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18100000017

第17章

龍翔訴禪師法嗣

南京天界覺原慧曇禪師

天台楊氏子。母夢吞明珠而娠。及生容貌嶷然。幼不與羣童狎。長依越之法果寺出家。尋受具戒。華嚴止觀無不貫練。時笑隱唱道於中天竺。師往造焉。隱問何處來。師曰遊山來。隱曰笠子下拶破洛浦遍參底作麼生。師曰未入門時呈似了也。隱曰即今因甚不拈出。師擬議。隱便喝。師當下脫然有省。他日隱展兩手示師曰。八字打開了也。因甚不肯承當。師曰休來鈍置。隱曰近前來為汝說。師即掩耳而出。隱頷之。初住牛首之祖堂石城之清涼。繼遷保寧蔣山。勑改龍翔為天界詔師住持。特授演梵善世利國崇教大禪師。上堂。一句子。黑漆黑。無把柄。有準則。良久曰。會麼。碓搗東南。磨推西北。上堂。少室峰前。曹溪門下。燈燈相繼。的的相傳。自古自今。絲毫不易。且以何為驗。樓臺上下火照火。車馬往來人看人。上堂。長者長法身。短者短法身。即今現前一眾坐立。儼然有長有短。諸人盡知盡見。畢竟阿那個是法身。若也會得。捧鉢盂向香積世界喫飯。若也不會。長連床且喫粥喫飯。上堂。經有經師。論有論師。龍河放一線道分科列段去也。拈拄杖卓一下曰。且道是何章句。上堂。只個現成公案。眾中領解者極多。錯會者不少。所以金瑜不辨。玉石不分。龍河者裏直要分辨去也。張上座。李上座。一個手臂長。一個眼睛大。總似今日達磨一宗。教甚麼人擔荷。噓一聲。下座。上堂。威音王已前。彌勒佛已後。有個現成公案。未敢與汝說破。何故。心不負人。面無慙色。示眾。春風浩浩。春日遲遲。黃鸚啼在百花枝。個中無限意。消息有誰知。語未畢有僧出問曰。心意識遏捺不住時如何。師厲聲曰是誰遏捺。室中謂僧。曰。二六時無你啗啄分。無你趣向分。會麼。僧罔措。師曰。未明三八九。難免自沉吟。洪武三年奉使西域至僧伽羅國。其王事師於佛山精舍。明年九月示眾袝塟辟支佛塔。先是彼佛懸記。今之開袝適符其言。尚書回奏。 上勑賜遺衣。塟於雨花臺之左。

南京天界寺季譚宗泐禪師

台之臨海周氏子。始生坐即跏趺。人異之。八歲從笑隱學佛。經藏過目成誦。一日隱問。國師三喚。侍者三應。於意云何。師曰何得卦肉作瘡。隱曰。將謂汝奇特。今故無所得也。師一喝。隱擬拈棒。師拂袖而出。元末隱徑山。洪武元年遷中竺。上堂。金剛王劒橫揮。千妖屏跡。爍迦羅眼洞照。萬物潛形。到此卷舒在己。殺活臨時。直得千歲巖申夭[跳-兆+孛]跳。錢塘水東流逆流。諸人還知有也無。遂豎拂子曰。庭前石笋抽條也。會見高枝宿鳳凰。 太祖高皇帝詔致天下高僧有學行者。師首應。 詔至主天界。丁巳奉使西域。十五年還朝。凡對皆稱 上旨。 高皇后薨。臨塟期風雨雷電。 帝甚不樂。忽召師至曰。太后將就塟。汝其宣偈焉。師即應聲曰。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天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上大悅。遂起輀。詔賜白金百兩。後以胡黨獲譴。著住鳳陽槎枒峰。十九年取歸居無何。以老退。渡江至江浦之石佛寺示疾。喚侍者曰。者個聻。者茫然。師曰苦。遂寂。時洪武二十四年。壽七十有四。塔於天界訢公之後。

九江府圓通約之崇裕禪師

毗陵陳氏子。謁笑隱。隱舉臨濟無位真人話詰之曰。你還知麼。師不覺下拜。隱曰你何所見而作禮。師曰拜者非是他人。隱曰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師曰和尚慎毋欺人。隱首肯之。初住南禪。次圓通。適符道濟塔紅之讖。又遷育王。洪武五年秋 上建法會於鍾山。師應 召至。 便殿問以佛法大意。師以偈獻 上大悅賜食。 上前師或假寐鼻息微有聲。鄰坐引裾覺之。 上笑曰此老人無機心誠善知識也。後示寂。塔於石耳峰。

杭州靈隱用貞輔良禪師

蘇州吳縣人。范文正公十葉孫。十五薙髮。受具乃曰學佛將以明心。心非師無以示肯綮。遂參笑隱於龍翔。隱一見器之。他日再有所問。師發言愈厲。隱笑曰得則得矣終歸第二義也。久之遂契心法。後出世嘉興資聖寺。晚住靈隱。示眾。達磨一宗陵夷殆盡。汝等用力如救頭然可也。然百千法門無量妙義。於一毫端可以周知。如知之變大地為黃金。受之當無所讓。否則貽素餐之愧矣。歲月流電。向上之事汝等急自進修。洪武四年正月十有六日示寂。

紹興府寶相寺清遠懷渭禪師

南昌魏氏子。笑隱之甥也。生有靈芝產於庭槐。已而英發誦書不待師授。時隱住龍翔。聞而喜曰此吾宗千里駒也。挽致座下。龍翔為東南都會四方名紳俱與隱遊。或發天人性命之秘。文辭開閤之法。師得與聞之學問大進。爭歆慕之曰。此文中虎也。師曰公等謂吾專攻是業耶。佛法與世法不相違背。故以餘力及之。將光潤其宗教爾。苟用此相夸豈知我哉。一日隱驚勵。諸徒眾未有對。師直前肆言。隱振威一喝。師氣不少沮。往返詰難。隱笑曰汝可入吾室矣。命為記室。隱瀕沒召師曰。吾據師位四十餘年。接人非不夥。能弘大慧之道使不墜者唯汝與宗泐爾。汝其懋哉。後主會稽之寶相杭之報國湖之道場。洪武年主淨慈。師行化時有陳氏婦求師開示。其婦恍若有悟。師行未百步而婦與家人別。坐脫而去。

竺田霖禪師法嗣

安吉州道場孤峰明德禪師

姓朱氏。家世明之昌國。父與普陀玠公交。玠聞雞聲入道。凡說法必鼓翅為雞號。玠亡已久。母夢玠來託宿。覺而有娠。十四月而生。在童幼好趺坐。問將何求。師曰欲學坐禪求作佛爾。及長為僧。首謁竺西。西問汝從何方來。師曰金鵞來。曰金鵞山高多少。師曰不見頂。西斥之。一日西舉世尊拈花因緣。師忽若有解。復如淨慈見晦機。機問什麼人恁麼來。師曰胡張三黑李四。機曰汝從朝至暮著衣喫飯還認自己否。師曰胡張三黑李四。機拈棒。師拂袖而出。一日抵雪竇。值竺田上堂舉隱山泥牛入海話。師於是羣疑頓釋。後住松江之東禪。遷保寧淨慈。洪武初謝歸道場竹林菴。一日戒徒曰。吾身雖微。一真圓性與如來等。世相起滅無異石火電光。晝夜勤行毋生退轉。吾沒後當遵佛制付之荼毗。勿令四眾衣麻而哭也。言畢而逝。

天池信禪師法嗣

杭州大慈止巖成禪師

傑峰參。師曰那裏見神見鬼來。峰曰捉得賊了也。師曰贓在甚麼處。峰一喝。師曰。開口合口都不是向上道。將一句來。峰曰徧界明明不覆藏。師舉竹篦曰。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你喚作甚麼。峰便掀倒禪床。師打竹篦三下曰瞎漢敢來者裏捋虎鬚。峰便禮拜。隨侍三載。一日師曰。古人尋師擇友不可蕩喪光陰。子雖得佛祖應佛之道。未能向上翻身。因舉汾陽見首山曰。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峰始得瞥然。

建寧府天寶山鐵關法樞禪師

溫州平陽林氏子。十七詣華藏禮竺西為師。受具參中峰及菴不契。遂見元翁於石門。教看三不是話。一旦齋後下床忽大悟。作頌曰。不是心佛物。拶出虗空骨。金毛獅子兒。豈戀野狐窟。咄咄。即詣方丈。翁問作麼。師曰南泉被我捉敗了也。翁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個甚麼。師曰。牙齒一具骨。耳朵兩片皮。翁曰。不是。別道。師曰鶯啼燕語鵲噪鴉鳴。翁曰錯。師亦曰錯。翁曰南泉即今在甚麼處。師便喝。翁曰離却者一喝南泉在甚麼處。師拂袖而出。由是遍參。復歸石門。留侍巾拂十五載。南遊建州郡將請主天寶。再住松溪之普載。上堂。弗弗弗。莫莫莫。錯錯錯。顧侍者曰。老僧舌頭在麼。三年謝歸天寶。至元六年八月十五書偈曰。本無來去一句金。提紅霞。穿碧落。白日繞須彌。擲筆而逝。

蒙山異禪師法嗣

鐵山瓊禪師

參雪巖。巖曰有甚麼事。師曰門前好五鳳樓。巖連打二三十棒曰未在更去做工夫。以紙求得法語曰。風吹林葉。四窓虗明。獨坐一楊。萬象鏡清。汝撑得鐵船來。載鐵山下得海。然後向汝道。一一現成猶是錯認定盤星。佛法如大海。前面洪濤際天。轉入轉深。偈曰。一拶虗空粉碎時。花開鐵樹散瓊枝。紹隆佛種向上事。腦後依前欠一搥。偶頭痛欲煎藥。手提瓶子。遇見覺赤鼻曰。你須是那吒太子。柝肉還母柝骨還父。然後為父母說法始得。忽然打破疑團。偈曰。一莖草上現瓊樓。識破古今閑話頭。拈起集雲峰頂月。人前拋作百花毬。值巖示寂。遂至東林。因東巖入室次。舉問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作麼生會。師曰抱贓呌屈。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如何。師曰眉間逆出遼天鶻。後到蒙山。每遇入室只道欠在。後於定中觸著欠字。於是身心豁然徹骨徹髓。捉住山曰。我少欠個甚麼。山打三掌。師禮三拜。又曰。啞鐵山者著子幾年。今日方了。次年作首座。冬節秉拂曰。冬在月頭賣被買牛。冬在月尾賣牛買被。卓拄杖曰。者裏無尾。中道齊休。行也休休。住也休休。坐也休休。臥也休休。睡眠豁開。五雲現瑞。光風霽月。無處不週。梅綻枯枝。古渡頭風前。時復暗香浮。雖然到此向上一路。萬里崖州何以見得。靠拄杖曰。休休。

無能教禪師法嗣

西湖妙果竺源水盛禪師

饒之樂平范氏子。首謁月庭忠於蔣山。時孤舟濟為第一座。以皖山示蒙山語示之。越五載有省。濟曰。蒙山常言。哉松道者不具二緣而生。達磨塟熊耳後隻履西歸。果神通耶。抑法如是耶。師曰此形神俱妙而已。濟曰。不然。子他日當自知之。師往無為州見無能。以濟所舉質之。能曰為汝弗解故也。師忽大省。天曆己巳主西湖之妙果。至正丁亥夏示寂。

無用寬禪師法嗣

重慶府縉雲山如海真禪師

碧峰參。師於地上畫一圓相。峰以袖拂去之。師復畫一圓相。峰於中增一畫。又拂去之。師再畫如前。峰又增一畫成十字。又拂去之。師復畫如前。峰於十字加四隅成卍文。又拂去之。師乃總畫三十圓相。峰一一具答。師曰汝今方知佛法宏勝如此。宣往朔方。其道大行。

常州龍池一源永寧禪師

淮東通州朱氏子。世為宦族。九歲懇求離俗。依利和州廣慧寺出家。寺乃州之望剎。宋有淮海肇禪師說法度人聲聞當時。前一夕寺眾同夢迎淮海。次日而師至。識者異之。參無用於太湖。用門庭高峻。師方入。門厲聲叱出之。師作禮於門外。合爪而立。久之乃許入見。師退就禪堂徹夜不寐。一日聞用舉雲門一念不起語。聲未絕而有省。急趨入堂。用便打。知師頓悟。令頌趙州狗子話。師立成曰。趙州狗子無佛性。萬象森羅齊乞命。無底籃兒盛死蛇。多添少減無餘[利-禾+垂]。用嗒然一笑。至治癸亥宜興之龍池請師建立禪林。擇絕巘作室以居。出主李山天寧諸剎。元順帝賜號佛心了悟大禪師。復歸龍池。洪武己酉六月示微疾。命弟子裁紙製內外衣。且曰吾將逝矣。移龕至絕巘所。居十七日。師起浴索筆書偈曰。七十八年守拙。明明一場敗闕。泥牛海底翻身。六月炎炎飛雪。書畢側臥而化。

南嶽下二十二世

雙林誾禪師法嗣

杭州徑山月江宗淨禪師

金華蘭溪倪氏子。誦楞嚴經至如標月指處豁然有省。參正菴。菴問黃檗打臨濟你作麼生。師曰按牛頭喫草。後住徑山。臨寂書偈曰。祖師門下客。開口論無生。老我百不會。日午打三更。遂逝。

天界曇禪師法嗣

南京靈谷定巖淨戒禪師

參覺原。原舉桶箍爆因緣問之。師擬議未即答。原厲聲曰早遲八刻了也。師於言下大悟。師續刻頌古聯珠行於叢林。

同类推荐
  • 宝髻经四法优波提舍

    宝髻经四法优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Roads of Destiny

    Roads of Destin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胡录

    平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Histories

    Hi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寒山帚谈

    寒山帚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一见钟情:总裁的温柔陷阱

    一见钟情:总裁的温柔陷阱

    陶汐娅大学毕业被家里叫回了国,然后硬给塞到了韩景华的公司去历练了,他看似不动声色,却是对她各种照顾,但是一个是有未婚妻的,一个是有男朋友的,两人之间的缘分似乎还没有到。韩景华:你说你想找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二十四孝男友,我本来不是,但是愿意为了你改变,虽然在下得厨房那一条好像做的不太好。陶汐娅:那都是小时候电视剧看多了,虽然我其实都不记得自己有说过那样的话。韩景华:不记得也没有关系,或者说忘记了更好,我们就从你回国那天重新开始认识。
  • 星驭

    星驭

    一星为尊,七星成神!无星之人,惨遭欺凌。上天欺我,世皆轻我,虽为人身,命不如狗。既如此,我便自炼七星,逆转天下,我争我命,誓掀九天!----------------------------------------更新时间:每天中午12:00或晚上20::00左右。求收藏点击推荐支持
  • 后策:重生嫡女倾天下

    后策:重生嫡女倾天下

    帝后的鹣鲽情深,不过是政治游戏的游走;姐妹间的情深,实际上暗潮涌动;父女之情,始终敌不过一个权字;相府嫡女,当朝皇后,光芒有多盛,泼在身上的脏水就有多臭。第一次穿越,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傻傻的棋子,这一次的重生,是那个喝下了毒酒带着满身的仇恨回来报仇的女人。我能推你上王座,必能拉你下江山。相府嫡女安素雪,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能的傻瓜,她是复仇女神,摧毁那些毁了她的人。
  •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最爱读国学书系)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兽族记事

    兽族记事

    一条自称是九变玄龙的老色龙将正在和女人在床上翻云覆雨的李文武拐走...于是,女人,神功,地位,以及责任随之而来......①群二八零二六零一一。
  • 逆天疯少

    逆天疯少

    一个在特战部队里有杀手之王之称的武术高手轩辕战.因为好友被杀,一怒杀到“毒贩”住处人没有杀完而自己不甘心的死去魂魄重生到魔神大陆。
  • 非科学调查社

    非科学调查社

    刘小渣儿时有个梦想,想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那些超自然的事件,在大学里他很快找到了志同道和的人,他们成立‘非科学调查社团’,他们调查和搜索一件又一件的超自然现象,随着调查的深入,科学是否能帮助他们解释一切,让他们越来越理性,还是一件又一件超自然事件,让他们失去了理性......
  • 拽少们的逆天萝莉

    拽少们的逆天萝莉

    普通的两位女生,撞上了两位校草,还被好朋友叫来同居,谁能想到他们住一起,慢慢的喜欢上了对方,三位男女主角擦出的爱情火花。
  • 异界网游

    异界网游

    一条链接,直接从普通人变成上仙!?六界第一逗比洛瑾汐在此,谁与争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