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62400000040

第40章 重阳“百花”绽塞上

对于小百花越剧团,早已如雷贯耳。在20世纪80年代,她就已经名扬海内外,但一睹芳容,却是迟到了二十余年。

有道是宁夏的浙商们在开疆拓土、掘金揽银的创业中,对最能体现故乡风韵的传统艺术——越剧,情有独钟。这次在慈善家陈逢干先生的支持和努力下,小百花越剧团来宁献艺,为十万支宁来的浙人奉献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可喜可贺。让我们这些宁夏的戏迷也有机会一睹江南戏剧的那份精致与柔美。置身于江南戏剧唯美的丝竹婉转中,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社戏》中那种乡土的氛围——亲切、温暖。

新编古装伦理剧《五女拜寿》是“小百花”被国家文化部确定的戏剧精品演出保留剧目之一。曾获文化部文华大奖。故事说的是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侍郎杨继康育有五女,其中三女杨三春为杨氏夫妇收养的义女,嫁给无财无势的邹应龙,其余四女则都许配给门当户对的人家。适逢杨继康六十寿辰,分住于苏杭等地的五个女儿都前来拜寿。杨氏夫妇嫌家境贫寒的三女夫妇寒酸,对他们冷眼相待,二女双桃又在一旁挑拨,三春夫妇竟被杨夫人赶出杨府。

杨继康的族弟杨继盛诛奸未成,遭奸臣严嵩陷害,反遭屈斩,株连杨继康削职抄家,一家老少被逐出京都。顷刻间,阖家逃散,骨肉分离。只有丫环翠云守在二老身边,相伴二老千里投亲。不料二女儿双桃见二老落魄,拒绝奉养。杨氏夫妇不得不前往杭州投靠四女、五女的公公陈松年,同窗兼亲家陈松年惧怕严嵩淫威,也不敢接纳,大女婿为图飞黄腾达,竟认贼作父,投靠严嵩。

杨继康夫妇和翠云流落街头,濒于绝境,巧逢三女杨三春,将无路可走的二老接回家中奉养,悉心侍奉,使二老重新感受到人间亲情的温暖。

三年后,邹应龙高中状元,被封为七省巡按。他在朝中与严嵩势不两立,并在双方的对峙中取胜,为杨家洗清了冤屈。又逢杨老夫人六十大寿,女儿女婿们又来拜寿。大女婿认贼作父被赶出杨府,二女儿夫妇唯利是图被责骂,二人羞愧难当自行离去。陈松年带着四女、五女夫妇专程前来道歉,丫环翠云被杨氏夫妇收为义女,全家又相聚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剧情故事并不复杂,但却构思得精巧而完美。体现了戏剧艺术审美的三大要素:人物形象的塑造各具情态,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审美情感上达到了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在艺术形式上具有独创性,主旨在于表现人物需要,形式服从于内容,做到了唯美,大气,感人。达到了戏剧舞台所独有的审美效果。悲欢离合,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构成了戏剧冲突的美学结构,给人以精神震撼。

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经过时间流水的淘洗而仍然不朽、留存下来具有恒久生命力的那些东西,每一次观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次品味都有新的收获,给人生以启迪,给生活以丰富。《五女拜寿》就属于这样的经典。她精致完美,流派纷呈,精彩动人!

人生如戏,如戏人生,不经意间就开始了……

六个女儿,个个如花似玉,如果不去看她们的行事做派,你就会觉得她们个个都是那样的美丽大方,不可方物;那样的眼波流转,莲步轻移;那样华丽的西皮流水般的唱腔,那样不可重来无可取代的青春面容,使你真正领略了江南西子湖畔的佳人们,无与伦比的秀丽与妩媚。

拜寿,这是中国人体现长者尊贵和子女孝敬的民间仪式,但在《五女拜寿》中,拜寿的场面成了展示多样人性的舞台。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在这里,贫穷与富有,高贵与卑劣,丑陋与善良,猥琐与纯洁,仅仅通过这样一个拜寿的场面,一一呈现,人物的个性淋漓尽致。

杨继康共育四女,加上收养的义女三春,身边的侍女翠云,共六个女儿,每一个都是天仙般的花容月貌,但每一个又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大女儿使我想到了《家》中的老大,她个性柔弱,封建道德的三从四德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对丈夫的不仁不义无可奈何,对父母的苦难心有不忍但又无计可施。她在家中的低贱地位和附庸身份让人同情。在她身上表现出来的悲凄和隐忍,不禁让人想到了中国大多数女性的传统角色和不能自立的尴尬地位。她为了爹娘向丈夫双膝跪地、声泪俱下的情景,让观众忍不住泪眼盈盈。二女儿是个势利小人,我不得不佩服的是熊琦的表演天才,她有着王熙凤般不怒自威的神气,杏眼圆睁,转脸无情。顾盼间有一种翻脸不认人的绝情与心计。话语未启,心情已出。她演出了势利小人的神态骨魂,可谓入木三分,实为难得。两个小女儿初长成,善良优雅,气若兰质,纯情美丽。三女儿三春,作为戏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周艳的表演是到位的。一招一式,大气自然,收放自如,有大家闺秀之气,受辱的时候也能气定神闲,表现了一个有修养女子的智慧、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在丈夫回来的时候,倾诉思念之苦后说:不得功名不要紧,夫妻相守过光阴。一句话,人物的灵魂呼之欲出,表现了她心灵的纯净和对人生的基本态度。情深意切,打动人心。所爱的便是眼前这个人,别无他物。这也是作者赋予这个角色的意义所在。

越剧里的女小生是我的最爱。他们一个个都是飘逸灵秀,玉树临风,美丽得让人心颤。女小生,这种戏剧里的角色反串,往往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真要感谢老祖宗的发明。从美学的角度来考察,这样的反串能使人物的心态在表现角色的形象上形成一定的错位,女演男角,男演女角,都会在观众中形成强烈的审美愉悦。“女小生”——即由女性演员扮演的“小生”角色,通俗地讲,也就是“女扮男妆”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一种体现。一方面,我们说戏曲艺术,是一种歌舞化程度很高的艺术,它在某种程度上与生活的原始自然形态保持着较大的距离。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甚至离形得似,以实现陌生化效果和新鲜别致的审美效应。女小生又能从女性的视角,用女性的眼光去观察男性,用女性的心态去体验男性,用女性的肢体去表现男性,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这样,女性就比一般男性多了一个视角,多了一层人生体验,多了一片情感的天地。更重要的是,这种好奇心、神秘感和深层次的体验远远超越了生理感官的初级形态,升华为艺术精神和人格力量。在张扬男性阳刚之气的同时,又从神韵中透出女性的柔美和细腻,因此,这样的女小生,便有了一种刚柔相济的审美特质。在观众的审美观赏中,达到了一种异质化审美效果,完成了一次审美重构。从另一方面来看,“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更强调假定性,不追求逼真地再现和模仿,不困于生活表象的真实,而追求艺术本质的真实,允许对生活进行变形和夸张,写意而传神。“从演员角度来看,无论是男扮女,还是女扮男,都是假扮,都合乎演剧艺术的本性。其艺术价值的高低,并不在于演员与角色的性别是否一致,而在于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神、形相合所创造的审美价值。”女小生扮相俊美,从许多戏剧中小生的角色特点来看,演员的要求是年轻貌美、多情善感。女性演员从生理到心理就具备了这一要求,比男性演员占有优势(当然不指所有男性,只是相对而言)。戏剧的本质是扮演,从这方面来说,女小生比男小生更有一定的表现力,具有男小生所不及的审美意蕴。当然,越剧里的女小生,更接近于这样的审美要求。因此,我钟爱这样的女小生。

大姐夫虽然很坏,不过长得依旧是神采飞扬,二女婿是老婆奴,财大气粗,却唯唯诺诺。三女婿一亮相,便要让人喝一声彩的,端的是相貌堂堂。两个小女婿和两个小女儿在那里一站,就是两对璧人,画中人一般。邹应龙,好一个书生少年郎,如此的彬彬有礼,有礼有节,顾盼神飞。

江南的女子,从来都是多情娇媚的。她们的吴侬软语,如小鸟一样,婉转悠扬,细腻多情。我曾在风流多情的西子湖畔旅居月余,听那些江南女子的说话,虽然一句不曾听懂,但还是乐意听下去,真的,她们的吴侬软语真的很好听,就像琴键上跳动的音符,就如溪流里浮动的青荇,让人陶醉,让人迷恋。

扯远了,感谢小百花,感谢《五女拜寿》,她让我领略了江南越剧的唯美与精致,感受了江南女子的才情与灵秀,同时,也让我对江南的美多了更深一层理解。特别是《五女拜寿》这台精品剧目,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浓缩了的戏剧人生,浓缩了的人生戏剧。让我感动于她对人生形态的合理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无情鞭挞。她们对艺术内涵的深入演绎,让艺术不朽,让观众感动!

岁月无情,艺术常青,真情永恒。作为宁夏的一名戏剧爱好者,我祝愿“小百花”,在弘扬传统越剧文化艺术、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也祝愿我们的越剧“小百花”们,她们的青春永远美丽,她们的事业永远青春!

同类推荐
  • 人之初

    人之初

    本书选收作者报告文学12篇,作品讴歌世间真、善、美,赞美改革大潮中涌现的新生事物。
  •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一本良知、追求真理、充满非凡个人勇气之书《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因为严重污染,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而这场对自然环境的杀戮背后的“元凶”,作者指出,是人类的自大和傲慢——滥用化学物质,对某些于人类“无益”的生物的灭绝行动。作者呼吁,希望人类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端正对环境的态度。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详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一上市就轰动美国,震惊了全世界。这本书带来了联动的环保效应,引发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自此,“保护环境”终于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 三十年散文观止

    三十年散文观止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历史拐点”是对既往历史的回忆、反思和叩问,在一场灾难之后,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改革开放之初,打破思想的枷锁,必须有“思想盛宴”;在“文化问诘”中,表述的是记住我们优秀的历史传统,摒弃落后腐朽的一面,褒扬那民族脊梁般高尚的灵魂;“时代留痕”记录了历史方方面的巨变,社会的,政治的,物质的,精神的,以及生存的大大小小的方面,市场经济对人的心灵带来的冲击,城市高速发展和乡村逐步萎缩,底层弱势群体的贫困与不幸……等
热门推荐
  • 吝啬女的守护王子

    吝啬女的守护王子

    “你本来就使我老婆,我们有娃娃亲的。”男孩也是靠在女孩的耳旁说着,还轻轻呼了口气......她有一头乌黑的炫亮的黑发,穿着白色的体恤,一条洗的脱了色的牛仔裤......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留一个房间给你用

    留一个房间给你用

    盛可以坦然面对女性的性别及欲望。她笔下的女人是危险的,即使是柔弱的,也具有攻占性,她们是雌性荷尔蒙的,如同女性也具有雄性荷尔蒙一样,那一点雄性荷尔蒙意识,对于情与欲的独立导致她们可能的丰盛与悲剧,令人又爱又恨又怜。读者在惊叹她对女性禁忌地的直接与冒犯时,会被她的敏锐与准确击中;然而还不仅于此,她对惯常的男性性意识构成冒犯与挑战更是犀利真灼。如同一个读者所说的,这是一种尖锐的温柔。
  • 男人一定要赚钱

    男人一定要赚钱

    有人说,财富是男人强而有力的补药,的确如此,男人没有钱,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都会一筹莫展,作为男人,在社会中生存,一定要会赚钱!这样才有做男人的尊严,才有做男人的自信,才有做男人的风度!因此,我们提出“男人一定要赚钱”。这并非口号,而是做一个优秀男人的基石!本书以时尚,轻松的语文告诉现代男性,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赚钱和理财能力,努力打拼,做一个成功、富有的男人!
  • 飞针神医

    飞针神医

    老头子发神经病,要我在热闹的地方练功。好嘛,整天对着杯子练习隔空摄物,不被当成神经病才怪!神经病就神经病吧,又不是找不到女朋友,我照样有春天……
  • 逆龄养颜术

    逆龄养颜术

    这是一部让时光暂停,留住青春和美丽的指南。作者结合自己模特和好莱坞演员的经历,将职业生涯中掌握的保养心得与自身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独创出“美丽三合一”的保养理念。书中有为“懒人”和“吃货”准备的不节食瘦身法,有物美价廉的护肤品推荐,有不同领域专家带来的“美丽建议”,还有风靡全美的“17天减肥法”和“1美元抗皱秘方”大公开!不整容、不败家,一样可以要青春、有曲线!
  • 杀手叶秋

    杀手叶秋

    他本是富家大少爷,却不幸家道中落沦为小混混,一日被奇怪的老者找到,竟说他是神之子,封印被打开,他成为无人能敌的宇宙之神,忆起前世神母为救他化为灰烬,而害死他跟母亲的人竟是自己的亲身父亲,只因他是被咒诅的神之子……
  • 科学修仙录

    科学修仙录

    现在的网文,尤其是玄幻类的网文,直接和现实脱轨,搞得非常玄乎。我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我想要用现代的知识来解释修真这门学问。
  • 青春醉梦想

    青春醉梦想

    五彩缤纷的都市,都市人的故事,沉浮,爱情,亲情,兄弟情,当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如同醉酒的画面,只是这次醉的似乎不是酒而是青春。
  • 甜婚危情:唐少别乱来

    甜婚危情:唐少别乱来

    谁说剩女难嫁,她偏偏要剩者为王。有个重男轻女,吃女儿补儿子的爸,懦弱无担当的大哥,只进不出的抠门大嫂,崇尚婚姻是女人第二次投胎的妹妹,这些都不是苏暖暖可以选的,而苏暖暖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自立自强,证明女人没男人照样可以活的很滋润,但,这位总裁大人,你这样看着我干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