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00700000015

第15章

宋尹起莘《纲目》、《发明》单行本

崇祯壬午包氏刊,作五十九卷。 宋刘友益《书法》五十九卷。 元徐昭文《考证》一卷。 元王幼学《集览》五十九卷。 衢宗佑《集览镌误》三卷,一本附《纲目考异辨疑》,明永乐中刊本。 元汪克宽《考异》五十九卷。 明陈济《集览正误》二卷。 《纲目释地纠谬》六卷。 《补注》六卷,国朝张庚撰。 《四库》存目。

《读通鉴纲目条记》二十卷

国朝李述莱撰。 取御批本、元本及明诸本会校之,凡原本疏舛,刊本讹谬,逐条札记。

《中兴两朝编年》一十八卷

不著撰人名氏。起建炎元年,讫淳熙十七年。 昭文张氏有宋刊本。

《纲目分注补遗》四卷

国朝芮长恤撰。 刊本。

《纲目订误》四卷

国朝陈景云撰。 《文道十书》本。

《大事记》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

宋吕祖谦撰。 胡氏刊本。 明王祯有《续编》七十七卷,成化中刊。 吕氏书有宋嘉定壬申刊本。 明初刊黑口本。 吕柟刊本。 新活字本。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

宋李心传撰。 宋宝佑初扬州刊本。

《建炎笔录》三卷

宋赵鼎撰。鼎字元镇,闻喜人。崇甯五年登进士第。官至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安置潮州。事详史传。是传藏书家目未见,从旧抄过录。所记自高宗建炎三年正月,车驾在维扬起,讫于绍兴七年十二月十二朝辞上殿。本末粲然,盖鼎耳目所亲见闻,自确南渡杂史中最有典据者。 阮氏以进呈。

《宋九朝编年备要》三十卷

宋陈均撰。 昭文张氏影写宋刊本作《皇朝编年备要》二十五卷,《补刊编年备要》五卷。 黄丕烈有宋精刊本。 宋本初印,少徽、钦两朝。影宋精抄全,今在胡心耘家。 昭文张氏云,《皇朝编年备要》与《两抄编年纲目》及《两朝纲目备要》款式相同。 盖宋时三书合刻。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

宋刘时举撰。 昭文张氏有元刊本。 《学津讨源》本。 元刊本《池北书库藏书目录》后,有“陈氏馀庆堂刊”六字。

《西汉年纪》三十卷

宋王益之撰。 扫叶山房席氏刊本。

《靖康要录》十六卷

不著撰人。 彭文勤公云,此书采入《三朝北盟会编》,十之六、七,可用以校补。

《两朝纲目备要》十六卷

不著撰人。 昭文有影写宋刊本,作《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十六卷。记光、甯两朝之事,以续《中兴两朝编年纲目》。

《宋纪三朝政要》六卷

不著撰人。 有元刊本。 《学津讨源》本。 守山阁本。

《宋史全文》三十六卷

不著撰人。 路小洲有元刊本,题云《续通鉴长编》。 张氏有元刊本,附《宋季朝事实》二卷,纪度宗、少宗,益、广二王事迹。此书又名《宋鉴》,《许周生集》有跋。 元有酆城游氏刊本。又有元刊本,题《诸儒集议续资治通鉴》。 游明刊本题《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板心题曰《宋鉴》。半页十六行,行二十六字。其附入《讲义》低一格,半页二十四行,行二十五字。 昭文张氏《宋史全文》元本,卷首题“丰城游明大升校正”,盖刊书者姓名也。《史记》亦有游氏刊本《集解》、《索隐》,或以为明初人。

《宋元资治通鉴》一百五十七卷

明薛应旂撰。 陈人锡《七编》本。 应旂又有《甲子会纪》五卷 ,亦刊入《七编》中。 《四库》并入《存目》。

《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

明王宗沐撰。 吴勉学、路进刊本。

《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七卷

明高辂等奉敕撰。 成化时官刊本。 《四库》存目。

《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

宋金履祥撰。 含经堂刊本。 《仁山全书》本。 吴勉学本。 路进刊本。 刘宏毅《音释》本。 原刻本善。题《纲目前编》者,为后人所乱。入《举要》于十八卷之中,非金氏原次矣 。

《通鉴续编》二十四卷

明陈桱撰。 明刊本。 《平津馆藏书记》有元至正二十一年刊本。 孙星衍云,桱虽入明而书成于元时,故题元人。 郘亭亦有元至正刊本,字画绝工。 铁樵云,此书有《节要》三十卷。 嘉靖壬戌新贤书堂刊。

《大事记续编》七十七卷

明王袆撰。 明成化中刊。 正统刊本七十三卷。 《千顷堂书目》有《辽实录》七十卷。 《金朝实录》九部,太祖、太宗、睿宗、海陵、世宗、章宗、卫王、宣宗。 《元实录》三部,世祖、成宗、武宗。 《明实录》十四部,太祖至熹宗十三朝并献皇帝。 《明实录》,上海郁氏有写本。

《元史续编》十六卷

明胡粹中撰。 《天一阁书目》有刊本。 席刊似邵氏《类编》也。

《御批通鉴集览》一百六十卷附《明唐桂二王本末》三卷

乾隆三十三年奉敕撰。 内府刊本。 江南织造覆本。 乾隆末内刊大字朱墨套板本。

《御定通鉴纲目三编》四十卷

乾隆四十年奉敕撰。 内府刊本。 是书先撰者二十卷,有内刊本及古香斋巾箱本。 外间传刻数本,皆二十卷本。四十卷本未见传刻。

《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

乾隆三十八年奉敕撰。 《提要》次《御定通鉴纲目三编》之前,《简明目》列《纲目三编》之后。 内刊本。

《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

国朝徐乾学撰。 《四库》著录即徐氏稿本,中缺第十一卷。此书未刊行,及毕氏书出遂废。

《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

国朝毕沅撰。 嘉庆二年刊。板在嘉兴冯氏,今上海道应宝时敏斋买存,龙门书院补刊,损阙数十板。同治丁卯秋,已印行江浙。

《历代帝王表》十四卷

国朝齐召南撰。 附《帝王庙谥年号谱》一卷,陆费墀撰。 《年表》内明一代阮福补。 道光四年阮氏刊。

《历代三元甲子编年》三卷

内府刊本,又名《万年书》。钦天监官撰。起黄帝六十一年,讫同治一百六十年。《万年书》起天命九年甲子,至同治一百六十年。

右编年类

史部三

纪事本末类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

宋袁枢撰。 通行本。 张溥校定本。 通行本合明沈朝阳《前编》及陈邦瞻、谷应泰之书为一。 《天禄后目》有宋刊本二部。 宋刊元印本一部。 宋刊有严陵小字本。 明岳州本当从此出。 岳州本湖广巡抚、丰城李栻校刊。十二行,行二十八字。 内府及阳湖孙氏,并有宋宝佑丁巳赵汝重刊大字本。每页二十二行,行十九字。是板明初尚在南监,故印本至今不少。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五卷

宋章冲撰。 《通志堂经解》本。宋淳熙乙巳刊本。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

宋徐梦萃编。 《四库》著录系抄本。 开万楼有刊本。

《皇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百五十卷

宋杨仲良撰。 阮氏有旧抄本,中缺数卷。 昭文张氏亦有此书。传是楼、千顷堂二家目题欧阳守道撰,盖以守道有《序》而误。《四库》未收,阮氏曾以进呈。其知为仲良者,陈均《九朝编年》引用书目有之。在宋宝佑元年刊于庐陵郡斋。五年,贡士徐琥重刊。见守道序刊。

《蜀鉴》十卷

宋郭允滔撰。 明初刊本。 嘉靖乙卯刊本。 守山阁本。

《炎徼纪闻》四卷

明田汝成撰。 《纪录汇编》本。 《泽古斋丛钞》。 借月山房。 指海本。

《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六卷

明陈邦瞻撰。 通行本。 《明史·艺文志》载冯、陈二书合三十卷,外又载张溥《宋史纪事本末》一百九卷,《元史纪事本末》二十七卷,盖以一篇为一卷也。

《元史纪事本末》四卷

明陈邦瞻撰。 通行本。 张溥校本。

《绥寇纪略》十二卷

国朝吴伟业撰。 嘉庆四年,张氏照旷阁刊十五卷足本,即《学津讨源》本也。

《滇考》二卷

国朝冯甦撰。 《四库》著录依抄本。 《云南备征志》刊本。

《明史纪事本末》八十卷

国朝谷应泰撰。 通行本盖再三翻刻,以初刊中行有《明史纪事本末》者为善。 姚际恒云,《明史纪事本末》乃海昌士人谈迁所作,《后论》则杭州诸生陆圻作也。又郑元庆述朱竹垞言,此书德清徐侍郎倬所著,为诸生时,为谷所识拔,以此报之。 明张岱《石匮书》,计二百二十一卷。海昌朱氏藏有抄本,附《续后记》六十三卷,《石匮书》正集二百二十一卷。第百六十五卷全阙,百六十六卷阙《熊桴传》,百八十阙《孙丕扬传》,百八十二全阙,百八十五阙《曹学佺传》,百八十六阙《王佐传》。后集六十三卷,十二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三十卷、三十一卷、四十三卷、四十五卷、五十四卷全阙,二十八卷阙《徐怿传》,三十二卷阙《杜士全》、《陈镳传》,三十四卷阙《黄涛》、《徐尔榖》、《钱秉》、《董志甯》、《屠献策传》,五十卷阙《十八传》,五十五阙《末别传》。四人皆原阙,有目无书。此书体例,仿照《史记》。《简明目》言,谷氏记事因此书。大约建文之逊国,前人从未直谈,总成疑案。张岱于《建文纪》题曰《让帝本纪》,落墨处间用曲笔。谷氏于逊国一篇,大约因此。《四库》总纂,得自耳食,并未见全书也。 正集记十三朝事,后集系思陵以后事。陶庵此书,全仿《史记》。如司马氏有《仲尼弟子列传》,因有《阳明弟子列传》之类皆是。《序》二篇,一篇倪文忠,一篇黄漳浦。后集无《序》。位西所记也。

《三藩纪事本末》四卷

国朝杨陆荣撰。 《四库存目》有单刊本。 又《泽古斋丛钞》本。

《绎史》一百六十卷

国朝马骕撰。 康熙中刊本。其板取入内府,后翻刊者不佳。

《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

国朝高士奇撰。 高氏刊本。 宋句龙传,明唐顺之、孙范皆有《春秋左传》分国纪事之书。孙范书二十卷,有刊本。

《通鉴纪事本末补后编》五十卷

国朝仁和张星曜撰。 以袁氏《本末》,未有专纪崇信释老,乱国亡家为篇者,乃杂引正史所载,附以稗官杂记及诸儒明辨之语,条分类列,以此为书。星曜字紫臣,成书自序在康熙庚午,尚未刊行。同治丁卯,丁禹生收其手稿。

《平台纪略》十一卷

同类推荐
  • 平定三逆方略

    平定三逆方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野处集

    野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mall Catechism

    Small Catech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交谊典师友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师友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小妖如画

    小妖如画

    这是一只小狐狸一个抖机灵成了小神仙的故事。大山深处有只小狐狸,为了修炼成仙。发生的一系列喜剧故事。
  • 先生说

    先生说

    一张被诅咒的黄金面具,一场诡异的旅行,原始野兽、神秘部族、行走的尸体等各种诡异事件……一群都市的普通人卷入恐怖的漩涡,如同被绑上绳线的木偶,灵魂空洞木然向前……罪与罚,生或死?且听先生说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释义与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释义与案例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这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后又一部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为了配合行政强制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参加这部法立法工作的同志编写了这本书,对条文的具体含义逐条解释。 本书作者具有权威性,条文释义准确,便于广大读者对于行政强制法精神和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 末世兵王

    末世兵王

    一觉醒来,侵占地球的外星人战败,人类进入难得的修养期,然而一场惊天阴谋也开始酝酿……
  • 高空弹跳

    高空弹跳

    本书写高中毕业生叶凌在民办大学里的学习、爱情、友情及与父母的亲情故事。 为了逃离市长母亲的束缚叶凌独自来到异乡读民办大学,却没想到在遥远的冰城母亲仍然布置了一个温柔的陷阱。叶凌的同乡、公办大学学生姜毅边与叶凌“恋爱”,边与女友同居,最终送了女友的命,自已也被开除。 叶凌发誓不做第三者,网恋却让她跃跃欲试。现实的诱惑使叶凌误认为找到了真正的爱情,结果只是落入了第三者未婚先孕的尴尬境地。 常有人问叶凌,在民办大学里读书和在公办大学里读书有什么不同?都是迷茫的年轻人,而选择了民办学校,生活会更坎坷吧。
  • 闻殊

    闻殊

    她是闻子哑。被“闻殊”掌门人于哑月古寺前所拾,后入“闻殊”,掌门人为她命名闻子哑,待她宛如亲生嫡孙。自小习武,聪明活泼的闻子哑在闻殊所处的忘冥山中生活地如鱼得水。不料杀戮降临天下第十的闻殊……那一轮红色的圆月在黑压压的天空之上冉冉升起之际,忘冥山血流成河。掌门人不惜代价将闻子哑保全,并将闻殊交给闻子哑。一时担当重任的闻子哑又将如何应对,这场江湖恩怨情仇的漩涡中,终是将闻子哑卷进……这场江湖之戏,闻子哑将如何掌领闻殊,行走这江湖之下。江湖恩怨情仇,是非纠纷。看《闻殊》中闻子哑如何闯荡江湖,带领闻殊过关斩将,叱诧江湖。
  • 腊日龙沙会绝句

    腊日龙沙会绝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阳战神

    九阳战神

    大荒石林,酆都鬼蜮,万界灵山,傲来神国......这是一个灵武世界!灵兽魔神,苍天遗族,鬼族神兽,蛮荒大妖......这是一个百族战场!流星坠落...在那混世中又有几个人掌握自己之命运..在这天才多如狗,妖孽满地走的世界又有何人能够笑到最后...是逆来顺受,随遇而安!还是绝地反击,与天争命。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翻地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踏天而求索!!!!】ps:佛花第二本书,求推荐,求点击,求收藏!!!谢谢!!!
  • 重生又见重生

    重生又见重生

    重生一回,自命不凡,结果却是父亲劈腿,父母离异。未婚夫接近自己不过是为了他们家的水果、翡翠、药材,妹妹更是为了报复自己,怀上了未婚夫的孩子。最后,她更是死在了亲生妹妹的手上。若能重来,她只愿父母安康和乐,妹妹乖巧懂事,全家平淡幸福~!
  • 大明宫之盛世悲歌A

    大明宫之盛世悲歌A

    这本小说讲的是初唐与盛唐交替时,发生的故事。自神龙革命后,一代女皇武则天被迫退位,传帝位给三子李显。由此武周倒台,李唐复归。但是,李显登上帝位以后,李唐朝廷内部各种政治势力暗流涌动,各色政治人物粉墨登场,李唐政局动荡不安。本书正是以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政局之下,先后发生的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为历史背景。描绘了在这两次政变发生前后,那些政治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这些政治人物最终的命运结局,试图解读出困扰中国历史在“一治一乱”中交相更替的根本原因。本书在构思上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李隆基为主线,另外虚构了三个主要人物李鉴、刘江玉、林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