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82600000040

第40章 僧人“戒疤”何方来

提到和尚,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头顶的“戒疤”。那么,这些“戒疤”由来如何?它有何意义?是否所有和尚头顶都有“戒疤”?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

中国特色的“戒疤”

说到和尚,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则是他们头顶的“戒疤”。确实,这是和尚最显著的特征。那么,关于“戒疤”有怎样的历史和故事呢?其实,和尚头顶有“戒疤”,纯粹是一种中国特色,国外的和尚是没有“戒疤”的。

在我们中国,“戒疤”又称香疤。一个人入佛门前,为求受净戒,于戒坛内至诚忏摩后,剃光头发,用燃着的香火在光头上烧香疤,称为“烧戒”,以此表明正式出家、苦心修行的开始。据说,一般情况下和尚头顶的戒疤数目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其中点数越多,证明此人所受戒律越高。照此说来,头上有十二个戒疤的和尚,其修行程度自然是最高的,这样的戒疤也被称作“菩萨戒”。达到这种程度,当事人会享受更多的尊崇与荣耀。

既然说“戒疤”是中国和尚所特有的一种标示,那么它究竟从哪朝、哪代开始?由于什么原因开始实施“戒疤制度”?针对这些问题,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历来都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有一种说法是,“戒疤”的由来与南朝的梁武帝有关。据说,当年梁武帝信佛几乎到了痴狂的地步。他为了一心向佛,竟然放弃帝位,先后三次出家,又三次被大臣们重金赎回,真可谓“三去三回”(那些大臣可真是多事,如此不务正业的皇帝,要他何用)。事不过三,据说梁武帝最后一次被赎回后,很不甘心地断了再次出家的念头。既然不能出家,就埋头干点皇帝应该干的正事吧!但即使这样,他还是身在宫中心在“佛”。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招”,为了弘扬佛法,下令大赦天下死囚,目的是让这些人感悟到“佛”的力量,多做善事,减轻自己的罪恶。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人由谁来监督?他们不做好事,继续为恶怎么办?再三思索后,梁武帝想何不给这些人的头顶烧上“戒疤”,如此一来,他们不就处在众人的监督之下?说干就干,这些可怜的死囚,每个人头顶都留下了几个疤痕。且不说这些死囚后来是否真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戒疤”却实实在在地烙在了头顶上。据说,时间不长,普通的和尚也开始在头上烧“戒疤”。至此,“戒疤”不再是死囚们的独有标志,也成为了和尚的标记。

还有一种说法,“戒疤”源自蒙古人。此种说法有两个版本。其一,据说在元世祖时期,一个叫沙门志德的和尚很受元世祖尊崇,受命住持天禧寺。也许是觉得自己“大权在握”,这位并不怎么出名的和尚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个妙招:在他传戒时,规定受戒者每人要在头顶烧疤,且根据修行程度不同,头顶的“戒疤”数也会不同。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只在天禧寺施行的规矩,渐渐流传开来,并且世世代代传袭下来。这有点儿让人费解,难道和尚们都喜欢“被虐”?第二个版本比较有说服力。据史料记载,宋朝末年,蒙古军大举南下,一路烧杀抢掠,直逼中原腹地,可怜的宋军几乎没有抵抗,一路溃逃而去。蒙古军南征的一路,对普通百姓也是极其残暴,尤其是那些壮年男子,不是被杀,就是被强征服劳役。因此,蒙古军所到之处,人心惶惶。渐渐地,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蒙古军不杀僧侣,也不抓他们服劳役。这一发现,让大量的宋地青壮年男子纷纷剃发为“僧”。顿时,宋地僧侣的数量一夜暴增,放眼望去,满地行走的都是僧人。这可难坏了蒙古大军,他们也是信佛,知道杀戮僧侣是要受上天惩罚的。他们也知道,这些满地的僧人,真假混杂。最后,蒙古人想出了一个操作性较高的“笨办法”——在真正僧人的头上烧戒疤,并且规定一旦烧上戒疤,就永远不得还俗,否则严加惩处。这样一来,那些怕疼又留恋尘世的假和尚自然就暴露了。如此一来,该杀继续杀,该抓继续抓,宋地的“有生力量”就被消灭得所剩无几了。

和尚顶上之疤

和尚头顶上的疤痕,是汉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种明显标志,并非所有。

在一些扮演唐宋时代故事的影视作品里,凡是出现在银屏上的和尚都煞有介事地“烧”上戒疤。但只要有佛教历史知识的人看了,都知道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地及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都是没有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出家人,只要在宋朝以前受戒,头顶也是不会出现戒疤的。

张大千与“戒疤”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了解了“戒疤”由来的种种说法,至于哪个是定论,到目前为止,还没人能给出确切的说法。但从中我们至少可以了解,“戒疤”确实古时有之,由来已久;同时,“烧戒”作为出家人的一种规矩,也流传了下来。那么,是否所有一心想出家的人,都愿意给自己头顶弄上“戒疤”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关于著名画家张大千出家的故事,就能说明这一点。

张大千其人,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国画家,却很少有人知晓他在年轻时差点“遁入空门”。21岁时,张大千的未婚妻突然亡故,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可是不小。在极度悲痛之中,张大千感到生命虚无,产生了出家为僧的念头。在他看来,或许只有这种方法,才能让自己从悲痛中解脱出来。

不久,他来到上海松江禅定寺依从逸林法师剃度出家,取法号为“大千”。又过了一段时间,张大千慕名前往宁波观宗寺,想在德高望重的谛闲老法师指导下,学习和领悟佛学精髓。如愿见到老法师后,二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张大千仰慕老法师深厚的佛学造诣,老法师也欣赏张大千的聪明有才。因此,二人相处很是融洽。

几天后,张大千表明了希望老法师为他受戒的想法,老法师欣然答应。但就在这时,一个问题摆在了张大千面前。因为根据佛家规定,受戒时受戒人要在头顶烧疤,这可让聪明博学的张大千犯了嘀咕,难道一定要这样吗?他找到老法师,就戒疤问题,二人展开了辩论。老法师认为,这是多少年来中国佛门弟子都要遵循的老规矩,不能因某人而废之。辩论中间,老法师将佛门信徒比喻为“野马”,将烧戒疤比喻为“笼头”,意思是上了笼头的野马才能变为良驹。但张大千却不干了,他向老法师讲了佛教的历史,认为佛教本来是兴起于印度,后来传入中国,且传入之初并没有烧戒疤一说,只是后来因为梁武帝或者其他人的原因,才有了这一规矩。因此,此规矩非铁律,不一定非要遵循。再者,就老法师的野马和笼头之说,张大千不敢苟同。他说:“有不需要笼头的良驹,难道你老人家就不要吗?”依据诘问,老法师只能笑而不答,但对张大千要免于烧戒疤一事,老法师还是坚决不同意。由此可见,两位“固执”之人的对话,基本上就是各说各话,最终也不会达成共识。

最后,张大千在受戒的前一天悄悄地离开了观宗寺。在他看来,关于烧戒疤之事,他不认同那些老规矩,但也没有必要和尊敬的老法师“对抗”下去,离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不久,张大千就还俗了,并重新振作起来,专心研究国画。日后他在这一领域他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人们仰慕的国画大师。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都出了一口长气——谢天谢地,幸亏张大千没当和尚,否则我们就少了一位优秀的国画大师。但话又说回来,谁能肯定张大千就不能成为一位伟大的佛学大师呢?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仅供大家饭后闲谈而已。

同类推荐
  • 秦汉战争史(上)

    秦汉战争史(上)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争,数以千记。中国战争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 重振大宋

    重振大宋

    一个金牌特工因为一次任务被人暗杀灵魂附身到一个南宋悲催太子赵竑的身上,面对内有奸臣当道,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外有北方宿敌金国频频进犯和蒙古国的虎视眈眈,他又该如何抉择与应对?蒙古南下,崖山之役是否重演?************************本书为架空历史小说,与正史多有出入,请谅解!
  • 执掌大明

    执掌大明

    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大明,看他如何从一个弱不禁风的公子哥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将整个历史改写!
  • 从汉奸到英雄

    从汉奸到英雄

    八年抗战,一个永恒而又沉痛的话题。老天将一个现代人抛在那个悲惨的年代,抛在民族存亡的岔道口上。睁开眼睛,他会看到一个民族最深的伤口:阴沉的天空下,谁的家园被孽火焚烧?谁的女儿被兽兵追逐?谁的兄弟被无情的杀戮?谁的父老乡亲在淫威下被迫屈下双膝?这些在历史上都切实的发生过的事情,现在又活生生的在他眼前重映时,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来自最本能的召唤,发自最切身的感受,杨国权不以自己穿越附身的汉奸加纨绔为负担,在毁谤和非议中,他象一个充气的皮球,外力越强,弹得越高,越强。他,从花园口决堤的洪水中,从沼泽般的黄泛区横空杀出,在血雨腥风中,用鲜血,甚至生命重新铸炼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在饱经蹂躏的古老大地上,书写出一段值得他永远回忆的个人历史。浴血奋战的惨烈,儿女情长的缠绵;冷酷无情的厮杀,脉脉温情的瞬间;阴险毒辣的对手,柔情蜜意的美人;让我们随着他,一起走完这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吧!
  • 黄巾贼

    黄巾贼

    黄巾贼系统:以黄巾贼身份,每当抢钱抢粮达到任务要求,便会自动获得1点潜力值。杜远:我是黄巾贼,我要抢钱抢粮抢娘们,哇哈哈!姓名:吕布,字:奉先,武力:255,智力:60,速度:255,品德:50……“嗯嗯……这个吕布有点叼,必须抢!”这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东汉末年,带着黄巾贼系统,抢钱抢粮抢娘们,抢人抢宝抢地盘,打造一支牛逼哄哄的黄巾军团,烽火乱世,笑傲诸侯的故事。※※※PS:新书需要兄弟们的鼎力支持,投上一张票票和收藏下本书,灰常感谢。#^_^#
热门推荐
  • 土豪女配

    土豪女配

    前世惨死,千朵重生穿成女配。女配十分有钱,赚了!可是视美如命的她发现,自己穿成了丑逼!心脏骤然一痛,千朵自我安慰的大笑起来,没事,有钱就能变美。正当千朵笑得花枝乱颤的时候,小丫鬟告诉她,这女配,迷上男主太子,把家当全都送给了他!千朵一口心头血差点没呕出来,悲催的她始终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于是乎,她厚颜无耻的找那位男主太子还钱了……(一对一双文,作者君坑品保证,欢迎入坑!)
  • 南怀瑾的商业智慧

    南怀瑾的商业智慧

    纵观南怀瑾老师一生的业绩修为,可以用两句意味深长的话概括:“手无分文,富可敌国;身无片职,权倾天下。”他的商业实践和对工商界人士的关注与护持,他毕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众生,推进文明,其实质都是为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的写照,是中国古今文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和高度智慧的体现。
  • 第一郡主:萌萝女皇

    第一郡主:萌萝女皇

    要争就争第一!要复仇一个不留!皇帝没人当,本郡主只好勉为其难!可这臭屁面瘫的家伙居然是神兽白虎?因为救过本郡主就以身相许?替他生孩子?“生屁啊!谁爱生谁去!谁要生一窝小老虎,你才老虎,你全家都是老虎!”“郡主,你这么母老虎,当心嫁不出去!”“没事,本郡主娶男妃就行!”某神兽脸色一黑邪魅一笑,小羊羔变身腹黑大老虎,掐掉一朵朵桃花,没美男看郡主怎么搞外遇。萝莉郡主杀奸逆占城池夺皇位,遇神杀神遇佛诛佛,一代女王横空出世!神兽白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战场常胜官场亨通,战神威名威震九州!
  • 恋雨夜殇

    恋雨夜殇

    由最初的姐妹,变成现在的仇敌;当年的感情,也随记忆风化
  • 楚之漠

    楚之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楚漠说:如果有来世,我要生在平常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都市全才高手

    都市全才高手

    苏瑞出生武学世家,厌倦每天拍木桩,捶沙袋、打打杀杀周而复始的生活。喜欢网游的他,励志要成为一名白手起家的DNF游戏商人,于是,一个武学少年蛰伏于都市、可是现实并没有他想的那么顺利,因为游戏币当面交易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都市征程。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 霸道校草的斗气小冤家

    霸道校草的斗气小冤家

    她和他原本就是两个没有交接的人,一次邂逅将两人的命运相交一起。她是一个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女生,谁惹她,那就会加倍的追讨回来。他性格暴躁,家中的天之骄子。因不满家人对他人生的安排,选择了离家出走。男生眼神当中带着危险将她逼近墙角,嘴角上扬,他说:“第一次,你莫名奇妙的拦住了我不就是想跟我套近乎吗?我如你所愿。”第二次,你故意破坏我跟别的女生的好事,你是不是应该赔偿我?第三次,你看了我的身体,是不是应该对我负责?
  • 穆里尼奥的说话之道

    穆里尼奥的说话之道

    何塞·穆里尼奥,是当代足坛最成功、最具个性的主帅之一,个性张扬,言语犀利,人称足球狂人。这就是一部足球狂人的精彩语录,一段草根人生的奋斗历程,第一本解密世界足球最佳教练穆里尼奥的说话秘籍。
  • 末世星生

    末世星生

    几百年前,异族的入侵毁灭了人类经营数千年的文明,时至今日,遗民们已然忘却当年的恐怖,大灭绝只流传于故事之中,然而在暗处,一场新的危机正在蠢蠢欲动;于此同时,人类在废墟之上建立的势力,并未能完全填补权利的空缺,最高处的位置让人垂涎,各方你争我夺,新的文明摇摇欲坠;外敌,内乱,天灾,人祸,人类又一次沦落到灭亡的边缘,风云际会,每个人的命运身不由己,数名少年少女踏上了舞台,朝着自己的道路前进,他们是宿命的抉择,还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文明是再一次毁灭,还是力挽狂澜;人类的灾难是神的旨意,还是咎由自取……看,一颗新星正在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