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79700000003

第3章 渭河(2)

2.风土人情

渭河从最远的发源地、甘肃省渭源县南部高程3508米的豁豁山几条山溪汇集北流,至温家川(五竹镇)折向东北流直达渭源县城,长度28公里。在县城左纳发源于鸟鼠山(韩家山)东来的龙王沟和发源于关山南来的唐家河后折向东流。关于渭河源头,大部分资料都认为是鸟鼠山,即龙王沟的源头韩家山,且“三源合注”成渭河。其实依据河源唯长唯远的原则,应该是清源河的源头豁豁山(参见附录《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清源河、龙王沟、唐家河在渭源县城汇合,才是历史地理书籍上所说“三源合注”,折向东流始称渭河。

清源河上游现已建成峡口水库,总库容745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34.7平方公里,是渭河第一库。

渭源县是渭河上第一座县城,是黄河流域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05年设立首阳县,归属陇西郡,公元551年改名渭源县。县境内有渭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莲峰山、“十里画廊”天井峡、云端仙境太白山、“陇原香格里拉”双石门等自然景观。也有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悬臂式纯木拱桥灞陵桥;葬有孤竹国二圣伯夷和叔齐的首阳山;鸟鼠同穴渭水源;还有秦长城遗址等渭河流域丰厚的文化积淀。首阳山位于渭源县东南34公里的莲峰乡享堂沟,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首阳山因商末周初孤竹国君之二子伯夷、叔齐相让嗣君,相偕至周,后见武王伐纣,叩马谏阻。武王不听,遂愤而不食周票,饿死于首阳山。秦汉在此建县时就名首阳县了。

渭河自渭源县东流,左岸汇入秦祁河,然后进入陇西川,左纳咸河,从陇西县城北侧流过。

陇西历史悠久,秦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始设陇西郡,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汉初置襄武县,汉末移金城、陇西二郡,治襄武,从此成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隋改襄武县为陇西县,县名沿用至今。唐治渭州,宋设道远军,金立巩昌府和陕西路巩昌总帅府,元改为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辖5府27州(今兰州市和四川、陕西省的部分地区),陕甘分省后,甘肃巡抚曾驻节,一度成为甘肃省最早的省会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陇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汉将廉褒,药师封衡,后秦“文恒皇帝”姚苌,唐朝宰相赵憬、李石,传奇小说家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宋代军事家王德,明代散曲家金銮,清代书法家王予望等堪称英杰。

渭河继续东流,穿哑子峡进入鸳鸯川,于右岸纳入榜沙河。榜沙河是渭河上游主要水源支流,河长9公里,流域面积365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33亿立方米,占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42%。渭河纳榜沙河后东流穿邱家峡进入甘谷川,右岸纳山丹河,经武山县城进入洛门镇,右岸再纳大南河、聂河,东流在甘谷县城于左岸纳入散渡河。甘谷置县迄今已有2691年,誉为“华夏第一县”,是蜀汉名将姜维的故里,大像山石窟位于城西五华里处,该石窟始建于北魏,兴盛于隋唐,石胎泥塑大佛高23.3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渭河沿峡谷继续东流,经琥珀峡、新阳川、余家峡,绕过卦台山,进入三阳川,于左岸纳入最大支流葫芦河。三阳川乃羲皇故里,八卦之乡,禹王疏渭导流之处。卦台山是三阳川的名山胜景,它位于三阳川渭南镇的西部,海拔1363米,相对高度170米。在三阳川的任何一个方位,都能看到它形如龙首,突兀挺拔的奇特山势。传说中国的“三皇”之一伏羲曾在此象天法地,顿悟八卦,故得名卦台山。2004年,卦台山被批准为国家2A级旅游景点。台湾中华六经学术研究会张渊量会长遍察山川地理,来到卦台山,对其进行仔细的勘查和研究之后,盛赞三阳川是“太极无双地”,画卦台是“华夏第一山”。渭河在三阳川最东端的导流山下流出三阳川,经窦家峡、南河川、槐树湾峡,进入天水市区,先后于右岸纳入藉河、颖川河、东柯河,左岸纳入牛头河。

天水市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多万。天水,因“天河注水”而得名,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位列“三皇之首”的伏羲氏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和是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也是伏羲文化研究交流的中心。天水境内有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等古石窟6处;有伏羲庙、兴国寺、南郭寺等古建筑50处,原始社会及周秦汉古遗址86处;还有李广墓、赵充国墓及文化品位极高的宋墓群等古墓葬20多处;有“祁山堡”、“街亭”、“天水关”、“诸葛军垒”、“木门道”等古战场遗址10余处。以伏羲文化、大地湾遗址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秦安县境内的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7000多种;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荟萃了从公元4世纪末到19世纪1500年间的塑像7800余尊,与大像山、水帘洞、拉梢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艺术走廊”;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15平方公里,与小陇山林区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集南秀北雄于一体、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辉映的特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天水在历史上为陇右第一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光武帝时代攻打隗嚣的“得陇望蜀”;三国时期诸葛亮伐魏六出祁山,取天水智收姜维,失街亭痛斩马谡等重大战事,都发生在天水。天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有伏羲、女娲、秦王朝先祖非子、秦庄公、秦襄公、前秦皇帝符坚、后凉皇帝吕光、汉忠烈将军纪信、飞将军李广、营平候赵充国、三国名将姜维、唐高祖李渊、明代山东布政司胡缵宗、清代御史安维峻、近代北伐名将胡文斗、和平解放北平功勋将军邓宝珊等将相名臣,以及儒学家石作蜀、辞赋家赵壹、文学家李翱、诗仙李白、诗人王仁裕、史学者巩建丰、教育家任其昌等文化名人或在此生活过的名人。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也曾流寓天水,留下了秦州杂诗等100余首精美绝伦的诗篇。

渭河沿峡谷继续东流,经鹞子嘴峡、伯阳川、黄石峡、元龙川、宝鸡峡,至天水市麦积区东岔乡牛背村入陕西省境内。

第三节 榜沙河

榜沙河位于渭河南岸,属一级支流,古名新兴川,发源于甘肃省岷县闾井乡南侧和宕昌县交界处岷峨山北麓,上游亦名闾井河,北流经漳县、武山县,于鸳鸯镇汇入渭河。榜沙河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36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7.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4.36亿立方米,年输沙量95.3万吨,平均含沙量1.72千克/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4.55万千瓦。

榜沙河两条主要支流均来自左岸:发源于岷县境内狼渡滩的龙川河,经漳县,于武山县马力镇杨坪村注入榜沙河;发源于木寨岭的漳河,经漳县于武山县丁家门注入榜沙河。榜沙河流域地处副热带气候区,由于地势差异的关系,从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逐渐过渡到高寒湿润气候区。据武山县气象站统计,年平均气温8.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8.7毫米,年日照时数1900小时,多年平均蒸发量1513.6毫米,无霜期175天。

榜沙河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500~2020米之间,上游属秦岭构造剥蚀山地,河流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坡陡谷深,森林覆盖;中下游属黄土侵蚀堆积地貌和河流侵蚀冲积地貌,沟壑发育,地形破碎,以中低山和黄土丘陵为主,河道两岸地势较为开阔平缓。

榜沙河是渭河支流中水量最大、泥沙最少、水质最好的一条河流。中下游河谷川台区是粮食和蔬菜生产的主要基地,武漳公路、岷漳公路沿河而行,交通极为便利。该流域地跨岷、漳、武三县,仅在武山县境流经的马力镇、高楼乡、鸳鸯镇三个乡镇人口达6.8万人,农耕地面积9540公顷(灌溉面积占10%)。榜沙河的水能开发主要在武山县境内,现有南阳、王门两座径流式电站,总装机容量2200千瓦。规划有榜沙电站、子年电站、广武电站等三座,总装机容量8700千瓦。

榜沙河自发源地向西北流,经闾井乡至砖塔寨折向东北流,经红崖至木林右纳冰沟,此段称为黑虎河。冰沟全长32公里,流域面积142平方公里,自南向北注入榜沙河。前行至榜沙有胭脂沟自右来汇。胭脂沟长19公里,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榜沙河纳胭脂沟后正北流动,至马力镇左纳龙川河。龙川河上游叫桦林沟,向北流经蒲麻、石川、四族折向正东流,直至马力镇注入榜沙河,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866.4平方公里。龙川河流经贵清山下,贵清山风景秀丽,是省级旅游景点。榜沙河纳龙川河后向东北流十多公里到丁家门村,漳河从左岸来汇,继续东北流至鸳鸯镇注入渭河。马力至鸳鸯镇,榜沙河两岸宽阔平坦,是流域内主要农业生产区。榜沙河是红军长征经过路线之一,当年中央红军突破腊子口天险,到达漳县新寺镇,从新寺镇出发,沿榜沙河岸北行至鸳鸯镇强渡渭河,现在建有红军强渡渭河纪念碑。马力镇杨坪村的木梯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 山丹河

渭河南岸一级支流,《水经注》称之为武城川水,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东部山区、锁龙口南侧高程2917米的三沟梁北坡,上游亦称小南河,北流经武山县滩歌镇、至三丹镇注入渭河。

山丹河全长59公里,流域面积3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88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3834万立方米,年输沙量为106万吨,平均含沙量18千克每立方米,河道比降15.3‰,河道落差660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8万千瓦。

流域内山峦叠嶂,上游属秦岭构造剥蚀山地,植被茂密,雨量充沛,土地阴湿,下游属黄土侵蚀堆积和河流冲积地貌,沟壑发育,地形破碎,以中低山和黄土丘陵为主。该流域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730米。流域地处副热带气候区,具有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根据武山县气象站统计,年平均气温7.8℃,最高34.2℃,最低零下12.5℃,年平均降水量518.9毫米,日照时数1880小时,年蒸发量1584.6毫米,无霜期174天。

流域内人口5.5万人,农耕地面积4720公顷,其中灌溉面积133公顷,林地面积13280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洋芋、玉米和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胡麻、蔬菜和中药材党参、半夏、当归、五味子等。上游林区有崖羊、鹿、狐、狸、野猪等动物。

山丹河上目前未建小水电站,但在武山县境内规划2座,总装机容量1200千瓦。山丹河上游有省级旅游景点卧牛山森林公园和武山县滩歌镇的威远堡、明清一条街等。

山丹河自发源地向东北流,经锁龙口、寺儿沟、郭家沟至陈儿峪折向正北流,至白崖子到下城子,此段河流均穿行在大山深谷中,植被良好,左右岸支流短小。下城子以下河道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地带,河床比较开阔平缓,前行7公里至滩歌镇,才有较大支流自左岸汇入,继续北流15公里至三丹镇而注入渭河。

第五节 散渡河

散渡河发源于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南麓的牛营大山,流经通渭县碧玉乡,于魏家嘴入甘谷县大庄乡城子,经安远镇至新兴镇大王村注入渭河。渭河左岸支流,古称温谷水、古城溪、闾里溪、黑水,上游叫牛谷河。

散渡河全长149公里,流域面积248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62立方米/秒,年径流量9600万立方米,年输沙量2429万吨,平均含沙量213千克/立方米。河面宽度一般在150~250米之间,个别地段有500米左右,河道弯曲度很大,呈连续的“S”形。上游河道比降为8.3‰,下游为6.3‰。河床冲刷深度为4米左右。

散渡河支流分布不对称,多在右岸,主要大支流有常家河、清溪河。散渡河流域地处副热带气候区,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干旱,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418毫米,多年平均气温9.4℃,最高气温36.3℃,最低气温零下19.2℃,无霜期170天,全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年均蒸发量1519.9毫米。夏季雨水集中,冰雹灾害频发。实测最大洪水流量1880立方米每秒。

散渡河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在罗家峡以上20公里为基岩峡谷,地面以侵蚀地形为主。其下沿岸黄土层深厚,土质松散,沟壑纵深,植被稀少,干旱频繁,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散渡河流域地下水,大部分属氯化物硫酸钠镁型,土桥子,双碾子一带二级阶地的潜水pH值7.5,总硬度在90~105之间,矿化度在4克/升以上,对农作物灌溉和人畜饮用均有影响。

流域总人口45.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60万人,占90%。人均生产总值1203元,粮食总产量2.25万吨,人均占有粮食500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940元。散渡河流域是农业经济区,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洋芋和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苹果,花椒,甘(谷)通(渭)公路沿河而上,交通十分更利。流域内自然灾害有水、旱、冰雹,尤以水旱害为主。水灾多为暴雨形成的突发性山洪,流域内旱灾经常发生,夏旱,秋涝,庄稼雨季无收,在伏旱秋旱相连年份,全年降雨量只有300毫米左右,秋田严重减产,部分地方绝收。

散渡河自发源地东流,至马营镇转向东南流。马营镇自古是交通要道,华(家岭)双(石铺)公路和西(安)兰(州)公路必经之地。经黑窑峡流入锦屏水库。锦屏水库是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型水库。继续东南流16公里到达通渭县城。过通渭县城东南流至碧玉乡,左纳李家川,至朱家峡右拐弯七十度折向西南流动,至城子进入甘谷县境内。此上称作牛谷河。至响河子口右纳常家河,常河长47公里,流域面积395平方公里(不含李店河),在其河口上游6公里处有李店河从左侧汇入,李店河长47公里,流域面积326平方公里。散渡河在甘谷县境内纳常家河后直向南流,至安远镇右纳又一较大支流清溪河(南河),继续南下15公里,于新兴镇大王村注入渭河,南距甘谷县城仅2公里。

散渡河设有何家坡水文站,设站于1977年1月1日,属一般水文站。地处甘肃省通渭县锦屏乡何家坡村,位于东经105°04′,北纬35°16′。测站以上集水面积100平方公里。从1957年至2006年的径流变化看,总体上天然来水量为减少的趋势,年际之间变幅不大。最大年径流量0.0727亿立方米发生在1980年,最小年径流量0.0053亿立方米发生在2006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衡,5~9月径流占年总量的70%以上,1~4月及10~12月径流量不到年总量的30%。一般最小径流出现在1月。

1.锦屏水库

锦屏水库位于渭河支流散渡河上游牛谷河的黑窑峡、甘肃省通渭县马营镇境内,下距县城16公里处,是以灌溉、供水为主兼有防洪功能的中型水库。水库始建于1972年10月,1975年9月竣工。锦屏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91平方公里,该断面牛谷河年径流量620万立方米,年输沙量181万吨,平均含沙量291千克每立方米。锦屏水库设计总库容1200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2029.39米,设计洪水位2025.28米,正常蓄水位2020.8米,死水位2017米,汛前限制水位2019米。死库容27.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5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500万立方米。

水库坝址基岩为片麻状花岗岩。水库枢纽由大坝、输水泄洪洞、非常泄洪洞组成。大坝为红黏土心墙壤土坝,坝高38米,坝顶长110米,坝底宽248米,顶宽6米,坝顶高程2030米;输水泄洪洞为直径5米的圆形压力隧洞,全长276.6米,最大泄量285立方米/秒;非常泄洪洞为5.3×6.8米的城门洞型无压隧洞,全长229米,最大泄量435立方米/秒。

水库有效灌溉面积1330公顷,城镇年供水量110万立方米,惠及人口17.6万人。2004年,建立了水库调度自动化及水库工情监测自动化系统,使水库管理运行逐渐步入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行列。

2.常家河

常家河位于甘肃省通渭县西南,是散渡河的支流,由常家河和李店河(又名苦河)两条河流组成。

常家河发源于什川乡高庙山,向东南流至响子河汇入散渡河,全长45.0公里,流域面积36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49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819万吨,平均含沙量410千克每立方米。

常家河主要支流有李店河,发源于黑燕乡尖岗山,与常家河同向流经三铺、李店乡于二家河处注入常家河,全长46.55公里,流域面积325.7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855万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344万吨,平均含沙量402千克/立方米。

流域内黄土层深厚,地形破碎,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沟壑密度1.28公里每平方公里,海拔在1400~2300米之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沟谷切深和沟头延伸速度较快,河流多蜿蜒曲折,河谷狭窄。

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7.5℃,光照比较充足,满足一年一熟农作物生长。降水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汛期6至9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7%,且多以暴雨和雷阵雨出现。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343.6毫米,而3至6月即作物播种与主要生长期蒸发量较大,这段时间降水量却较少,致使该河为季节性河流。

该河水质较差,矿化度大部分在4~6克/升,只有南河川毛刺沟、通讯河、张家沟支沟等上游水质较好,矿化度小于2克/升。另外在接近分水岭的地段,由于距离补给源较近,渗透途径短,以及长期淋滤造成脱盐层,因而地下水水质尚好,矿化度小于2克/升左右,可供人畜饮用。在掌心地带也零星分布水质较好的地下水,但水量很少,单泉出水量一般多为0.01升/秒左右,其余均为苦水,水质很差。因此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人畜饮水非常困难。

流域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和暴雨洪水灾害。流域内作物主要生长期“十年九旱”,经常发生春旱、春夏连旱,严重影响夏粮作物生长。洪水常引发山洪、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常冲毁房屋、农田,冲走人员、牲畜等。有战国、秦长城遗址横穿该流域。

第六节 葫芦河

葫芦河古称瓦亭川、陇水、成纪水、新阳崖水,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境内、六盘山北端西侧的月亮山,南流经西吉县城、甘肃省静宁县、庄浪县、秦安县,于天水市麦积区三阳川汇入渭河,全长298公里,流域面积107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5.5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6968万吨,河流平均含沙量139千克/立方米,流域平均侵蚀模数7105吨/平方公里,沿河均为Ⅳ、Ⅴ和超Ⅴ类水质,为多沙且水质恶化河流。

葫芦河流域地处陇东南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1800米,地势北高南低。流域内沟壑纵横,河网发育,支流繁多。宁夏西吉县境内汇入葫芦河的主要支流有马莲河、什字河、好水河、滥泥河等;在甘肃静宁县境内汇入葫芦河的主要支流有长易河、狗娃河、渝河、南河、高界河、干沟河、甘渭河、李店河等;庄浪县境内汇入葫芦河的主要支流有水洛河、庙龙沟、石家塬沟、花梨湾沟、余家沟、渭沟等;秦安县境内汇入葫芦河的主要支流有清水河、显清河、西小河、南小河等;麦积区汇入葫芦河的主要是九峪沟。

葫芦河流域地处副热带气候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据秦安气象站1956—2003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气温10.4℃,多年平均降水量470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448.8毫米,多年平均无霜期167天,结冰期为70天左右。

葫芦河流域内有人口190.26万人,其中秦安境内57.71万人,2000年地区生产总值46.22亿元,农业经济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沿途形成主要以林果业和日光温室蔬菜为主的经济带,秦安盛产苹果和蜜桃并荣获中华名果的美誉。

葫芦河跨宁夏、甘肃两省区,境内交通以301、312国道和省级公路为骨架,形成四级公路交通网络,北接银川,西通兰州,南临天水,东通宝鸡、西安,叶莲公路沿葫芦河贯通秦安、庄浪、静宁,交通运输畅通。

葫芦河历史上易泛滥成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岸营造人工林面积达8000公顷,水土保持面积达1.1万公顷,修筑了长15公里的堤防工程,发展了近50处机电提灌和自流渠灌溉,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葫芦河流域人类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主要有传说中的女娲故里、大地湾古文化遗址和三国街亭古战场遗址。

葫芦河自发源地曲折南流,过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城、将台堡、兴隆镇等地,左右岸依次纳入马莲河、什字河、好水河、滥泥河等,葫芦河干流在将台堡上游建有张家嘴头水库,支流上分别建有马莲川水库、什子路水库等。干流南下至黄岔流入甘肃省静宁县境内,过静宁县城,左纳渝河,渝河末端建有东峡水库,总库容8600万立方米;右纳狗娃河,再南行5公里右纳高界河(含甘沟河),南行至威戎左纳甘渭河,随后折向东流8公里后又折而直直南下,至高家沟右纳南河,左纳水洛河。

水洛河是葫芦河的重要支流,河长80公里,流域面积1792平方公里(不含清水河),发源于甘肃省庄浪县境内六盘山东麓,分水洛河与南水洛河两大支流,西流到庄浪县城汇合后东南流至秦安县莲花而左纳清水河(五营河),再东流5公里注入葫芦河。在庄浪县城上游水洛河上曾经建有李家嘴水库,1975年发生垮坝事件,致使坝下游村庄被冲,死伤五百余人,是甘肃省历史上重大水灾事故。

水洛河支流清水河,亦称五营河,河长72公里,流域面积850平方公里,发源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棉驿乡石庙子村北麓,自东向西流径张家川县的龙山镇和秦安县的陇城镇、五营乡、莲花镇而汇入水洛河。清水河畔的陇城镇为传说中“女娲故里”,三国古战场街亭就位于陇城镇。陇城镇下游的五营乡(邵家店)曾经出土距今4800~8300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村落遗址——大地湾遗址。葫芦河继续南下至叶家堡右纳郭嘉河(含显清河),再南行8公里到达秦安县城(兴国镇),右纳西小河,左纳南小河。继续曲折南流,经郑家川等地而流入麦积区,随即进入三阳川盆地,于石佛乡南侧汇入渭河。三阳川是渭河流域最大、最富饶的山间盆地,由葫芦河与渭河交汇冲积而成。

葫芦河设有静宁水文站,1996年1月从北峡迁移到此,属小区域代表站、中央报汛站和水质监测站。地处甘肃省静宁县城,位于东经105°43′,北纬35°32′。测站以上集水面积2854平方公里,距河口距离170公里。应用北峡与静宁两站插补延长的年径流变化看,总体上天然来水量为减少的趋势,年际之间变幅较大。最小年径流量0.0825亿立方米,发生在2001年,最大年径流量1.9195亿立方米,发生在1968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衡,6~10月径流的占年总量的72%以上,1~5月、11~12月径流量不到年总量的28%。一般最小径流出现在1月。

第七节 藉河

藉河是渭河一级支流,亦称耤河,古名洋水、墿水。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和甘谷县交界处的龙台山景东梁东麓,东流经天水市城区,至麦积区北道埠峡口汇入渭河。

藉河全长84公里,流域面积126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12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19亿立方米,年均悬移质输沙量473.4万吨,平均含沙量36.4千克/立方米,河道比降12‰,自然落差1517米,流域地形西高东低,海拔在1193~2710米之间。支流不对称分布,多来自南侧。

藉河流域地处副热带气候区,但与秦岭山地和陇中黄土高原有所差异,属半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0.5℃,1月为零下3℃,7月最高22.5℃。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80毫米,无霜期180天左右。

藉河流域属黄土峁梁沟壑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年平均侵蚀模数4650吨每平方公里。天水城区左岸支流罗峪河侵蚀尤重,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流域人口约45.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2.74亿元。天水市秦州区位于藉河河畔,是集旅游、电子电工、机械仪表、纺织、食品等多行业的新型工业城市,为天水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藉河之滨天水城区自古以水丰质优而著称,有“天河注水”之说。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藉河流域地表地下水资源枯竭,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在藉河上游右岸支流金河上正在建设上磨水库,库容860万立方米,为城市提供供水水源。为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人居和投资环境,藉河中下游城区段已建藉河风情线工程,设6道橡胶坝,5座蓄水区和滨河公园。

藉河自发源地向东北流,经甘谷县古坡乡折向东流,至秦州区关子镇转向东南流。关子镇历史悠久,秦始立冀县,明初称关子镇,是秦州区的西大门。历史上,关子镇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是商贸重镇。

藉河东南流至耤口乡五十里铺村,右纳发源于景东梁的支流金河后而向东流。藉河东流至太京乡三十甸子右纳普岔河,至天水郡右纳南沟河始进入天水城区。南沟河发源于齐寿山北麓,与长江流域西汉水源头为邻,向北流汇入藉河,是从兰州市和甘肃省中部经天水市进入陇南市和川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

藉河左岸的王家磨是甘肃省第一个水电站的建设地,1943年国民政府水力发电总署在天水设立水力发电工程处,始建王家磨水电站,从师家崖筑坝引藉河水,引水渠长3.3公里,在王家磨建渠道式水电站厂房,木制水轮机,木制压力水管,引水流量1.2立方米/秒,设计水头20米,装机容量180千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运行,1968年报废拆除。

藉河畔的天水城区历史悠久,是文化名城,早在七千多年前,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故有“羲皇故里”之称。区内风景名胜众多,著名的有伏羲庙、玉泉观、南郭寺、李广墓、纪信祠、诸葛军垒、文庙、明代民居南北宅子和保存完好的清真寺、瑞莲寺等。南郭寺因有生长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古柏而著名,唐代诗圣杜甫曾经寓居于此,写下《秦州杂诗》,多篇流传于世。天水亦是汉飞将军李广的故乡,有“飞将巷”、“李广墓”等遗迹。

天水城区藉河右岸的南山,也是黄河流域最早进行水土保持试验的地方,1941年国民政府黄委会在天水设立“陇南水土保持试验区”,举办了全国第一个水土保持训练班,在南山大柳树沟和吕二沟开始了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试验区。该区试验工作开展六十多年,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藉河在天水城区右纳吕二沟,左纳罗峪河。罗峪河古称濛水,历史上就多发洪水引发的地质灾害,给天水城区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藉河继续东流至三十里铺右纳罗家沟(横河峪),至北道埠西端的峡口注入渭河。

第八节 颖川河

颖川河亦名永川河,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部,发源于麦积山北麓的香子山梁,由南向北流,于麦积区马跑泉镇汇入渭河,全长45公里,流域面积360平方公里。地跨天水市麦积、甘泉、马跑泉三镇,河道基本为南北走向。

颖川河流域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带,多年平均气温10.9℃,最高38.2℃,最低零下18.2℃,全年日照2098.7小时,无霜期184天,多年平均降雨量468毫米。

颖川河流域地处秦岭山地褶皱隆起的断裂沉降带,多为泥盆系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类的岩层分布,由于陇山弧形构造带和秦岭纬向构造带影响,形成破碎带。流域地处天水地震中心,历史上地震活动频繁,是地震多发区,地震的反映谱特征同期为0.4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0.20s。

流域内金属矿物主要有金、铜、钼、铅锌、褐铁矿、镜铁矿。流域特产主要有核桃、花椒、苹果、梨、桃、葡萄、中药材等。境内有全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有被誉为秦州第一洞天福地的仙人崖,有栽种稀有珍贵树种——白玉兰树的甘泉寺,有古镇马跑泉。

麦积山石窟是著名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石窟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距今1600多年,是我国著名大型艺术石窟之一,现有洞窟194个,保存了我国从四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以来的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成为我国丝绸之路上的一朵艺术奇葩。仙人崖位于该流域段,北魏晚期始建,分东庵、西庵、南庵、宝盖山、献珠山区,有明、清殿宇27座、北朝、宋、明、清各类塑系197尊,壁画84平方米,西庵长90米,深10米,穴内起平台,可容万人,建殿宇楼阁十四庵三十六间。东庵长70米,深8米,内建莲花寺、睡佛、十八罗汉、侧有僧房、左有高梯通莲花洞、内凿石莲、石桌、石凳、石炉、石棋盘,塑披发仙人坐石上。献珠山孤峰突起,顺羊肠小道曲折盘旋至顶建有望云楼,后建无量殿,旁有钟楼,县永乐铁钟一口。对面穿越一峰高约70米,四面绝壁一山腰有南天门,上有燃灯阁、林量阁,崖顶古柏或密,野花幽香,崖下庙于毗连,飞檐斗拱,崖底清溪畅流,为麦积区玉泉佳境之一。

甘泉寺,原名为“春晓泉”,泉水清澈甘甜,后改甘泉寺。寺内有双玉兰堂,挂有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题写的“双玉兰堂”匾额。堂前两株白玉兰树已有1200多年树龄,树高25米,树围2米,两树相距5米,泉前有“柏槐孕椿”匾额,唐代诗圣杜甫曾到这里,作有《太平寺泉眼》等诗。

第九节 东柯河

东柯河是渭河上游右岸一级支流,干流流经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东柯村,故名东柯河。东柯河流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部,发源于伯阳石门,于马跑泉石咀村汇入渭河,全长32公里,河道基本呈南北走向,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

东柯河流域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带,多年平均气温10.9℃,最高37.5℃,最低零下19℃,全年日照2098小时,无霜期184天,多年平均降雨量468毫米,多年平均流量41.61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47.3万吨,平均含沙量0.36千克/立方米。

东柯河流域地处秦岭地槽带,地层岩性主要有白云岩、细砂砾岩等。大部分地区适于次生林、萌生林生长,但由于长期耕垦活动,天然植被遭到破坏。流域地处天水地震带边缘,历史上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的反映谱特征同期为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O.15~0.20s。

东柯河流域经济比较落后,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油菜、桃、梨、苹果、西瓜等。东柯河流经街子镇,街子温泉水源丰富,水温38.5℃,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是旅游洗浴佳境。

素有天水八大名景之一的“石门夜月”的石门山是东柯河的发源地,石门因南北两峰相对峙,中空似门而得名,由玉皇峰、兴龙山、聚仙桥和两端的小北峰、小南峰、圣母殿、瑶池宫,以及山下的五阳观组成。金山四个峰头壁立千仞,四周峭崖,悬绝异常,其势与西岳无异。主峰之山,修建有真武祠、三清殿、王母殿、钟楼和无量殿等。

街子古镇,虽然饱经千年沧桑,仍然散发着它的瑰丽。古秦州十景之一的“东柯草堂”就在这里。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诗人杜甫因仕途失意,携眷西行,穿峡谷,渡渭水,投靠古街亭东柯谷其侄杜佐之处,亲手搭建了一座茅屋,史称“东柯草堂”。杜甫在此地寓居三月之余,在附近的麦积山、西枝村、太平寺(双玉兰堂)游览,创作诗歌百余首。“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封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瘦地翻宜栗,阳坡可种瓜。”,“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同。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分平。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杜甫在此居住其间,留下了多处历史遗迹。杜甫居住过的村,后人称为子美村。

同类推荐
  • 人类学世纪真言

    人类学世纪真言

    从1999年开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哲学社会科学版在徐杰舜教授的主持之下,开辟了一个《人类学学者访谈录》的专栏。经过4年多时间的努力,徐先生和他的同事们访问了20多位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人类学工作者,并以翔实长篇幅刊登于专栏中。由于我一直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忠实读者,所以几乎所有的访谈录都浏览阅读过,觉得很有意思,增加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行内故事,因此也常常对这些访谈录有先睹为快的感觉。如今,徐教授将这30多篇访谈录汇编出版为《人类学世纪坦言》一书,让更多的读者能阅读到学者们的“坦言”。
  • 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分为天文历法、地理探索、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农学农具、数学成就、物理化学、医学药物、手工制造等多个板块。
  • 2012神秘的玛雅末日预言

    2012神秘的玛雅末日预言

    侵袭中国的大暴雪、南部大水、汶川地震,印度。墨西哥大旱,希腊与加州大火,印尼大地震,非洲粮食危机,日益肆虐的H1N1、飞机事故频发、 金融海啸……不断频发的灾难预示着什么?都与2012息息相关? 中国推背图预言:2012年将是“乾坤再造”之时!科学预测:2012,地球磁极大逆转,再现恐龙灭亡年代!星相学说:2012,大十字,日月相冲,流血与死亡同在! 太阳系开始崩溃,地球偏离轨道,月球撞击地球,海啸淹没大地,冰霜冻结森林,天空降下火雨,荒漠变成深渊。这是一本最接近玛雅真相的解密之书。 《2012神秘的玛雅末日预言》是一部关于玛雅预言最完整、最深入、最 接近真相的揭秘之书!
  • 物理中的奥秘

    物理中的奥秘

    《物理中的奥秘》是一本专门为青少年编写的物理科普读物,它以一个个新鲜生动、引人入胜的物理故事,如冰箱为何会爆炸、他能推动地球吗、他抓住了飞行的子弹、金属也有记忆力、水能削铁如泥吗……在讲故事的同时,讲述一些物理原理和物理知识,寓教于乐,读起来津津有味,从而提高青少年读者对物理科学的兴趣,为青少年打开一扇扇科学的窗口,在阅读故事中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本书可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少年读者阅读使用,也可供一般读者使用。
  • 文明解密

    文明解密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热门推荐
  • 总裁,挠我心肝儿

    总裁,挠我心肝儿

    遇到安子濯是她一生最大的劫难,他千方百计的要她爱上他,只为得到她的心。她千躲万藏,甚至差点丢掉性命,却依旧逃不过爱上他的宿命。然而,被夺走了心脏,没有心的她,什么都不是。心灰意冷,破茧成蝶,不再爱亦无恨,她当他是个陌生人,他却逼她在墙角,吻她耳根,沉声说他爱她……
  • 女帝的绝色男妃

    女帝的绝色男妃

    上官冰蓝,气质过人,才能出众,高高在上众人巴结的冷淡女。欧阳冰蓝,懦弱胆小,隐忍数年,人人可欺任人践踏的自卑女。当冷淡女变成自卑女——欠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单纯公子:“蓝姐姐,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永不分离!”心机皇子:“蓝姐姐,你我相遇的那一刻,我就已经被你征服,我愿为你付出一切!”娇憨公子:“蓝姐姐,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劫数,但我不悔。”落难公子:“我一介红楼男子,不求能成为你的夫,只求能在你身旁伺候,看着你幸福!”本文NP,不喜勿入,男主待定,欢迎收藏。
  • 古墓杀机

    古墓杀机

    神秘莫测的长晖山,笼罩着首领古墓与国民党埋藏巨额财富之谜。呼啸山林的野人,神出鬼没的凶兽,布满杀机的机关,玄奥难解的迷宫。探险队内部也面临重重危机,几股势力彼此试探、争斗、残杀,令行动蒙上诡异的魅影。谁是盗墓行动的策划者?谁是传说中的守护神?谁在酝酿更险恶的阴谋?不到最后,永远猜不出结局。
  • 原来木已成舟

    原来木已成舟

    原来曾经走过千山万水蓦然回首那人早在灯火阑珊处……桥边第一次的长篇,不求情节有多跌宕~不求故事有多精彩,只想将所有的爱恨细细讲述……最近事情好多好多~韩语日语交替学着,各种专业课排山倒海~桥边仍在努力!请支持~~
  • 神域无双

    神域无双

    当黑暗笼罩大地黎明破晓,带来最后的光亮无畏的勇者奋起,带领超越众神的意志冲破绝望的深渊,屹立于宿命的尽头……地球末法时代修仙传承的最后传人,因挑战自我极限,最终灵魂穿越到一个奇异的世界,成就无上传说的故事!浅涩2015年倾情奉献,带领大家体验一个不同的奇幻之旅!(PS:新书弱小,急切需求各位大神支持!收藏!推荐!神马神马的都砸来吧!)
  • 爱若初见

    爱若初见

    “你说初恋是什么?”“是你手上拿着的东西!。”“这个?”“对,樱花草。”那年的樱花草印在了谁的心,又让谁迷失了自己去为它放弃曾经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时间能重来,那么我会在我们初见的时候,让你用另一个方式记住我』
  • 无言的爱恋

    无言的爱恋

    皇室公主们的校园生活,由于皇甫寒妍的哥哥在他12岁那年就去中国了,她来到中国找哥哥,但没想到哥哥在中国还有三位好朋友,之后又与5.6.7大家族的千金发生的趣事,不过最终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并拥有了幸福。
  • 痴情王爷的火爆妃

    痴情王爷的火爆妃

    沐阳萱,沐氏集团千金大小姐,被男友利用,从三十五楼推下去身亡。沐阳萱,月初国尚书府嫡女,因娘亲软弱无能,屡屡受欺负,为了救娘亲,被父亲的妾室推到湖中身亡,机缘巧合,本应身亡的二十一世纪千金大小姐沐阳萱穿越到月初国,开启她火爆之旅。离思浩,月初国逍遥王爷,有着世人赞叹的美貌,身后一群狂蜂浪蝶,却无人能走进他,打动他那颗冰冷的心。一次意外,让本无交集的两人牵扯在一起,开始了他们的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
  • 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本书的宗旨就在于通过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期在此之中有助于矢志获得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经验的经理人们,学习这些经验并将这些先进经验“据为己有”,变成自己管理的模式。一套好的管理模式,是成功企业管理实践与经验的科学总结其具有参照性、借鉴性与可复制性。本书荟萃了美国管理模式、曰本管理模式和中国管理模式的精要,管理者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管理精华,并应用于企业的运营与管理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力。
  • 最佳前任

    最佳前任

    姜暖为了星途不告而别去英国的那天,易市下了一场狂风暴雨。她大约明白容印这辈子也不可能原谅她了。我只等你两年,若你回来,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就原谅你——容印。可这一等就是三年,曾经有多爱现在就有多恨。这是一个她追梦想,他追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