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54900000017

第17章 开发六盘山区中药材产业的构想

张国荣

六盘山区是中药材密集繁衍的天然药库,也是人工种植中药材的最适生态区,为了加快六盘山区优质中药材基地建设步伐,促进道地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修复再生与永续利用,积极推进六盘山区中药材产业开发,对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小康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六盘山区中药材资源优势

宁夏六盘山区位于我国东南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汇过渡地带,覆盖泾源、隆德、西吉、彭阳、海原5县和原州区的大部分乡镇,总面积4146km2。其核心区山大沟深,地势高,日照少,温度低,雨水多,水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生长茂密,植被覆盖度高,是我国黄土高原西部保护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一座“绿岛”,是维护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绿色屏障。与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相适应,境内分布着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三个区系的植物成分,动植物资源丰富。六盘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质资源优势明显,是宁夏道地中药材的重要产地。据20世纪80年代普查统计,宁夏全区有药用植物917种,分属126科,其中六盘山区分布726种,占全区药用植物资源的79.20%;宁夏全区有药用动物182种,分属86科,其中六盘山区分布148种,占全区药用动物资源的81.32%。全国重点调查的363种常用中药材六盘山区有157种,占重点调查品种的43.25%,占本区域中药材资源总数的21.63%。蕴藏量和产量较多,具有优势开发利用价值的中药材资源有:黄芪、党参、贝母、羌活、秦艽、林麝、半夏、柴胡、铁棒锤、大黄、白芍、赤芍、升麻、天南星、黄芩、款冬花、桃仁、杏仁、蕤仁、黄精、玉竹、贯仲、桃儿七、茵陈、瞿麦、淫羊藿、猪苓、马勃、南沙参、白藓皮、地骨皮、地榆、葫芦巴、小茴香、茜草、藁本、九节菖蒲、木贼、白芷、板蓝根、防风等40余种。

按区域性特征划分,本区可分为两大分布区和5个药材主产区。

(一)六盘山半阴湿药材分布区

包括六盘山及西北部的月亮山、南华山和东部的小关山,海拔2100~2500m,年降水量500~650mm,土地面积约为本区域总分布面积的21.6%,本区域为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资源恢复区。

1.六盘山南段药材区:重点保护和修复的中药材种类有:大黄、党参、半夏、羌活、款冬花、贝母、天南星、木贼、猪苓、林麝、白芍、南沙参等。

2.六盘山北段药材区:重点保护和发展的中药材种类有:柴胡、黄芪、秦艽、党参、铁棒锤、杏仁、马勃、黄精、玉竹、乌头、半夏等。

(二)半干旱黄土丘陵药材分布区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为六盘山外缘地带,海拔1500~2000m,年降水量350~450mm,土地面积约为本区域总分布面积的78.4%。本区域为六盘山开发中药材产业的核心区。

1.红茹河药材区:以发展山楂、杏仁、紫菀、防风、黄芪为主及银柴胡、板蓝根、知母等中药材的最适生态区。

2.葫芦河、沙塘川药材区:以发展柴胡、党参、黄芪、秦艽、大黄为主及贝母、半夏、铁棒锤等中药材的最适生态区。

3.北部半干旱药材区:以发展枸杞、知母、地骨皮、远志为主及葫芦巴、小茴香等中药材的最适生态区。

二、中药材产业开发现状

中药材是六盘山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盛产于六盘山区的大黄、黄芪、白药、枫柳皮、柴胡、贝母、秦艽等已是国内有名的道地中药材。明朝时期,隆德县盛产的大黄成为贡品,种植的柴胡、小茴香、葫芦巴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李世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小茴香的质量“惟以宁夏出者第一”的概述。清朝至近代应用的植物药种类达到70余种。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地挂牌收购的地产药材达30余种,年收购量超过百吨,进入20世纪80年代六盘山区每年收购中药材104种(1983年),占全区收购品种(120种)的85.6%;90年代后,随着国内外中药市场需求量的迅速增长,药材收购量大幅度增高,大规模的滥采乱挖使当地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一些种群濒危近乎灭绝,如野生贝母60年代年均收购量500kg以上,目前年平均收购量不足30kg。

2000年9月,宁夏被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基地”。“十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固原市委、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将中药材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带动、资金扶持和科技创新等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中药材生产,种植面积稳步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值快速增长。逐步构建起了中药材科研开发、特色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和服务网络四大体系,六盘山区中药材产业开发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一)中药农业开发

截止“十五”末,固原市中药材种植留床面积已达11.24万亩,是“九五”期间的7.2倍,年产中药材1.15万吨,年均产值6646万元(现价)。中药材发展较快的隆德县,五年累计推广种植中药材26.68万亩,每年收获中药材4~5万亩,年产商品中药材0.72万吨,年均中药材产值4160万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5.79%,仅次于粮食和薯类作物,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的调整,已被自治区确定为“自治区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当地农民有的以采药增收,有的靠种药脱贫,有的通过药材购销贩运致富,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六盘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固原市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正在稳步发展,不完全统计,各县(区)已经建起千亩以上的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8处,百亩以上的24处,结合退耕还林实行林药间作的种植面积已达2.13万亩,封育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面积39万亩。隆德县为促进基地建设、优化种苗繁育、加速野生驯化、扩大品种引进,还在沙塘河谷川道区建立了“六盘山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示范园”320亩,共采集、驯化、引进、试验、繁育各种中药材品种121个,筛选出可供推广的品种63个,已经实现规模化种植的道地中药材有:柴胡、黄芪、党参、黄芩、秦艽、板蓝根、牛蒡子、葫芦巴、半夏、款冬花等18个品种;引进种植的有:水飞蓟、金银花、西洋参等8个品种;野变家驯化品种小面积种植的有:铁棒锤、穿龙薯蓣、羌活、贝母、独活、升麻等,以上为促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中药工业开发与商贸服务体系

随着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围绕中药产业的深度开发也逐步形成。由原宁夏第二中药厂改制组建的远声药业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正在按照GMP标准进行新厂建设;引进区外资金,在固原注册成立的明德中药材饮片厂已通过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验收,正式投产;全国第一家回族制药企业——伊正回药有限公司也已开工兴建,回药开发研究同时起步。与此同时,中药材营销集贸市场、中药材批发市场也在隆德等县建起,市场逐步形成药材收购、原料初加工销售一体化,进一步促进了民营销售公司、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民经纪人的迅速发展,中药材产业协会、中药材种植营销合作社等服务体系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支撑、中药商贸为枢纽的产业开发体系,将努力促进本区域中药产业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三、产业化构成设想

(一)总体目标

按照《宁夏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的要求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确定本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目标,初步设想至2010年,结合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把中药材资源保护纳入整体生态保护规划,恢复重建100万亩种质资源保护区,在对药用动、植物修复再生的同时,加大珍稀、濒危药材及道地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使全部道地中药材种质资原得到有效保护;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对六盘山北段荒山荒坡进行封育补播补植,建立100万亩中药材优势资源恢复区,加快天然中药材资源的自然修复和更新复壮;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建立50万亩林药间作基地;在六盘山外围四县一区建立5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2万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千亩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遴选试验圊;以固原市区为轴心建立5家符合GMP要求的中药制药、饮片及深加工企业,建成仓储、运输、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建成西北地区有影响的中药材营销批发集贸市场。将六盘山区建成起点高、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型的国家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基地建成后,年产值突破5亿元,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在药农不断增加收入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持续发展。

(二)生产布局与主栽品种

1.生产布局

本着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优先发展道地药材的前提下,根据六盘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道地中药材资源的自然分布状态及适生条件,将药材基地划分为4个分区:

种质资源保护区:在六盘山自然保护核心区,本区位于西兰公路以南的六盘山南段地区,总面积100万亩。本区山势陡峻,海拔在2500m以上,降水量550~650mm之间,蒸发量小,相对湿度大、植被繁茂,覆盖度大,药用动植物资源丰富。本区应结合保护区建设,加大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严禁滥采乱挖,重点保护好促进道地中药材资源的恢复,使林麝、宁夏贝母、竹节参、黄芪、半夏、羌活、天南星、桃儿七、窝儿七、秦艽、猪苓、木贼、五味子等146种优势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逐步恢复其天然储量。

优势资源恢复区:在西兰公路以北的六盘山北段地区,划定100万亩优势资源恢复抚育区。本区与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毗连,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基本与保护区相近,原是天然道地中药材的主要分布区域,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挖,资源存量锐减,不少优势种已失去种群优势。本区应以道地中药材资源恢复为重点,结合荒山荒坡造林,小流域治理,加大围栏封育力度,积极开展人工补播、补植和定向抚育,加快道地中药材资源的再生与修复,使植被资源和原生态区生态系统得到全面恢复。

退耕地林药间作区: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营造50万亩林药间作基地。在六盘山外缘的山地和坡地,25度以上适宜退耕还林的地段,本区地形复杂,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平均海拔2000m左右,年降水量450~500mm之间,气温较低。应在确保新造林木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实行林药间作,在发展山杏、毛桃、沙棘、花椒、连翘、金银花等木本药材的同时,重点发展以茎叶类、花果类和籽实类药材为主的茵陈、淫羊藿、牛蒡子、车前子、地榆、透骨草、蕨菜、蒲公英、金莲花等,适当间作浅根类的柴胡、贝母、秦艽、羌活、半夏等药材,形成以半野生药材为主的道地药材种植区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区。

规范化农田种植区:在林药间作区外围的低山丘陵区,建立5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2万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本区山低坡缓,地形起伏小,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耕地面积大,年降水在400mm左右,植被稀疏,覆盖度不高,但通风透气条件好,积温高、光照强。本区应紧密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枸杞、党参、黄芪、黄苓、柴胡、小茴香、葫芦巴、半夏、秦艽、铁棒锤等道地中药材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积极开展款冬花、贝母、羌活、防风等野生资源变家种的试验和示范推广,在立足本地资源品种的同时,积极引进金莲花、西洋参等外来品种。

2.主栽品种:本着“以品种为中心”的基地建设原则,采取以道地品种为主,重点发展工业生产原料品种和药食两用品种,优先种植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的传统名牌秦艽、半夏、柴胡、大黄、黄芪、党参、铁棒锤等品种,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大宗常用道地药材枸杞、款冬花、远志、知母、板蓝根、葫芦巴、小茴香、黄芩、金银花等品种,积极引进适生而紧缺的金莲花等品种,有计划的种植优势种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濒临灭绝的贝母、穿龙薯蓣、猪苓、羌活等品种,使基地种植的道地中药材种类达到20个,成为吸引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最大药源库,基地建设全部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

四、主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主导思想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和资源修复、再生为前提,创建原生态中药材基地;以退耕地林药间作为重点,解决生态环境改善与替代产业可持续发展;以规范化中药材种植为突破口,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推动中药农业发展;以中药工业企业为主体,推进中药产业的现代化;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营造特色,创立品牌;以中药商贸为桥梁和纽带,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中药材生产经营新格局,走向国内、国际市场;以科技为支撑,机制创新为核心,形成和发展中药知识产业,在加快产业信息化服务的同时,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以上社会资源的组合,使六盘山区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产业优势,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高效益、高产值和高附加值,促进产区农民增收,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原则

结合封山禁收、禁采禁挖和退耕还林还草,促进道地中药材资源的自然恢复、人工修复和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营造有利于中药材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中药材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政府引导和企业为主共同推进原则

加强政府对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开发的宏观引导,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整合当地资源、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以企业作为推进中药材规模种植和产业开发的主体,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3.市场导向与商贸带动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种植区划和选择种植品种,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外向型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开拓市场,创立品牌,提高六盘山区道地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和知名度,以产品销售带动基地建设。

4.科技创新与跨越式发展原则

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道地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的科技含量,普及推广中药材农业的规范化、无公害化先进栽培技术和生物技术,实现传统种植向国际标准化接轨的规范化种植转变。

5.扩展中药产品体系与延伸产业链原则

境内制药企业要尽快研发新产品,增加原料药材的高附加值,涵盖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以及生物农药、饲料添加剂,延伸和促进多产业互补发展的产业链。

6.开放式建设与合作开发原则

以优惠的政策环境,吸引区内外的人才、技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调动产、学、研、资各方面的积极性,紧密合作,互惠互利,共同推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五、关键措施

(一)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原生态系统功能修复

规划区内有利用价值的天然中药材资源都应纳入到整个生态保护区划,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围栏封育管护和人工补播补植,促进中药材原产地域资源的更新繁育、自然增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在有效保护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野生中药材定向抚育,加大珍稀、濒危药材的种群快速恢复力度。在达到资源蕴藏量、经济产量上限指标后,生产基地应运用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监控手段,提出年允许采收量、最大持续产量(不危害生态环境、不影响其自然更新的可持续利用采收量)指标,经指定的专管部门核实后,有计划地进行轮采和轮封,以利种群的繁衍、资源的更新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保障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广泛收集六盘山区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在原产地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圊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进行保护性繁殖,有效保护六盘山区道地中药材种质和遗传资源;积极开展道地中药材野变家研究与试验,将当地分布广泛、产品质量高、营销历史悠久、国内外声誉好、市场需求大的道地药材培育成为适宜于家栽家种的品种;建立符合GAP要求的优良品种选育和繁育技术体系,加快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遴选进度,筛选出高产、优质、道地的栽培品种,繁育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种子、种苗,实现道地中药材种植良种化,从源头上解决种植品种混杂、种质不清和品种退化问题。

(三)按GAP要求全面普及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

无论是工业企业的原料基地还是商业企业的货源基地,都必须全面普及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科研与技术推广部门密切协作,围绕中药材资源保护、野生品种驯化、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控防、无污染栽培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依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制定出适宜栽培区的重点道地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争取重点品种规范化种植基地获得国家GAP认证。

(四)培育和发展龙头骨干企业,提升中药工业市场竞争能力

政府继续关注和扶持好已建的龙头骨干企业,帮助他们建立现代企业的运行管理体系,健全中药产业化的创新体系,完成GMP改造,尽快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督促企业把引进、开发出的先进技术和制备工艺、配套设施建成深加工的技术平台,组建符合市场运行机制并能承担高技术产业化与技术推广的工程技术中心。研制出一批疗效突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拳头产品,确立在西部中药产业中特别是在特殊药源供应方面的主导地位,逐步形成具有六盘山地方特色的产业开发链条。

(五)加快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各地已积累的相关资料和各级政府现有的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宁夏六盘山区中药材资源开发综合研究信息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面向全国创立六盘山区中药材产业信息网页,介绍六盘山区道地中药材品种、有效药用成分、产量、基地建设、新产品研发等信息资料,进一步提升产地及产品的知名度。同时广泛收集国内外中药市场信息,按照药材市场的发展规律,对重点品种的市场需求、销量走势、价格行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及时向药农提供政策咨询、产业动向、市场行情、种植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做到以市场需求指导药材生产,把千家万户的采药、种药与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市场需求联为一体。

(作者为民革员,宁夏农科院研究员)

同类推荐
  •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书深入介绍了科学种植、生产加工等新工艺、新技术,切实帮助广大农民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引导农民朋友们脱贫致富,轻轻松松奔向致富之路。
  • 工业:印纺工业龙头

    工业:印纺工业龙头

    本书包括先秦印染原料与印染技术、唐代精美的丝织工艺、宋代纺织技术水平、清代棉纺毛纺工艺等内容。
  • 施肥知识(下)

    施肥知识(下)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1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南方本)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南方本)

    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指的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的相关质量技术标准,严格地按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规定,如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等进行的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的过程。
热门推荐
  •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锋语:子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若为尘世仙

    若为尘世仙

    大道八百,小道三千,佛道妖魔,各有好坏。平凡学生夏凡意外穿越到玄幻世界,为了回到自己的世界拜教三清道,神仙并非都是好人,妖魔也不一定都是内心丑恶;看夏凡如何脚踏三界,面对尘世因果该如何抉择?爆笑修仙,荒诞除妖,没有正气,却有傲骨。
  •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用以 下对象作为故事主角:动物植物、海雨天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成功人士、名人伟人、普通百姓、职场精英、少年儿童、成功家长、个性教师等。本书人人都需要:学生的作文素材;考生的阅读文本;父母的家庭教育参考;夫妻的婚姻教科书;白领驰骋职场的必胜圣经;智者哲人的处世书;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备书;成功人士的枕边书。
  • 灵异见闻录

    灵异见闻录

    明月幽光,冤鬼风中飘荡,夜已深雾更浓,游魂踏遍人间。幽静小路之上寻觅着替身,躲在那暗处偷偷拜祭月光。深夜小巷,你曾知道那黑暗之中有多少幽冥看着缓缓走过的你;世界之大,你能听说过多少鬼怪离奇事件;玄宗道法,你可知晓多少役鬼驱鬼之术;风水玄学,你又了解多少阴穴阳宅的天时地利。你,只相信眼前这看似平淡的世界。但事实上,这平静的表面下暗藏着多少古怪。而我在一次巧合下,意外得知了自己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能力,因此,正在读书的我得以亲眼见到这些鬼怪异闻。我将见到的东西记录了下来,不管你相信与否,事实就在那里。如果你愿意的话,说不定,我也可以带你一起走进你内心最为恐怖的地方。
  • 修真玄梦

    修真玄梦

    前言:这个故事是讲一个普通乡下的一个少年无意中进入修真界,又身怀无上道法和魔教天书,后来凝成元婴飞升灵界修成仙道的故事!太古神州,天下万物,相生相克,循环不惜,自盘古开天,女娃造人,自人类开启灵志,人类就有了权利,名利,自身力量的追求,人类的欲望是不会满足的,有了名利权利之后,就想自己能长久的活下去,所以就有了一些聪明人,研究长生之术,最后研究的结果让他们失望告终,虽然长生之谜没有破解,但是创造出诸多功法,这些功法有巨大的毁灭力量,而且还能延长寿元的功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有了门派之分,正邪只别,几百万年来争斗不休,正所谓长生渺茫,
  • 重生之璀璨反扑

    重生之璀璨反扑

    按理来讲,身为端王正妃的崔粲然跟着自己老公造了大伯子皇帝的反,她就应该顺理成章成为皇后了。可是不!她老公,以前的端王,如今的皇帝,一纸圣旨封了她当了贵妃,另一道圣旨封了自己的初恋成了皇后。心高气傲的崔粲然一怒之下烧了圣旨,烧了椒房殿,也烧了自己。然后,所有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 破译神奇地理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神奇地理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神奇的地球地球曾有过光环吗人类觉察到太阳系行星上的光环,可能是300年以前的事。17世纪,科学家伽利略首先从天文望远镜里看到土星周围闪耀着一条明亮的光环。后来,人们又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数百年过去了,也没有听说它们周围出现光环。
  • 叛神创世

    叛神创世

    天下大劫,兽人作乱;半兽人倾巢而出,恶魔背弃诺言重现于世;各种族与人族关系敏感微妙。天下大势,势必风云四起,英雄辈出。神族冷漠面对硝烟四起的世界,且看他如何一步步走上巅峰,重画天下格局。
  • 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

    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

    吴亚频专著的《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 虽然记录的是基层法院的一些“小故事”,但映射的是中国司法逐步完善过程中的“大事件”;虽然记录的是个人办案的成长经历,但勾勒的是中国走向现代法治国家的轨迹。 希望《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在让人看到一幅幅精彩的办案场景的同时,还能看到法官对法 律的忠诚,对工作的热爱与无私奉献,这不仅是一部法官的个人印记,也是一部时代风云的写照,更是一部法制史的年轮记载。
  • 天才邪少

    天才邪少

    乡村邪医赵小天,来城里祸害了!不介意挖人墙角,凭借一身乡村秘传的“阎王敌”医术和一张可挡狙击步枪的厚脸皮,赵小天在村外的世界开始了一段逍遥无比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