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55500000015

第15章 子路篇第十三

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政治。孔子说:“自己给百姓带头,然后让他们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又说:“永远不要懈怠。”

还是以身作则做表率,并且要求坚持始终。

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问政治。孔子说:“给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

仲弓说:“怎样去识别优秀人才把他们提拔出来呢?”孔子说:“提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吗?”

你把你知道的那些优秀人才提拔起来就够了。那些你不知道的,别人会提拔,如果别人也不知道,那他就算不上人才了。人才不能自以为是,等着人来发现。等人来发现的不是高傲,就是缺乏自信。

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对孔子说:“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准备首先干什么?”

孔子说:“一定要确定名份,摆正位置。”

子路说:“您怎么这样迂腐呢!何必一定要正名?”

孔子说:“你怎么这样不懂事!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大都采取保留态度,不乱说。名份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工作就做不好;工作搞不好,国家的礼乐制度就执行不好;礼乐制度执行不好,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所以,对于君子来说,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正当的名份,有了名份就可以发号施令,发出号令必定有人去执行。对于他所说的话一定要准确把握,并要符合身份。”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虽如此说,这样的现象却经常有。如今,许多地方的常委会或班子分工就乱得很。政协领导管水利工程,纪检书记管引进项目等等。听起来就不顺当,出错也就难免。再如二奶三奶,没事好说,一旦有纠纷,连自身权益都无法保障,都是没有名份和名份不正的缘故。

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退了出来。孔子说:“樊迟真是个见识短浅的人啊!统治者讲究礼节,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统治者行为正当,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统治者诚恳信实,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做到这样,四方的百姓都会背负着儿女来投奔,为什么要自己种庄稼呢?”

孔子这里讲得是一个关于社会分工的问题,你是社会管理者,学会管理就是了,至于种粮种菜,那是农民的事。老百姓说:做甚的谋甚,讨吃的谋棍。各司其责而已。

再者,孔子是老师,是思想家,是上流社会人物,他怎么会懂得农事?樊迟你即使很想知道一些农业知识,你也应该去问老农,问孔子,岂不是让老先生难堪?你让老先生难堪,老先生就骂你是见识短浅的人。

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让他去从政,他达不到政令畅通;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地去谈判酬酢;纵是读得多,有什么用处呢?”

学以致用,学来知识是为在实践中运用的。不用或用不好,等于白学。就是一个书呆子而已。

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还是个以身作则作表率。你在那里胡作非为,老百姓早就对你失望透顶了,甚至恨你了,那你就不算数了,纵使一天一份红头文件强调来重申去都是白纸一张。

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孔子说:“鲁国的政治和卫国的政治,像兄弟一般相差不远。”

这是孔子对鲁卫两国政治现象的评价。

8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刚有一点,便说:‘差不多够了。’增加了一点,又说:‘差不多完备了。’多有一点,便说:‘差不多富丽堂皇了。’”

小富即安。这也好,欲望太多反而容易折磨人。

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卫国,冉有替他驾车子。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

冉有说:“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道:“使他们富裕起来。”

冉有说:“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道:“教育他们。”

先让他们富起来,衣食无忧时再施以教育,让他们成为高品位的人。

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孔子说:“假若有用我主持国家政事的,一年便差不多了,三年便会有大成就。”

孔子很自信,但很少有人用他。一般来讲,掌权的人爱用庸才而不爱用人才。庸才听话,有时还谄媚,而人才往往与上司意见相左,不合套。

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政连续到上百年,也可以克服残暴免除虐杀了。’这句话真说得对呀!”

善是一种德性。善人治国,教人以善,引人为善,长久以往,国民也都向善了,这话说得没错。

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孔子说:“假若有王者兴起,一定需要一代人才能使仁政大行。”

一般来讲,从普通百姓到称王称霸,总要经过许多征战,然后还需要恢复和治理。从以前以后的历史实践看,孔子的估算差不多。

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说:“假若端正了自己,治理国政有什么困难呢?连本身都不能端正,怎么端正别人呢?”

正人先正己,十分正确。

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冉有从办公的地方回来。孔子说:“为什么今天回得这么晚呢?”答道:“有政务。”孔子说:“那只是事务罢了。若是有政务,虽然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都是朝廷的事,政务和事务不一定分得很开。孔子这样说,不过是有些失落罢了。他的学生在朝廷做事,他不在。而他以前在,即使是现在,也常有许多人向他问政,所以他说,如果是政事,他也会知道。政务是大事,事务是小事。

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鲁定公问:“一句话使国家兴盛,有这事么”

孔子答道:“说话不可以像这样简单机械。不过,大家都说:‘做君上很难,做臣子不容易。假若知道做君上的艰难,自然会谨慎认真地去干,不近于一句话便兴盛国家么?”

定公又问:“一句话丧失国家,有这事么?”

孔子答道:“说话不可以像这样简单机械。不过,大家都说:‘我做国君没有别的快乐,只是我说什么话都没有人违抗我。’假若说的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么?假若说的话不正确而也没有人违抗,不近于一句话便丧失国家么?”

哲学家的思辩以战国为最,但从春秋开始,这种潮流就有了。孔子和定公的对话实际也是一种理论思辩,言之成理,但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不过,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这句话还是流传开了。

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问政治。孔子说:“境内的人使他高兴,境外的人使他来投奔。”

能走到这一步,也就是治国的最高境界了。不说治国,就说平时为人处世,若能做到大家都愿靠近你,那也算是最大的成功了。

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夏做了莒父的县长,问政治。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然后一步一步实施,一步一步落实。不图快,不图小利。不仅是做县长,做家长也应如此。

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那里有个坦白直率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孔子说:“我们那里坦白直率的人和你们的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率就在这里面。”

父亲包庇儿子,儿子包庇父亲,这里有什么正直呢?有!孔子的学说和理念中,孝和慈是重要的,爱上为孝,爱下为慈。偷羊事大,但比起不孝不慈来,那就算不得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情大还是法大的问题。看对话中的意思,是父子俩争着揽罪,这就顺理成章了。

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仁。孔子说:“平日容貌态度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对别人忠心诚意。这几种品德,纵到外国去,也是不能废弃的。”

这实在算不上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做谁都能做到。做到了,你就算有仁德,也可以说你就是君子了。

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行为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外国,很好地完成君主的使命,可以叫做‘士’了。”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孔子道:“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称赞他恭敬尊长。”

子贡又说:“请问再次一等的。”孔子道:“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而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下等人了!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诸公怎么样?”孔子说:“咳!这班器识狭小的人算得什么?”

古代行业大至分为四类:士、农、工、商,称为“四民”。士的简单理解就是有专长或学有成就的人。但春秋时,士也指末流贵族,属于上流社会。孔子和子贡所说的士不单指学者,也不单指上等人。

孔子认为,即使身为贵族或身处上流社会也不一定就可以称为士,必须达到一定的修养。身居高位,能够很好地完成君主委派的使命,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算作高士;能够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人也可以算作士,但因身份不高,权且称为次一等的士,也就是一般的士;讲信用、讲义气的人还可以称作士,但是这类人以义气为重,有时不讲是非,所以只能称为再次一等的士,就叫下士吧。可以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士不是以身份衡量,而是以行为衡量的。子贡问到执政诸公怎么样,孔子就说他们器量狭小,根本就算不上士。

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说:“交不到中庸的人,就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和狷介的人!激进者一意向前,狷介者不肯做事。”

中行是指在道路中间走,不偏不倚,这就是孔孟等儒家竭力提倡的中庸之道。狂和狷是两种不同的性格,狂为狂妄,有些激进;狷为洁身自好,有所不为。从中庸的角度讲,这两种都有偏倚,有过之,有不及。过犹不及,都不大好。

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孔子说:“南边人有句话说,‘人假若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了。’这句话很好呀!”

“三心二意,翻云覆雨,总有人招致羞耻。”孔子又说:“易经上这段话是叫无恒心的人不必去占卦罢了。”

认准的事就去坚持不懈地做,不能三心二意。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引申到做人的操守上,一定要始终如一,保持名节。

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这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有自己的主张,而小人只是盲从和附和。有不同主张但不肯提出来的人算不上是君子。

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贡问道:“满乡村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道:“还不行。”

子贡便又说:“满乡村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道:“还不行。最好是满乡村的好人都喜欢他,满乡村的坏人都厌恶他。”

满乡村的人中肯定有好人、有坏人。好人坏人都喜欢他或都恨他,他这人要么是个无用之人,要么就是个恶棍。

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工作很容易,讨他欢喜却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不会欢喜;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在小人手下工作很难,讨他的欢喜却容易。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会欢喜;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便又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

这也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重人品,小人重媚相。

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纵凌人;小人骄纵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君子大度,所以温和;小人小气,所以狂躁。

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说:“刚强、果决、朴质、言语不轻易出口,有这四种品德的人近于仁德。”

孔子多次说过要“讷”,就是说话要谨慎。孔子这样说,并不是怕惹事,不是明哲保身和稀泥,而是讲信用。有仁德的人一定要讲信用,说一不二,一诺千金。

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路问道:“怎么样才可以叫做‘士’了呢?”孔子说:“互相批评,和睦共处,可以叫做‘士’了。朋友之间,互相批评;兄弟之间,和睦共处。”

取长补短,和睦共处,共同进步,能够这样的人也可以称作“士”。再次证明,孔子所说的士与一般人的理解不同。“士”门大开,谁都可以进来,不与身份挂钩。

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孔子说:“善人教导人民达七年之久,也能够叫他们作战了。”

孔子这里讲的是道德的力量。善是大道德,其影响力所向披靡。

30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孔子说:“用未经受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这等于糟蹋生命。”

让人民去当炮灰,古来历次争战中多所如此。

同类推荐
  •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由戴子著,这是接地气而又厚积薄发的作品。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故土挚爱的情愫在审美创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戴子有历史书记官的气象,春秋笔法,不遗忘,不遮蔽,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戴子写的虽然是成都,但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我们感到的却是世纪沧桑和整个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 我们的存在或新的种族

    我们的存在或新的种族

    本书选用书中一篇文章做书目,以有机地连接12篇各不相干的文化批判随笔。在这些文章中,有些篇章由于引用了古人的著作片断,对已习惯使用现代汉语的读者来说,初读时,可能会引起一些难以避免的不习惯。但这些篇章同其余各篇一样,充满了思想的灵感的闪光,引文并不多,文章是易读的,值得读者品味,其中的独创性、新颖性,很有启发意义。
  •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晚风集(卷三)

    晚风集(卷三)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陇南纪事

    陇南纪事

    本书是一部简明回忆录。记录了一位年轻大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接受锻炼,学习成长为一名省级干部的经过,全文语言质朴,简洁流畅,行文客观真实。
热门推荐
  • 清秋万代

    清秋万代

    林依梦被时空管理者送至康熙四十一年。她没有惊天才能,没有绝世容貌。有的只是江南女子的清扬婉兮,北国女子的豪爽率真。穿越之前,是她自己选择的十四,没有与数字军团的矛盾与纠缠,她想要的只是默默地守护着那一份爱……
  • 都怪父王过分妖孽

    都怪父王过分妖孽

    皇家猎场,二十岁的晋王爷,原本是打算射一只小兔子,没想到射中了一个人。十岁女童昏迷三天终于醒来,见到晋王爷直称呼为爹爹,于是乎……还没有娶亲纳妾的晋王爷就这样多了一个女儿。再于是乎……晋王府鸡犬不宁。八年后,她是名动京都一枝花。各路美男齐登场,她半个看不上!问原因?这些年,退情敌,赶小三,千辛万苦打江山。要放弃?免谈!怪只怪,某人过分妖孽!
  • 冒牌新娘:佞妃太轻狂

    冒牌新娘:佞妃太轻狂

    她为护天下奇书,寻恩师之爱,借机入公府。岂料阴谋纷至沓来,诡计层出不穷。阴狠后母和妹妹共密谋一场嫡代庶嫁,害她未嫁被休。她言笑晏晏,暗中使计,送妹成尼姑送母入黄泉。薄情寡义之父利欲熏心欲将她送于皇帝老头,她隐忍埋伏,跳入王府坑。侧室妾侍三天吵两天闹,使尽绊子,她横眉冷对,素手翻云,将其扫地出府。这一次次阴差阳错,让她步步逼近奇书与美人间埋藏的真相,而枕边之人却在此时变成陌生人……她身份虽假,情意却真,奈何抵不过世间纷杂之事。
  • 斗帝乾坤

    斗帝乾坤

    无上的斗帝,如斯的战斗。战即是战,斗即是斗。神奇萧寒,主宰万千,统领世界,开辟一条新的神话。
  • 终级色狼

    终级色狼

    李四的小名叫“四吉娃子”。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奶奶刚好40岁,家里穷的勉强能养活四吉娃子。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四吉6岁的时候父亲脑出血。下半身瘫痪。四吉也是在那个时候毁容的。四吉脸上多了一个玻璃球大小的石头。当时去乡村医生刘大夫那里做了简单治疗。也因为这样四吉的童年都是在同学们的嘲笑中长大了。也因为这样四吉多次被别人误会为色狼。四季也暗恋过女神,也渴望拿手机,穿新衣服。可是这些离四季太遥远了。这就是四季,总之四吉的生活非常的艰辛。可是四吉是个懂事的孩子。四吉从小就很懂事。发生某些变故四吉逆转了,逆转后的四吉发生哪些变化呢?逆转后的四吉会怎么理解仇恨呢?等待四吉的是什么?四吉最终如何选择?
  •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山箭圣的养成之旅

    冰山箭圣的养成之旅

    平行世界,有热血的友谊,也有狡诈的背叛;有无情的杀戮,也有同情的温暖。烈焰特快车,浮游追风客,深邃征服者,沉默重坦克……战宠,也可以主宰战场;英雄豌豆,比翼鸳鸯,庞克乌鸦,明星南瓜……魔宠,也可以塑造出一个个以一敌万的勇士;滑稽却又阴险的镖侠,坚实却又暴力的骑士,强大却又孱弱的法师……在这个剑与魔法的世界,科技,也可以用魔法解释;肉体,也能挡得住子弹。且看花舞如何以手中弓箭纵横天下,成为人生赢家!
  • 灾厄纪元

    灾厄纪元

    灾难在一夜间降临,灾厄的大门已经打开!李锋在死亡中复活,在失败中成功。末日爆发,魔界降临,李锋重生灾难之前,获得恶魔君王的能力,从此纵横末日!这里没有丧尸,却有不一样的热血。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生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生物

    本书逐一讲述了极具代表性的古生物物种,诸如恐龙、翼龙、海龙,还有鱼石螈、猛犸象、拉蒂迈鱼等。让你更全面地了解古生物。
  • 重生之人生巅峰

    重生之人生巅峰

    我叫陈兴,是个只会玩游戏的宅男,30岁了还是一无是处,可我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重生了,回到8年前,老天爷,你对我太好了,我不能白白浪费这次机会,我登录了刚刚公测的游戏,我相信自己以后一定能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