义苟一字不安必周遍搜寻得之旧册或深思自悟释然无疑具摘诸讹附于卷末一以见仇勘之难一以出藏本之误惟览者悉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轻音这样那样的事

    轻音这样那样的事

    轻音是轻松愉快的回忆,是浪漫纯真的梦境,而这里加上了对生活成长的反思和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以轻音为主的日常综漫,希望可以给谁带来些什么,希望有人喜欢。
  • 诛天浩劫

    诛天浩劫

    这是属于一个修行者的世界。只不过天地元气忽然变得狂暴,让山间猛兽变为极具攻击性的妖兽,人族因此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云辰原借着狂暴的元气中突破身体限制,踏入修行之路。不过传说中的天牢好巧不巧地进入了云辰的体内!诸如白泽、饕餮、英招等上古老怪在里面挨苦。面对数万年不见天日的绝望,此时为了自由它们愿意付出一切。云辰有天牢在手,这些个关在天牢内数万年不得脱的老家伙为了自由,自然要拿出相对应的代价。若是配合,也不介意给你好处,若是玩刚烈的,自有天牢刑罚让这些老家伙体验,不榨干不放人,这是他云辰的守则。既然命运选择了他云辰,他就杀出一条自己的大道来!——————————————————————————ps:已有220W完本作品《北地枪王张绣》,请放心收藏!
  • 不同凡仙

    不同凡仙

    地球上一代悲情宅男赵小白刚出门透个气,一个脸大花盆从天而降,直接将其砸进了太平间。在灰飞烟灭的一刹那,灵魂透体而出,飞升进入传说中的大千世界,降临到天星宗一代天才赵无尘身上。从此人间再无赵小白,大千世界多了一个轰轰烈烈的赵无尘。争不过天是公论,但赵无尘相信事在人为,就算不能明摆着逆天,也能在老天屁股后头打打闷棍!总能揍疼这贼老天!
  • 不朽圣皇

    不朽圣皇

    何谓永恒?不死不灭!万劫不磨!天地崩而独存!宇宙灭而独生!便谓之永恒!!!圣尊李长生,在跨出修行路的最后一步时,渡劫失败,机缘之下,重回少年时代,再活一世!这一世,他重踏修行路,定要畅意纵横,喝最烈的酒,拥最美的女人,斩最可恨的敌人,一路踏歌而上,重临至高巅峰,只手攫永恒!!!
  • 你的气场有多大

    你的气场有多大

    本书内容包括:“底气”足者气场足、用魅力给气场加分、会“摆谱”也能增强气场、学会善用气场“威慑”他人、名声和人脉使气场倍增、气场的内在修炼。
  • 网游之初吻献给过滤嘴

    网游之初吻献给过滤嘴

    一名穷困的、运气不是很好的学生,被迫在毕业前离校。前途渺茫之际,开始以网游为生。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织,让他领悟很多,明白很多。为了亲人,为了荣誉,他在全球在线人数最多的网游里,打出了国人的自强、自信,彰显了国人的傲气,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彰显了华夏民族的博爱与包容,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捍卫。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个社会最底层的男人,最爱情的坚贞守护。
  • 炫舞之逸蝶风舞

    炫舞之逸蝶风舞

    蝶飞风舞,究竟是蝶的痴迷还是风的不舍,花开花落,风随随蝶舞,只为伴蝶左右,风去风来,蝶寻风万里,只为随风起舞……群号:480625959
  • 荒天

    荒天

    天地唾弃,万般道劫。尘世浮沉,红尘万丈。他,始终坚信;朗朗乾坤,唯我独尊。八方不败,千秋万代。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原来是晴天

    原来是晴天

    两位男二都非常完美,也希望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结局!
  • 动物生存智慧

    动物生存智慧

    每一种动物,都是自然界中靓丽的风景;每一种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亲密朋友。每一种动物的生存智慧,都为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本书让我们感悟动物的成功品质,学以致用。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每一种动物都掌握了高超的生存技能。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动物的智慧更加简单、有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动物比人类更加聪明。了解动物生活习性,增长知识;感悟动物生存智慧,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