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3300000050

第50章 青少年期的心理(2)

1.客观认识自我和他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人都各有优势和不足。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不妄自菲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力求改善现状,开创新局面。比如要提醒自己,某些方面己不如人,但可能在另外一些方面做得更好。同时,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悦纳他人,接受他人,以客观、公正的眼光以及与人为善作为人际交往的准则。

2.克服虚荣心和自我中心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要面子、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和空虚心理的表现。单纯的虚荣心比嫉妒心理容易克服,但从形成的心理机制来看二者又紧密相连。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会减少一分嫉妒。另一方面,具有嫉妒心理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客观看待他人的成绩,总把它当成是对自己的威胁,因而只有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才能摆脱痛苦。

3.密切交往,加深理解

许多嫉妒心理是由误解产生的。嫉妒者误认为对方的优势会造成对自己的损害,从而耿耿于怀。所以要打开心扉,主动接近,加强心理沟通和融洽,避免发生误会,即使发生了也要及时妥善地消除。

4.学会公平竞争

竞争应是激励人奋进的过程,而不应成为目标,如果把竞争本身看作是目的,便会使人过于看重结果,很容易引发不择手段、不讲规矩的举动。要明白凡是竞争总有输赢,不要把目标只放在输赢上,而是要注重竞争的过程,从中发现自己输或赢的道理,体会竞争的乐趣,形成健康的心理。

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你的人生价值是仅仅追求个人名利?还是希望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只要树立了高尚的价值观,就能摆脱私心杂念,心胸开阔,不计较眼前得失,更不会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一个埋头于自己的事业追求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的事的。相反,一个人没有理想,胸无大志,无所事事,就会去挑别人的刺,寻别人的短,自己不进取,却去阻碍他人前进,唯愿众人都平庸度过,相安无事。

6.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角色,人最终的快乐就来自于人人自得其所,各有归宿;要有勇气承认对方有比自己更高明更优越的地方,从而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自己。这样就能从病态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放出来,从嫉妒的泥潭中自拔出来。

四、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世界上没有全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如果在不足的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是很正常的。但是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生活时,这就是一种自卑心理了。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1.生理因素

有些青少年存在个子矮、过胖、五官不正、身体有残疾缺等,这些由先天或后天造成的生理上的不足或缺陷很容易引起青少年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他人,精神压力很大,不能客观正确地看待,总是怀疑或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耻笑,因而离群独处,不敢主动交往或接受友谊,极大地抑制了自己的发展,甚至丧失自信。

2.挫折经历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困难和阻碍,产生挫折。如学习落后、人际关系不良、失恋等等。挫折会使青少年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比如灰心丧气,意志低落。此时如果不能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和适当的情绪调节,将有可能导致较长时间的不良情绪反应,引起自我评价下降,自信心下降,甚至自我否定,即是自卑心理。

3.自我认识不足

有些青少年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仅仅根据一些片面的成绩来进行自我评价。例如,由于学业上、工作上成绩平平,无出色表现而妄自菲薄,觉得自己才智水平不如他人,甚至导致对整个自我认识消极。所以自卑者常常表现出“清高”,不愿与人交往。

[病案]

张某,男,20岁,某重点大学学生。因来自农村,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举动以至风度上都不及城里来的同学,而产生了处处不如人的消极心理。但同时又不甘心、不服气,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由于过分紧张的学习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他开始出现了失眠。百般无奈之下,他只好鼓起勇气来心理咨询所进行心理咨询。

张某的主要问题是因对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在新集体中位置与角色的不适应,引起对自我的评价降低,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尖锐矛盾冲突,导致了心理失衡。为了维护自尊心,他对自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自我期望值过高,使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降低,于是出现了紧张、焦虑的情绪体验。

这种由于自卑心理而导致的角色错位,主要还得通过心理诱导,帮助他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提高其自信心。为了让他克服自卑情绪,能够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去,免除不必要的焦虑,可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医生与他一道分析了他目前的情况,指出在大学新生的适应过程中,从农村到城市的同学,普遍存在这种心态。他们往往为语言、服饰、言谈举止的乡土气息而自卑,却忽略了自己淳朴、上进、能吃苦等优势。由于自我认知失调而造成了心理上的种种不平衡,引起了紧张焦虑。

因此,医生要求他正确对待由于城乡生活环境差异所造成的同学之间的差别,既要承认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存在的一些不如城市学生的地方,如知识面窄、外语水平低等,又应看到这些差距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的,更应看到农村学生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等长处。既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更应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坦然地接受自己尽了最大努力而取得的成绩。这样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在良好的心境中从容地参加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去争取理想的成绩。

通过前后几次咨询,张某终于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并决心摒弃自卑心理,通过努力学习和加强与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来巩固认识。第二学期伊始,张某再次来到咨询所,说自从咨询后,感到心理压力减轻了许多,期末考试成绩他认为比较理想,自信心也进一步提高了。

自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方法来补偿:

1.正确对待失败

青少年由于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失败时往往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排解自卑感、挫折感,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失败导致自卑,自卑引起又一次的失败。这就需要我们理解,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和挫折是很正常的,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能够接受失败。同时要学会正确归因,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2.增强自信

凡事都要有必胜的信念,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对事态发展抱乐观态度。自信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最有效的补偿方法。平时要注意及时抓住自信心的种子,清扫自卑的瓦砾,给它一片湿润的土壤,通过一次次微小的成功来增强自信心。

3.正确认识自己

要克服自卑心理,首先要学会客观、辩证地认知自己。在此基础上,积极调整自己: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工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自我调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扬长避短,克服自卑。

4.自我激励

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你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5.选准参照系

自卑心理常常产生于比较当中。在与别人比较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参照系,要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结果加重了自卑感。

[病案]

吴某,男,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遇到事情总爱一个人苦苦思索。一年级第二学期,有一门课不及格,这次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又没有通过。他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两年的大学生活,没有知心朋友,有话无处讲,有事无处求。对自己就读的大学不满意,认为缺乏学术氛围,周围的同学都在混日子,自己也只能无所事事,随波逐流。因此,吴同学认定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将来是注定没有出息的。吴某的情况是自卑心理。经了解,他并没有明显的生理缺陷,他的自卑主要是由挫折经历和内向的性格引起的。单单是挫折可能会引起一些负性情绪反应,而不恰当的归因则加快了一个人自卑心理形成的步伐。

人的活动需要积极的反馈和成功的经验,它利于一个人的自我肯定。但有的人在活动中屡次失败,得到的尽是消极的反馈,挫伤了他们继续参与活动的锐气,使他们在冷淡和嘲笑中变得苍白无力,渐渐形成自卑。例如,尝试一种新的活动没有成功,应该说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活动难度过大或外界条件不完善,也可能是缺少必需的技能或运气不佳,应该说各种原因都有一定的可能,可是有些人却抱定“缺乏能力”一项不放,不去做其他原因的解释。这样的归因会使得一个人从此不再相信自己能力,限制了原有能力和潜力的发挥,并且不再期望以后活动的成功。同时个人的性格也有一定影响。性格内向者多愁善感,见人害羞,敏感,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所以事事退缩、处处回避。这样下去,不敢交往、害怕交往,更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所以,对吴某主要采用认知疗法结合支持疗法。用认知疗法帮助其改变不合理的归因,正确看待挫折与失败,以及加深自我认识,学会扬长避短。同时要多给予吴某一些信心和鼓励,使其能克服怯弱和害羞,敢于自信地生活和进行人际交往。通过认知的转变和行为的改进,势必会重塑自信,逐渐消除自卑。

五、孤独心理

孤独感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与他人难以沟通,孤单寂寞的情绪反应。孤独感使青少年害怕交往,封闭内心,很难融入周遭生活,并且产生一系列的负性情绪,比如抑郁。那么,青少年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独立意识的增长

青少年处于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从不成熟走向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中,他们的实践范围逐步扩大,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加强,于是开始积极地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他们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现实又让他们心生不安全感。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青少年积极与同龄人交往,但也有少部分人站在人群外观望,或不屑于与同龄人交往,唯我独尊;或害怕增加不安全感而紧张不适,从而转向自我内心的交流。

2.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几近成熟,这有力地促进了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已基本能正确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他们常会产生关于自己的许多独特的想法和憧憬,发现自己心灵中的美,也看到自己心灵中的丑。由于青少年自尊心的增强,个人隐私的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篱墙,锁闭自己内心的秘密。

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是一种向内的力量,它们与青少年生理、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导致青少年期特有的闭锁心理,并因此而产生孤独感。深沉的孤独感会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的甚至厌世轻生。所以,青少年应学会打破心理闭锁,消除孤独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积极交往。交往利于人际的了解和情感交流。要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需要真诚相待。要主动亲近别人,关心别人,你对人真心,别人也会对你以诚相待。而其他的交往技巧都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的。不要自命清高,高高在上,也不自卑多虑,自怨自艾,要相信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是比较容易的,而且集体中肯定有你的一个位置。这样就能扩大社交面,融洽人际关系,孤独感自然就会消退了。

(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为自己安排好丰富有益的业余生活,把思想感情从孤独的小圈子中脱离出来,投入到有益的活动中去。而且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也有消除孤独感的可能。

(3)辩证看待孤独。应力求避免陷入孤独,但却无必要害怕孤独。对孤独要有辩证的看法。孤独并非孤立,也不一定是坏事。要学会享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

[病案]

谢某,女,22岁。大学毕业被一家跨国大公司录用。新录用的职员来自天南海北,多数住在单身宿舍。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谢某与同宿舍的张某结为好友。平时,张某总是护着谢某,谢某觉着心里很踏实。可是两人由于某次矛盾,感情疏远。后来,谢某与人换了房间,新环境里她倍感孤单,经过一段时间后总算有了新的伙伴。对这位新伙伴,谢某从物质上接济她,精神上安慰她,生怕失去新的友谊。可是好景不长,两人因为借用物品而产生矛盾又分道扬镳。最近这半年,一到周末,谢某就像掉了魂一样,六神无主,特想有个人能与她作伴,安慰她关心她。但是自己感觉交往困难,搞不清如何与人相处,不知道与对方保持什么距离,心里充满矛盾。

心理医生对谢某的家庭背景进行了了解,知道了谢某的父母离异,母亲把她带离了原来生活的城市,就再也没有见到父亲,而母亲本身性格不好,常常拿她出气。可以确定谢某有很强的孤独心理,还伴有一定的社交障碍。

谢某的这种孤独感突出表现为“周末综合征”,一到周末情绪极为低落,惧怕过周末。其实这种孤独感是青少年时期孤独心理的延续。父爱母爱的缺失,正常家庭环境的缺乏,使她情绪的发展缺少必要的滋养,情绪发展产生障碍,形成“情结”。以后虽然生理年龄在成长,但这种“情结”埋藏在她的潜意识之中,不时提出对家庭关爱的强烈需求,周末时由于环境刺激更为强烈。渴望亲密伙伴是克服孤独感的代偿手段,因此她不惜以不平等的方式与他人交往。但同时,谢某又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这主要是因为她不幸的年少经历,父母是她最亲的人,但是父母之间、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让她没有一个健康的学习人际关系的氛围,她把握不准对人际关系的判断,无法进行正常的交往活动,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心理医生建议谢某从两方面努力:

(1)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人有儿童自我、成人自我和父母自我三种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比较理智的、社会适应性较强的状态。谢某主要还是以儿童状态为主,应该逐渐调整为成人自我状态,才能改善人际交流。

(2)情感宣泄和转移。通过合适的方法,如记日记,找个可以信任的人倾诉等,以达到宣泄情感的作用。另一方面,多参加集体活动,积极转移自己的情感,不在孤独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六、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但是以青春期少年的逆反心理最为突出,而且还伴有逆反的行为。如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守则遵纪则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等。

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因素

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成熟”,就对任何事物倾向持批判态度。同时他们又担心外界无视他们的成熟和独立,便通过“标新立异”的行为和言语来确立这种地位。

2.教育的方式方法

教育者的不可信,教育形式、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比如过多的、缺乏技巧的说教都会引起青少年极大的反感和不信任。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委靡等。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1.重视社会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等观念更新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更要重视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把青少年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要让他们与社会接触,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2.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

这里需提倡自我教育,就是要求青少年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3.要改善教育方式

教师要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掌握好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青少年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在教育中,杜绝“假、大、空”的说教,努力与青少年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而且要爱护和尊重青少年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青少年。在某些时候可以合理地利用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来消除逆反心理。

[病案]

秦某,男,16岁,高一学生。

自述:我的老师不喜欢我,我初中成绩好,是靠自己努力才考进这所重点高中的。只是刚进高一我稍微放松了一下,所以现在成绩确实不怎么好,但我正在努力调整改变。我觉得老师因为我成绩不好,对我心存偏见。我这个人比较直,如果我觉得不对或者没道理就会提意见,否则憋在心里很难受。上周老师让我们背诵历史年表,这些东西一查书就知道了,把它们全部背下来,有必要吗?我跟老师表示了我的想法,老师坚持说我在故意捣乱,他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要跟他争辩一下,何况同学们也很支持我。班主任没少跟我谈话,我最近几乎天天都要在老师办公室里呆上一段时间……

心理医生确定秦某的表现是逆反心理作祟。

咨询方案:

(1)相互理解。学着从积极的意义去理解长辈的行为,大多数时候长辈的唆和批评都是善意的,都是出于对你的关心。同样老师、父母也是凡人,也会认识不全面、犯错误、误解人,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就可以减少因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冲动。

(2)学会合理的沟通方法。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不能得理不让人,过分逞强,盲目对抗,这只能使事情变得越来越难处理。合理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带来交往中的双赢。可以尝试更合理的方式,比如单独与老师聊一聊,写一封短信表达你的意见等等。

(3)克服偏见的不良影响。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产生,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暗示和影响。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性有无名火气,就要冷静下来想想看,是否偏见在作怪,不要无端变成偏见的牺牲品。

(4)学会宽容和适应。在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中,选择后者往往更容易完成。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同时为了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应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与不同个性的人学会交往,发展兴趣,展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七、挫折心理

挫折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青少年怀抱着许多美好的幻想,希望能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地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性地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如果挫折产生于较重大的目标,如学业、工作、爱情等上,这种挫折可称之为失败;如果这种挫折的障碍与压力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使其处于一种不利身心发展的人生位置,则称为身处逆境。挫折、失败和逆境会给青少年带来紧张状态和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挫折感在个体的青少年发展时期表现较明显。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常常会因为对人生的思索、对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

导致青少年挫折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大略可划分为两类:

1.主客观矛盾

主观指青少年的自我需求,客观是指满足其需求的现实条件。一旦主观与客观发生矛盾,客观不能满足主观的要求,就会产生挫折感。主客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青少年物质生活需要与社会、学校、家庭的有限物质条件之间的矛盾;学业成功、工作出色的愿望与同学、同行竞争的矛盾;自我表现的需要与机遇不平等的矛盾;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与纪律约束的矛盾;社交的需要与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之间的矛盾等。

2.个性不完善

青少年虽然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勇于探索,富于创造性,但从社会成熟性来看,个性还不够完善。如情绪不稳定,认识片面,自尊心与好胜心过强,理想浪漫,容易偏激,世界观不明晰,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耐力不强等。青少年这种不完善的个性成了挫折心理的一张温床。

既然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逆境无时不有,那么对挫折心理进行调适就极为必要了。在挫折面前,我们需要的是进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同时也更需要理智。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要善于正确认识前进的目标,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青少年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并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则须及时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著名剧作家曹禺年轻时一心想当医生,三次投考北京医学院都名落孙山,随后他转向搞戏剧,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

(3)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其实,适当的刺激和压力能够有效地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挫折逆境中做出的。

(4)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挫折和教训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我们要悦纳自己和他人他事,要能容忍挫折,学会自我宽慰,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病案]

王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来到咨询室时心情很沉重,她克制着,不想使自己的眼泪落下来。她讲述了那段让她难受的一幕。两天前是学院学生会新一届学生干部竞选,全院的大多数同学都来了。竞选开始前,同学们一直在唧唧喳喳地议论不停。王某虽是默默无言,但心里却像吃了定心丸,心想:“凭我以前在高中当了几年班长的资历,再加一年级的时候又是学院的三好学生,不用说也知道这学生会主席我是当定了。”王某静静地坐着,听着几位候选者的发言,不禁有点儿羡慕大家的勇气。突然,年级辅导员提议王某上台进行竞职演讲,她站起来愣了一下,然后走上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特别列举了自己以前在高中的光荣历史……最后的结果是,王某落选了,她呆呆地坐在座位上,觉得大家都在议论她,瞧不起她了,她后来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寝室的。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两天了,王某还是觉得很难受,不敢去面对同学和老师,甚至不想去教室上课。

王某的表现是典型的挫折心理。她认为自己会毫无疑问地当上学生会主席,但是事实却不是她所想的那样,这使她产生了挫折感,从而滋生出了挫折心理。而她产生挫折的原因主要是对主客观因素分析不够,造成对这一挫折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心理医生拟采取认知疗法。首先和她一道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到王某认知上的症结。其次,积极引导她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找到好的应对方法,尽快从挫折中走出来。第三,帮助她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挫折耐受力,才能在挫折来临的时候更好地保护自己。

八、青春期焦虑症

焦虑症即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患者以阵发或持续出现的焦虑情绪为主要症状,常常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难以应付的危险,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患者的焦虑并非由实际存在的威胁所引起,而是一种没有明确危险目标和具体内容的恐惧。焦虑情绪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那些可能给个体带来危险或灾难,或需个体付出特殊努力去加以应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的一种反应,同时伴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有人在考试前因焦虑而会失眠,有人为找不到工作而焦虑得吃不下饭。但生活中暂时性的焦虑并非心理异常,只有过度而经常的焦虑才发展成为神经症性的焦虑。

青春期是焦虑症的易发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发育迅速,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出现,标志青少年性意识的成熟。他们对身心的急剧变化可能产生不适感。诸如女孩由于乳房发育而不敢挺胸、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男孩出现性冲动、遗精、手淫后的追悔自责等,这些都将对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带来很大影响。往往由于好奇和不理解会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和烦恼,还可能伴发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眩晕乏力、口干厌食、心慌气促、神经过敏、情绪不稳、体重下降和焦虑不安等症状。患者常因此而长期辗转于内科、神经科求诊,而经反复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这更加重青少年的焦虑、紧张情绪。这类病症在精神科常被诊断为青春期焦虑症。

青春期焦虑症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还会诱发神经衰弱症,甚至更加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必须及时治疗。一般是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治疗。此处介绍几种自身疗法。

1.暗示疗法

焦虑症患者应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通过不断地自我暗示,相信自己有处理突发事件和完成各种工作的能力,坚信通过治疗可以完全缓解焦虑症状。通过暗示,只要患者每多一点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些,这样又反过来使自己变得更自信,这个良性循环将帮助你摆脱焦虑症的纠缠。

2.放松训练

自我放松训练对焦虑症患者症状的缓解具有明显的效果。首先,患者要学会自我放松,然后在此基础上,鼓励自己在放松的情况下去想象紧张情境。先想象对自身刺激较小的情境,如果在此情境下,能继续保持身心的放松,则再继续想象刺激相对大一些的情境,如此逐步递进,慢慢便会在想象出的任何紧张情境或整个事件过程中,都不再体验到焦虑。

3.刺激疗法

焦虑症患者发病时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痛苦不堪,此时患者可采用刺激疗法,转移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自己喜爱的娱乐活动,或进行紧张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忘却其苦。

4.催眠疗法

大多数患者有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梦中惊醒,此时病人可进行自我催眠,如闭上双眼,进行催眠:“我现在躺在床上,非常舒服……我似乎很难入睡……不过没有问题……我现在开始做腹式呼吸……呼吸很轻松……我的杂念开始消失了……我的心情平静了……眼皮已不能睁开了……手臂也很重,不想抬了,也抬不起来了……我的心情十分平静……我困了……我该睡了,我能愉快地睡着……明早醒来,我心中会非常舒畅。”

[病案]

李某,女,20岁,大三学生,自述从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她就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每到考试前一周,就紧张焦虑,自己常常暗示自己说:“完了,又要考试了,要是考不好可怎么办?我怎么见老师,同学?家人朋友又会怎么看我?”考试一天天临近,心跳也一天天加快,甚至想到考试的场景,就会心跳加快,全身发抖。同时还伴有较严重的睡眠障碍和食欲下降。受这种情绪困扰,往往也无法正常复习,出现考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消极厌学,考时或大脑突然一片空白,或思维停顿、运转不灵,或越想越乱、会答的题答不出等。结果就是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

据心理医生了解,李某从小成绩就很好,家长对其期望值很高,而她自小也比较懂事,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尊心较强,容不得失败。进了大学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与高中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李某觉得学习较以前吃力了,虽然也进行过调整,但收效不大。于是压力变大,精神紧张,出现焦虑情绪。

学习与考试焦虑是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和性格内向敏感、学习方法不灵活的同学,更易产生此类问题。如果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的症状,矫治起来就更费力,需进行多方面、较长期的咨询和治疗。根据李某的自述和表现,基本可以确诊:李某的心理障碍较为严重,要害症结是考试焦虑,同时还伴有睡眠障碍和强迫型人格障碍。矫治有较大难度,但也不是不可以克服。

心理医生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她进行帮助和指导。

(1)采用认知疗法。引导她认识到人生除了考试、升学以外,还有很多更重要,也更精彩的东西,以消除对考试的顾虑。

(2)以多种方式改善其睡眠状况。如加强体育锻炼、运用松弛技术放松紧张情绪等等。

(3)帮助她分析其人格中的优缺点。使之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之处,从而培养出健康乐观的心理。

咨询进行了两个月,焦虑症状得到了明显的减轻。三个月后,李某专门致电告诉心理医生,她的焦虑症状已经基本消失,睡眠也正常,学习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九、癔症

癔症又叫“歇斯底里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而引起的表现为感觉与运动机能障碍,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与精神异常的一类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暴发等精神症状,但又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

青少年由于学习或工作压力,家庭或社会生活的不良因素影响,加上自身心理发育不成熟和癔症性的人格基础,很容易患癔症。一般农村比城市患病多,女性比男性多,尤其是青春期、年轻或更年期女性发作的人相对更多。

癔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神因素。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会给个体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其次重大的生活事件,比如家人突然死亡、遭遇事故等,也易引发个体精神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引发癔症。

(2)人格特征。具有情感反应强烈、表情夸张,寻求别人经常注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性人格特征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容易产生癔症。

(3)遗传因素。有的研究认为癔症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而有的研究结果又认为遗传的影响甚小,有人认为是一种多因素遗传形式。目前癔症与遗传的关系尚无定论。

癔症的人格特征具体表现有:

1.高度的情绪强度与易变性

患者的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常常带有夸张的色彩,并且情绪很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患者常常感情用事,判断是非的标准常从感情出发。

2.高度的受暗示性

患者暗示感受性很高,他的行为很容易受到他尊敬的人或有好感的人言行的影响。这种病人的自我暗示感受性也很高,甚至可引起躯体的各种不适症状。

3.高度的自我显示感

患者喜欢显示自己,夸耀自己,愿意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

癔症发病急剧,但根据情况进行恰当的心理调适和治疗,可以迅速恢复。其治疗和调适的方法有:

1.暗示疗法

对于癔症患者,由于他们具有高度暗示性的人格基础,所以往往给予暗示疗法效果较好。最常用的是言语暗示,但在进行言语暗示的同时,要针对病人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加强暗示作用。如采用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肌肉注射生理盐水等方法,可消除患者疑虑,使病渐转愈。

2.解释性心理疗法

暗示疗法对于消除癔症患者的症状具有明显的疗效,但如果不结合其他的心理治疗手段,常常容易复发。因此,治疗癔症还需要对病人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分析病因和重塑人格。要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癔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种种疑虑,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癔症有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引导患者认识病因及病因与治疗的关系,应给予患者尽情疏泄的机会,给予适当的安慰或鼓励。患者本身也应加强自我锻炼,用理智的态度处理所面临的一切,而不要感情用事,用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

3.精神分析疗法

按照精神分析的原理和理论,认为癔症与个体童年经历,与压抑的潜意识有关。着重探寻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引导患者认识无意识动机对健康的影响,并加以消除。

4.团体治疗

由于癔症在一定场合下可以出现集体发病,因此将几个患者和几个已治愈的人集中在一起讨论病情、病因和治疗,可以起到正性暗示的疗效作用。

十、神经衰弱症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症,表现为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但是没有躯体的器质性病变。神经衰弱起病时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强烈的情感体验,还伴有某些个性特征,所以此病可能是精神因素和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女性的发病远高于男性,这主要和女性独特的生理特征和性格特征有关。

青少年学习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如果再遭遇一些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生活挫折、人事矛盾等,长期的心理冲突、压抑得不到解决,从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神经衰弱。它多发生在青少年求学与就业时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发病率远比其他人群高。

神经衰弱的主要症状有:

1.容易疲劳

脑力与体力均易疲劳,常诉说整天疲惫无力,工作与学习效率减退,特别对脑力劳动,耐力甚差。

2.容易兴奋

表现为记忆联想增多,但不伴言语动作增多。

3.睡眠障碍

主要为入睡障碍,多梦易醒,白天思睡,夜晚兴奋难眠,以致有头昏脑涨、耳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4.情绪障碍

情绪不稳定,有时感到烦躁不安,有时又觉得担心、沮丧等。

5.紧张性疼痛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对神经衰弱的诊断要符合以下几个标准:

(1)神经衰弱患者有显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症状。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委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对全身进行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如肝炎等,也无脑器质性病变。

(2)表现以下症状中的任何两项:

第一,易兴奋又易疲劳。

第二,情绪波动大,遇事容易激动,烦躁易怒,担心和紧张不安。

第三,因情绪紧张引起紧张性头痛或肌肉疼痛。

第四,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

(3)上述情况对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造成不良影响。

(4)病程在3个月以上。

(5)排除了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

此外,在诊断神经衰弱时,要注意与其他可能造成类似神经衰弱症候群的疾病相鉴别。所以应全面了解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是可以鉴别的。

对神经衰弱症的心理调适与治疗,要以预防为主,改变不良习惯,加强锻炼,生活宁静而有规律。对于睡眠习惯不好的,要协助父母或老师给予纠正或指导,进行自我纠正。对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克服紧张焦虑情绪,正确认识这种疾病的本质和发病原因,树立起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把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对于失眠性神经衰弱,可适当辅以药物治疗。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心理学是研究心智与行为的科学,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洞察人性、解释行为。人的心理千变万化,正是这一点使得心理学成为一个奇妙、复杂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的心理活动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对于很多心理现象,人们也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才使之显得神秘和难以琢磨。心理和心理现象是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的,是人类生活和生存必需的。可以说,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心理活动虽然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可以通过行为、语言来表现,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具体化。
  • 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

    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

    意识是一个明确的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它是最困惑人类智力的现象之一。当代“意识研究”涉及了三个基本层次的问题:即意识的现象学问题、意识的实证科学问题和意识的形而上学问题。
  • 驻藏军人心理健康教育

    驻藏军人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提高军人军政素质、维系身心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也是军队战斗力的基本要素。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定,加强并规范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对预防和减少部队心理疾病的发生,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长年进驻海拔3000米以上西藏高原的官兵,高寒缺氧、环境艰苦、守备任务繁重,对官兵心理有着特殊影响,迫切需要对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疏导进行科学研究,制定适合这一特定区域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 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

    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

    《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集合了60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涵盖几十位心理学大师,哈佛、耶鲁、斯坦福等数十所世界名校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将心理学经典理论、心理学实验、心理测试和心理小贴士结合起来,内容十分丰富,适合心理学爱好者和大众读者阅读。在读完本书之后,读者不仅能对心理学的理论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还能在好玩、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试中弄明白自己,看清楚他人,用心理学知识武装自己,指导生活。
  • FBI心理洞察术

    FBI心理洞察术

    心理洞察是一门学问,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沟通的过程中通过形体动 作、语言、表情、情绪变化、谈话的逻辑性、眼神来推断他人的心态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洞察他人心理,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主动权。 FBI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已经掌握总结出这个世界上最卓有成效的心理洞察术。让我们翻阅《FBI心理洞察术》,跟着FBI一起掌握了其中的精髓,一定能够运用心理战术轻松驾驭他人的想法,成为人际交往中的大赢家 。《FBI心理洞察术》由姬小安编著。
热门推荐
  •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钱理群作品系列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钱理群作品系列

    钱理群先生是著名学者,亦是语文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身兼思想者与实践者双重身份。本书即是钱先生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作的具体教学试验的总结,全书由“最为用心,投入、花费精力最多”的一篇篇教学文本解读组成,是作者身体力行为语文教育改革所做的重要实事,充满了深刻的锐见与平易的交流,既为一线老师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帮助,也能找到改变当下语文教育困境的突破口。作者自认为这是构成其生命轨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 红无常

    红无常

    他知道那两个人不是判官,不是那白脸的妮子,掌个崆峒印,印走70老翁,印走黄发小童,印走沙场上的灵,印走炊烟里的魂。染尘无常,人间妖。
  • 女人成功靠什么

    女人成功靠什么

    现在,男人不再是女人的主宰,女人早已不是男人的附庸,女人也开始渴望成功的人生,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那么,女人究竟怎样才能摒弃内外的不利因素,挖掘、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使成功不再是奢侈的梦想呢?
  • 褚少,离婚请签字

    褚少,离婚请签字

    一场交易,她成为名不副实的褚太太。结婚三年,她只能通过八卦杂志去了解他的动态,空守着一座牢笼。她以为总有一天他会爱上她,可当她满身是血的躺在手术室,他却为了另一个女人大肆操办订婚宴。她心灰意冷远走他乡,华丽回归,势要害她之人付出代价。只是——她看着堵着她路的男人,黑了脸,“褚江辞,我们已经没关系了!”男人狭长的桃花眼略挑,邪肆一笑,“我没签字,离婚无效!”
  • 红娘临时工

    红娘临时工

    秦胜意外捡到了红娘的姻缘簿,因为肆意的篡改,他悲催的被红娘勒令成了一名仙界姻缘部门的临时工!被迫的秦胜一开始心里是骂街的,但是在成为临时工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苦逼的临时工是这么吃香……他只想得意的笑:“亲,不好意思,阎王好见,小鬼难缠,youknow!”
  • 凰图之悍妃天下

    凰图之悍妃天下

    他,容若,是在战场上是所向披靡的彪悍。他,容若,是在皇帝面前冷言冷语的彪悍。他,容若,是在言语间令人无力还击的彪悍。他,容若,是十几年来为被人发现是女儿身的彪悍。他们之间纠纠缠缠,缠缠绵绵,绵绵甜甜。误会,小三,苦衷,分开,重逢,各种狗血各种雷人各种囧。看她如何让将军之魂退散,成为一代悍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做事重选择 做人轻得失

    做事重选择 做人轻得失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离不开选择,谁也不能例外。比如,大学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工作,打工还是自主创业,结婚还是不结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选择。选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选对了可能事半功倍,选错了可能就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人们都渴望在每件事情上都做出明智的选择,拥有完美的结果,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并非易事,人们在获得成功的道路上,必然会经历一些失败。因此,人们在懂得做事智慧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做人的哲学——放下得失心。本书将从有选择地做事和放下得失心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带给读者最为实用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智慧。
  • 新刃灵

    新刃灵

    高考落榜的白泉想要去当兵,阴差阳错的被一支神秘队伍选上,他平庸的一生就此改变。在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因为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战士。
  • 回到古代当先生

    回到古代当先生

    一个中文系的大学生,因为一次运动会五千米长跑,跑进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古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书先生。和他的学生,妻子,老丈人,张无忌,朱元璋等等等等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忍俊不住的故事......战才子,斗神医,没事教教书,骗骗美女,淫淫湿,做做对,逍遥江湖......
  • 秀才娘子:傻女的锦绣年华

    秀才娘子:傻女的锦绣年华

    “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挣钱养家。”这是未成亲前,苏夏至对闵岚笙说的话。“闵秀才貌美如花,娶的娘子是个傻瓜。”这是山下村的街坊邻居之间偷偷咬耳朵的话。秀才娘子大名苏夏至,是个重口味穿越人士。自打她的灵魂依附到了那具臭哄哄的身体上之后,她就被所有的人嫌弃了。尤其是哥哥娶了嫂嫂之后,家里更是容不下她。穿越到一个傻子身上,苏姑娘并不觉得悲哀,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而当她见到闵岚笙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亮了!虽说,男人生的俊俏当不了饭吃……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虽说,已经当了自己相公的秀才从来不给自己一个好脸色……但是!苏夏至依旧云淡风轻地说道:“作者君有句名言,日子是睡出来的,睡多了就好了……”此处作者君不得不捂脸插嘴:“俺说的明明是日子是过出来的好么?怎么好好地一句话到了你那里便进化成了这个样子?”**═—═—═—**═—═—═—**鸡毛蒜皮没小事,小门小户从清贫到富足的温馨生活。看色如春花的老实秀才如何被顶着傻子名头的娘子一步步蚕食吃掉。看一个孤独的灵魂如何在陌生的异世寻一份久违的温暖。**═—═—═—**═—═—═—**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