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80300000028

第28章

同治四年乙丑(公元一八六五年)

165正月,至诸衙门及各相好绅士家拜年。人日后,喆儿往上海带兵赴福建。余同赵朴斋赴塘上,路过半浦,郑婿邀余及同行诸人至家。次日,又顺道看郑家坟山。初十后始抵塘上。船刚抵岸,余即邀同人往阅新工,骇曰:工将成矣,何其速也。一更后,始抵局中,问经芳洲:何以工程如是之速?笑而答曰:旧腊底藩台临塘,见塘上做工如此多人,个个踊跃争先,藩台亦看得高兴,叹曰:可惜岁逼,恐需停工。芳洲答曰:岁是一年一度,曾与做工人谈过,度岁本寻常事,我与尔等年年度岁,何必回家始为度岁,我与尔等今年塘上度岁,工既可以早成,尔等亦可多得几钱以糊家口,伊等皆肯信吾兄;但恐岁底,上海经费接济不来,惟有向大人库中借洋四万元,日后仍从上海归款。藩司以洋借我,岁底亦未停工,是以功能速成也。又笑曰:我们塘功既成,转眼将大降雨雪矣。是夜,天果大风,次早大雪,一连三日雪。芳洲叹曰:幸喜功成;不然,奈何?余曰:赖兄一片诚心,所以既结人缘,又得天眷也。三日后,雪止,天霁,余将赴杭州见新抚军,午后,汛官来报抚军明日临塘,余乃约诸董事,即在塘上迎接抚军;抚军慰劳诸董事。时塘局设立翁家埠,抚军亦宿翁家埠公馆。次日随抚军阅塘,至海宁宿。次日,阅城东,塘尽处有尖山滨海,自康熙、雍正、乾隆历代南巡阅塘,皆上此山。山上有大士庙,殿前一石横阶,半圆半方,名「颠倒石」,以其能颠倒阴阳也。以罗针置石上,则黑针对午,红针对子;离石,则黑针依然向子,红针依然向午。此非亲试,未必肯信。皇上至此山游玩,俱赐有匾对。抚军同我等至此,僧犹检出历代所赐墨宝,余等同阅。海潮自鳖子门进口,其声如雷,始至尖山下,再过海宁,入钱塘江,至严州七里滩止。其潮之不入鳖子门者,则无心不见潮头,盖盈虚之气,亦因地与势也。抚军阅塘后回省,余亦至杭州。抚军请余饭,又欲复修柴塘,兼修石塘,请余专督其工,余是以复至塘上,就民房作公馆。无事时,偶观陈姓发冢。海宁陈姓,望族也,其发冢非只一处,惟相国葬处,玉带水环绕墓门,尚有予告食俸匾额。其祖墓居西,相国墓居东,俱有高原,宏厂围墙,真美地也。余尝阅过陈氏宗谱,雍正、乾隆年间,会试乡场,一榜常中六、七名之多。相国居城内,相府中有书馆,书馆有花园,乾隆皇上南巡阅海塘,相国时居府中,皇上驾驻园中,园名「安澜」,颂海波之不扬也。故海宁城内,皇上亦建有牌坊,可想见当日之君臣相悦也。今陈族亦稍替矣,相国子孙有为藩司者,自谋身后安葬吉地,并于山下营一享堂,乃居官滥用,没后无遗资;藩司死,归其柩于享堂。其后人之客死于外者,共十有三棺,与藩司共十四棺,俱停享堂未葬;余任海盐县时,与其亲戚族人谋葬之。此余所由见陈氏宗谱也。嗟呼!盛时则兴旺如此,自后人不知节用,则衰至如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66自起议修筑柴塘,沿塘设局共五处,各局皆分设委员弹压。凡有大决口处,余乃居近以督其工。苏芥堂亦常来塘,与余共居一处。

167五月大水,绍兴、山阴地界塘多决口。绍兴、山阴七县,山阴、会稽、萧山在塘中;塘乃明朝万历年间所修,汤太守实主其事,民间立庙祀之,至今不替。大约从前亦有塘,皆不及此塘之完备也,故百姓报之亦厚也。自塘决口,三县之民皆在水中央矣。余尝过其地,幸民居多有楼屋,人家皆居楼;其无楼者,或用小船,或用木盆,聚居野外坟地,以坟大抵略高也。雨止,日出,则皆晒湿物于坟头。呱呱之童,白发之叟,皆缩居于小船小盆之中,其苦万状,不可悉数。余自宁波来过其地,凡有桥处,船皆不能行走,必寻无桥有水处而行。回至塘上,与苏芥堂备言绍兴苦况,芥堂曰:我昨自省中来,抚军但忧大水,犹未知绍兴若是之苦也。绍兴之塘,其能修乎?余谓:塘固能修,但海宁、仁和之塘费,皆出自皇上;绍兴之塘,向系民捐民办,刻下民困如斯,若责成民办,虽是正理,而居官者,既无汤太守以为之倡,官既存五日京兆之见,民尤非万历年间之民,民办无可望也。现在皇上例修之塘,且无费可筹,况塘在绍兴乎?然不修,非惟民困难苏,而国家岁收钱粮,亦毫无着落。民修不能,官修不能,若何而可?还须官为之倡,劝绍兴绅士晓谕地方居民,今年虽被水淹,若赶紧将塘修好,下年尚可望有收;有收仍可望收钱粮。一面请抚军奏皇上,先借银十万与绍兴修塘,着绍兴绅士分领,责其督工,即将下年所收钱粮,先还十万借款,即非民捐,仍民自办;皇上虽未发款,亦算先代垫款,庶几绍兴民困可望其苏,后日钱粮,永远有着也。芥堂拍手笑曰:子言是也,然又非子不能成事矣。余曰:我不过谈经济于局外耳。借银要省中当道者主之,至于为首绅士,又须绍兴地方官劝之也。芥堂曰:我明日晋省告知抚军,必肯借银。至于绍兴绅士,恐非子亲劝之,必不肯出。芥堂次日晋省,述余言于抚军;马中丞果允借银,即请余往绍兴督办其事。时署绍兴府乃李树棠,【余在宁波府时,树棠曾署镇海县。】余至其署,邀集府城绅士共商,皆曰:大公祖来,是救我绍兴百姓也,无不允诺。有言:恐十万不敷修塘之用,欲再多借。余曰:费不虚糜,十万亦敷,诸君自己经手,无患乎费有虚糜也。如果实在不敷,现在抚台视民如伤,诸君再自言之,谅无不可。时有萧山新放御史回家扫墓,即欲赴京,余留之,曰:御史为君纳言,治天下百姓也;现在本乡百姓前年困于兵,今年困于水,君独忍心不一援手耶?御史笑曰:大公祖在此,已救之有人矣。余曰:山阴、会稽、萧山三县皆有塘,塘有长短,决口有多寡,亦须君等大家酌定,某县借钱多少,某某督工方有责成;事定之后,亦不敢再留君也。又有萧山乡间一主事,其子已得拔贡,余与李树棠及各绅士同至其家,商议塘事;主事悻悻问李树棠曰:请问我浙江抚台如何办法?现在我绍兴百姓苦至如斯,如何安顿?长发扰乱后,皇上既放地方官,莫有作地方官不顾地方百姓也。李树棠平日谨言,又因余在坐,故不对。余不耐烦,谓主事曰:此言若出自百姓,我固无辞以对,以百姓本无知也;好在君固然朝廷一官,岂尚不知朝廷之事?朝廷往日岁修之塘,今尚不能动款修之,我旧劝宁绍之为商于上海者,捐修备塘,今已工成,经抚台奏明,为首经芳洲,听民间立祠岁祀,是皇上之无款可拨,共知之矣;况绍兴之塘,民捐民办,振古如斯,我念兵灾之后,民捐猝然难成,是以请抚台奏明借银十万,下年再收钱粮以还之 是与拨款何异?所以必须绍兴绅士经手,以绅士所用乃本地人,本地人各顾身家,岂有虚糜经费之理?君今殷殷致问者,不过曰:地方官胡不承手办之?试问今日地方官,尚有如汤太守者乎?署事人也,不日实授即到任矣,实授者且不能,况李太守乃署事哉。若我虽同来,我今乃闲散人也,无官守无言责,不过目击时艰,好管闲事,喜出主意,故同诸君子特来相劝耳;事若不成,正好敛手以退。主事默无一言。同来诸公共相劝曰:大公祖总为救我绍兴百姓而来,仍请大公祖督成其事,绅等及地方之人无不听指挥约束。余于是又督修绍兴塘。塘之决口,惟闻家堰当其冲,口亦最大,兴工遂自此始。分派购木买柴,招集夫头,用绅衿监工。余居舟上,住近口河边。一日忽然大风,江浪泼天,余以船泊河岸,不虑船覆,遂不登岸;久之,余从者见势甚危,抱余急登河岸,甫离船,而船已沉水底矣。盖余泊竹筏边,风颠浪泼,遂将竹筏翻起,压余舟上,幸未伤人,但衣物行李俱赴龙宫矣。余素无玩好之物,惟喆儿送一墨晶眼镜,余爱用之,亦弃河中矣。余次日至省,再制衣服行李,借民房居之。各塘设局共七、八处,皆有委员及本地绅衿监视,余请委员,由省中发给薪水。余同绅士常阅绍兴大家发冢;盖绍兴之地俱结水中,登穴又不见水,此地之所以多结构,而人物之所由辈出也。即如禹陵山之前后左右,俱有水环绕,登陵一望,又只见有山,穴又紧又宽;岂昔年之看风水,亦作如是观耶?要之,山水之佳者,古与今皆不易也。绅士请余统阅绍兴之塘,过汤太守庙,有太守之遗像在焉,每岁地方官致祭。庙前有石桥,桥下有荫洞二十八个,按二十八宿。山阴、会稽、萧山三县塘内之水皆由洞出,出则归海;每遇大旱,则将木板堑洞,使水不出,以荫三县之田。此绍兴所以称乐土,而民皆思念太守之功不忘也。又塘上土肥,故茅草稠茂,常有D猪集于茅中,成洞而居;虽海塘未经决口,而绍东一带多有D洞,塘亦可虞。绍东绅士请余将绍东诸塘筑好,余皆允之。

168八月,喆儿自福建回宁波,贼已攻退,福建围解,贼又扰广东。喆儿带兵回宁波时,余居义桥,喆儿乘小舟来义桥,宿一夕,仍回宁波。余同绅士往游兰亭。兰亭旧址,即本地人亦不知实在何处。乾隆南巡至兰亭,留一碑,写兰亭序于碑上,字迹端好。碑后有一小庙,供王羲之遗像。所谓山阴道上,其即是处欤?

同类推荐
  • Amphitryon

    Amphitryon

    Amphitryon was play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Paris, at the Theatre du Palais-Royal, January 13, 1668.It was successfully received, holding the boards until the 18th of March, when Easter intervened.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達紀

    達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栖净土汇语

    云栖净土汇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守郧纪略

    守郧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n Old-Fashioned Thanksgiving

    An Old-Fashioned Thanksgiv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的孩子顶呱呱

    我的孩子顶呱呱

    从孩子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初入校门、远离父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因为她们是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而要把这种爱转化成对孩子成长有所帮助的事情,就不仅需要一种责任,也需要一些方式方法。
  • 心烁成欢

    心烁成欢

    一句话概括叫做,一张公交卡引发的事件。具体来说,就是我被圈养之二三事。“一点噱头都没有谁来看?”被少爷一巴掌拍了后脑勺。“……”噱头?那玩意又不能吃!好吧,好吧!且看我如何……如何……“少爷!这故事里我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吗?”“……没有。”咳咳。这里是青梅竹马的我和少爷的小逗比日常的故事。至于噱头,那就只能说,且看我如何在以后的日子里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吧!以上。
  • 神医兵王

    神医兵王

    雇佣兵王回归都市,只为完成爷爷的遗愿,在家乡开诊所,娶媳妇,生娃娃,过日子。可在医院实习期间,机缘巧合,各色美女接踵而至。冷艳总裁、清纯校花、魅惑女医、暴力警花、可爱护士、美丽动姐……“那个谁?静静,深更半夜的,你怎么钻我被窝里来了!?”王旭惊道。“哼,你不是整天说着我想静静吗?现在我来了,你不乐意?”“我……救命啊!”从此,王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不过是白月光

    不过是白月光

    为了家人,为了一份痴情,林汐媛飞蛾扑火般一样痴缠。欧城刈恨她虐她都不肯放弃,可是有一天突然醒悟:她不过是一抹白月光,那个女人才是他心里的朱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感受德意志

    感受德意志

    我国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界诺贝尔奖——“歌德金质奖章”得主杨武能教授,自1982年始赴德国进修、研究、讲学,亲历了德国的发展,对德国的文学、历史和自然景致熟稔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杨武能教授用人文的笔触描绘了德国神秘的古堡、茂密的森林、流淌的河流、高耸的教堂和油画般的建筑,和德国的节庆、城市的建设、对环保的关注、对教育和历史的重视以及德国民众的生活画像,目睹并亲历了柏林墙的倒塌和两德统一前后的对比与变化,对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因政治格局造成的隔膜、柏林墙倒塌前的种种状况及两德统一后人们的心态大量真实的细节描写,读来犹如一部活的德国史。
  • 争春园

    争春园

    《争春园》,是清代中叶以来颇为流行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说它流行,是因为在嘉庆、道光年间,是书在坊间大量刊行。书中叙述汉代世宦之子郝鸾,得道士司马傲所赠三口宝剑……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星炼之路

    星炼之路

    实力为尊,星辰之力,称霸大陆!李阳被认定为家族天才,却无法感受本命星,大好前途瞬间夭折。母亲更被奸人所害,骨肉分离,几乎将他摧毁!偶获的神奇功法,实力大曾,越阶晋级。从此杀奸佞,虐狂徒,剿灭家族毒瘤!正当母亲大仇得报,意气风发之际,又遭神秘势力追杀。偌大的天下,何时才能被他踩在脚下,笑傲天下……
  • 帝王禁腐:星光女王

    帝王禁腐:星光女王

    那一年,她八岁,他,十二岁。皆为从天堂坠入地狱的他们,生死之下,她在他身上烙上自己的记号,将他推入海底,泯灭了历经沧桑的他最后的一丝善良,八岁却被绑架过十次的她第一次知道何为恐惧。二十年后,她夺回家族,让世界谈之色变,兰心慧质,却阴诡冷酷。被推入海上,游离在世间不为人知的神秘帝国之间,外人看来是海盗帝国,唯有少数人才知道,这才地球真正的霸主。万万没想到,曾经被她视为蝼蚁的,如今却成为连仰望都看不见背影之人,她躲,她逃,她费尽心思,机关算尽,却不想从踏入这里开始,他就在一旁冷眼旁观……他说:活着,允许你做我的女人;死了,不留全尸。
  • 武林高手异界行

    武林高手异界行

    当代武林硕果仅存的四大世家之一的百家唯一传人百晓寒,意外穿越异界。凭借自己的家门绝学和昌盛的中华武术,他能否在异界的混乱世界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