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800000037

第37章 :挥师东进——明末清初的收台战争 (5)

2,国破台湾在——郑成功的收台抉择

按照许多资料的说法,郑成功在烈屿誓师后,清政府大惊失色,沿海震动,个别牛人还大发感慨,说什么对大清勾成威胁的,就是此人云云。事实上,在当时东南各路抗清力量里,郑成功是最不受重视的一个,他的“誓师”阵仗很大,口号也很骇人——杀父报国。但他此时的力量,却很“雷人”,只有陈辉,张进,陈霸,洪旭等几个部将,和九十多个残兵,连地盘都是借的他叔叔郑鸿逵的。在当时的清政府眼里,这个叫郑成功的毛孩子,不过是个小毛贼而已。

所以当时清政府的战略重点,还在于南下广州,消灭继隆武帝后建立的南明永历政权,甚至作为继承“皇统”的永历王朝,一开始也没怎么瞧得起郑成功。就连郑芝龙原本的那些部下们,也大多不待见他,特别是盘踞厦门的郑彩,宁可去扶持盘踞舟山的明朝鲁王朱以海,也不和郑成功合作。郑成功扯了旗,第一步就是要招兵买马,但开头就碰了跟斗,他先去晋江永宁一带招兵,却遭当地清军伏击,结果连累当地民众死亡两千多人。还好此时清政府的重点不在他,而是在广东并立的两个南明政权:绍武政权和永历政权,清军以佟养甲,李成栋统军,趁两个政权内讧之机,于1646年十二月将绍武政权消灭,永历政权也被打到了湖南地区。这场战争给郑成功带来了两个影响:一是清军大举进攻广东,福建兵力空虚,给了郑成功扩张的机会,二是在平灭南明绍武政权的战争中,郑芝龙昔日的一个部将跟随参加,却因不满清军对他的不信任,毅然火线倒戈,率部投奔了郑成功,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施琅。

这样的大好机会,郑成功当然不会错过,到了1647年初,他终于收获了“第一桶金”,成功的在南澳岛招募到了300勇士。这成为他建军的资本。

虽然有了资本,但是郑成功也很明白自己的斤两,在誓师起兵的早期,他一度也非常“老实”,只是偶尔趁着清政府不注意,率军打打游击而已,基本都是打完了就跑。他的地盘,除了借叔叔郑鸿逵的金门外,就是老家安平,对于打游击来说,这些地盘都是很不保险的,所以他很聪明的将大本营放在了鼓浪屿,在当地设立兵营,招募军队。这样一来,福建东南沿海,其实形成了一片由郑家残部组成的犄角:盘踞厦门的郑彩,盘踞金门的郑鸿逵,外加鼓浪屿的郑成功,当然,他其实还是最弱的一支。除了埋头练兵,招募兵马外,他做的另一个事,就是在鼓浪屿打造战船,训练水师。那支曾经啸傲东海的郑家舰队,在他的手中厚积薄发,渐成规模。

但是从当时的局面看,郑成功想发展起来,却依然是非常难的,他的人口最少,地盘最小,仅这两条,就很难解决。但郑成功却用了另一个办法:继承父亲郑芝龙留下的海外贸易网。

郑芝龙投降的时候,基本上啥都交出去了,但有一样东西交不了,就是他历经数十年打造的东亚贸易网络,他的势力遍布东亚各国,而今他挂了,这些力量也就成了断线的风筝。这个时候郑成功出现了,他以“长子继业”的身份,将这些力量重新整合起来,尤其是对于日本,因他的特殊身世,更容易和日本平户当局搭上关系,很快的,他就和日本重新建立了贸易往来,以《被遗忘的台湾》里所记,他也遣使去台湾,主动和荷兰人发展贸易往来。小小的鼓浪屿,和日本以及东南亚之间,重新搭起了贸易航线。商路打开了,财源自然滚滚来,有了钱,招兵买马之类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甚至还有许多散落在海外的郑芝龙旧部,自愿归国参加抗清,诚如《海上见闻录定本》里所说“平国公旧部咸归附之”。

所以仅仅是烈屿誓师不到半年,郑成功就拥有了兵员数万,战舰五百多艘。事实证明在带兵方面,他虽无太多经验,却如其父一样无师自通,比如在海战上,他继承其父思路,独创了“五梅阵法”,即按照战舰的作战特点,将水师排兵布阵,发挥最大效用。在管理上,他以“仁义礼智信”来划分麾下军队,大有其父当年“十八芝”的风采,比起郑芝龙时代“十八芝”的英杰荟萃,他此时麾下的人物也不差,蓝登,施琅等人都为一时名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已经“焚儒服”,但对于前来投奔的儒生,郑成功皆格外尊重,礼遇有加,比如在南京曾教过他写诗的许孚远,来投奔他时,郑成功以弟子礼迎接,当年东林复社的许多杰出人物,如原浙江巡抚卢月腾,进士叶翼云等人也前往投奔,这些人后来多数跟随郑成功前往台湾,明末清初台湾文教大兴,儒家文化广传,实从此肇始。

有兵有将之后,年轻的郑成功信心大增,也想出去打一把大仗了,此时福建兵力空虚,清军主力集中在两广地区,也正是扩展力量反击的大好机会。按照郑成功的想法,此时正好可以一鼓作气,甚至彻底驱逐清军出福建,而现实却也给了他回答:当头一棒。

从1647年六月开始,郑成功频频出击,大举攻击驻福建清军,他先是和盘踞厦门的郑彩合作,联兵攻打清朝福建沿海重镇海澄,清军据城死守,攻击受挫下,反而遭清军援兵背后袭击,部队伤亡惨重。关于这次战败,一直倾力支持郑成功的叔父郑鸿逵早有预判,在战前就曾致信郑成功劝阻,认为海澄此地易守难攻,外加郑彩效力的是盘踞舟山的南明鲁王政权,同依然奉隆武帝为正朔的郑成功(郑成功自封为隆武政权的“招讨大将军”)是死对头。貌合神离下,联合作战自然矛盾重重,这两条都被郑鸿逵不幸言中,海澄之战初期,郑成功本来占据先机,但郑彩的部队打仗敷衍,清军来袭时又率先逃跑,直把郑成功给“晒”在那里。

此战郑成功不但伤亡惨重,部将洪政更中弹身亡。

在吸取了联合作战的教训后,郑成功听从郑鸿逵的提议,决定和叔父联合攻打泉州,这一次双方指挥统一,开局也异常顺利:郑军于八月二十二日列阵桃花山,先击退了清朝守将赵国祚的反扑,继而击毙清将解应龙,全歼了泉州城外屏障溜石寨的一千五百名清军,这是郑成功自起兵以来的第一场大捷,形势一片大好下,连泉州城的一些士绅也大为振奋,主动给郑成功做内应,眼看着泉州唾手可得,但郑成功却开始碰钉子了,先是猛攻泉州二十天,却毫无进展,接着清将王进增援泉州,沿途大放风声,说是此行要围魏救赵,袭击郑成功的老窝安平,消息一出,郑军上下人心哗然,毫无斗志,无奈之下,郑成功只得忍痛撤围。按照当地地方志记载,此时清军的局面其实凶险万状,泉州城里用于守城的火药,也只能支持两日。可谓功败垂成。

1647年接连两场攻坚战的失败,在令郑成功扼腕叹息的同时,却反而大大提升了他的声威,沿海怀念明朝的遗民们,开始知道抗清力量中还有这么号人物,反而许多名士慕名投奔,而以“正统”自居的南明永历王朝,也不敢小视这股力量。公元1648年,永历帝朱由榔正式遣使,册封郑成功为威远侯,在做了几年隆武帝的“招讨大将军”后,郑成功也终于奉永历帝为正朔,他此后的年号,也一直沿用“永历”纪年。这支孤军奋战的抗清力量,从此开始得到了南明政府的承认。

但饶是提高了声望,郑成功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他辛苦拉起来的兵马,其实是没打多少胜仗的,相反是屡战屡败,人有了,钱有了,为什么胜利就没有呢?接受永历册封前的郑成功,还曾发动过同安之战,这次的结果有些进步,他一度攻占了同安,却还是在清朝的反扑下不支败退。这场战斗他的伤亡更惨重,得力部将邱晋,林壮猷,金做裕阵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问题其实很简单:战斗力。

纵观郑成功早期的几次败仗,共同的“剧本”是:战略选择上基本没问题,都是挑敌人防守最薄弱的环节下手。开局也很顺利,不是打下人家的战略要地,就是歼灭敌人的勇将主力,但只要战斗进入攻坚相持,问题就来了,不是攻击受挫,就是部队经常在敌人的心理战下出现哗变,甚至崩溃逃命。人多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带兵打仗,人越多,有时候“计划外因素”也就多。这么下去,所谓匡扶社稷,永远没戏。

所以从1647年开始,郑成功做的另一个重要的事,就是练兵,先是广泛招募人才,这个前面说过,他的麾下云集了一批文武英才,而且他还专门挑选一批精于兵事的文人,组成自己的文官幕僚。而且比起当年郑芝龙“任人唯亲”来,郑成功铁面无私,不拘一格用人。尤其是他沿用了明朝时期的“监军”制度,以文官监军,防止诸将拥兵自重,所以虽然后来几经风雨,也出现过诸如施琅等人反叛的事,但他的军队,仍然能紧紧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未出现分裂局面。用严格的纪律和统一的管理制度,打造一支铁血强军,终其一生,他一直在努力。

当然相比于上面几条,最重要的还是练兵,连后来郑家军团的老对手,曾担任过清朝闽浙总督的姚启圣都曾承认,郑成功的军队,作战极具纪律性,号令森严,更兼武器先进,极难对付。而这些恰是从这时期的郑成功开始的,郑家的水陆军队作战条例,是郑成功亲自制定的,且训练极其严格,史载“朝夕操练部伍阵法”。作战思路也极其先进,海战自不必说,陆战方面,尽管福建缺少战马,难以建立一支在陆地上堪于满洲八旗争锋的骑兵,但郑成功独辟蹊径,你有骑兵我有火器,他设在鼓浪屿的军营,建立了最完备的火器生产线,招募各国工匠为他生产,而且他不但生产,还大搞自主研发。在他的陆军中,已经出现了当时最先进的“火轮枪”和“开花大炮”,火力不但远胜于清军,即使比荷兰人也不落下风。战术方面,郑成功也格外先进,他特意训练了一支重甲步兵,名为“铁人兵”,部队身披重铠,且借鉴戚继光“鸳鸯阵”等阵法,按照不同的武器划分作战职责,作战时配合默契,共同进退,而这一切,在不远的将来,都会成为他敌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其实就是在郑成功遭受惨败的同安战役中,却已可以看出他苦心练兵的成果来,之前的海澄战役和泉州战役,郑成功最多只能坚持二十天,就在敌人的围困下忍痛撤军,而在同安战役中,他与清军各路增援部队血战六个月,逼得清朝闽浙总督陈锦不得不亲自统兵救援,如果不是郑成功的主力部队在海上遭遇风浪,延迟增援,最终的胜负仍然未可知。

从1646年起兵到1648年接受南明永历政权的册封,短短两年时间里,以小小鼓浪屿为基地的郑成功,与清军大小数战,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实力越挫越勇,战事越败越强,其兵力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着,至1648年尾,已然是东南一方枭雄。

然而到了公元1649年,事业蒸蒸日上的郑成功,却横遭了一个“计划外”的考验:粮食。

纵观郑成功之前的所作所为,基本就是依托海岛,避实击虚,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物资供应,除了自力更生外,基本仰仗海外贸易。他的声威越打越强,招的兵马越来越多,但地盘却一直只有这么大,终于,粮食不够吃了。

同类推荐
  • 荒唐皇帝

    荒唐皇帝

    谁是在位仅仅27天就被群臣拉下马的君王?是荒唐皇帝刘贺!谁是在位仅二十七天,就干了1127件坏事的草包?是荒唐皇帝刘贺!谁是赐封了200多名亲信,最后却被处理到只剩3个家丁的孬种?还是荒唐皇帝刘贺!这样一个拥有日效率做下40多件荒唐事,能作能闹的妖人,再与现代人附身结合之后,究竟能够拥有什么样的作为?重生之后的他,是继续延续这个贻笑千古的“荒唐”之名,还是.....?所有的故事,都在《荒唐皇帝》当中寻找!
  • 汉末江南风

    汉末江南风

    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战死,后世人言:世上再无真正贵族。“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余音未绝,大汉帝国已风雨飘摇。群雄割据,战乱不断。大汉皇族嫡系、庶出子弟皆一一败下阵来,刘姓退出历史舞台逐成必然……此时,现代人刘基带着前世的阅历降临在汉室皇族远亲刘繇家中……我是贵族,我带点小资;我是皇族,我带点责任;我为家族,必须争霸……是真皇族?是假贵族?待到江南风起时,风流花中笑。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文艺青年穿越北宋庆历年间,建银庄,开矿山,励精图治;抗西贼,惩辽蛮,波澜壮阔。看强宋如何从他手中崛起。这里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这里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晏殊,这里有敢对着仁宗皇帝喷口水的包黑子,这里有头角峥嵘的王安石。
  • 极品奸商

    极品奸商

    一次莫名其妙的穿越,让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凭借着自己前世的本领,在另一个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浓重的笔墨。商场、战场、官场、情场,都是他纵横的舞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风姿冠绝的花魁、学富五车的才女、武功高绝的女侠、不落凡尘的仙子,或是纵横沙场的女将,谁会落入他的爱情陷阱?他无耻、他下流、他手段卑鄙让人瞠目结舌。可为何,这样的一个小人,却用他的肩膀,抗起了华夏的脊梁?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一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一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热门推荐
  • 囧神传

    囧神传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泡的发绿的殇无痕被好心人从海中捞起,半吊子法师哈里波波用几道雷电将其激了个半死不活,他虽口吐白沫,却还是睁开了眼,瞬间知道自己穿越到了异界……
  • 灵界修行实录

    灵界修行实录

    随手写写自己的回忆,感谢人生给我丰富的内涵
  • 人在重帘浅梦中

    人在重帘浅梦中

    重生后她成了盛荣王朝北齐国的一名丫鬟,丫鬟只是一个表面身份,而她则是十大世家上官家族的下人继承人,如今又为何会到皇宫成为一名丫鬟,她又会在盛荣王朝有哪些爱恨情仇【新手不喜勿喷,这是脑补了很久的文只是想写下来让大家看看
  • 萌宠之我家有个祭祀大人

    萌宠之我家有个祭祀大人

    她本游离世间外,却因不慎摸到他身下“大柱子”,意外解了他的千年封印。她说她是有夫之妇,他则说他是有妇之夫。她体质特殊一路被鬼上身,他是神秘的上古祭司打鬼捉妖不在话下。呜呜呜呜她发现自己看上这只“有妇之夫”了怎么办?还是……先推倒了再说??其实,这就是一条“有夫之妇”同“有妇之夫”缠绵而漫长的……推倒与反推倒之路。一句话概况文案——史上最暧昧人鬼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入仙班

    入仙班

    上辈子混得太好,这辈子是要还的
  • 首长秘书

    首长秘书

    《首长秘书》是作家于卓继《红色关系》、《挂职干部》后又一部长篇力作。小说围绕一位年轻的副部长的贴身秘书以其独到的悟性与灵性,在官场上躲险避难,从容走完了一段微妙的秘书生涯,成功置换身份后,带着到手的权力与无形的压力从北京走出来,步人一家大部委直属的局级单位任常务副局长。小说通过官场人物的喜怒哀乐、人性裂变、情爱婚恋、命运沉浮、欲望颠覆、权力诱惑、财色贿赂等打开了一扇扇神秘的机关生态之门,从不同视角窥探官场人物在利益与责任、游戏与信任、索取与给予、拆台与补戏、意外与制造等问题上引发的内心碰撞、权力失衡。
  • 心跳加速——砰砰砰!你是我的!

    心跳加速——砰砰砰!你是我的!

    她,只想潇潇洒洒闯荡江湖,读月盈中学,在月盈,每隔几个星期回去一次,她是校花,一次被粉丝追着签名,不料撞上校草,他邪魅一笑,开始了追妻生活。片段一:“校花大人,给我签个名”“校花大人,和我合照吧!”我们的校花正在被一群粉丝追着,所谓转角遇到爱可谓真的,我们的校草大人在转角撞到了校花,“对不起,我赶时间”他望着她离开的背影,邪魅一笑喃喃自语:“撞到我可不止是一声对不起”片段二:“你有完没完啊???”“没完”“你要怎么样才会放过我”“当我女朋友”“这叫放过?”“不然呢?”“。。。”片段三:“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了,放手吧!”“不!”……
  • 最强祭妃,陛下中毒不浅

    最强祭妃,陛下中毒不浅

    那一日,莉言跪在师傅前,三磕头,成为祭司,从此离开了那个住了七年的家。那一日,翁墨规身为六皇子,嚣张跋扈,年少轻狂,被软禁在长安王府,深陷牢笼。然后,两人被迫待在一起,从此鸡飞蛋打,他喊她呆木头,她喊他笨乌龟,上至吵架拌嘴,下至刀剑相向,打得过彼此,闹翻了旁人。直到某天,丞相意图造反,赫王想刺杀皇帝,边境大乱,翁墨规带兄弟二话不说跑去打战,留下莉言守家,结果奴仆不听话,旁人来唾弃,名门娇女上门叫嚣。后来,皇帝病重,满城风雨,翁墨规再度出兵征战,只为他心爱之人一句气话而准备去打下邻国作聘礼。那天莉言站在原地,笑得没心没肺,什么也没说……
  • 连城往事

    连城往事

    连成风在江湖上如何掀起腥风血雨,玄灵子如何看透红尘?
  • 最强武皇

    最强武皇

    小混混白羽巧遇神棍老和尚,偶然习得神界流传的上古奇功,专修灵魂的《大愿心经》,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白羽穿越到了以修炼为主流的神州大陆,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废物少爷,然而在白羽得知了神州大陆上还存在着一种叫做“战魂”的另类灵魂之后,身怀专修灵魂的绝世奇功的白羽,开始了一段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