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3500000017

第17章 隐喻的行为艺术

六祖慧能说,不念善不念恶,这时候,就是你的自性真心。

佛祖于《金刚经》里说忍辱波罗蜜道:“如我昔为歌利王截割身体,我于而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歌利王截割佛祖的故事,出于《佛本生经》。依宗教见解,或有人以为佛祖神通广大,被人截割而没有感觉,一点也不愤恨。而且节节支解后,又以神通,复原为一体。

禅宗以为,这只是佛学隐喻。所谓节节支解,是将心中十八界所有污染烦恼一一除尽,达到无相般若,所有分别心合而为一个无住不染的清净心。所谓忍辱,即持戒修行,持有如如不动的定力。读明白了,才知这是个寓言。

佛经中隐喻很多,读《华严经》、《法华经》,有大量的小故事,明白佛学隐喻,就可从中理解许多佛法禅理。

我以为,依禅宗所说,方是佛祖所说经义。若依佛经文字所说,一不小心,便是迷信。宗教哲学和宗教迷信仅一步之差,犹如真理和谬论仅一步之差一样。

在文学创作中,常见以人物所为隐喻某种观念时,因为作者功力不到,便反复强调个中含义,终于弄成败笔。其实真不必如此。理解的自然理解,就是有不同理解也没什么。就如对上一段经文的不同理解一样,见仁见智,都可以成立。

曾读到过一个小故事,一读就明白了。

一位禅师在村旁溪流边跏趺入定。离他不远处,一只老鹰在追捕一只兔子。老鹰俯冲直下,扑向拼命逃窜的兔子,眼看利爪就要抓住兔子了。兔子直奔禅师处,情急之下,一头扎进禅师的袈裟下躲了起来。

老鹰在禅师头上盘旋几圈后,确认兔子就在他衣下,便落到禅师头上,等待兔子出来。等的不耐烦了,时不时的扑搧着翅膀,脚爪划动着,禅师头上出现了血痕,血汨汨流淌着。

禅师纹丝不动。

过了很长时间,兔子就是不出来,老鹰失去了耐心,长唳一声,展翅高飞,转眼便消失了。

兔子感觉到安全了,从袈裟下出来,快速跑进树林。

禅师起身,徐徐而行,回寺庙去了。

不用作者作任何解说性的叙述,我也读懂了。法界平等,无分别心。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兔子不知道,自己是在并不存在中,得以逃过一劫。老鹰也在并不存在中,失去了一餐美味。但是,倘若禅师定力不足,兔子的命运就难说了。

无分别心,就是只有清净不染的自性真心,没有另外一个以自己的标准念善念恶的妄心。有人会问,若是一个歹徒当着禅师的面抢劫,禅师也如此吗?此一时,彼一时。善恶不思,历历分明。到那时,自有那时的说法与行为。善恶不思,本体清净的是心。起心动念,能生万法的也是心。清净心不起邪念,邪恶心不起正念。

六祖下三世法孙南泉普愿对一个弟子说:“夜来好风。”

那弟子说:“夜来好风。”

南泉又说:“吹折门前一株松。”

弟子也说:“吹折门前一株松。”

南泉又对另一个弟子说:“夜来好风。”

这弟子问:“什么风?”

南泉又说:“吹折门前一株松。”

这弟子又问:“什么松?”

南泉对弟子们说:“刚才两个人,一得一失。”就是一对一错。对的是不妄加区别,错的是有分别心。

一个秀才和一个僧人在等着过渡。渡船过来了,船头靠上河滩时,碾死了不少小鱼小虾。秀才说真是造孽啊!并问和尚,这是谁的罪过?和尚答,你的罪过!

为什么说是秀才的罪过?缘起缘灭,本无功过。秀才心生罪过的念头,所以是秀才的罪过。也是隐喻。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吹折门前一株松和秀才罪过,说的都是无相,不住于相。只是说禅,别扯开去。禅心如云,任用自如,那是另一回事。

还来说我们的兔子和老鹰的故事。

在此性命攸关时刻,兔子若是撞上个道家人物,就没这么坦然自如了。它必须拼命奔逃,全靠奔跑速度和运气好坏,来决定它的命运。兔子要活命,老鹰也不想饿死。让自然规律去抉择吧,道家是很讲生态平衡的。正如当今在南极的各国科学考察队,只考察生态平衡,从不干预南极生命间的生存竞争一样。

村里的一个老儒生不这么看,他认为佛门和道家善恶不分,不知仁义。他会帮兔子赶走老鹰,目送它安全地跑进树林。

在诸如此类的许多方面,佛与道往往是默契的。尽管理论根据不同,有时表现形式也不同,都还能统一到无为,统一到顺其自然的旗杆下。

孔子的“礼”,以“仁”为核心,规范着各色人等的言行举止,规范着社会。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没有规范,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儒家功不可没。但有时却太自以为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甚至还把人的价值观念,强加到自然生命上。

春秋末期的孔子,奔走列国,想拯救礼崩乐坏,战乱不止的天下。那时中国还没有释家,只有道家和儒家,儒道两家便发生了冲突。释迦牟尼和孔子、老子是同时代人。若那时释家已到中国,已经住进三家村,肯定也会保持中立,就像在兔子和老鹰之间一样。

《庄子》里有一首《凤兮凤兮》,讽刺以凤凰自诩的孔子,也可说是道家的经典歌曲。孔子到楚国,有个道家人物,名叫接舆,拦在子车前唱道:

凤凰啊凤凰,你面对道德沦丧的天下怎么办呢?

来世谁也看不见,过去的盛世已无法追回。

天下有道,圣人才可能有所作为。

天下无道,圣人也只求保住性命。

当今乱世,自己能不受伤害已是万幸。

福分像羽毛一样轻而易举,你不知道接取。

祸患重如大地,你却不知躲避。

算了吧,别再到处对人说什么道德回归。

你已经走到尽头了,还要画地为牢,硬想有所作为。

人人都知道怎样在这世界生存,用不着你来教诲。

大地荆棘丛生,并不妨碍我走自己的路。

荒草蔽野,不会伤害我的脚,尽管道路曲折迂回。

孔子下车想和接舆谈谈,接舆唱着歌跑掉了,孔子只好上车赶路。

这歌仅从表面看,是针对孔子个人的,实际隐喻的是道家顺其自然的历史观。

有为和无为,人为和自然,儒家道家的分歧就在于此。个人再努力,也无法改变事物发展变化规律。虽说是一片好心,也无济于事。

许多小故事都是隐喻,无论佛还是道还是儒,都不乏隐喻之说。所谓隐喻,也就是寓言。读禅乃至读佛,得到不少启发。庄子是个寓言大师,《庄子》一书基本上都是隐喻。可作寓言集来读。柳宗元的也是个寓言大家,受到佛学和禅宗很大影响。

佛学隐喻和道家寓言,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很大。否则若只有儒家的文以载道,文学艺术会怎样发展,很难说。中国的小说,始于唐宋传奇故事,应该不是偶然的。不能不说与佛禅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当时道家学说的盛行是分不开的。

三家村里有个斋婆,见寺庙就烧香磕头,求佛祖保佑发财。见孔子庙也烧香磕头,求孔圣人保佑读书的儿子中举当官。见道观也烧香磕头,她从来就分不清道教和道家,求太上老君保佑自己健康长寿。脖子上整天挂着一串佛珠。

一天,她从庙里出来,也碰上老鹰追捕一只兔子。兔子跑到跟前求救,她把兔子抱在怀里,老鹰只好飞走了。

兔子说,谢谢救命恩人,现在你可以放下我了。

斋婆说,那可不行。我虽然吃素,我儿子和老公可不吃素。正好炖一锅红烧兔肉,给他们补补身子。

兔子一急,拉了斋婆一怀粪便,一粒粒落到地上。斋婆以为是佛珠散落,忙弯腰捡拾。手稍一松,兔子挣脱跑掉了。

斋婆气急败坏,对兔子大喊,早知如此,还不如让老鹰把你叼走的好。

这斋婆寿命很长。直到现在,我们还常常能碰到她。此类人所想、所说、所作、所为,永远不可能入不二法门。对此类人来说,无所谓隐喻不隐喻,只是隐蔽真相而已。

由佛教隐喻联想文学艺术创作,可以说所有文学艺术创作都是隐喻的行为艺术。都属长长短短大小不等的隐喻而已。

同类推荐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神话由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创造并且流传下来,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本书选取了中国最著名,最为重要的神话呈现给读者。
  • 天赋石嘴山

    天赋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热门推荐
  • 穿越至火影

    穿越至火影

    我叫梨歌。初到这里我只有六岁。有人说天上下起血雨时,魔王复苏在人间。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皱眉凝眸……这些行为都是“语言”,聪明的女人总能够通过人的这些行为读懂那些“言外之意”。本书就是通过介绍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内心世界,引导女人充分发掘自身的细心、感知力等天生的性别优势来掌控自己的身体行为语言、读懂他人的行为语言,从而成为生活中善解人意、举止有度的俏佳人。
  •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以父女情感为主线,描述单亲家庭中父女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是穆仰天与童云一见钟情结为伴侣,生下美丽的“天使”穆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童云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父女俩人产生隔阂、误会。穆童以各种坏招阻碍女性对父亲的接近,父亲因为爱女儿和怀念妻子放弃了一次次择偶的机会,俩人成为“亲爱的敌人”。但当穆仰天患脑癌不久于人世时,父亲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女儿操办一切,而女儿突然长大挑起照顾父亲的重担,二人的心真正走到了一起。
  • 虚鸾假凤:双生劫

    虚鸾假凤:双生劫

    前生,她是傲门将女,也曾叱咤后宫,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但不懂得生存法则的她却下场凄惨……怀恨重生,她是邻国帝姬。重回那黄金囚笼,她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浪?前生,她的少女爱情所托非良人,而重生归来,她又会有怎样的爱情归宿……(不喜重生宫斗请勿喷……)
  • 一场爱情,一场梦

    一场爱情,一场梦

    那些过往的回忆,就像是闪烁的玻璃碎片,在昏暗的角落里闪烁着光芒,用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我,让我不能舍弃。可我何尝不想把爱放开,可是就是过了那么久,梦看见的那个人依然是你……总以为对你的感情已经走远,但始终停留在原点!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凤惊天下:神医巫妃

    凤惊天下:神医巫妃

    他,本是一个无意进入皇宫的道士,有着预知未来的异能。却由于皇宫的一场浩劫而进入了一个宫女的身体里。为了报恩,而终生守护那个命定的她。她,显赫的家世、惊艳的美貌,超人的智慧,万千宠爱于一身。一次命定的邂逅,她卷入了一场波谲诡异的皇权争斗。十年后,她随那个终生守护她的宫女第二次进宫,再次引起了宫中一段腥风血雨。他们从相疑到相知,从相忌到相许,携手并肩,步步为营。这一场盛世浮华下的宫闱倾轧。谁迷了眼,谁倾了心,谁动了情?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