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6200000001

第1章

稽首能仁圆满智无量寿觉大导师。所说安养大乘经了义了义至圆顿。妙德普贤观自在势至清净大海众。马鸣龙树及天亲。此土庐山莲社祖天台智者并法智。古往今来弘法师。我今归命礼三宝。求乞冥加发神识。敬采经论秘密旨。阐明净土生无生。普使将来悟此门断疑生信阶不退。将造此论立为十门。一一真法界门。二身土缘起门。三心土相即门。四生佛不二门。五法界为念门。六境观相吞门。七三观法尔门。八感应任运门。九彼此恒一门。十现未互在门

初一真法界门

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论曰。一真法界即众生本有心性。此之心性具无量德受无量名。云何具无量德。举要言之。谓性体性量性具。云何性体。谓此心性离四句绝百非。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无坏。云何性量。此心性竖穷三世。横遍十方。世界有边。虚空无边。虚空有边。心性无边。现在有边。过未无边。过未有边。心性无边。无尽无尽无量无量。云何性具。谓此心性具十法界。谓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修罗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此是假名。复有正报。谓佛五阴菩萨五阴。乃至地狱五阴。此是实法。复有依报。谓佛国土。菩萨国土乃至地狱国土。令易解故。作三种分别。得意为言。即性具是性体性量。性体离过绝非。即性具十界离过绝非。性体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不坏。性具十界亦然。性量竖穷横遍。无尽无尽无量无量。性具十界亦然。正报五阴同性体性量清净周遍。依报国土亦然。此之三法亦名三谛。性体即真谛。性量即中谛。性具即俗谛。故楞严经云。而如来藏妙明元心。非心非空。非地水火风。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声香味触法。非眼界乃至非意识界。非无明乃至非老死。非无明尽乃至非老死尽。非苦集灭道。非智非得。非檀那乃至非般剌若。非怛答阿羯。非阿罗诃。非三藐三菩。非常乐我净。此即性量无相是为真谛。而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水火风。即六凡即二乘。乃至即如来常乐我净。此即性具十界是为俗谛。而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即性体是为中谛。又云。如来藏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地水火风空见识莫不如是。地水火风空见识即性具也。清净本然即性体也。周遍法界即性量也。又云。地水火风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即依报国土性体性量也。见识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即正报五阴性体性量也。云何受无量名。举要言之。此心性或名空如来藏。或名真如佛性。或名庵摩罗识。或名大圆镜智。或名菩提涅槃。性体性量名空如来藏。即性具十界五阴国土名空如来藏。性体性量名真如佛性。即性具等真如佛性。性体性量名庵摩罗识。即性具等名庵摩罗识。性体性量名大圆镜智。即性具等名大圆镜智。性体性量名菩提涅槃。即性具等名菩提涅槃。故曰。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问曰。此一真法界为初心是。为后心是。若初心是。应无七名。若后心是。应无九界。初后俱堕。立义不成。答曰。此正显初心是。以初心是故。方有后心是。以后心是故。方显初心是。云何以初心是方有后心是。如果地依正融通。色心不二。垂形九界。方便度生。悉由证此因心所具。故曰。诸佛果地融通但证众生理本。故得称性施设无谋而应。若不然者。何异小乘外道作意神通。故法智大师云。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一切假实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狱色心。皆须六即辩其初后。所谓理蛣蜣乃至究竟蛣蜣。以论十界皆理性故。无非法界。一不可改。故名字去不唯显佛。九亦同彰。至于果成。十皆究竟。云何后心是方显初心是。正由后心果地全证众生理本故。果地七种名目悉是众生性德美称。但众生在迷性称不显。故无此称。克论性德。岂可言无。故初后俱善立义成矣

二身土缘起门

一真法界性不变能随缘。三身及四土悉由心变造。论曰。一真法界性即前文所明性体性量性具也。教中说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者。正由性体性量即性具故。如君子不器善恶皆能。故晋译华严经云。能随染净缘具造十法界。谓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能随染缘造事中九法界。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能随净缘造事中佛法界。所以能者。正由性具性若不具。何所称能。天台家言。并由理具方有事用。此之谓也。是知事中十法界三身四土悉由真如随缘变造。既曰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则事中染净身土当体即真。无丝毫可加损于其间者。楞严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是也。若然则娑婆极乐。此世众生当生九品。弥陀已成吾心当果。悉由心性之所变造。心具而造。岂分能所。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即心是果。即果是心。能造因缘及所造法当处皆是心性。故明此宗而求生乐土者。乃生与无生两冥之至道也

三心土相即门

西方安乐土去此十万亿。与我介尔心初无彼此异。论曰。佛说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大海。百亿铁围山。名一佛土。十千为万。十万为亿。一佛国土已自广大。况亿佛国土乎。况十万亿乎。是则极乐去此甚远。博地凡夫念佛求生。弹指即到者。正由生吾心所具之佛土也。言介尔心者。即凡夫念佛之心也。刹那之心至微至劣故称介尔。谓十万亿远之佛土。居于凡夫介尔之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故曰初无彼此异。问曰。介尔之心居于方寸。云何能包许远佛土。答曰。介尔之心。昧者谓小。达人大观。真妄无二。盖此妄心全性而起。性无边。心亦无际。性如大海。心似浮沤。全海为沤。沤还匝海。盖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既曰随缘不变。岂可以真妄而局大小哉

四生佛不二门

阿弥与凡夫迷悟虽有殊。佛心众生心究竟无有二。论曰。阿弥陀佛果人也。成就三身四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凡夫因人也。具足无量恒沙烦恼。造作无量恒沙业系。当受无量恒沙生死。迷悟之相譬彼云泥言究竟无二者。谓据相而言。则不二而二。约性而论。则二而不二。盖诸佛乃悟众生心内诸佛。众生乃迷诸佛心内众生。所以悟者。悟众生本具性体性量性具也。所以迷者。迷诸佛所证性体性量性具也。心性之妙岂受其迷。迷而不迷。斯言有在。故众生本有性量即诸佛所证法身。性体即报身。性具即应身。四智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会合可知。故古德云。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故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未举念时。早已成就。才举心念。即便圆成。感应道交为有此理。故念佛人功不唐捐

五法界为念门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论曰。行者称佛名时。作佛观时。作主伴依正观时。修三种净业时。一心不乱时。散心称名时。以至见思浩浩恒沙烦恼。凡此有心皆由真如不变随缘而作。全体即法界。故法智大师云。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若然者。余心尚是。况念佛心乎。是故行者念佛之时。此心便是圆融清净宝觉。以此妙心念彼阿弥。则彼三身何身不念。求彼四土。何土不生。但随功行浅深。品位高下耳

六境观相吞门

十六等诸境。事理两种观。彼此互相吞。如因陀罗网。论曰。境观相吞者。正由事事无碍也事事所以无碍者。所谓有本者如是也。盖由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作我一念之心。亦复举体作生作佛作依作正。既皆全体而作。有何一法不即法界。故曰一尘法界不小。刹海法界不大。多亦法界。少亦法界。是以西方十六诸境。吾心事理二观。一一无非法界全体。如帝释宫中因陀罗网。虽彼此各是一珠。而影入众珠。虽影入众珠。而东西照用有别。境观亦然。以境为事。则观为理。理能包事。是为以观吞境。以观为事。则境为理。理能包事。是为以境吞观。或一为事。余为理。或一为理。余为事。彼此互各相吞。故如因陀罗网。若然者。当我作观时。则西方依正已在我观之内。我今身心已在依正之中。了此而求生安养。可谓雁过长空。影沈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七三观法尔门

能观为三观。所观即三谛。全性以起修。故称为法尔。论曰。三谛者真俗中也。三观者空假中也。忘情绝解莫尚乎真。随缘应用莫尚乎俗。融通空有莫尚乎中。虚灵不昧。此吾心自空者也。物来斯应。此吾心自有者也。空有相即。此吾心自中者也。此性也非修也。三谛也非三观也。修之者称性照了也。故体达此心空洞无物。谓之空。照了此性具足万法。谓之假。融通二边不一不异。谓之中。然则即虚灵而应物也。即应物而虚灵也。空即假中也假即空中也。中即空假也。是称性而修也。绝待而照也。不思议之三观也。首楞大定之司南也此横论也如此。若竖论者。或以吾心虚灵者为空。以所观万物者为假。以心境不二者为中。物吾心之物也。何假而不空。心万物之心也。何空而不假。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中而不空假。是以观极乐依正者。以吾心一观之三观。照彼一境之三谛。无不可者。以吾三观之一心。照彼三谛之一境。亦无不可者。虎溪大师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尚何三观之不法尔乎

八感应任运门

我心感诸佛。弥陀即悬应。天性自相关。如磁石吸针。论曰。诸佛众生同一觉源。迷悟虽殊。理常平等。故曰。诸佛是众生心内诸佛。众生是诸佛心内众生。迹此而言。则诸佛众生心精无时而不通淴。但诸佛无时不欲度生。众生念念与之迷背。故势至菩萨云。一人专忆。一人专忘。若逢不逢。若见非见。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正由一理平等天性相关故。得任运拔苦与乐。况无量寿佛因中所发四十八愿。誓取极乐摄受有情。今道果久成。僧那久满。故凡百众生弗忧佛不来应。但当深信忆念发愿愿生西方。如磁石与针任运吸取。然磁能吸铁。不能吸铜。针能合磁。不能合玉。譬犹佛能度有缘。不能度无缘。众生易感弥陀。不易感诸佛。岂非生佛誓愿相关者乎。是以求生净土者。信愿行缺一不可

九彼此恒一门

若人临终时。能不失正念。或见光见华。已受宝池生。论曰往生传曰。张抗仕石晋为翰林学士。课大悲咒十万遍。愿生西方。一日寝疾。唯念佛号。忽谓家人曰。西方净土秖在堂屋西边。阿弥陀佛坐莲华上。见翁儿在莲华池金沙地上礼拜嬉戏。良久念佛而化。翁儿抗之孙也。所以尔者。盖西方极乐世界乃吾心之一土耳。娑婆世界亦吾心之一土耳。约土而言。有十万亿彼此之异。约心而观。原无远近。但众生自受生已来。为五阴区局真性。不契心源。念佛之人果报成熟。将舍现阴趣生阴时。净土莲华忽然在前。唯心境界。非有去来彼此之相。故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法智大师云。须知垂终自见坐金莲身已。是彼国生阴。亦此意也

十现未互在门

行者今念佛功德不唐捐。因中已有果。如莲华开敷。论曰。圆顿教人顿悟心性。无修而修修彼乐邦。性中所具极乐由修显发。而此心性竖贯三际。横裹十虚。佛法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圆成。是以念佛之人名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虽名为因。全修在性因中有果。以所具因法与所具果法同居一性。心性融通无法不摄。故如莲花开敷花中有果。况此心常住无生灭去来。即今念佛之心便是当来华池受生时。故说。初发心人极乐宝池已萌莲种。若精进不退。日益生长华渐开敷。随其功德大小炜烨。其或懈退悔杂。日渐憔瘁。若能自新。华复鲜丽。其或不然。芽焦种败。且此莲华人谁种植。现未互在。斯言有归也

同类推荐
  • ON FRACTURES

    ON FRACTU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达变权禅师语录

    达变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孀妹殊遇

    孀妹殊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善恶因果经

    佛说善恶因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雨

    春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儿童健康靠父母

    儿童健康靠父母

    儿童健康靠父母,从细节开始,关注孩子的健康,让孩子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 朗月寒星

    朗月寒星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相约一生

    相约一生

    我,她。发小,闺蜜,挚友,情敌。教会真正的生活,什么才是她。以往的过去,我们该在现实生活中,何去何存。我们向阳读过心灵鸡汤,却在现实中被真实击破,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期待疯狂向青春致敬,却被现实紧紧裹在蚕茧之中,是安静的灭亡,还是破茧成蝶。你教会了我很多,却也忘记了很多,你腕上的划痕,记载曾经忧伤却快乐的过往,回忆时,嘴角微扬,是快乐,还是嘲讽,你已经是一本想让我读完的书。岁月静安,相约一生,我们,慢慢读。
  • 君爱美人妾爱钱
  • 当危难碰上EXO

    当危难碰上EXO

    从远古时代起,五个肉眼可见的经典行星就已经被人们熟知,他们对神学、宗教宇宙学和古代天文学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古代,天文学家记录了一些特定的光点是相对于其他星星如何移动跨越天空。在古代希腊、中国、巴比伦和实际上所有前现代文明中,是人们几乎普遍的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所有的“行星”都围绕着地球旋转。会有这种认识的原因是,人们每天都看到星星围绕着地球旋转,而且看起来好像是常识的认为,地球是坚实且稳定的,应该是静止的而不是会移动的。
  • 唤醒我的妃

    唤醒我的妃

    “为了我,值得吗?”萧萧含着泪,深情的看着怀中虚弱不堪的男子。“值得!”“是什么让你能找到不同的我?”“命运的红线!”“那就让我来结束这一切!切断我们之间的红线!”
  • 君有疾,必有我医

    君有疾,必有我医

    21世纪神偷穿越到架空王朝,万般武艺、医术高明的她在古代大放光彩。如此出彩的她,想要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是难上加难,初识之日,她淡漠如雪,拒人于千里之外;医治他,她若有所思,若有其事地说道:“嗯,公子,你有隐疾。”男子邪魅一笑,道:“只有你治得好。”
  • 大修行时代

    大修行时代

    末法时代最后一名金丹修士,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之下自爆金丹,灵魂重生在了两千年后。两千年的时间,数场巨变让人类开始了科技与修行相结合的大修行时代,修行成了全民运动。为什么会出现末法时代?为什么修行会在两千年后成了普遍现象?一切尽在本书之中。书友建了个群22648975
  • 重生之古董大亨

    重生之古董大亨

    曾是战功赫赫的铁血将军,今成被人溺死在西湖里的不入流混混。巨大的身份转变,面对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又该何去何从?活着,就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想去那。古董不是人生,只是赚钱实现目的地手段。
  • 三国之宿命轮回

    三国之宿命轮回

    万世的轮回能否换来这一世的相遇?一笑倾国在笑倾城的绝世美人,一骑当千笑对万军的绝世猛将,运筹帷幄的智计谋臣已经那遍布山河的纷争战火共同铸就了这一场乱世的悲歌!应龙为寻找挚爱之人女魃在黄泉冥海散去神力堕入轮回,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一直深爱他的黄帝之女雪若,水神之女洛水仙子凝霜白虎族圣女云罗都为了他一同散去了神力只为与他相见,那一世他未能与她们相遇。而她们也注定了在乱世之中夭折。这一世又将是怎样的开始和怎样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