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98400000033

第33章

而后乃出其针也。)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夫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针经曰。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盖形瘦者。正气衰也。脉大者。病气进也。胸中多气者。气胜形也。气胜形者。邪气盛而正气脱也。)形气相得者生。(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形气和平。是为相得。)参伍不调者病。(此即独大独小独疾独徐之意。此总言其不调者病。下节分言之。以知病之所在。)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皆相失者。非止于参伍不调矣。此脏腑阴阳之气皆病。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夫脉之来去。随气降升。是以九候之相应。上下若一。如参舂者。言脉之上至下去。左至右去。有如舂者之参差。彼上而此下也。此因邪病甚。而正为邪伤故也。)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如参舂者。只言其来去之参差。相失不可数者。并其至数之错乱。此邪病更甚。而正气将脱。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天主气。中部人主血。中部地主胸中之宗气。夫上下左右之脉。交相应者。血气之循环也。脏腑之脉。得胃气而至于手太阴者。宗气之所通也。如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者。不得中焦之血气以资养。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上节论失其旋转相生之机。此言中焦之生原化薄。)目内陷者死。(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上节言中焦之根本衰微。此复言脏腑之精气消灭。)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

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夫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如一部独异。即知病之所在。而随证治之。

大小者。脉之体象也。疾迟者。脉之气数也。寒热者。三部皮肤之寒热也。陷下者。沉陷而不起也。针经曰。上下左右。

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此候生阳之气。以知病之死生也。诸阳气者。太阳之所主也。根结篇曰。太阳为开。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足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肤宛焦而弱也。是以知病之所在。而又当候太阳之气焉。卫气篇曰。足太阳之本。在跟上五寸中。而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按承山乃足太阳穴。

在外踝上七寸。故以左手于病者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是在承山之以下矣。庶右手于病者足上当踝而弹之。盖以左手取脉。庶右手得以在下而弹。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是更过踝上五寸。而及于承山矣。故曰踝上以下。必先按而在久。踝上者。谓去踝五寸以上。而及于承山。以下者。谓承山以下。而至去踝五寸之间。盖以左手之三指。于踝上五寸。承山以下。以候太阳之气。以察病之死生。故下文曰。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盖九针之要。

候气为先。足太阳为诸阳主气也。)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应去声蠕而宣切。蠕蠕微动貌。气之和也。其应疾而中手浑浑然者。急疾而太过也。徐徐然者。气之不及也。故皆主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生气绝于下。故不能上应也。)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是以者。承上文而言。脱肉者。

皮肉宛焦而弱也。身不去者。开折而暴病留于身也。言正气虚而肉脱。邪留于身而不去者死也。)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太阳之气者。论先天之少阳。荣卫气血者。乃后天水谷之精气。中部乍数乍疏者。中焦之生气欲绝也。)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夫血脉生于心而输于脾。代乃脾脉。钩乃心脉。此复申明候足上中部者。候中下二焦之生气。如病在络脉者。

其脉代而钩也。)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夫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是以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不应。是天地人之气。失其一矣。故主病。二候后不应。是三部之中。失其二矣。故主病甚。三候后不应。是三者皆失。故主病危。)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腑为阳。脏为阴。知阳者。知病之所从来。知阴者。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

知经脉之死生出入。而后知病脉之所从来。详经脉别论。真脏脉见者。胜死。(真脏脉见者。至其所胜克之日时而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此复结上文。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足太阳之气绝也。足太阳主筋。阳气者。柔则养筋。是以太阳气绝。筋挛急而足不可屈伸。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为目上刚。脉系绝。故死必戴眼。张二中云。足不可屈伸。太阳之气绝也。死必戴眼。太阳之脉绝也。)帝曰。冬阴夏阳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脉。

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此复问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按九针论曰。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盖言冬至之子。阴之极也。阴极而一阳初生。阴气始下。夏至之午。阳之极也。阳极而一阴初生。阳气始下。是阴阳之气。分于子午也。至春分之时。阳气直上。阴气直下。秋分之时。阴气直上。阳气直下。是阴阳离别也。寒热者。阴阳之气也。阴阳分别。而复有交合。故寒与热争。而两气相搏也。此言三部九候之中。有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气。若九候之脉皆沉细。而绝无阳气之和。此为阴而主冬。故死于夜半之子。如盛躁喘数。而无阴气之和。此为阳而主夏。故死于日中之午。皆阴阳偏绝之为害也。)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是故者。承上文而言也。寒热病者。阴阳相乘。而为寒为热也。本经云。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病风者。亦为寒热病也。平旦日夕。系阴阳两分之时。寒热者。乃阴阳两伤之病。是以应时而死。热中热病者。阳盛之极。

故死于日中之午。病水者。阴寒之邪。故死于夜半之中。土位中央。王于四季。其脉乍疏乍数。乍疾乍迟。乃土气败而不能灌溉四脏。故死于辰戌丑未之时也。)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形归气。气生形。形气已败。血脉虽调犹死。

意言七诊之死。因气而见于脉。非血脉之为病也。故下文云。其脉候亦败者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七诊者。谓沉细悬绝。盛躁喘数。寒热。热中。病风。病水。土绝于四季也。九候皆从者。谓上下若一。无独大独小也。)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此言七诊者。乃阴阳之气。自相分离。是以应时而死。若因邪病而有似乎七诊者。不死也。风气之病。病风也。病风而阴阳相离。期以日夕死。如病风而阴阳和平。九候若一。不死也。经月之病。病水也。病水而沉细悬绝。期以夜半死。病水而阴阳和平。九候皆从。不死也。盖言七诊之死。死于阴阳分离。不因邪病。而有应时之死也。)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此复申明七诊之病。以脉候为凭。盖脉者病气之见。胃不输精。故胃败而其脉亦败者。病气而脉亦从之俱病也。脉病则其胃败者。其声哕。胃气逆而上也。逆则九候必绝。将死之脉也。)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

以上下逆从循之。(始病者。病久而深也。方病者。新受之邪。病之浅也。各切循其脉者。切其病之在阴在阳。在脏在脉也。夫病久者。其脉沉而逆。方病者。其脉从而浮。故当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夫邪伤经脉。则脉数疾。故其脉疾者。知不病在七诊也。阴阳脏气受伤。则其脉迟。

故脉迟者。知其病在七诊也。脉不往来者。有七诊之病。而脉候亦败也。皮肤着者。病久而肉脱也。根结篇曰。皮肤薄着。毛腠夭焦。予之期死。此言方病而伤于形身经络者不死。病久而伤五脏阴阳之气者死。故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若五脏阴阳之气。已绝于内。而欲以针石治其外者。未之有也。)帝曰。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

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灵枢经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言病在经者。刺其经。病在孙络者。去其孙络血。盖病在孙络。其邪更浅。故当出其血而泻之。)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血病者。邪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身有痛也。盖言病在经之深者。治其经病。在孙络之浅者。治其孙络。病在经络浅深之间。而痛及于肌肉者。治其经与络也。)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奇邪者。邪不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故宜缪刺之。缪刺者。以左取右。以右取左也。)留瘦不移。节而刺之。(留瘦不移者。留淫日深。着于骨髓。故即于节而刺之。盖病在脉络者取之脉。病在骨节者治其节也。)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刺节真邪篇曰。大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是以上实下虚者。有横络盛加于经。以致上下不通。而有盛实也。切而从之者。切其某经之所阻。

而从治之也。索其结络者。索其横络之结。而刺出其血。以见通之者。视而泻之也。以上言病在经脉者。为可治也。)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夫九针九候之道。贵在神与气。心藏神而为阳中之太阳。肾为生气之原。而膀胱为之表里。是以独候手足之太阳者。太阳主诸阳之气也。瞳子高者。乃太阳之神气不足。

盖手太阳之脉。上颊至败者。其音嘶。)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此复申明瞳子高者。太阳不足于上也。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外踝上者。在手外侧踝上也。五趾者。第五之小指也。言太阳不足。当于手指及外踝上之后溪。五趾之少泽上。留针以补之。盖候足太阳之气者。于足上去踝五寸而弹之。补手太阳者。当于手外踝上五趾而取之。此手足之经气。交相贯通。先不足于上。而后绝于下也。张二中曰。泻者出血。补者留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组织工作感与悟

    组织工作感与悟

    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组织工作和领导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集体领导做出的决策是个人分工负责的方向、目标,个人分工负责的具体实施是实现集体领导意志的必然途径。
  • 铿锵大唐

    铿锵大唐

    本书是一本有关唐代诗人名士的轶事趣闻,分门别类记述名人轶事,诸如“红叶题诗”、“雀屏中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等几百条。本书可增广见闻,有知识性,有可读性。
  • 夜图腾

    夜图腾

    暗夜中藏匿着曾经的深沉与厚重,图腾里孕育着未来的希冀与新生。星空下,亘古永恒的不是道德,而是在原始的欲望和恐惧中重生的勇气和坚韧。
  • 背剑少年

    背剑少年

    思涯生于世上,似乎是为了复仇而活着。然而对头强大到无法超越的程度,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信念。为能接近对头,他隐忍加入了虹光剑派,凭借自己惊人的天赋,逐渐成为年轻一代翘楚。然而随着真相的慢慢揭开,迎接他的却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他与她幼年相识,成为一师之徒。成长的路上,他们互为激励,共历艰难险阻,渐渐相互倾心。然则命运蹉跎,两人不得不拔剑相望,缘分擦肩而过。他心有不甘,她也有不舍。然而是什么事情崩发出了他们心中的激情,终于抛开世俗之念相依相偎呢?
  • 冥王骑士

    冥王骑士

    来自另一个世界,拥有强大力量的一位王者——冥王,曾在数亿年前意图称霸这个世界。勇敢的四位冥王骑士挺身而出,为封印冥王献出生命。而冥王的封印每五百年就会减弱,就必须由下一代的冥王骑士来加强封印。一直延续下去.....
  • 边伯贤心秃废残花落泪

    边伯贤心秃废残花落泪

    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边伯贤你是暖阳我顾颜夕爱你.为了你的未来我可以放下对你的感情我们都没错只是遇见的时间不对伯贤你爱我吗
  • 水雀

    水雀

    吉米是一位小猎人,为生存而奋斗的他,最大理想就是买一把碳丝弩,猎灰狐,一张皮子一个半银角子哦。目睹八个人拼死相夺,仅存的一位还被天雷劈死。他们争得东西居然是一枚铜钱。因此发了一笔小财的吉米兴高采烈的去买碳丝弩,钱却被偷了,抓了小偷,不料没有找到丢失物品,居然还要养她。对,是“她”。一位有才的美女,可结果如何呢,请看额的“水雀”
  • 重生之蜀山外门弟子

    重生之蜀山外门弟子

    地球少年被女娲后人召唤,重生到平行地球。这里妖魔即将复辟,东天神族分崩离析,觉醒之后的他又要怎样靠着自己手中的剑,去完成守护这个世界的誓言。
  • 流日

    流日

    沈暮瑭作为一个普通而自卑的文科生,唯一一次英勇救人还落得个尸骨无存。莫名其妙的被召唤到海之国瑶惜,这哪里是海底世界?分明就是陆地嘛!遇到一群不靠谱的古装人士也实在倒霉,而那个不近人情的男生梁修则是最大的麻烦!这里的天空就像个不透明罩子,没有太阳,却依然四季分明。原来的世界是回不去了,但这不是穿越!因为从那面青玉浮雕中还能看到现代世界,那个曾经居住过的小城的样子,和那轮永恒的白日。“从青玉中望去,那明媚火热的朱华宛如柔水秋波般轻轻浮动,水月镜花似的红日没有印象中的伟岸壮丽,但它却是海之国的希望。流日之名,今后,这碎金般流淌的景色也必将成为沈暮瑭心中的圣景。”
  • 神在异世

    神在异世

    身为神灵,却遭到暗算掉入次元裂缝穿越异界。本打算暗中恢复神力离开异界,却被一个自称青梅竹马的少女纠缠。宁愿做个普通人融入大千世界,却不料风雨欲来屡次发生意外......到底是宿命的轮回还是命运的使然,有些事,即使是神,也无法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