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88600000007

第7章 阴阳脏腑总论(1)

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而阴阳之变化无尽。今以脏腑分阴阳者论之,是脏为阴主里,腑为阳主表,五脏具五行之性,而五行又各具阴阳,故各脏之气为阳,血为阴也。如以腑配脏,则肝为乙木属阴,胆为甲木属阳,木生火;心为丁火属阴,小肠为丙火属阳,火生土;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土生金;肺为辛金属阴,大肠为庚金属阳,金生水;肾为癸水属阴,膀胱为壬水属阳,而水又生木,故阴阳五行之气生化不息也。五行之生者,相长也。生气太过,则偏亢,故生中有克。克者,制也,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互相节制也。是故不足,则以相生者助之,如补肝助心之类;太过,则以相克者制之,如滋水制火之类,调之使平而后已。盖脏者,藏也,藏精气而不泻;腑者,器也,传化物而不藏。其能藏能化者,皆由阴阳五行之气运用也。而脏腑各有所主,各有功能,各有所司,其或失司,则气化乖逆,而生百病矣。故如肝藏魂与血而主筋,心藏神而主血脉,肺藏魄与气而主皮毛,脾藏意而主肌肉,肾藏精与志而主骨。肺又权衡一身之气,脾又统领一身之血,而心为君主,一身气血随心所使,以各脏皆有系脉通心,故心定则神明,而五脏皆安,心劳妄动,则五脏皆病。如忧则心气抑,怒则肝气逆,思则脾气结,悲则肺气消,恐则肾精伤。故凡七情,皆由心发,而先伤各脏者也。如其功能所司,肝司疏泄,开窍于目;肾司闭藏,开窍于二便;脾司鼓运,开窍于口;肺司呼吸,开窍于鼻;心司鉴察,开窍于舌;耳通心肾之气,又为心肾之窍也。脏腑之相配者,以其部位相连而为表里,互相为用。腑本脏气以宣化,故脏虚则腑不转输;脏藉腑气以舒和,故腑实则脏气厥逆。如肺与大肠为表里者,若肺气虚,则大肠失职,或泄泻,或闭塞;若大肠浊壅不行,则肺气逆满,不能下降,余可例知,其互相为用者也。又如胃司纳谷,赖脾健运,以化饮食精微,上达于肺,敷布周身,以充养各脏腑,故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其糟粕下传小肠,泌别清浊,清水渗入膀胱,浊滓下归大肠,又必赖三焦气化宣畅,而水火均平,则二便通调,故曰∶气化则能出矣。然三焦气化,本于肾元之阴阳,若肾元衰,则三焦无权,而脾胃因之升降不调,清浊淆混,则百病俱出,此脏腑之所以各有功用不同也。惟胆附于肝为表里,其精汁有入无出,若受热邪,胆汁泄而口苦,则为病矣。又有心包络,居于膻中,为心脏之外护,代心用事,凡邪之干心,皆包络受之,若心脏受邪则神去,神去即死矣。心包经络与三焦连贯为表里,故五脏、六腑及心包络共成手足阴阳十二经,义详营卫经络门中。必先熟脏腑生化之理、经络流行之道,方能辨病之表里虚实而治之,是故学人首当究心,而不可忽者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此明天人合一之道也。阴阳者,天地之气,天地者,阴阳之形,而大道存乎其中也,万物禀阴阳之气以成形,气尽则形消,故阴阳为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而神为形之主,藉阴阳之气以存,形消气尽则神去,故阴阳为神明之府,府犹居宅也,阴阳既为生命之本,则治病必求其本,首当调护阴阳也。将欲调之,必先明其生化之理。故如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此皆生化自然之理也。若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即坤变复,干变 ,是阴阳进退消长之道也。寒气为阴,阴性凝滞,故生浊,如积阴成地也;热气为阳,阳性流动,故生清,如积阳为天也。故人身之气,清升浊降,自然之性也,反之则病。故如清气在下而不升,则下焦疏利而病飧泄,以阳性流动也;浊气在上而不降,则上焦壅塞而病 胀,以阴性凝滞也。如此,则阴阳反其作用而病矣。反则逆,顺则从,故必察其逆从而调之,是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雨从天降,由云所化。云乃地气上升,故言雨出地气,是本乎地者亲下也;云从地出,实由天气上蒸,故言云出天气,是本乎天者亲上也。此阴中生阳,阳中生阴,互相生化,循环不息之妙道也。盖阳化气,阴成形,阳从地升为云,阴从天降为雨。故人身清阳,由下焦而升,出于上窍,象天之云;浊阴饮食所化,由上焦而降,出于下窍,象地之水。清阳轻浮而疏泄,故能开发腠理;浊阴膏液则凝重,以故内走五脏;而阴阳经络流行,交接于四肢之末,清阳之气走表,故能实四肢也;若饮食入胃,生化津液,以养五脏,其浊滓由腑传导而出,故浊阴归六腑也。是走五脏者,乃清中之浊;归六腑者,乃浊中之浊,而有两层义理也。

《灵枢·阴阳清浊篇》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

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上节《素问》以天地之气厘清浊,此以人身之气厘清浊,故各有义理,互相发明也。天地中和之气,清也;谷食五味之气,浊也。清气鼻受,而入心肺,心肺为脏为阴,故清者注于阴也;谷味口受,而下于胃,胃为腑为阳,故浊者注于阳也。以气分阴阳,则阳清阴浊;以人分阴阳,则脏阴腑阳。乃气之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是亦阴阳相交相生之道,故与上节各有义理也。所以凡有口鼻者,必赖天地之气味以生养也。若其浊而清者,谷食精微之气也,上出于咽而行经脉中也;清而浊者,如天地湿热蒸秽之气,则由鼻下行而到胃,乃清浊相干而逆乱,或为呕泻,或为胀痛,故命曰乱气也。

帝曰∶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注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此承上文受清浊之义,而云阴清阳浊者,谓脏属阴而受清,腑属阳而受浊也。然其浊中有清,清中有浊,又何以分别其所受乎?伯言气之大别者,分别大概之理也,假如吸入之清气,则上注于肺,秽浊之气,下走于胃,是初入于胸,而上下分行,故闻秽气,即作呕逆,而凡疫疠暑湿等邪吸入,即客于胃,而成诸病之类。盖清升浊降,自然之性也。故如胃中谷气之清者,上出于口,如呵出之气也。若肺所受谷气之浊者,谓浓浊之浊,非是秽浊,即所谓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之津液也,故即下注于经,内积于海。海者,如血海、气海等类。此乃大概分别其所受者也。

帝曰∶诸阳皆浊,何阳独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此问诸阳腑皆受浊,何腑独甚乎?伯言手太阳独甚者,盖手太阳小肠,为受盛之官,承受胃中所下水谷糟粕,故独受阳之浊为甚也,手太阴肺为华盖,而部位最高,故独受阴之清。其清气则上升而走空窍,浓浊之气则下行诸经,如上节所云者。若诸阴脏皆受清气所注,而足太阴脾为胃行其津液,故独受水谷浓浊之气,所以脾主肌肉者,肌肉由水谷浊气所生也。此皆言脏腑所受清浊,而行气于经者,故下文有滑涩之分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此言因清浊相干,而致病之治法也。阴所受,清气也,其经深,故当深刺,以其气滑而流走,故必久留其针,俟其气定,然后出针,方能去病也;阳所受,浊气也,其经浅,故当浅刺,以其气涩而钝迟,故针必速入速出,以宣动其气,方能去病也,此皆言其常气之治法耳。如清浊相干而为病者,其滑涩亦不定在阴阳之分别,当详审其病,随宜设法。言以数调之者,盖针之宜久留、宜速疾,必以病患之息数为准。应补应泻,根据病患之呼吸以出针、入针而为补泻。一呼一吸,名一息也。义详针灸篇,另有专科,此不录。若药治之法,亦可照此类推矣。

《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以不同,故病异名也。

此篇专明脾胃为中土,统一身之阴阳,为后天之根本也。夫阴阳之理,微妙无穷,变化无尽,经文每举天地之阴阳以明人,举人身之阴阳以证天,此节正表天人合一之道,以脾胃之转输,一本于天地之气化也。如天为阳,位乎上;地为阴,位乎下;火为阴,位乎南;水为阴,位乎北;木为阳,位乎东;金为阴,位乎西,是皆阴阳异位也。阳升则阴降,阳降则阴升,阳生阴,阴生阳,皆气化自然之性能。

其阴从阳生而降者,如天之雨,降极则阳中之阴并于阴位,则阴实而阳虚;其阳从阴生而升者,如地之云,升极则阴中之阳并于阳位,则阳实而阴虚。是皆更虚更实也。逆者,倒也;从者,顺也。冬至后,阳升阴降为从,反此为逆;夏至后,阳降阴升为从,反此为逆。何为反耶?夏至天上阳气初降,地下阴气初升,阳为阴气所逆,不得入地,而反倒升,故地上比夏至前更热,渐俟阴阳交通,二气调顺,则升者升,降者降,至秋而阴阳平分于天地之中,故地上凉和,其冬至后更冷,至春分温和,亦同一律,是为更逆更从也。凡人身偏寒偏热、寒热往来之病,即阴阳不调,而各异其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之故也。是故天地气化和顺则养人,反逆则伤人。

其伤人也,亦必以类从,阳邪从阳从外,阴邪从阴从内,如风为阳而伤卫,卫为阳为外也;寒为阴而伤营,营为阴为内也。营卫本于脾胃,故脾内胃外亦然,其邪之来,或从内、或从外,所以不同,故其为病各异,而名各不同也。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此紧承上文内外之义,举天地所主,以明人身之营卫,理尤渊妙也。上云阴阳更虚更实者,指升降屈伸而言。此云阳道实,阴道虚者,专指天地之道也,是以内外分阴阳者。盖天包地外,地凝天中,故天为阳主外,地为阴主内,是地赖天以包载者。故天行健,则地宁,天气弛,地即陷,古今尝有之,足可征矣。由是观之,天气虽清虚,而阳道诚为坚实也。若不坚实,何以载地之浓重而不陷哉?阴阳二气,转旋于地外,升降于地中,始能生化万物。是故地形虽浓重,而阴道诚为虚通也。若不虚通,何以受二气之升降变化,以生万物哉?故此言阳道实、阴道虚,是指内外之阴阳,与上文之以升降分阴阳者,各有义理也。即以证人身之营卫者,卫主外,同天阳之坚实也;营主内,同地阴之虚通也。何也?卫行脉外,以固表者也,若不坚实,则腠理开而汗泄不止矣;营行脉中,以守内者也,若不虚通,则经脉闭而血气瘀塞矣。

夫营卫之气,本于脾胃,故经言∶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故脾为营之源,胃为卫之本也。

此节承上文论脾胃,特举天地内外之道,以证明营卫气化之所本也。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此即申上文,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而病异名也。阳主外,风为阳,从外来,故阳受之;阴主内,食饮属阴伤内,故阴受之。阳受入于腑,阴受入于脏,各从其类也。腑为阳主外,故受邪则有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诸表证也;脏为阴主内,故受病则有 满闭塞、下为飧泄、肠 诸里证也。天之清气,由鼻而入,通于喉,故喉主天气也;食饮产地,由口而入,下于咽,故咽主地气也。风为阳,湿为阴,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以上皆明阴阳各以类从,犹火就燥,水流湿,本于自然之性也。

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此言阴阳上行下行者,专指脾胃之气升降,不同十二经气。盖经气流行于经脉中,而脾胃之气行于肌肉者。

同类推荐
  • 玄元十子图

    玄元十子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ASTER OF MRS

    THE MASTER OF M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宣和书谱

    宣和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遁甲演义

    遁甲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ntigone

    Antig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虫图腾5:机密虫重

    虫图腾5:机密虫重

    “驱虫秘术”式悬疑小说史诗之作!《虫图腾》系列大结局!在潘俊与人草师相认时,时淼淼与欧阳燕鹰仍被困在八卦密室之中。潘俊为救朋友,再次深入密室,一番生死历险之后,潘俊一行人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消失之城”,驱虫师家族的历史重见天日,驱虫师家族的终极秘密也浮出水面……
  •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道情侠传

    剑道情侠传

    一个逍遥自在的少年,一块神秘莫测的胎记;一场预示着六界大乱的变故,一把注定要撼天动地的神剑……那一个又一个谜团,终让少年踏上漫漫问道之路。鬼怪妖魔,他在劫难中走向强大;生离死别,他在苦乐中历经冷暖。仗剑伏魔天地间,六界茫茫心已远。他终将揭开自己前生今世,终将逆转摇摇欲坠之乾坤!然而,为何仗剑?为何问道?为何痴情?为何行侠?他终究只是想知道个答案……
  • 妖都游侠

    妖都游侠

    天下第一少年修道者大会结束之后,惊心动魄的“虚空九龙墓”之旅即将拉开帷幕,神秘火鸟组织的阴谋终于浮出水面,梨花天书现世,这本记载无上妙法和长生之道的奇书,究竟会落入谁的手中......
  • 混世猴王孙悟空之大闹洪荒

    混世猴王孙悟空之大闹洪荒

    进入洪荒世界的悟空,将会在洪荒世界展开他的本领
  • 温柔校花爱上我

    温柔校花爱上我

    任宇宏抬起头,一颗颗星星倒映在了他眼中。闪闪烁烁,仿佛从心间飞出的一个个希望。看着这些星星,心中不由自主生出一股豪气。“终有一天,我要让我的父母住在环境优美的豪宅里,而不是这种乱脏差的地方。”
  • 神魔乱世:高冷魔君别惹我

    神魔乱世:高冷魔君别惹我

    其实,她就是个神经兮兮,被不良老爹嫌弃之下,一脚踹飞到异世的神经女。听闻,这就是个可怜兮兮,被后妈使尽手段禁锢,插翅难飞的废物小姐。传言,他就是一个高冷嗜血,天怒人怨,还貌似是绝情绝心的可怕魔王。穿越到异世,人生地不熟,她照样撸袖子,斗智斗勇,打得过渣渣,训得了魔兽,挑得起大梁,调戏得了魔王,外加吃干抹净拍拍屁股走人,只是,这要死要活黏上来的某爷是谁?【宠文一对一,看火山撞地球,变态神经穿越女VS高冷绝情大魔王,会是如何的火花四溅,惨绝人寰?!】
  • 圣光神灵录

    圣光神灵录

    魔神重临人间,黑暗笼罩万物,正义被邪恶所埋没。时间的指轮开始倒转,未来依旧是毁灭,还是会带来希望。圣光的觉醒,黑暗的复苏。一切的一切究竟将如何结束。光暗结合,日月交辉,星辰为伴,神灵归来。
  • 青春,我们可不可以不坚强

    青春,我们可不可以不坚强

    奚芊苒是个品学兼优的学霸少女,她本该快乐地度过高中生活,可却被突如其来的种种疼痛压得快要窒息。父母离异,母亲突然猝死,朋友的叛离。当她终于以为遇到自己的骄阳时,他却为了一个更加深爱的人背叛了她。终于她决定不再感情用事时,一轮骄阳却又穿过她天空的乌云照给她希望。当生命中无数过客都悄然离去,留下的,是否是她一直苦苦追寻的人…她被命运捉弄得放弃,呐喊道:“我可不可以不坚强!”这本书是作者大大的处女作,轻喷呐轻喷。有什么建议可以跟我说呐。作者大大会尽力修改。
  • 寻灵诀

    寻灵诀

    集天地灵气,吸日月精华,万物皆有灵。万物之中,人为最灵。寻灵诀,寻天材地宝,寻各种灵物,寻不老药。你恨时间易逝,容颜易老?不用担心,我有寻灵诀。你恨年轻过度拼搏,老来一身病?不用担心,我有寻灵诀。你恨自己身材身高不如别人?不用担心,我有寻灵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