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61400000008

第8章 秋天的回忆

吴淮生

我坐在窗前,面前放着一本今年9月号的《朔方》,它提醒我:已经是秋天了。我忽然想到,《朔方》创刊不也是在秋天吗!于今,纪念她创刊40周年了,时间真像电光石火一般。编辑部约我做一篇文章。其实,她已经40出头,但作为取其成数来说,现在来纪念也还是合适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往事情萦难绝——我和<朔方>的三十年》,而今,十多年又流水般地过去了,再来写,从哪里写起呢?我是在秋天里回忆往昔的,而回忆中的往事的起点又是秋天,那么,就叫做《秋天的回忆》吧!

我在《朔方》的“第一次”

我记得很清楚,《朔方》创刊于1959年秋天,时值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创刊号出版了,是一张四开小报,刊名曰《群众文艺》。

我第一次在《群众文艺》上发表的作品,就登在创刊号上,是一篇散文诗,题名《遥寄北京》,约1000字。从此,我就和《群众文艺》、后来改名的《宁夏文艺》、再改名的《朔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记得创刊号上还载有一个短篇小说《难写的汇报》,作者的名字忘了,当时颇受人注意,引起过讨论。1960年1月,《群众文艺》改为十六开本的月刊,我在改刊的第1期上揭载了新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为中苏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而歌的。同年7月,《群众文艺》改名《宁夏文艺》,在改刊名后的第1期(1960年7月号)上,又刊登了我评朱红兵同志长诗《沙原牧歌》的文章:《从宁夏人民生活中产生出来的诗》。

1960年5月,由于《群众文艺》编辑部的提名推荐,我被遴选为文学创作方面的特邀代表出席了宁夏文教群英会,有生以来第一次当了先进工作者。

1962年,《宁夏文艺》第1至第3期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对我刊于《宁夏日报》的文艺随笔《漫谈题材和风格》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批评是在百家争鸣的名义下开展的;我也作了反批评。这是我第一次、至今也是唯一的一次在报刊上受到批评。此后,我颇受宁夏文学界内外的注目,《宁夏文艺》的批评帮我扬了名。

1973年8月,《宁夏文艺》筹备复刊。我第一次正式走进编辑部,成为它的一名编辑,第一次从教育工作者变成了文学工作者。也是这个8月,编辑部为复刊准备稿件而举办了文学创作学习班。作为工作人员,也作为作者,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学习班(后来通常称为改稿会),第一次结识了文学界的许多朋友。

我做文学编辑第一次编发的稿件是肖川的《“先锋队”里前锋》和刘国尧的《对手》,都是新诗,同刊于复刊后的第1期,即1974年第1期,当时颇为传诵,堪称佳作。

在《宁夏文艺》复刊后的第1期上,我发表了歌曲《党的光辉照祖国》,龙九如作曲。

我在复刊后的《宁夏文艺》上发表的第一篇散文,刊于1978年第2期,题名《闪亮的盐根》,后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配乐朗诵过多次。

1980年4月,《宁夏文艺》更名《朔方》,我担任了编辑部副主任,第一次做了个小小的“头儿”。

1984年4月,我调任宁夏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第一次,也是最终地离开工作了11年的《朔方》编辑部的岗位。

1989年,我第一次写了一篇回忆我和《朔方》的关系的散文,即前面提到过的那篇,刊于1990年第3期的《朔方》。在后来十多年的漫长时间里,我深深怀念着在《朔方》工作的那些难忘的岁月,深深怀念在《朔方》一起工作的同仁,却不止一次,而是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回忆哈宽贵同志二三事

1992年,我写过一篇散文:《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是纪念哈宽贵同志逝世10周年的,也是发表在《朔方》上。流光容易把人抛,一晃又是9年。如今算起来,老哈离去已经近20年了。

1973年,也是秋天,哈宽贵受命筹备因“文革”而停刊9年的《宁夏文艺》复刊。先是姚以壮同志在负责文艺方面的事情。1973年春天,老姚不幸猝然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溘然长逝于因工作而寄住的吴忠市招待所内,年仅48岁。是时老哈与老姚在招待所同住一室,目睹了战友的辞世。我当时认为,老姚已逝,由老哈继承老姚来办文学刊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第一,他本人是一位作家,有相当高的文学创作水平;第二,他曾任上海《萌芽》编辑,后又长期主持《宁夏日报》的副刊工作,富于办刊经验;第三,和老姚一样,他为人极端正派,培养文学新人不遗余力。事实也正是这样,肖川、刘国尧、冯剑华、郑正、乔良、杨仁山、潘自强、李唯、邓海南……都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甚至雷抒雁也可以说是由他引进文坛的。当然,这里面也有李震杰同志的心血和劳绩。

老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的第一代回族作家、文学编辑家,主持复刊后的《宁夏文艺》的工作达七八年之久。为宁夏的文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于献出了自己中年的宝贵生命,卒年仅54岁。

老哈的生活极为简朴,总是一身旧衣服,骑着一辆旧自行车,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不逛街,不参加宴会。那时的编辑部是在一家工厂的二楼,他和高奋同志同在楼的最东头的一间办公室,总是默默地坐在那里看稿,改稿,渴了就用一只旧搪瓷缸子倒些白开水喝,一天到晚都是工作、工作、工作。

他家里的家具也极其简单破旧。别人买沙发了,他说:“我不买,不然,贫下中农到我家里往哪里坐呢!”有的同志笑着说:“现在,贫下中农家里也有沙发了。”他笑而不言。请莫当做笑谈,我觉得,这是时刻心系广大人民利益的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表现。

老哈尽管鼓励别人创作,但你在他面前千万不要提起稿费、出书之类的事,否则,他会批评你有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他很喜欢刘国尧。一次,国尧微露出想出诗集的意思,老哈对我说:“小刘想要出书了嘛!”言下之意,大不以为然。这一点他身体力行,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要出书。《哈宽贵小说散文选》是在他去世一年半以后,由他的夫人吴音整理出版的。老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人品宛如汉白玉一般的无瑕,如同无云的蓝天那样纯净。他尚未完全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就故去了,这也是时代的悲剧。

1973年,是老哈导引我走进了文学职业的大门,决定了我后半生文学生涯的命运。因此,他的音容笑貌、言行操守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选自散文集《思濂庐散文》,获宁夏第七届文艺评奖二等奖)

同类推荐
  • 历代名赋

    历代名赋

    从先秦开始,赋体之文就已出现。赋是介乎诗和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画卷中,赋体文学也曾有过它光辉灿烂的一页。本书对于历代的辞赋,选的比较全面,从中不难看出历代辞赋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 海地战歌

    海地战歌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光辉战斗业绩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全书共16章30万字,全面讲述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从甄选集训、出征海地到载誉归来的精彩历程,详细刻画了中国警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真实感人故事,构成了一部恢弘的中国维和警察英雄史诗。
  •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本书是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电影与文化的研究,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文章,是讲清末“革命”话语的;第二部分的三篇探讨民国初期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的政治文化;第三部分的三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文化;第四部分讨论的是文学文本、类型与文学主体,最后两篇是谈张爱玲的,涉及194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接受和挪用等问题。
  •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本书将李渔这两部著作编在一起,据国家图书馆藏康熙翼圣堂本与雍正八年芥子园本、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康熙翼圣堂本,作了认真校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本子,可供研究者使用;对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校勘者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可作研究生、大学生、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演艺人员以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之良好读物。书末所附(《笠翁对韵》,是训练写诗、填词、作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通俗读物,广泛流传,今天仍有重要参考价值;里面充满丰富的典故和各种文化知识,经过注释,一般读者易于理解。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H.Moore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热门推荐
  • 华严法界观门注

    华严法界观门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昭光谈家庭健康(修订本)

    洪昭光谈家庭健康(修订本)

    本书分健康理念篇、健康家庭篇、健康男人篇、健康女人篇、健康老人篇、健康儿童篇以及四大基石篇等七部分内容,对家庭健康作了深入讲述。
  • 贱客行

    贱客行

    某大学宿舍住着7个男生,他们共同爱好是偷窥女生上厕所。徐动把女友艾雨的肚子搞大,打胎时发现怀的是双胞胎。徐动成了宿舍里的榜样,大家都觉得他很了不起……作品直面大学生恋爱、性爱等问题,以80、90后的价值观挑战传统观念。
  • 欢欢玺玺在一起tfboys小说

    欢欢玺玺在一起tfboys小说

    当欢遇上玺会发生怎样的事呢?他们能度过种种难关吗?现在,为你揭晓。
  • 两世为人

    两世为人

    到大城市投奔表姐的我,已经在表姐家里住了半个月了。虽然表姐对我很好,但她总是神神叨叨的。不仅每周没日没夜的上班,也不告诉我她的工作内容,晚上还老是躲着我打电话,更从不允许我碰她随身的任何东西。如果是谈了男朋友也不必这么神秘吧?有天晚上我睡不着,偶然发现表姐居然穿着死人冥服出门!好奇的我跟踪了下去,却发现我的表姐居然并非人类!
  • 重生之再闯末世

    重生之再闯末世

    2020年2月初2,一颗流浪小行星撞击地球,地震、海啸甚至火山爆发,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灾难平静后,当人们满怀悲痛地准备重建家园时,发现危机才刚刚开始。流浪行星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地球的冲击,还有一种神秘的病毒——世间万物开始进化变异。地球上进入人、兽、虫、魔四族争霸的混乱世纪。王承枫,人族中的高级异能者,身怀隐身、夜视、瞬移以及坚毅四种异能,人族亚洲区前百的高手,在联合兽族与虫、魔两族战斗中,为拯救战局,以性命为代价灭杀虫族、魔族联军三名高手、重创数名,一战成为传奇。牺牲的王承枫发现自己重生在大灾变前夕,面对即将到来的恐惧灾变和末世危机,他该如何闯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之路……
  •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发现能力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发现能力

    学校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我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我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若非看破红尘的世外高人,所有人都渴望成功。尤其是看到富豪榜上那一串串以亿为单位计算的身价,欣羡、妒忌之余,相信很多人都会想,为什么是他们他们凭什么获得这些金钱、荣誉和名声是投机取巧还是理所应当有人会说,是命运的选择,巧合罢了,上帝掷骰子正好选中了他们。偶然因素固然不能排除,但是如果仔细审视每个成功故事,就会发现这些人成功的原因竟然是一些很简单的要素——专注、执著、梦想、冷静、宽容、眼光……长期被成功学书籍灌输的我们,觉得这些词语太浮于表面,绝非事实的真相。
  • dota冠军在人间

    dota冠军在人间

    十年之前,一个天真可爱的小丫头闯入了我的刀塔世界。我们是快乐的二人黑小菜鸟。可是一年后,在我毫无防备之时,她从我的世界意外消失!太久了吧,我差不多都快忘记了她,忘记了我那时的幼稚模样。如今,我站在了TI的冠军领奖台上,受万人崇敬!见好就收,我选择退役。归家,守着十多年前的电脑,于重重叠叠的记忆中,想起了曾经好多荒诞的梦想,想起了闯入了我心中的那个她。还会在人海茫茫中再次遇见她吗?冠军之后,我的人生又会是怎么的一番风景呢?——且看刀塔冠军队长退役之后如何手执圣剑,暴走江湖,超神人生!(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的DOTAer以及热爱文字的眼睛们~)不止讲刀塔,也许,更像一本轻松的都市言情小说吧!
  • 女人30优雅地熟透

    女人30优雅地熟透

    本书从修养、仪态、职场、情感、家庭婚姻、健康、美容等方面,论述了当代30岁女人如何直面人生、自我呵护、勇敢追求、不断努力地塑造个人魅力,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