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800000052

第52章 :天下一统——康熙时期的收台战 (7)

虽然如此,但冯锡范想搬倒陈永华,还是基本没戏的。郑经对陈永华的信任,超过了任何一个人。但冯锡范有自己的办法:感情战术。一次和陈永华在一起喝酒,冯锡范借故聊起了不久前的西征之战,从战事的惨烈,聊到时局的艰危,说到激动处,还忍不住抹了几把眼泪。忠心王事的陈永华自然百感交集,一道唏嘘感叹了一番。这时候冯锡范假装愧疚的说:西征战败,王爷意志消沉,这都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罪过,我准备辞去侍卫的职务,以为这场战败承担责任。陈永华一听就激动了:一个侍卫都能如此负责,我再赖在这个位置上,岂不是太不负责。于是陈永华当机立断:你辞职,我也辞职,咱们弟兄们一起终老山泉,岂不是一件美事?

陈永华冒出辞职的想法,倒也不是完全心血来潮,多年以来他呕心沥血,建树颇多,但台湾的政局,却也越发干不动了: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岛内又权贵林立,郑经一辈子很宽和,但宽和的结果,就是勋贵飞扬跋扈,破坏国家法度,执法严明的陈永华和这帮人斗了一辈子,也确实心累了。辞职,也就顺水推舟。

可他万万没想到,冯锡范自称的“辞职”,其实是忽悠他的。几天后,陈永华的辞职书送上去了,一直信用他的郑经哪舍得他走,连忙找来冯锡范商量,面对郑经的垂询,冯锡范又打感情牌,拿出给劳模做报告的派头来,一个劲的说陈永华这些年的艰辛,比如一心扑在工作上,身体每况愈下,家里的事都顾不上云云。说的郑经也感动了,既然如此辛苦,那还是准了他吧。结果,陈永华的辞呈被批准了,但他“总制使”的官职,却被口口声声要辞职的冯锡范皆替。陈永华这才明白,自己掉进了冯锡范早就策划好的圈套里。先骗你辞职,再顶你的缺。可现在为时已晚了,辞职是自己主动的,想找郑经告状也没用。心灰意冷的陈永华不久郁郁而终,死后与夫人葬在今台南大潭山。他的死,也意味着明郑政权的顶梁柱塌了,大厦将倾,不可避免。

而康熙二十年正月二十八日,郑经也闭上了疲劳的眼睛,他的死因,有说是中风,也有说是肠梗塞,但弥留的时候,他走的还是很心安的,因为就在病重期间,长子郑克刚衣不解带,陪侍身边,望着这个刚勇仁孝的儿子,后继有人的喜悦令他很欣慰。临终之前,他专程把刘国轩叫到跟前,将跟随自己一生的佩剑,连同儿子都托付给了他,勉励他辅佐幼主,抗清复明。然而他没有想到,刘国轩辜负了他的希望。他寄托厚望的儿子,更是前后脚随他而去。

就在郑经过世后的第三天,即是年正月三十日,郑经的四个弟弟,即郑聪,郑明,郑仁,郑柔集体觐见董酉姑,大说郑克刚的坏话。主要是说郑克刚欺压众位叔叔,侵夺宗室财产。董酉姑虽然不待见郑克刚,但也不敢轻信,一番添油加醋下,董酉姑说,要不把郑克刚叫来问问吧。冯锡范等的就是这句话,以董酉姑的名义,冯锡范召郑克刚觐见,祖母召见,郑克刚哪里有疑,连忙进了董太夫人府,熟料他前脚刚进门,身后保护他的亲兵毛洪,沈城就被挡在门外,接着冯锡范的亲信蔡添迎面冲来,伸手就是一刀,直刺入郑克刚腹部,明白中计的郑克刚忍痛疯跑,还想着赶快脱身,可已经来不及了,他的四个叔叔手持大棒围了过来,如狼似虎把他围住痛打,这位被郑经寄予厚望的接班人,竟然就这样被活活打死。当董酉姑明白郑克刚被害后,一切都已经晚了。随后,冯锡范等一干人等迅速解除了董府的武装,董酉姑本人也被软禁。台湾的大权从此落在了冯锡范手中。这场造成明郑政权剧烈内耗的争斗,史称“东宁之变”。

东宁之变后,明郑政权的上层也展开了一场大清洗,诸多曾是郑克刚近臣的官员或杀或罢。先后发生了“沈瑞事件”等大案,陈永华嫁给郑克刚女儿自杀殉夫,侄儿陈绳武被撤职,台湾岛上一片血雨腥风。为了遮人耳目,冯锡范发布文书,历数郑克刚罪恶,但毕竟是骗不了人的,结果“民心军心尽丧”。但冯锡范不管这个,管他什么丧,自己权力不丧才是真。此后郑克爽即位,冯锡范晋位忠诚伯,从此大权独揽。明白上当的董酉姑,因痛惜长孙的被害,从此“日日啜泣郁叹不已”。半年之后也撒手人寰。

而在整个政变中“失语”的刘国轩,作为回报,被加封为“武平侯”,成为台湾军界第一人。此后他离开东宁,赶赴了台湾海防要塞澎湖,在当地抽佣调丁,扩充军力,将澎湖守军增加到了两万人。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修筑起了坚固要塞,史载“星罗棋布,坚如铁桶”。算是躲开这个是非圈做点实在事。相比之下,大权独揽的冯锡范却不干正事了,比起陈永华的执法严明,他反其道而行之,带头圈占土地,并提高赋税,盘剥商旅,更将制糖,贩盐等重利行业收归自己名下,谋取暴利。结果无数商户破产不说,台湾岛从他当权后,连年物价暴涨,仅大米的价格,两年里就上涨了八倍多。陈永华一生呕心沥血,振兴台湾的努力,几乎被他败坏殆尽。

眼见台湾岛的经济状况越发恶化,冯锡范也无可奈何,他搞阴谋是好手,搞建设就是白痴了,因此他也就干出了更白痴的事,竟然连年组织船队到大陆打劫,结果自然损兵折将。而且不满他统治的兵将们,更纷纷向清朝投诚。危急局势下,冯锡范索性破罐子破摔,他勒令台湾全岛广修堡垒,家家出人丁入伍,把小小的台湾岛,修成了碉堡林立的铁桶阵。这更闹得百姓怨声载道,民变不断。

台湾的“利好”消息,主要是通过福建总督姚启圣传来,作为长期主持平台大计的封疆大吏,姚启圣费尽心机,他的情报站做的很好,在台湾各处,都安插有他的眼线,明郑政权的一举一动,清王朝都能及时得到消息。因此,大好机会下,清王朝自然开始了部署。除了施琅就任福建水师提督外,清政府更下令,命令全国各地的大型战船,尽数集结在福建沿海,用于给养输送。同时,给予施琅绝对的信任,康熙本人在给施琅的诏书里就说的很明白,陆地作战,我也许还能部署,海上作战,确实是你的专长,所以你可以便宜行事,不必事事奏报。对明郑政权的总攻,已然迫在眉睫。

即使形势一片大好,但清王朝反对“征台”的声音依然很大:当时大多数大臣都认为远洋作战,胜负不可预测,不如不打,更有人荒唐的说什么“以静制动”。就在“东宁事变”发生的前后,北京上空突现彗星,这在古代,属于不吉祥的“扫把星”,这下可又给了反对派口实,以“天变”为名,户部尚书梁清标又上书反对。重压之下,康熙不为所动。偏偏这时候的施琅,又干了一件“犯忌讳”的事:他于康熙二十二年一月,上了著名的《秘陈专征疏》,要求清王朝给予他“专征”的大权,不受任何人节制。这下可引起了轩然大波,在高度专制的清王朝,又是汉臣,还是个“叛将”,提这样的要求,和谋反也没什么两样了。而且施琅此举,不但得罪了“反战派”,连本与他一个阵营的福建总督姚启圣也得罪了。姚启圣这个人,后半辈子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谋划平定台湾,包括情报搜集,物资准备,操练兵马,样样都贡献颇多,他时常对人说的人生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亲自提兵东进,平定台湾岛。没想到大战未开,理想先让施琅断了。

但施琅并非有意和姚启圣过不去,姚启圣是个能臣,但并非养养都能,打仗,却是一个需要独断专行的活,到时候两个领导全去,大军听谁的?而且在进军方略上,施琅和姚启圣更是分歧严重,姚启圣主张乘东北风进军,但施琅的主张却是南风。这就涉及到了地理学问题。如果乘东北风进军,就需要在十月出兵,如果乘南风,则需要在夏季出兵。在姚启圣等人看来,南风风力微弱,船只行进缓慢,根本不利于海上作战。两人各执一词,争吵了多次,最后实在争吵累了:还是请皇帝做主吧。

对于康熙来说,这些征讨台湾前的风波,可以说样样都是兵家大忌:朝臣众口一声反对,老天爷也出“凶兆”。寄予厚望的前线统帅,还没开打就先自己掐起来了。铁心收复台湾的他,在当时着实是一个少数派。

但康熙收复台湾的决心,是异常坚定的。在经过了反复权衡,并征求了大学士明珠等人的意见后,康熙做出了他的抉择:同意施琅的要求,将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他。要什么给什么,只要你能做到一件事——收复台湾!

平台大业,从此进入了“施琅时间”。而事实也证明,他的抉择是对的。

乘南风还是乘东北风,表面看来没区别,其实却区别极大。东北风猛,南风柔和,海洋作战,如果乘东北风,则船速迅猛,冲击剧烈,尤其是舰船对阵,风向选的对,就可事半功倍。

但施琅却偏偏选择了南风,原因很简单:平定台湾,表面上看,是要打海战,但实际上,却是要打攻坚战,胜利的关键,不是摧毁明郑政权的舰队,而是他们密密麻麻的堡垒,尤其是他们设在澎湖,苦心经营的防线,摧毁了他,就是一马平川。

所以南风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东北风剧烈,舰队攻坚,很容易被吹散阵型,到时候就成了人家的活靶子了。南风平稳,即使攻坚受挫,也能够从容布置,稳健攻击。所以南风,是最好的选择。

而平台的路线图,也早早确定了下来:此时的台湾岛,就像一只全身是刺,蜷缩成一团的刺猬,等着扎你个鲜血淋漓,要吃掉他,就要拔刺,刺的名字,叫澎湖。

康熙二十二年五月,福建总督姚启圣奏报,攻台战役一切准备已经就绪,康熙随即下诏,命令大军全军枕戈待旦,相机出征。六月,坚持南风进兵的施琅,终于等到了他盼望已久的风信,乘着烈烈南风,两万清军,六百三十艘战船,在施琅的率领下誓师出征。他们誓师的地点,就是当年郑家海军曾经的光荣之地——铜山。五十七年前,草创时期的郑家海军,第一次在这里浴血奋战,重创荷兰,从此开始了争霸海洋之路。

五十七年后,在六十三岁的施琅的率领下,这支大多由当年郑家海军后人组成的舰队,以中国海军的名义,跨海东征,去完成一项比前辈们更伟大的使命:结束海峡两岸长达五十九年的分裂,收复台湾。

这支海军的将官,大多数都是郑家老一代家将的后裔,比如在之后战斗中建功颇多的陈蟒,董义等人,其父辈多是郑家海军的干将。从装备上说,这支海军更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舰队,其战舰同样仿制欧洲战船,火力强大。其中由施琅亲自坐镇的大型炮船舰队,拥有炮船五十六艘,每艘战船的载炮都在五十门以上。这是一场倾国之力,志在必得的跨海东征。

六月十五日,舰队兵临澎湖南大门八丈岛,明郑海军的巡逻船,很快发现了他们。刘国轩闻讯后大惊,命令澎湖列岛全线戒备。当时宣毅总兵左镇建议主动出击,乘清军立足未稳时发动进攻。这时清军的大部分尚在后面,如果此时出击,尚有获胜机会。黄昏时分,明郑将领丘辉又意图趁夜夜袭。但如上建议,皆被统帅刘国轩拒绝。这位一生战功卓著的海战名将,此时的表现,却像级了春秋时代的宋襄公,同样的,也将付出宋襄公的代价。

同类推荐
  • 武家栋梁

    武家栋梁

    武家起于微末,栋梁崩于战国,当荒谬的武士道大行其道,谁还记得当初源氏的誓言。当羽柴秀吉还在为找干爹而苦恼,德川家康开始自称河内源氏的时候,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才是武家栋梁。八幡宫前深深荒草中,隐藏着武家数百年的荣耀,吉良家的少年,却被迫踏上追赶时代的步伐,走上一条与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下克上、背叛者的下场只有灭亡,一切幻想将在滚滚铁骑下化为灰烬,源氏栋梁家将在白旗下浴火重生。(主角不是萝莉控)
  • 大明新传

    大明新传

    一个少年意外离开现有的世界,重生在明朝末年。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而主角就成为了悲剧的末代皇帝,此时的明朝正值内忧外患。看主人公如何破开重重困难,发展现代经济,宣扬新式教育,重振大明帝国的辉煌。魏忠贤乱政?闯王占领皇宫?清军强横入关?哈哈。。。一切都是浮云,看主人公如何化一切险阻为无形。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大明朝,这注定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后无来者的帝国。
  • 土豆的微笑

    土豆的微笑

    《土豆的微笑:定西洋芋的故事》内容包括:共和国的心口之痛;但愿苍生俱温饱;土豆,你好;土豆的微笑曲线;土豆大战;成长的大地;好种出好苗;周爱兰的路;撬起定西;马铃薯专列等。
  • 穿越大宋之宋高宗

    穿越大宋之宋高宗

    少时读史,总为古人担忧,担忧最多,莫过于宋。许是真的与宋有缘,一朝入梦,醒来竟成了赵构。持笔仗剑,横槊赋诗,新的赵构,新的宋高宗,要怎样扶起已然倾颓的大宋王朝呢?
  • 水浒别讲

    水浒别讲

    黄屋朱轩半入云,涂膏衅血自欣欣。若还天意容奢侈,琼室阿房可不焚。
热门推荐
  •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材逆天之最强控音师

    废材逆天之最强控音师

    穿越而来的琉璃成为了九华国的废材五小姐,为了活命,她选择了做他一个月的侍女。一个月后各奔东西,为何她心中会有淡淡的不舍?寻找亲生父母,掌管巫雨家族,契约至尊神兽,炼制无上丹药,冶炼至强兵器,誓要逆天的她在这片大陆创出属于她的绝代风华。翮墨:“璃儿,你喜欢我什么?”琉璃:“我喜欢你喜欢我。”万年前的事情揭开,她与他是仇敌,彼时两人都是至尊的存在,强者与强者的碰撞,王者与王者的厮杀,她是最强控音师!也许前面有些烂文,但是接着看下去,我会逐渐找到感觉,会越来越好的!
  • 物不迁正量证

    物不迁正量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的毒妾

    王的毒妾

    【正文已完结,番外进行中,请放心入坑哦!】她是医术超群、被誉为用毒至尊的暗杀系特种兵,好友出卖让她粉身碎骨。异世穿越重生她是双目失明、年少白发被称为鬼女的荣府嫡女。再睁开眼睛她走出了暗无天日的地窖,昔日鬼女不但斗得了继母庶妹还惩得了刁奴。哈?要她代继妹嫁给残疾喋血鬼王?可以!我卷走你荣府所有当嫁妆!但是这个鬼王要求也太多了,自己腿不能站竟然还嫌弃她一头白发,还没掀开头盖睹她芳容就将她由正室降为妾!NND!是可忍孰不可忍更何况她根本不想忍,让你降我为妾我就当着你皇帝老子的面用刀架在你脖子上,“若此生我为妾,我便要让妾成为这个世上最高的存在,此生你也别想有正妻侧室了!”
  • 穿越之就要这么嘚瑟

    穿越之就要这么嘚瑟

    “哎哟!”我狠狠摔在了地上,身上没有一处不疼。妹的!不是说fo祖慈悲为怀吗,为毛对我就这么不懂怜香惜玉!回想起被佛光笼罩的那刹间,貌似fo祖还说了一句话“孩子,是时候还去了结了…”难道是我上辈子的恩怨来找我了?!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受得苦,这来算账的不会是个穷凶恶极的人吧!!我猛的抬起头,却发现所有人都在用诧异的眼光看着自己。我环顾四周,复古的装修,复古的服装,复古的发型!不用想了!劳/资一定是穿越了!!!“看毛啊!全部给我转过去!!”我大吼一声,尴尬的神色浮上脸颊。大庭广众的摔倒,真是丢死个人了!!
  • 诸德福田经

    诸德福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感动心灵的母爱故事

    感动心灵的母爱故事

    本丛书能够真正启迪青少年朋友心灵,激励他们成长,内容涵盖思想品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以故事的形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使青少年阅读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和心灵启迪。
  • 帝心计:皇后不受宠

    帝心计:皇后不受宠

    想我前前世,一定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前世才会成为皇后,今世成为军火商。我,CoCo·J·Stephen,16岁时成为军火商,短短六年内让世界排名第五十的军火公司潘多拉进入前三,业界里都称我为军火女王。一场猎龙计划却将自己牵连进去,失去了我最重要的律,换来了一柱神秘的美人香。袅袅香烟燃起,跨越千年。千年的阴差阳错,我成了突厥木杆可汗的五公主,阿史那相思。北周帝求亲八年,方才入周,成了宇文邕的皇后,阿史那皇后。我早就说过,我与宇文邕注定是对怨偶。洞房花烛夜当晚,许是他长得太像我叔叔苏祢。一时口无遮拦唤他叔叔,突又觉得不对劲,唤他皇叔,从此关系一度交恶…
  • 洞玄青莲录

    洞玄青莲录

    传说上古之时,于虚空之中曾诞出诸多洞天秘境。其间灵气充溢,天材地宝蕴生其中,灵气滋渗于世间,更可灵秀一方水土,滋养一乡生灵。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再无洞天秘境新生。原来所现洞天也逐渐成为修士们所独占的修行之地。封禁之后再无丝毫灵气向外溢出,不复当初盛状,继而竟在人间成为传说。庄户少年徐晋元,机缘巧合下踏上修行路。只是于纷争修行途中,渐渐生出疑惑:莫非修仙便是为贼?夺天之灵气,采地之精华,以无尽灵秀方成就一人。然而天生万物以养人,人却以何来报天?因为这一颗凡世赤诚之心,徐晋元选择走上了另一条艰难仙途,为此他上下求索,激昂前行……正是:凡心参尽洞玄路,仙识可至青莲境!
  • 我的初中生活

    我的初中生活

    景与情相融,意象与韵律相融,字字展现中学生懵懂的心灵世界,在天真质朴凝结的情感中品味青春的萌动和对时光匆匆的无奈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