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各族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得到了充分尊重,社会地位真正获得了平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伊斯兰教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China Islamic Association)是中国穆斯林全国性的宗教团体。1952年7月由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中的穆斯林知名人士包尔汉、达浦生等在北京发起筹备,翌年5月在中国伊斯兰教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正式成立。选举包尔汉为主任、达浦生等为副主任。会址设在北京。
该会的宗旨是: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扬中国伊斯兰教优良传统,爱护祖国,团结各族穆斯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加强同各国穆斯林的友好联系,维护世界和平。该会成立以来,积极发挥全国广大穆斯林同人民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向人民政府反映他们的意愿和要求,协调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合作关系,号召广大穆斯林发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奉公守法,加强团结,办好教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中国伊协负责组织开展国际往来,组织人员出去访问和参加国际会议以及有关的学术讨论会,接待大批的外国代表团,包括从国家领导人到穆斯林旅游团。同时,中国伊协接待国内的地方伊协和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宗教人士参观团。中国伊协还参加地方伊斯兰教协会的有关会议,并进行指导。中国伊协还对在国内的清真食品进行监制,发给他们哈拉里经、哈拉里证。中国伊协经常做来信、来电、来访工作,及时了解情况和往中央反映情况。
2001年4月23日,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该委员会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专门委员会,由爱国爱教、德高望重、代表中国伊斯兰教最高宗教学识和经学水平的大阿訇、大毛拉组成。其宗旨和任务是: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依据伊斯兰教经典,对伊斯兰教教义教规作出权威性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准确解释,编写讲经范本,提高伊斯兰教教职人员水平,规范讲经内容,反对利用伊斯兰教搞宗教极端主义,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教务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面的教务工作。
2006年5月8日,中国伊斯兰教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各地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代表及教育、学术、经济、文艺等各界的穆斯林代表360余人出席了会议。
此次大会认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继承和弘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穆斯林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号召中国伊斯兰教界要深入探讨“珍惜中国伊斯兰教团结进步发展的基本经验”“维护中国穆斯林的良好形象”“促进世界基督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对话与和睦”等重大问题,继续加强贯彻《宗教事务条例》,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及“解经”等工作,加强中国伊协领导班子建设和伊斯兰教人才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谱写我国伊斯兰教事业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宗教事务局向会议表示了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