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6900000005

第5章

君子于《易》,玩象,玩数,玩辞,玩意。

兑,说也。其他皆有所害,惟朋友讲习,无说于此,故言其极者也。

中庸,非天降地出,揆物之理,度人之情,行其所安,是为得矣。

元亨利贞之德,各包吉凶悔吝之事。虽行乎德,若违于时,亦或凶矣。

汤放桀,武王伐纣,而不以为弑者,若孟子言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则援之以手,权也。故孔子既尊夷齐,亦与汤、武、夷齐仁也,汤、武义也。然唯汤、武则可,非汤、武则是篡也。

阴者阳之影,鬼者人之影也。

秦缪公有功于周,能迁善改过,为伯者之最。晋文侯世世勤王,迁平王于洛,次之。齐威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又次之。楚庄强大,又次之。宋襄公虽伯而力微,会诸侯而为楚所执,不足论也。治《春秋》者,不先定四国功过,则事无统理,不得圣人之心矣。春秋之间,有功者未见大于四国,有过者亦未见大于四国也。故四者,功之首罪之魁也。人言《春秋》非性命书,非也。至于书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此因鲁事而贬之也。圣人何容心哉?无我故也,岂非由性命而发言也。又云,《春秋》皆教因事而褒贬,岂容人特立私意哉!又曰,《春秋》圣人之笔削,为天下之至公。不知圣人之所以为公也,如因牛伤,则知鲁之僭郊,因初献六羽,则知旧僭八佾,因新作雉门,则知旧无雉门,皆非圣人有意于其间,故曰,《春秋》尽性之书也。

《易》之为书,将以顺性命之理者,循自然也。孔子绝四从心,一以贯之,至命者也。颜子心齐履空,好学者也。子贡多积以为学,亿度以求道,不能刳心灭见,委身于理,不受命者也。《春秋》循自然之理,而不立私意,故为尽性之书也。

初与上同,然上亢不及初之进也;二与五同,然二之阴中不及五之阳中也;三与四同,然三处下卦之上,不若四之近君也。

人之贵兼乎万类,自重而得其贵,所以能用万类。

《素问》、《阴符》,七国时书也。

“显诸仁,藏诸用”,孔子善藏其用乎?

庄、荀之徒,失之辩。

伯夷义不食周粟,至饿且死,止得为仁而已。

三人行必有师焉,至于友一乡之贤,天下之贤,以天下为未足,又至于尚论,古人无以加焉。

义重则内重,利重则外重。

能医人能医之疾,不得谓之良医。医人之所不能医者,天下之良医也。能处人所不能处之事,则能为人所不能为之事也。

人患乎自满,满则止也,故禹不自满。假所以为贤,虽学亦当常若不足,不可临深以为高也。

人苟用心,必有所得,独有多寡之异,智识之有深浅也。

理穷而后知性,性尽而后知命,命知而后知至。

凡处失在得之先,则得亦不喜。若处得在失之先,则失难处矣,必至于陨获。

人必内重,内重则外轻。苟内轻必外重,好利好名无所不至。

天下言读书者不少,能读书者少。若得天理真乐,何书不可读?何坚不可破?何理不可精?

天时、地理、人事三者,知之不易。

资性得之天也,学问得之人也。资性由内出者也,学问由外入者也。自诚明,性也,自明诚,学也。

伯夷、柳下惠得圣人之一端,伯夷得圣人之清,柳下惠得圣人之和。孔子时清时和,时行时止,故得圣人之时。

《太玄》九日当两卦,余一卦当四日半。

用兵之道,必待人民富、仓廪实、府库充,兵强名正,天时顺地利得,然后可举。

《老子》五千言,大抵皆明物理。

今有人登两台,两台皆等,则不见其高,一台高,然后知其卑下者也。一国、一家、一身皆同,能处一身则能处一家,能处一家则能处一国,能处一国则能处天下。心为身本,家为国本,国为天下本。心能运身,苟心所不欲,身能行乎?

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衒于外则鲜有不败者,如利刃,物来则剸之,若恃刃之利而求割乎物,则刃与物俱伤矣。

言发于真诚,则心不劳而逸,人久而信之。作伪任数,一时或可以欺人,持久必败。

人贵有德,小人有才者有之矣,才不可恃,德不可无。

天地日月悠久而已,故人当存乎远,不可见其迩。

君子处畎亩,则行畎亩之事,居庙堂则行庙堂之事,故无入不自得。

智数或能施于一朝,盖有时而穷。惟至诚与天地同久。

天地无则至诚可息,苟天地不能无,则至诚亦不息也。

室中造车,天下可行,轨辙合故也。苟顺义理合人情,日月所照皆可行也。

敛天下之善则广矣,自用则小。

汉儒以反经合道为权,得一端者也。权所以平物之轻重,圣人行权,酌其轻重而行之,合其宜而已,故执中无权者,犹为偏也。王通言《春秋》王道之权,非王通莫能及此,故权在一身,则有一身之权,在一乡,则有一乡之权,以至于天下,则有天下之权。用虽不同,其权一也。

夫弓故有强弱,然一弓二人张之,则有力者以为弓弱,无力者以为弓强。故有力者不以己之力有余,而以为弓弱,无力者不以己之力不足,而以为弓强。何不思之甚也?一弓非有强弱也,二人之力强弱不同也。今有食一杯在前,二人大馁而见之,若相逊则均得食也,相夺则争,非徒争之而已,或不得其食矣。此二者皆人之情也,知之者鲜,知此,则天下之事皆如是也。

先天学主乎诚,至诚可以通神明,不诚则不可以得道。

良药不可以离手,善言不可以离口。

事必量力,量力故能久。

学以人事为大,今之经典,古之人事也。

《春秋》三传之外,陆淳、啖助可以兼治。

季札之才近伯夷,叔向、子产、晏子之才相等埒,管仲用智数,晚识物理,大抵才力过人也。

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春秋》者,孔子之刑书也。功过不相掩,圣人先褒其功,后贬其罪,故罪人有功亦必录之,不可不恕也。新作两观,新者贬之也,诛其旧无也;初献六羽,初者褒之也,以其旧僭八佾也。

某人受《春秋》于尹师鲁,师鲁受于穆伯长,某人后复攻伯长曰:《春秋》无褒,皆是贬也。田述古曰:孙复亦云《春秋》有贬而无褒。曰:《春秋》礼法废,君臣乱,其间有能为小善者,安得不进之也?况五霸实有功于天下,且五霸固不及于王,不犹愈于僭窃乎,安得不与之也?治《春秋》者不辩名实,不定五霸之功过,则未可言治《春秋》。先定五霸之功过而治《春秋》,则大意立,若事事求之,则无绪矣。

凡人为学,失于自主张太过。

平王名虽王,实不及一国之诸侯,齐、晋虽侯,而实僭王。皆《春秋》之名实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餼羊,羊,名也,礼,实也。名存而实亡,犹愈于名实俱亡,苟存其名,安知后世无王者作?是以有所待也。

《春秋》为君弱臣强而作,故谓之名分之书。

圣人之难在不失仁义忠信而成事业,何如,则可在于绝四。

有马者借人乘之,舍己从人也。

或问:才难何谓也?曰:临大事然后见才之难也。曰:何独言才?曰:才者,天之良质也,学者所以成其才也。曰:古人有不由学问而能立功业者,何必曰学?曰:周勃、霍光能成大事,唯其无学,故未尽善也。人而无学,则不能烛理,不能烛理,则固执而不通。

人有出人之才必有刚,克中刚则足以立事业处患难,若用于他反邪恶,故孔子以申枨为“焉得刚”,既有恶心,必无刚也。

君子喻于义,贤人也,小人喻于利而已。义利兼忘者,唯圣人能之。君子畏义而有所不为,小人直不畏耳。圣人则动不逾矩,何义之畏乎!

颜子不贰过,孔子曰:“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是也,是一而不再也。韩愈以为将发于心而使能绝去,是过与颜子也。过与是为私意焉,能至于道哉?或曰:与善不亦愈于与恶乎?曰:圣人则不如是,私心过与善恶同矣。

为学养心,患在不由直道。去利欲由直道任至诚,则无所不通。天地之道直而已,当以直求之。若用智数,由径以求之,是屈天地而徇人欲也,不亦难乎?

事无巨细,皆有天人之理。修身,人也;遇不遇,天也。得失不动心,所以顺天也;行险侥幸是逆天也。求之者,人也;得之与否,天也。得失不动心,所以顺天也;强取必得,是逆天理也。逆天理者,患祸必至。

鲁之两观,郊天大禘,皆非礼也。诸侯苟有四时之禘,以为常祭可也,至于五年大禘不可为也。

仲弓可使南面,可使从政也。

谁能出不由户?户,道也,未有不由道而能济者也。不由户者,锁穴隙之类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虽多闻,必择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识,别也,虽多见,必有以别之。

落下闳改颛帝历为太初历,子云准太初而作《太玄》,凡八十一卦,九分共二卦,凡一五隔一四,细分之,则四分半当一卦,气起于中心,故首中卦。

元亨利贞,变易不常,天道之变也;吉凶悔吝,变易不定,人道之应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无声无形,不可得而见者也,故假道路之道而为名。人之有行必由道,一阴一阳,天地之道也,物由是而生,由是而成也。

“显诸仁”者,天地生万物之功,则人可得而见也;所以造万物,则人不可得而见,是“藏诸用”也。

十干,天也;十二支,地也。支干配天地之用也。

《易》始于三皇,《书》始于二帝,《诗》始于三王,《春秋》始于五霸。

自乾坤至坎离,以天道也;自咸恒至既济、未济,以人事也。

人谋,人也;鬼谋,天也。天人同谋而皆可,则事成而吉也。

变从时而使天下之事,不失礼之大经;变从时而顺天下之理,不失义之大权者,君子之道也。

五星之说,自甘石公始也。

人智强则物智弱。

庄子著《盗跖》篇,所以明至恶,虽至圣亦莫能化。盖上智与下遇不移故也。

鲁国之儒一人者,谓孔子也。

天下之事始于过重犹卒于轻,始于过厚犹卒于薄。况始以轻、始以薄者乎?故鲜失之重多失之轻,鲜失之厚多失之薄。是以君子不患过乎重,常患过乎轻,不患过乎厚,常患过乎薄也。

庄子《齐物》,未免乎较量,较量则争,争则不平,不平则不和。无思无为者,神妙致一之地也。所谓一以贯之。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当仁不让于师者,进仁之道也。

秦穆公伐郑而有悔过,自誓之言此非止霸之事。几于王道而能悔,则无失矣。此圣人所以录于书末也。

刘絢问无为,对曰: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此所谓无为也。

文中子曰:易乐者必多哀;轻施者必好夺。或曰:天下皆争利弃义,吾独若之何?子曰: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乎?若此之类,理义之言也。心迹之判久矣,若此之类,造化之言也。

庄子气豪,若吕梁之事,言之至者也。盗跖言事之无可奈何者,虽圣人亦莫如之何。渔父言事之不可强者,虽圣人亦不可强。此言有为无为之理,顺理则无为,强则有为也。

金须百炼然后精,人亦如此。

佛氏弃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岂自然之理哉?

志于道者,统而言之,志者潜心之谓也,德者得于己,有形故有据,德主于仁,故曰依。

庄子曰: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此君子思不出其位,素位而行之意也。

晋狐射姑杀阳处父,《春秋》书晋杀其大夫阳处父,上漏言也。君不密,则失臣,故书国杀。

人得中和之气则刚柔均,阳多则偏刚,阴多则偏柔。

作《易》者其知盗乎?圣人知天下万物之理而一以贯之。

以尊临卑曰临,以上观下曰观。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合而言之则一,分而言之则二;合而言之则二,分而言之则四。始于有意,成于有我,有意然后有必,必生于意,有固然后有我,我生于固,意有心必先期,固不化我有已也。

记问之学,未足以为事业。

学在不止,故王通没身而已。

同类推荐
  • The Pension Beaurepas

    The Pension Beaurep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写像秘诀

    写像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Provincial Letters

    The Provincial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疏香阁词

    疏香阁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utobiography and Selected Essays

    Autobiography and Selected Essays

    The purpose of the following selections is to present to students of English a few of Huxley is representative essays. Some of these selections are complete; others are extracts. In the latter case, however, they are not extracts in the sense of being incomplete wholes.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乱世三兄弟

    乱世三兄弟

    赵刚,孙祥,刘柱。原本是三个温柔善良的农村娃娃,然而就在他们三个十八岁那年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赵刚爸爸在他十八岁那年外出打工从此也眇无音讯,后来赵刚化悲痛为力量并不断打听父亲的下落,就赵刚打听他父亲的下落时孙祥和刘柱找到了他,他们经过在y市的朋友帮忙打听到赵刚父亲被盘踞在v市的黑社会老大花脸给残忍的杀害了为了给父亲报仇赵刚,孙祥,刘柱三人打算出门闯荡混社会给赵刚父亲报仇
  • 左手老子右手孙子:千古成大事之道

    左手老子右手孙子:千古成大事之道

    本书以《老子》及《孙子兵法》中所阐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倡导的为人处事之道,通过大量的古今中外成就大事的人物的生动鲜活的故事,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如何以老子的深邃智慧和孙子的超人谋略,从容应对人世间错综纷繁的屈辱与不幸、机遇与挑战,从而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
  • 兽御天下:邪君小小妻

    兽御天下:邪君小小妻

    身怀异能女特工,意外葬身军工厂爆炸,是天灾还是人祸?大闹地府,强接转生任务,是称心如意,还是另有隐情?重活一世,且看季云璃如何逆天改命,与兽兽相亲相爱,与渣男渣女斗智斗勇。************过错,抑或是错过,三世转生,情缘是否能够依旧?
  • 最美的名言佳句

    最美的名言佳句

    无数的杰出人物以其非凡的经历和超人的智慧,为人类写下了一句句精彩凝练的句言。这些名言佳句,思维新颖、形式精练、美感强烈,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每一条名言,都富含从生活中酿制的丰富营养,它们犹如浩瀚星空中的群星,给后人以启迪。
  • 荣耀主宰

    荣耀主宰

    以圣骑士参加《地下城与勇士》世界总决赛的罗格,在比赛中猝死魂穿奥多姆大陆,随身带着DNF圣职者系统的他会在奥多姆谱写怎样的史诗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 网游之技术流猎人

    网游之技术流猎人

    左酒凝擅长所有的游戏,不论是电子游戏、棋牌、还是赌博。一次车祸,她回到12年前,重新开始人生,开始她第二次的【时空】游戏生涯。注:本文不是一般中国小说那种一条主线下来这种剧情形式,而是多条可能现在还毫不相关的剧情线同时发展,最后这些剧情线一起汇集成主线的剧情形式。所以一开始看着这些不同的现实剧情可能会觉得乱,因为这些不同的剧情线很可能还没开始互相扯上关系。
  • 懒帝驯妃:三宫六院独宠妃

    懒帝驯妃:三宫六院独宠妃

    月下相逢,惊鸿一瞥,他把她列为下一个猎狩目标,设下陷阱,一步步的引诱她进入他的圈套。她从不认为他是她的良人,因为她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而他的身份注定三宫六院,所以,他追,她逃。然而,天地之大莫非王土,她又能逃到哪去呢?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这是太宰治生平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借由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刻画其中,这部小说一直被认定为他的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行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