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800000050

第50章 :天下一统——康熙时期的收台战 (5)

清朝康熙十二年十月,大干一场的机会来了:是年,清政府为了剪除三藩威胁,下诏撤藩,熟料事与愿违,反导致“三藩”悍然举兵,是为“三藩之乱”。十月,“三藩”中实力最强的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在昆明扯起反旗,接着就是“连锁反应”,尚之信在广东响应,耿静忠在福建响应,甘肃王辅臣在仁羌响应,孙延龄在广西响应,承平没几年的大清帝国上下,再一次炮火连天。从大西南到华南华东,到处是“反”声一片。而这场叛乱的名号却也简单,吴三桂自称“天下招讨大元帅”,号称要“扶明驱掳”,并伪称拥立了明朝“朱二太子”。短短数月间,各路叛军连战连捷,清王朝丢城失地,整个南中国几乎沦陷,统治摇摇欲坠。

大乱之下,郑经也开始动作,在“三藩”之中,他的亲密战友耿静忠是造反最晚的,因他家中的老太妃坚决反对,因此在吴三桂起兵后,耿静忠虽然也立刻派员赴台湾与郑经密谋,但他正式举兵,已是康熙十三年春的时候,而在这之前,郑经的精锐舰队,就已经集结在澎湖地区,准备随时登陆作战。而且他确实有“三藩”所没有的政治条件:此时如吴三桂,耿静忠这些造反势力,虽然气焰嚣张,但都是有当年卖身投靠清政府的“前科”的,外加他们常年追杀南明抗清力量的恶行,早就背上了“乱臣贼子”的名号,这注定了他们不会得到前明遗民的太多信任支持,而郑经则不同,他孤悬台湾,常年坚持抗清,外加驱逐荷兰,保卫海疆,在诸多明朝遗民心中,显然是精忠报国的榜样,所以他的力量虽不是最强,但其名分,却是唯一配得上称“王师”的。

顺治十四年春,总算熬死了自家老太妃的耿静忠,悍然在福建起兵造反,活捉福建总督范承谟,杀福州知府王之一,坐镇福州对抗清廷。而之前郑经就已许诺耿静忠,愿集结所有兵马入福建作战。是年三月,郑经命陈永华辅佐长子郑克刚留守台湾,自己亲率“王师”,大举进攻厦门。开局异常顺利,此时福建已然大乱,郑经大军所过之处,无不望风而降。当地依然心怀明朝的各路志士,更宁可投奔“忠臣”郑经,也不肯归顺耿静忠,因此短短几十天“士民归之如流水”。他的作战计划,行前依然是陈永华制定的,即登陆后直插福建内陆,夺取闽北地区,特别是要夺取连接福建对外要道的“三关”,以阻遏清朝援军。但登陆了的郑经,眼看福建大乱迭起,却立刻变了卦,占领福建后,除了在当地招抚流民,宣传“王师”声威外,基本上啥事不干。他其实还是打的小算盘:都是反清,凭什么非得我来打,要打你耿静忠去打。你打完了我再来。

郑经看热闹,耿静忠很生气,为了敲打郑经,耿静忠干脆断绝了和郑经之间的贸易往来,甚至违背盟约,拒绝给郑经提供补给。这下可把郑经敲打怒了,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郑家水师随即出动,以摧枯拉朽之势连夺海澄,漳州,泉州,登州等重镇,一时间“坐拥三府,兵强马壮”,俨然这场大乱中的一派强势。值得一提的是,在夺取海澄后,郑经依然念念不忘郑成功临死前要掘黄梧家祖坟的誓言,将黄梧开棺鞭尸,黄家上下被抢掠一空。固然很解气,但也全无了“王师”做派。郑经的声威,也令耿静忠大为震撼,他慌忙和郑经遣使修好,双方再立盟约,但这对“亲密战友”之间的裂痕,却也隐隐浮现。

郑经的“开门红”,看似很威风,但其实却犯了大错,明郑军团之前也曾多次夺取泉州,海澄这些沿海城市,但这些要地大多毗邻大海,难以立足。要想真正巩固地盘,是必须深入内陆,夺取根据地的。如果依陈永华先前的战略,趁福建当地大乱,清军群龙无首的机会,一举横扫闽北地区,阻遏清军南下,即使不能获得全胜,也至少能坚持的长一点。说到底,郑经其实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将军,在统兵打仗的眼光谋略上,更远逊其父。而且此次出兵,明郑军团一反当年郑成功时代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王师”形象,反而四处烧杀劫掠,顺便掳掠大量人口至台湾,活脱脱的一副“海匪”做派,结果摧枯拉朽的外表下,却是民心尽丧。“复明”的大业,从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

但威风八面的郑经,却是看不到这些的,外加此时他身边的部将也有问题,郑经此次出征,几乎带来了明郑政权所有的精兵猛将,包括刘国轩,陈胜武等名将都在这支军队里,但他最信任的人,却是侍卫冯锡范。对比足智多谋的陈永华,冯锡范是个既能打又能拍的人,他和陈永华一样,属于郑经多年的贴身亲信,郑经当年渡海破郑袭时,正是由他率兵破敌,立下拥立大功。而且这个人也很能拍马屁,所以深得郑经信任。但是在这场战争里,他的白痴眼光,却几乎葬送了郑经的大好局面。此时据有漳州,泉州,厦门,潮州的郑经,已是各路势力拉拢的对象,和耿静忠更约定“有事相援,不得侵扰。

”之后的几年里,双方共同进退,在东南沿海同清军僵持,但到了康熙十五年,耿静忠的部将马英林暗通郑经,表示愿把原属耿静忠的丁州城进献郑经,本来郑经也很顾忌与耿静忠的“盟友”关系,意图拒绝。但冯锡范却认定机会难得,磨破嘴皮子的忽悠,最终忽悠着郑经笑纳了丁州。贪了这点小便宜,后果很严重,暴怒的耿静忠提兵攻打郑经,双方在漳州,泉州地区大打出手,反而让对面的清军看了笑话。趁着俩家盟友死掐的机会,清朝康亲王杰书率领大军,一路摧枯拉朽进入福建,腹背受敌的耿静忠内外交困,竟主动向清朝投降,原本大好的抗清形势一下子土崩瓦解。而唇亡齿寒的报应,也马上降临到郑经头上,是年九月,清军发动了对郑经的猛攻,因恼火郑经“不仁义”,原属耿静忠的各路兵马更纷纷请战,甘给清军当急先锋。两面夹击下,郑经的“王师”迅速崩溃,辛苦打下来的漳州,泉州,兴化各地相继沦陷,损兵折将的郑经只得退守厦门。贪一个小小丁州的便宜,却葬送了整个抗清的大局。

但多年征战锤炼出来的明郑军队,着实保持了强悍的作风,虽遭受重创,但很快就缓过劲来。康熙十七年二月,在厦门养精蓄锐的郑经再次发难,连克漳州,同安,兵围泉州,一时间“东南大震”。但这次进兵,本身就条件不成熟,耿静忠已然败亡,广东的尚之信也尽数投降,整个东南地区,就只剩下郑经一路军队孤军奋战,横挑强敌固然勇敢,却着实不明智。果然从是年九月起,清军集结大军反击,寡不敌众的郑经再次败退,辛苦打下来的漳州,同安地区相继丢失。康熙十九年一月,清朝福建总督万正色集结各路大军合击厦门,郑军林陛,刘国轩各部相继战败,不得不忍痛放弃厦门。月底,郑经率残军撤回台湾岛。

郑经这场起先轰轰烈烈的西征,以摧枯拉朽开始,却以损兵折将结束,究其原因,一则明郑水师虽然强悍,但陆战能力有限,活动区域仅限于沿海,自然无法立足。二则郑经本人在大战略上屡犯错误,先没有抓住机会深入内陆,又和耿静忠发生内讧,最后成了光杆司令,战败也就难免。但最重要的一点,却是民心。这是一场把郑经形象彻底“败坏”了的战役,当年那支纪律严明,与民秋毫无犯的“国姓爷”王者之师,此时却只剩奸淫掳掠,烧杀害民,全无半点政治眼光。而就在这场战役的整个进行过程里,清政府也始终没有放弃招抚明郑政权的努力。康熙登基后至收复台湾战役开战之前,就“招抚”问题,双方一共进行了十次谈判,其中发生在郑经盘踞福建期间的就有六次,当时受命平定福建的康亲王杰书,多次亲自致信郑经,商谈招抚问题,一直到了康熙十九年一月,郑经盘踞的厦门已经遭清军压境时,康亲王杰书依然不放弃努力,甚至做出让步,允许郑经在台湾“封王”。但郑经得寸进尺,竟然又狮子大开口,要求清朝提供饷银六万,直把清朝上下气的跳脚。

郑经的这些做法,在后世颇遭指摘,尤其是在多次“议和”中,郑经始终坚持的底线,是拒绝剃发。台湾的归属,也只能“仿朝鲜例”,也就是要求清政府承认其独立的地位,并且要求和朝鲜“平级”。此举也是他身后遭到非议颇多的。但如果仔细看看郑经一辈子的所作所为,他从年轻时候起,和所有对手之间的“议和”,全都是缓兵之计,没有一次是真的。所谓“仿朝鲜例”等狮子大开口的要求,其实也是看准了清王朝不会答应,靠谈判来拖延,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而已。至于他的真实想法,或许他写于永宁王宫里的诗作,反而可以表明心迹:故国山河尽变色,旧京宫阙化成秋,复仇雪耻知何日,不斩楼兰誓不休。这个在军事才能上远逊于其父的王爷,却与父亲有着同样奋斗到底的理想:抗清复明。

但理想在坚持,现实却很残酷,郑经兵败福建后,一度轰轰烈烈的三藩之乱也很快落下了帷幕:吴三桂,耿静忠,尚之信这些人或降或亡。清王朝的统治继续巩固,所谓抗清复明,也就更成了浮华泡影。何况就个人能力论,郑经虽然在建设台湾上建树颇多,但论起雄才大略,却比起海峡对面的康熙帝相差太远。在他兵败回台后,其母董酉姑就曾指责他“无略果断”“不能任人”。对此郑经也默然,从此之后的郑经也全变了,成日沉迷于享乐中,花天酒地荒废政事,抗清复明的理想,也许只能梦里随便说说了。而明郑政权,在经历了十几年高速发展之后,此时也终于走入了下坡路。收复台湾,华夏一统的日子,也日益的临近了。

而对于清军后来的收复台湾政策来说,此战的影响有两点,一是彻底和明郑撕破了脸,台湾的归属,也终要靠战争解决了。二是强大的明郑水师,依然给了清军极大震撼,在整个福建的海上战役中,明郑水师驰骋海面,锐不可当,即使是最后大势已去的厦门之战,明郑水师仍然能够冲破清军水师的重围,在敌人优势舰队的围攻下扬长而去,其强大的战斗力,也令清朝上下极为警醒:要完成收复台湾的大业,必须要启用一个同样强大的人。

而在当时,这个人选也只有一人:施琅。

同类推荐
  • 朕的后宫传

    朕的后宫传

    2022年的风云人物,周竞天。少年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一心想要开发时空旅游项目。投入巨资偷偷研发时空门,不曾想到却阴差阳错的把自己坑了。悲催的周董竟然被,自己花大钱研究的东西给送跑了。
  • 明末畅想

    明末畅想

    明末清初,诸般角色粉墨登场,时代存在着许多可能性,如果按照历史,清朝上台,如果稍有差错,大顺上台,譬如张献忠等人,也可以触摸那花花江山、天子之位。当然,也可能是......
  • 大痞臣

    大痞臣

    据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每一天,就有将近一百个传说故事消失,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忙,所以没有多余的时间,跟小孩子讲故事;也有人说,是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相信传说,更加不相信传说中的英雄。
  • 遗失古城

    遗失古城

    沙漠之下不知隐藏了多少的文明,无情的黄沙吞噬了多少的西域古国,楼兰辉煌的绝唱
  • 财倾大明

    财倾大明

    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大明有钱,那流寇和满清鞑虏都不是问题。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金融大学生获得了一个玉佩,让他可以来回穿越自己前世和今生,并且可以携带双手触碰到的东西一起穿越,这样让他感觉到自己发财了。所谓独发财不如众发财,他依靠两袖金风行走天下,所到之处上至贵族官僚地主豪商,下到普通庶民百姓,都在他的银弹战术之下弄得跪地投降,纷纷主动结成利益集团。“我要让流寇、建奴、西方洋人,都统统在我的金山银海里面摔死淹死,让大明帝国的皇帝,在我的银弹之前跪下唱征服!”本文关键字:种田、赚钱、练兵、打仗、泡妞、开疆拓土、海外殖民
热门推荐
  • 血月巫尸

    血月巫尸

    花都夜市,千姿百态!一个名叫‘仇人’的家伙,从其老妈的一个遗物之中,发现了一张龙虎山的地图,从此开启了一段惊世骇俗的征程:与僵尸为伍,和道士结盟;跟狼人斗技,同巫师结仇;生死险境,还不忘和吸血鬼谈一场荡气回肠的恋爱;拯救苍生,一路抽丝剥茧揭开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得归咎于二十六年前的一次阴山盗墓……迷踪探险,激情上演!
  • 我当特种兵的岁月

    我当特种兵的岁月

    雷啸天出身贫寒,年幼失去母亲,考上大学后父亲又中风倒下,他退学回乡照顾父亲,这期间因为见义勇为受到表彰,被镇政府聘请为保卫干事,不过是临时工。父亲去世后,镇政府鼓励他参军,以便退伍回来可以安排工作。那一年在云岭征兵的是海军某部,他报名参军后,来到位于北方的海军某新兵训练团……开始了他成为优秀特种兵之路。
  • TFBOYS我与你星空下的约定

    TFBOYS我与你星空下的约定

    花开半夏,三对幸福的恋人在星空下各自许下诺言:一生一世一双人,永不分离。却没想到爱情之路如此坎坷。一场场阴谋陷害让她和王俊凯的恋情破灭,身份大变……三年后,沐思瑶再度归来,她早已不是当初的她,她能否重新夺回属于她的爱情?未完待续......
  • 冷酷邪少温柔爱

    冷酷邪少温柔爱

    白天他是杀伐无情的北美财经巨子,晚上化身温柔的色魔……“宝贝,听话,放松,让我好好爱你……”一次意外的算计,本想拿到捉奸在床的证据,却不想反被强逼上墙角,变成惊天绯闻的女主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沙漠驼影:一个女人的千里澳洲行

    沙漠驼影:一个女人的千里澳洲行

    一次渴望已久的追逐荒野大漠的梦想,一个女人淋漓尽致剖析自我的心灵之旅,演艺一段动人心魄的传奇旅程,记录一曲跌宕起伏的沙漠恋歌。本书是作者自我发现和自我证明过程的记录。
  • 亡夫,请自重

    亡夫,请自重

    最近不知怎么回事,半夜醒来嘴里总有怪怪的味道,直到有天去闺蜜家住,发现了……
  • 大国诸侯

    大国诸侯

    客观地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段历史,再也不会像先秦那样充满智慧的火花,一个可以追忆但却不可以超越的时代,那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但却绕不开的时代。
  • 明伦汇编人事典利害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利害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三国

    末世三国

    东汉末年,群国纷争,乱世中神魔出世,枭雄中的神魔血统蠢蠢欲动,在末世的战乱中,谁能依靠强大的法器与优良的血统在大战中脱引而出,谁,又会是在烟火纷飞的战场上,最后的幸存者。
  • 宠婚来袭:淘气娇妻拐回家

    宠婚来袭:淘气娇妻拐回家

    从国外归来的颜生一回来就看到自己的青梅竹马正在和自己的继妹滚床单,在爱情里摔了个大跟头的颜生,却被继母置于死地。在颜生最灰暗的时候,她遇到了把她拽出黑暗的人,陆寒琛,陆寒琛用爱使颜生相信自己还有爱的能力,两人一起经过生死,就在颜生对陆寒琛动心的时候,陆寒琛已经死去的未婚妻却从国外回来,看着昔日恋人重逢,颜生又被抛进了黑暗的世界。心已死的颜生远走他国。五年后,因为工作关系再回来s国的颜生,带着美丽,自信,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包子,夺股份,拿公司,抢老公,颜生忙的不亦乐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