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6100000002

第2章

明天台山幽溪沙門 傳燈和南 撰

清紅螺山資福比丘 達默和南 集

清紅螺山資福沙門 達林和南 訂

講釋此論。大科分三。初總標論題。二請加述意。三分門立論。初又二。初論題。二論主。初又三。初解淨土。二解生無生。三解論字。初解淨土。又四。初辯四土。二述緣起。三明宗旨。四顯勝益。初又三。初明四土名義。二明四土染淨。三明四土橫豎。初又二。初列名。二辯義今初。

名者。四土名字也。四土者。十界眾生所依之國土也。土雖無量。略攝為四。初常寂光土。二實報無障礙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以四土攝十界者。寂光是佛國土。實報是菩薩國土。方便是聲聞緣覺國土。同居乃六凡國土。

二辯義又四。初常寂光土。乃至第四凡聖同居土今初。

常寂光土者。乃諸佛所住。三德秘藏也。而分性修二德。言性德者。乃眾生本具之心性也。梵網玄義云。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又三德皆常。性無遷故。三德皆寂。離塵勞故。三德皆光。極明淨故。如此三法。不縱不橫。名秘密藏。此即下文論中所謂性體。性量。性具。性體。乃本具法身德。性量。乃本具般若德。性具。乃本具解脫德。亦即三諦。常即中諦。寂即俗諦。光即真諦。即一而論三。故非縱。即三而論一。故非橫。非縱非橫。不可思議。故名秘密藏也。此乃性德。言修德者。後文云。修之者。稱性照了也。謂修空觀。破見思。稱真諦性。成般若德。修假觀。破塵沙。稱俗諦性。成解脫德。修中觀。破無明。稱中諦性。成法身德也。性修合論。乃清淨法身之所遊居。約性德理名土。約修德智名身。身土一如。非二相也。此無各各別異之致。而實徧周別異界中。以別異界。離此別無安立處故。

二實報無障礙土

實報無障礙土者。稱乎實相。真實果報。故曰實報。色心自在。塵剎互含。故曰無礙。此土乃圓教四十一位。別教地上大士之所遊居。身能現土。土亦現身。不違法性。勝妙莊嚴。具如華嚴經所明。法界安立海也。又名分證常寂光土。法身大士所居故。

三方便餘土

方便有餘土者。出三界外有淨土。三乘聖人。修方便道之所遊居。故曰方便。但盡見思。未除別惑。但離分段。未免變易。故曰有餘。謂九人生於此土。藏教二人。謂聲聞支佛。通教三人。謂聲聞。緣覺。及六地以上菩薩。別教三人。十住。十行。及十迴向。圓教一人。即十信也。此九人但修空觀。斷見思之通惑。別圓雖修假中。無明未破。未曾證實。故曰方便。亦名實報土。乃三乘聖人之實報故。

四凡聖同居土

凡聖同居土者。本是凡夫有漏善。不善。不動業。之所招感。而聖人亦復同居。故曰凡聖同居土也。先明凡。次明聖。凡夫者。謂三界九地也。三界者。謂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九地者。謂一五趣雜居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清淨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非想處地。初五趣雜居者。謂欲界內。三途。人道。六欲諸天雜處。故曰五趣雜居也。二離生喜樂者。初禪三天。謂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已離五欲。發得初禪五支功德。謂覺。觀。喜。樂。一心。故曰離生喜樂地也。三定生喜樂者。二禪三天。謂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此三天。又離初禪覺觀二支。而得內淨。喜。樂。一心。四支功德。故曰定生喜樂地也。四離喜妙樂地者。謂三禪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此三天。又離二禪之喜支。而得三禪捨。念。慧。樂。一心。五支功德。故曰離喜妙樂地也。五捨念清淨者。謂四禪九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此三乃凡夫天)。無想天(此外道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此乃五不還天。三果聖人所居)。此九天。又離三禪之樂支。而得不苦不樂。捨。念。一心。之四支功德。故曰捨念清淨地也。已上四地。名為色界。謂以色蘊為界也。六空無邊處地者。楞嚴經云。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識無邊處者。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無所有處者。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逈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非非想處者。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非非想處。此四地皆無色蘊。故曰無色界也。又名二十五有。謂四洲四惡趣。六欲并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那含。此諸眾生。皆是有漏因果。故曰二十五有也。此明凡夫下明聖人。聖有二種。謂權實。實者。謂藏四果。通六地。別十住。圓十信。通惑雖斷。報身猶在。故曰實聖。權者。謂此聖人。或是寂光。實報。方便土人。由大悲願力。哀愍眾生。示生此界。非是業牽。以此二種聖人。與凡雜處。故曰凡聖同居土也。問。同居土人有權實。上三土亦有權實否。答。方便土。二權一實。若從同居斷惑而生。如前九人。總名一實。若從寂光實報。佛及菩薩。為誘定性二乘。及地前菩薩。令入正位。示居方便。是名二權。實報土中。一權一實。四十一位。總名一實。妙覺法佛。現報身相。名之為權。寂光土中。唯實無權。以是諸佛所遊居故。初明四土名義竟。

二明四土染淨

四土染淨者。觀經疏云。五濁輕重。同居淨穢。體析巧拙。有餘淨穢。若第頓入。實報淨穢。分證究竟。寂光淨穢。妙宗釋云。五濁者。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此五濁輕。所感同居則淨。如極樂世界。妙喜世界也。五濁重者。則薉。如今娑婆世界也。即娑婆亦分淨穢不同。如四教凡位。皆令濁輕。所感皆淨。而圓教輕濁。感同居依正最淨。言體析巧拙。有餘淨穢者。體者。通教體空觀。析者。藏教析空觀。通人智巧。用觀則巧。了達五陰當體本空。不待分析而後知空。以此體空智慧。斷惑證真也。藏人智拙。用觀則拙。必以四大五陰分析。而後知人空。以此析空智慧。斷惑證真也。然此土淨相亦寬。析觀感薉。可在三藏。體觀感淨。不專通人。衍門三教。對三藏析。俱明體法。通但空體。別次第體。圓不次第體。三人生彼。俱感淨相。圓人最淨。言次第頓入。實報淨薉者。次第者。別教次第三觀也。頓入。乃圓教一心三觀也。別人根鈍。不了即中。故先修空觀。斷見思。次修假觀。斷塵沙。後修中觀。斷無明。故曰次第三觀也。圓人根利。了達諸法。唯一念心。一念心具足諸法。非一非諸。亦一亦諸。不斷而斷。圓斷五住。故曰一心三觀也。而言淨薉者。若論證實。則唯一淨。今約教道。別十地不融。所感則薉也。言分證究竟。寂光淨薉者。分證。指別妙覺。究竟。乃圓妙覺。而分淨薉者。別圓妙覺。同證寂光。若論斷惑。別妙覺僅斷十二品無明。則與圓二行齊猶。屬分證位。圓教斷惑。則有四十二品。乃名究竟。故曰分證究竟。寂光淨薉也。

三明四土橫豎

論四土橫豎者。約別圓二人論也。豎論者。出於同居。乃入方便。出於方便。乃入實報。出於實報。而入寂光。斷惑既淺深不同。住處亦高下逈別。橫論則不移當處。所見自殊。於同居土。橫超上三土。所謂見思斷盡。即見方便。塵沙斷盡。分破無明。即見實報。亦得分見寂光。無明斷盡。即得了了見於寂光。於方便土。橫超上二。謂實報寂光。於實報土。橫超一土。謂寂光。寂光土無復可超。亦無橫豎。又約諸佛菩薩。及三乘聖人。隨於己土。橫豎自在。寂光土能為眾生。現下三土。實報能現下二。方便能現同居。又同居土能示上三土。方便能示上二土。實報土。能示寂光土也。初辯四土竟。

二述緣起

夫緣起者。現前一念妄心。乃一法界總緣起。徹祖曰。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一念相應。是則起妄之後。歸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隨淨緣。即佛法界緣起。迷隨染緣。即九法界緣起。十方虗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國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正報。乃此一念情想合離。四大依報。是此一念動靜違順。唯依此念。變現諸法。離此念外。無法可得。原此一念。本是法界。從緣而起。緣無自性。全體法界。故得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離過絕非。不可思議。法爾具此威神。法爾具此功用。今以此念。念於西方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淨土。正當念時。西方依正。已在我之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內。如兩鏡交光。相含互照。此橫遍十方之相也。若約豎窮三際。則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帝網珠光。難齊全體。南柯夢事。略類一斑。此理悟之最難。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當。終必全身受用。可謂參學事畢。所作已辦矣。如或未能。但當任便觀察。隨分受用耳。述緣起竟。

三明宗旨。又四。初直示唯心。二進明萬法。三絕待圓融。四超情離見。初又分四。初約現等三量。楷定唯心。二約事理二門。辯明具造。三約名體同異。揀定真妄。四約本有現前。折衷指點今初。

宗者。綱宗。旨。謂旨趣。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此唯心之義。須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現量。比量。聖言量也。現量。謂親證其理也。如羅什大師。隨母入寺。見佛鉢。喜而頂戴之。俄而念曰。我年甚幼。佛鉢甚重。何能頂戴。是念纔動。忽失聲置鉢。遂悟萬法唯心。高麗唯曉法師。來此土參學。夜宿塚間。渴甚。明月之下。見清水一汪。以手掬而飲之。殊覺香美。至次日清晨。乃見其水。為墓中控出。遂惡心大吐。乃悟萬法唯心。便回本國著述。此皆現量親證也。比量者。借眾相而觀於義。比喻而知也。諸喻之中。夢喻最切。如夢中所見。山川人物。萬別千差。皆不離我能夢之心。離夢心外。別無一法可得。即此可以比喻而知。現前一切萬法。但唯心現也。聖言量者。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千經萬論。皆如是說。楷定唯心竟。

二約事理二門辯明具造

言辯明具造者。具。謂理具。造。謂事造。只此一念心中。本具十界萬法。即此一念心性隨緣。能造十界萬法。理具。如金中本具。可成瓶盤釵釧之理。事造。如工匠爐鎚之緣。造成瓶盤釵釧之器。又理具。如麵中本具可成種種食物之理。事造。如水火人工之緣。造成種種食物。由有理具。方有事造。理若不具。事何所造。所以理具。但具事造。離理具外。別無事造。由有事造。方顯理具。事若不造。爭知理具。所以事造。秪造理具。離事造外。別無理具也。已辯具造竟。

三約名體同異揀定真妄

言揀定真妄者。佛法中有名同體異者。有名異體同者。名同體異。如心之一名。有肉團心。有緣慮心。有集起心。有堅實心。肉團心。同外四大。無所知識。緣慮心。通於八識。以八種識。皆能緣慮自分境故。此則是妄。集起心。唯約第八。以能集諸法種子。能起諸法現行故。此則真妄和合。堅實心者。即堅固真實之性。乃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今言唯心者。乃唯堅實純真之心也。名異體同者。如諸經中所說真如。佛性。實相。法界等。種種極則之名。皆此堅實純真心也。已揀真妄竟。

四約本有現前折衷指點

言折衷指點者。以諸經皆言無始本有真心。夫既曰本有。即今豈無。而今現有。即本有也。若無無始。則無現前。若離現前。豈有無始。是故不必高尊本有。遠推無始。但現前一念心之自性。即本有真心也。以現前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離此現前一念之外。豈別有真心可得哉。古德云。威音那畔。不離今世門頭。眾生現行無明。即是諸佛不動智體。其庶幾乎。由上四義。以顯唯心。故一以唯心為宗也。初直示唯心竟。

二進明萬法

進明萬法者。又一句阿彌陀佛。以唯佛為宗。以一切萬法。既是心現。全體唯心。心無彼此。心無分齊。於十界萬法。若依若正。假名實法。隨拈一法。皆即心之全體。皆具心之大用。如心橫遍。如心豎窮。以唯心義成。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唯法。乃至唯微塵。唯芥子。一切唯義俱成。一切唯義俱成。方成真唯心義。一切唯義不成。但有唯心之虗名。而無唯心之實義。以一切唯義俱成。故曰法無定相。遇緣即宗。唯微塵唯芥子。尚可為宗。八萬相好莊嚴之果地彌陀。反不可以為宗也。故以唯佛為宗。第二進明萬法竟。

第三絕待圓融

絕待圓融者。又一句阿彌陀佛。以絕待圓融為宗。於十界萬法。隨拈一法。無非即心全體。具心大用。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離於四句。絕於百非。獨體全真。更無有外。彌滿清淨。中不容他。一法既爾。萬法皆然。各約諸法。當體絕待無外。是為絕待。又以十界萬法。各各互遍。各各互含。一一交羅。一一該徹。彼彼無障無礙。各各無壞無雜。如當臺古鏡。影現重重。如帝網千珠。迴環交攝。此約諸法迭互相望。是為圓融。今合絕待圓融為一宗。正絕待時。即圓融。正圓融時。便絕待。非離絕待。別有圓融。絕待。絕待其圓融。非離圓融。別有絕待。圓融。圓融其絕待。絕待圓融。各皆不可思議。今共合為一宗。則不思議中不思議也。第三絕待圓融竟。

第四超情離見

同类推荐
  • 慎疾刍言

    慎疾刍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归行仪

    西归行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真因果传

    七真因果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子不语

    子不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一百灵一异

    一百灵一异

    七天之内经历上百种灵异事件,吓得你魂飞魄散,是巧合还是算计,一切尽在一百零一异。本七带你一起感受死亡的召唤。本七灵异精品小说,吓死人不偿命著作。
  • 运宰天下

    运宰天下

    丹道宗师:我潜心研究配方百年,配合百种草药,终于研究出天级丹方,只待时机成熟,开炉炼丹!冯源:我幸运的炼成了一炉神丹。苦修士:我在瓶颈蹉跎百年,终于找到了桎梏的破绽,百年苦熬终见曙光,只待天时到,直上九天!冯源:我幸运的突破了境界。寻宝大师:我研究这个迷宫已经五百年,终于研究透彻,知晓每处机关,只待门户开启,进去取宝!冯源:我幸运的攻略了一个迷宫。众人:走狗运的杂役小子,把我们的气运都抢光了,上去爆了他!冯源:我幸运的砍死了一群高手!……十倍幸运在手,万里河山变色。当今天下,谁可为主宰?看我运宰天下!
  • 一路东去

    一路东去

    2011年6月,一位好友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在连续抢救10天之后不幸离开人世。朋友的去世,给当时的路东很大打击,并让他真切地意识到,人生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工作,于是,他开始拾起曾经的梦想:游走中国。2011年6月27日,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路东终于在自己的微博中写下这段文字:“本人决定用微博环游中国,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用时2~3个月,诚寻各地博友赞助……”终于,他辞去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环游中国之旅。从2011年7月12日至10月27日,用时108天,行至祖国31个省、市、自治区,抵达82个城市,196个旅游景点,行程3.5万多公里,7万多人予以关注和帮助。
  • 天云飞雪

    天云飞雪

    “为我效命十年,我帮你复仇如何?”“不,我不需要。”“呵呵,那好吧。我要你加入凌烟阁,从此为我百死不悔。这是你欠我的约定。”“你!”即便是用约定的枷锁困住你,我也要将你留在身边。既然你的路上注定要充满鲜血,那就让我跟你一起走下去吧。即便是堕入魔道,也无所谓。
  • 极致宠婚

    极致宠婚

    刚见面就扯证?这闪婚也太快了!婚姻生活刚刚步入正轨,不成想,继母大闹求彩礼,同学挤兑闹绯闻。总裁出马,钱砸继母,状告媒体……哼!有后台就是任性!可是……诈死男友突然现身,不但要挖墙脚,还要算计总裁?!
  • 情深难寿

    情深难寿

    西三环平江路往西,一直到中心301医院。解放街南边,海司、总后、装司等的居所。这块地方被京畿小巷子里的老人们,叫作大院。在这个院子里成长出来的五个孩子性格迥异,各自拥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主晚熟的挣扎

    无主晚熟的挣扎

    冲破心灵的束缚,力求灵魂的完美,对她她她的解脱
  • 地主田妻:暖夫喜当爹

    地主田妻:暖夫喜当爹

    谁曾想,装逼是真的会被雷劈?柳晓溪正是因为装逼太过,导致被雷劈死了!醒来后柳晓溪竟变成了柳喜儿,日子过得贫苦不说,家有包子父母,更有极品亲戚踩到胸口前来。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且看柳喜儿怎么凭着自己的智慧和金手指发家致富,虐渣男斗极品。“夫君有三好,温柔可爱易推倒……”“娘子请自重,为夫并不是随便的人。”“可夫君你随便起来,不是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品女帝师

    一品女帝师

    京城祝家,世袭帝师,到了她却是个女的。她二十岁在昆山学奇术,却在大成之际被老父召回,不但要她潜入宫内,而且还要她女扮男装伴君王左右。他十七岁,初登大宝,却被摄政王攥住大权,令他终日禁足玩乐。她见到他第一眼时,他正和太监们一起斗蛐蛐。她觉得他难成大器,他觉得她是摄政王派来的奸细;直到她用薄弱的身躯替他挡住飞剑,温言细语淳淳教诲,话语落在他的心间,情花的种子却在他的心里发芽。他爱上了帝师!她很想告诉她自己是女子,但是一切已经为时已晚。直到有一天,他对她说:夫子,我好像喜欢上男人了。她心痛的道:是镶红旗的冯将军吗?他道:不,是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羽凰

    羽凰

    传说中的恶魔复苏,天地都为之震动。人们以驱魔为信念追寻千万年,可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