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88600000018

第18章 四诊合参总论(1)

四诊者,望闻问切也。望以辨色,闻以辨声,问以辨证,切以辨脉。盖人禀气血以生,气血不和而为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但病变多端,其脉其证皆有真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故圣人立法,必以四端互相参合,方无错误,如《素问·疏五过论》、《征四失论》,谆切告诫,而俗学不明此理,妄意揣度,虚言矜夸,谓切脉即能知病,欺人自欺,其害实甚。又如《难经》言∶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此言诊得弦急之脉为肝脉,必有肝脏之证,如面青、善怒等,方为肝病,如无肝证,即非肝病,各脏皆然,是故一脉所主,病有多端,一病所现,亦有多脉,必当脉证互相印合,方能知其病由,故四诊之道,缺一不可,经文已详悉矣。惟辨舌苔之法,未曾论及,止有《灵枢·师传篇》云∶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热病篇》言∶肺热病,舌上黄而已。盖脾主肌肉,卫者,肌肉也,唇舌为肌肉之本,故视之可验病之吉凶也。若夫强弱寿夭之形,及一切病状,尤当于禀赋疾病诸门合参,以明其理。本门最详者脉也,脉为气血流行之象,而有升降出入,故当与营卫经络、阴阳脏腑诸门同观。

必得悟其神理,指下方能明其为和为病、为虚、为实。古人论脉云∶吾心之所解,口莫能宣。此神理必须心悟,非言语所能传。能明其脉,则证之真假自见;能辨其证,则脉之虚实自明。所谓真者,脉证相合,虚实显然也;所谓假者,脉证不合,实病似虚、虚病似实也。真者易辨,假者难辨,不辨其假而误治之,杀人于反掌间,可不畏哉!可不慎哉!

《灵枢·五阅五使篇》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脏,经气入脏,必当治里。

五官者,五脏之窍也,故阅其外而知其内。气血流行于经,出现于两手气口之脉,而色现于明堂,为气血之华采。明堂者,鼻也。五脏具五行之性,合天地五时之气化,故有五色随时更变出现,以应五时之序。各如其脏者,如肝木旺于春,其色青;心火旺于夏,其色赤;脾土旺于未月长夏,其色黄;肺金旺于秋,其色白,肾水旺于冬,其色黑也。经气入脏者,如经病而深入于脏,必当治其里,以脏为本,经为末也。

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曰∶五色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如是之人,血气有余,肌肉坚致。

本经《五色篇》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即首面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此言脏腑应于首面之部位,详下节《五色篇》也。盖庭为颜额,必开张,而明堂必广大,其颊侧耳门为蕃蔽者,如墙壁之方正,而护于外,颐颔之基址,高耸而下垂,居面部之外,比中亭更大也。其色充润而治,颜面平博广大,如是者其血气有余,肌肉坚实而致密,则寿有百岁矣。

帝曰∶愿闻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 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此言五官为五脏之窍,故五脏病则有各证各色现于外,而可验也。其或目不明,耳不聪,鼻不利,口不欲食,舌不知味者,亦可知其病发于何脏,而审其所因以治之也。

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五官不辨者,歪斜平塌也。阙庭不张,以致垂角去外者,总言面部窄狭,而下亭又尖削短促而无基址,如是则薄劣而不寿之相。平时已常危殆,何况加疾乎!以上论寿夭之格局也。于中又当分骨胜肉者寿,肉胜骨者夭。故有面大而色白者夭,肉胜也;面小而色苍者寿,骨胜也。

《灵枢·五色篇》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 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

此明脏腑肢节之气,应于首面之部位,以别其阴阳而和之。男左女右、男阳女阴之位各异,如下文所辨。

其为病不同也,须察后图。

审察泽夭,谓之良工。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夭泽,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来今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沉夭为甚;不明不泽,其病不甚。

能察其润泽枯夭之色,以辨其病之吉凶,庶可谓之良工也。其色沉浊者,病邪深而内在脏腑也;其色浮泽者,病邪浅而外在营卫经络也。即于五色之现于面者,而辨其病之微甚,如赤甚为血中热甚;青黑甚则痛甚,是血气瘀滞也,故筋脉挛急;白甚则寒甚,白为肺色,肺主皮毛,故皮顽木不仁,无阳和之气以煦之也。观其色现之部,知其病在之处;观其色之浮沉,以知邪之浅深;察其润泽枯夭,以决其成败;其色散漫,病起于近,抟结者,病已深远。故当积神于心,洞明其理,可以知其已往之病因,今来之变证也。若相气不悟其精微,则不知理之是非,故必专心属意于此而勿去,乃知其病之新故。如色明而不粗显,已为病气,更见沉夭,则甚矣;其不甚明泽,亦不沉夭,病亦不甚也。

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

驹驹然者,如驹之走动,其色散而不聚也。可知其病亦散,而气虽痛,其聚未成,自可愈也。假如肾气乘心为病,其肾之黑色,必先现于心之部位,故观其色而知其病。凡各色之应,皆如是类推可知矣。

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 阴之属也。

面王上下,为小肠膀胱子处之部,故主小腹痛。圜直者,色垂绕于面王之下也。茎,阴茎也。高为本,下为首,因色之上下,而分茎之本末也。凡此皆属狐疝 阴之病也。

女子色在于面王,属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抟为聚,方圆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 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

面王之部,与男子同,而病与男子异者,以其冲任血海,为月经所通行,而孕育亦在于此也。色散为痛者,气病无形也;色抟为聚者,血凝为积也。其积聚之或方或圆,或左或右,各如其外现之色形。若其色从下行,当应在尾 ,而为白淫带浊,有润如膏之状者,或暴因饮食坠气,即下见不洁之物也。

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别乡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荚,在面王为不日。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

或在左,或在右,凡色现之有邪者,聚散而不端正,即其面色所指之处,为病之所在者也。言左右,则上下亦然矣。如其无邪之正色,青黄赤白黑,皆端正充满,而有分别之乡,或内应脏腑之气,或外合时令之气,如不应不合,即为邪为病矣。假如分别之乡,色赤者,合于夏令,应于心部;若其色赤,大如榆荚,在于面王,既不应心部,而不合时日,则为病邪之色,余可类推矣。病邪乘元气虚处而走,故现于色者亦然。若其色上锐者,因上首空虚,而邪气乘之上向也;其色下锐,则下向;左右亦然矣。

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此即申明内应五脏之色也,肝、心、肺、脾、肾为筋、脉、皮、肉、骨之本,故气相合也。

五色之现者,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五脏有五色,色者,脏气现于外,由本脏之部分而出,如肝青、心赤之类也。其部骨陷者,禀质亏也,而所亏之一脏,必不免于常病。如《本脏篇》所云∶各脏皆有,或大或小,或坚或脆之类也。若其骨胜肉而不塌陷者,虽其色有乘袭,而病甚不至于死,以肾主骨,肾脏充实故也。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为五官。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伤于食。

此以五色验病,参合其脉,以辨病之阴阳、邪之进退,而外内皆有理之所在。上云黄赤为风,此言为热者,风火同源,互明其理也。脉口、寸口、气口者,皆指两手之脉也,主五脏之阴;人迎者,结喉旁之胃脉也,主六腑之阳,余另有辨在后集首卷。人迎本脉原大于寸口,故此言人迎与寸口气大小等者,病难已,盖阳脉应大,今与阴脉大小同等,非偏于阳,即偏于阴,故病难愈也。假如脉口滑小紧以沉者,脉口主五脏之阴,其病在中也,滑小是本脉,兼沉紧,则邪盛而病益甚矣;人迎主六腑之阳,其病在外也,浮大是本脉,兼紧者,邪盛而病益甚矣;脉口主阴,而浮滑,则邪盛而病进矣;人迎主阳,而沉滑,则邪退而病减损矣;脉口沉以滑者,邪热入里,而病亦进;人迎滑盛以浮者,邪盛于外,而病亦进也。脉之浮沉,及人迎、寸口其气大小相等,是阴阳邪正混乱不清,故病难已也。病在脏,脉沉而大,元气未亏,故病易已,小者,正不胜邪,故为逆也;病在腑,脉浮大,与病相合,故易已也。人迎主外,故脉盛坚,为外伤风寒也;气口主内,故脉盛坚,为内伤于食也。是故观其色、切其脉,而阴阳虚实、病邪进退之可辨者,皆有理之所在也。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此又以色之浮沉聚散,辨病之浅深进退也。凡病初起,其五色之现,必粗浮以明,若至沉夭晦滞,病必益甚矣。清阳上升,浊阴下降,自然之性也,故先从额上现光明,而病色渐由下行,如云之四散,其邪亦散,而病方已,若反上走,则病进可知矣。盖五色由五脏所现,面有五脏六腑所应之部位,内为脏,外为腑,如图所绘者是也。故观其色之走内走外,即知其病之走内走外也。内为脏为阴,外为腑为阳。病生于阴,必先从阴治,病退而后和其阳,病生于阳者亦然。若反之,则诛伐无过而伤正气,其邪在外者,反乘虚入内;邪在内者,正气既伤,病必变而更重。此阴阳表里,治之先后,不可错也。

若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外邪入于内也。滑大,是阳明证,代而长,是太阴证,此阳邪并于阴,阴阳扰乱,神气昏瞀,目见异物,志有所恶,如谵语、发狂等病也。此必用苦寒、咸寒之药,以变其阳热邪气,而后病方已也。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帝曰∶当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夫四诊之道,色脉尤微妙难辨,然其至理,不外阴阳两端。上言青黄赤白黑五色,而辨其为痛、为热、为寒,此又以色之薄泽冲浊而辨其邪,词若与上不同,而皆不外阴阳之理。盖风为阳邪,阳性轻浮而明,故其色薄而泽,泽者。明润也;寒湿阴邪,阴性晦浊,故其色冲浊,冲,犹充也,寒湿合而成痹病也;在地者,色现下亭地部,是阴邪居阴部,故足厥冷。此阴阳之常理也,故各以其色而辨邪,各以其部而辨病,其病之千变万化,而能明阴阳至理者,自可辨之无误也。所以独候阙中者,阙为肺部,肺主一身之气,而风寒湿之邪,先由皮毛而伤气分,故色先现于阙中;惟寒湿有独从下部受之者,以阴邪阴部,同类相感,乃为厥逆;若受于周身而成痹,名周痹也。

同类推荐
  •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国记

    佛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箱杂记

    青箱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ll For Love

    All For Lo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似血残阳

    似血残阳

    在挫折中前进,在苦难中成长。心怀家国天下,却屡遭误解,朋友背叛,兄弟弃他而去,就在他毫无希望时……一个被埋藏千古的惊世秘密,一个穿越古今的永恒话题!人类究竟该如何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一个神秘的古老宗教,另一边是繁华的现代化社会;在祖国遭到异族入侵的为难关头,他该怎样选择?
  • 重生偷着乐

    重生偷着乐

    重生,你懂得!如果知道我能中这种稀世头彩,我一定会------没有如果,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回到了以前,知道一点,但不知道的更多,没关系,咱只做个投资客。咱做房东,做制片人,做老总,只有一把手,事情让别人做,赚钱咱拿大。快意人生,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
  • 最野

    最野

    老徐最新“乡土+都市+过瘾”小说《最野》,用最为返璞归真的语言讲述能够触动读者心灵的过瘾故事,看过本书,大家忽然发现,男人就应该这样。靠山村小青年张纯从爷爷那里学到了一身精湛的功夫,他重义气,有个性,有着独特的人缘,22岁那年,机缘的巧合,又吸收了家传的铜镜,拥有了预测之手,于是他的人生狂野了起来,从小地方到大地方,所到之处,他都是最野的男人。
  • 陈家非少

    陈家非少

    本来陈小非只是个重点高中里学习差的自费生,可是突然有一天命运开始转变了。天师传承者?狐族传承者?修炼奇才?武林高手?异能者……究竟还会有多少奇遇降临到他身上呢?
  • 阅读革命

    阅读革命

    本书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农村为研究,以“黄土·革命与日本入侵”为架构,通过对“张闻天晋西北兴县农村调查原始资料”等大量一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出对华北“边缘”地区农村社会或“革命”中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性解读。
  • 人脉课:人脉就是命脉 人脉就是财富

    人脉课:人脉就是命脉 人脉就是财富

    渴望财富是人类的一种正常心理。假如你希望变为有钱人,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那么你千万不要错过这堂“人脉课”。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去积累财富,创造财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脉财富圈!
  • 远洋一姐

    远洋一姐

    罗亚琼就任无城远洋的总经理第一天,前任总经理方芳举行欢迎晚宴,为她接风洗尘。公司里的各色人等纷纷登台亮相。向来“酒品”豪放的罗亚琼只喝饮料,到最后却仍然被灌醉。公司小世界,社会大舞台。看来这里的水很深,“远洋一姐”也并不好当。一切都只是开始,日后的路途,荆棘丛生,征程漫漫。
  • 再续封神

    再续封神

    封神已毕,然遗憾太多,吾乃以原着封神演义为本,敷衍这一段再续封神,没有洪荒构架,只是单纯的古典中国神话为基。天道紊乱,封神台崩,封神榜裂,天界三百六十五各部正神得以自由,重演二次封神。申公豹为主角,重振截教乃与阐教,佛门,人教争未来气运。一切尽在书中!追溯古典中国,弘扬华夏仙神文化!
  • 藏在心里糖果的秘蜜

    藏在心里糖果的秘蜜

    一个如栀子花纯真淡雅的女孩,清雅的栀子花气质,迷人的芳香。一个如糖果一样蜜的女孩,甜甜的笑容打动人心。栀子女孩,她的笑令他陶醉;她的迷糊令他爱怜。这一段后,一个是王子,一个是骑士。一个是永恒,一个是守护。但都为了共同的一个目的,守护栀子花的微笑,永远绽放……你的笑,开出初夏最美的花朵。这是属于一个栀子花公主与王子和骑士的故事……
  • 都市之神职高手

    都市之神职高手

    “神职系统”:一、神印在身,战无不胜(获得强大的力量);二、守护无辜之人,裁决黑暗势力(扮演英雄,伸张正义);三、完成神职任务,提升力量体系,获取丰厚酬劳。杨轩意外得到这个系统后,原以为能像小说中的主角那样,过上平步青云、羡煞旁人的生活。然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才渐渐发现神职系统的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