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0700000034

第34章 《金色笔记》

~ 2007 英国~

"There is no new woman in the world." Anna tried to imitate the germans manner of speaking. Mo li is very angry, simply use the pure pronunciation -- she can speak six and seven languages --, imitate a German old battle-ax tone to Anna's words again: "there is no new woman in the world."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新女性。”安娜极力想模仿德国人说话的口气。摩莉很恼火,干脆用纯正的发音———她能说六七种语言———模仿一位德国老泼妇的腔调把安娜的话重复了一遍:“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新女性。”

【获奖理由】

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的史诗性的女性经历。

【名人小记】

多丽丝·莱辛(1919—2013)

2007年,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多丽丝·莱辛。她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三十四位女性得主,更是迄今为止最年长的获奖者。

多丽丝·莱辛,1919年出生于伊朗,原名泰勒,父母都是英国人。由于眼疾,十几岁的莱辛辍学在家自修。16岁就开始步入社会,做过保姆和接线员等普通工作。青年时期,莱辛投身于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并参加过共产党。曾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共有三个孩子。

1950年,莱辛凭借《野草在唱歌》一举成名,后又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1962年的《金色笔记》是莱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打破传统的叙述形式,描绘了包括情感与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复杂矛盾。很多人因为这部作品将莱辛看作是女性主义的先锋战士,但莱辛本人对此并不认同:“我在六十年代不是一位积极的女权主义者,从来不是。我从来不喜欢女权运动,因为我认为这项运动的基础太意识形态化。”她的作品虽然也有感性的情感,但又不仅仅局限于狭隘的浪漫情怀,作品的内容常常涉及对政治和整个世界的思考,而且笔锋严峻、冷绝。“以其怀疑的态度、激情和远见,清楚地剖析了一个分裂的文化。”

虽然莱辛不愿意成为女性主义的代言人,然而她的许多作品还是被定义为“女性文学”,但正如她自己所说:“只有当一本书的构思、形态和意图不被人所理解时,它才显得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具有再生效应从而引发思考与探索。”莱辛的作品恰恰隐藏着这种深刻的再生效应,人们将会从她如今被人认为的“女性文学”中不断发掘出更为深邃和广泛的思想内容。

【内容梗概】

大千世界、世间万象,我们身处其中,渺小异常。莫说天意,就是人为,又有多少是凭借我们个人的力量能够制约的?矛盾的情感、贬值的艺术、混乱的政治格局、无法言尽的真理……就像是一根根交错的蚕丝,将我们慢慢捆绑,束缚成一个完整的蛹,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天,才可以幡然悔悟,洞彻世事,从复杂的重重矛盾中破茧而出。

痛苦往往源于惶恐的思想,《金色笔记》的主人公安娜即是如此。她不愿意向男人妥协,作为一种工具或者消遣;她不愿意向世俗妥协,为名利写作;她也不愿意向虚伪的政治场妥协,打着光鲜的旗号却尸位素餐、不干实事。她有些偏激,有些固执,但她一直在昂着头骄傲地坚持。

【精彩赏析】

《金色笔记》是一部独特的伟大著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突破了文学作品的固有形式,作为内容的承载,其形式在极大程度上扩展了内容,使近乎琐碎的情节展现了更为丰富的思想。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浓厚的文学味道,近乎平淡的语言就像任何一个普通人在笔记本上随心所欲地所做的涂鸦。但是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经过了作者多丽丝·莱辛独具匠心的巧妙安排。

《金色笔记》不分章节,由一个名为“自由女性”的故事和五本笔记构成。在故事中插入黑、红、黄、蓝四种颜色不同的笔记。在四种笔记之后,最后一部分故事之前则插入一本“金色笔记”。在这部作品中,形式的魅力与内容不相上下,两者相辅相成,颠覆了以往的“形式服务于内容”。

五十年代,整个世界动荡不安,不和谐的混乱与小说形式上的“乱”构成呼应,同时,主人公安娜·弗里曼·伍尔夫的个人生活也与当时的世界环境步调一致。感情、信仰、精神都没有头绪,一团乱麻的生活让她的人格出现分裂,使她的灵魂找不到一个安稳的栖身之所。

安娜是一名作家,曾写过一部名为《战争边缘》的小说。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五十年代初期在非洲参加共产党组织,回到欧洲后,又在英国共产党某个外围组织参加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工作。虽然她仍然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从她形容自己所做的工作时使用的措辞就可以看出,她的工作已经不足以作为她的精神支撑了。纸上谈兵、毫无作为,她对此越来越失望。在苏共二十大以后,安娜几乎对以前的信仰彻底绝望。

撇开政治不谈,单说她作为一个女人,安娜还是一个失败者。

安娜有一个好朋友——摩莉,同安娜一样,她们都是不会轻易对别人妥协的人,两人都是离异后的单身女性,且身边都有一个孩子。安娜的女儿叫简纳特,摩莉则有一个儿子,名叫汤姆。虽然安娜和摩莉的性格不同,但是相同的遭遇让两人都自觉地站在男人的对立面,追求女性的自由。

正当安娜在摩莉家里做客时,摩莉的前夫查理打来电话,告知摩莉一会儿他要来摩莉这里讨论儿子的事。在查理来之前,两位好朋友谈起了和男性的关系。“他们仍然把我们看作是与男人有什么关系的女人,甚至包括他们中最好的那些人也这么想。”令安娜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这番话竟然引起了昔日同盟好友尖刻的反驳:“我们是有那种关系,不是吗?要做到和男人毫无关系是极其困难的。”安娜对此感到有些惊讶,短短一年的分离就让自己最好的朋友变得陌生。摩莉想要结婚了,但是她不想让好朋友安娜浪费自己的才华,可是安娜承认自己也会脆弱,她只是不想按照教条主义生活,不能只是为了让孩子有个父亲而结婚。她们两个人都想成为新女性,然而新女性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没有明确的方向,自然避免不了产生分歧。

但是,当查理到来,两个人又默契地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对查理的功利和无情冷嘲热讽。查理不满摩莉对于儿子不管不问的教育方式,希望孩子可以走他的道路,但是汤姆却并不喜欢父亲的生活方式,他不想成为一个一成不变的人。他认为母亲的生活要比父亲幸福得多,但是哪条路都不是他要走的,他要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说,汤姆继承了母亲的批判和一种激进的精神,母亲听到他的想法后认为应该给孩子自己争取的机会。可是现实永远比理想要残酷,汤姆在探寻幸福的实践道路上,慢慢地消极、绝望,最终试图自杀而导致双目失明。

与汤姆不同,安娜的女儿不顾母亲的反对上寄宿学校,她只想过从众随俗的平常人的普通生活。

人生有时候就是一种选择,你选择怎样的生活,你打算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这直接关系到你的幸福感指数。古话说:“难得糊涂。”很多时候,人活得糊涂一点才会幸福。而像安娜和汤姆这样严肃的探寻生命价值的人,则会对自身有着严苛的要求。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寻找答案,而当得不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时就一定会感到痛苦和迷惘。

查理对话安娜:“你们两人对婚姻我行我素,你们可能是对的,你们很可能是对的!我从来没见过某桩婚姻达到了预期的美满程度。好了,你们都小心翼翼地避开它,婚姻真是一座该死的地狱,我同意这种说法。但我已深陷其中。你们俩作为安全的局外人为我指点指点迷津吧。”

不管听了这段话的安娜和摩莉是如何的转移话题、避重就轻,查理的话的确是一种事实。她们认为婚姻不美满,甚至对男人嗤之以鼻,但那看似冰冷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未必不是畏惧和脆弱。作为“局外人”的确能够保证安全,不会受到伤害,但这样也永远得不到婚姻中的快乐和幸福。

汤姆也曾说过,安娜在和他谈话时有些自负和轻蔑,不过汤姆认为这只是表明安娜不信任别人,甚至是有点害怕的想法。她害怕暴露自己。安娜和很多其他作家一样,将作品锁在抽屉里,他们的书只为自己而写,在安娜看来:“任何一个小小的谎言都能扩大为谎言的泥沼,从而毒化一切。”政治家说谎是最可怕的。可她不愿意说谎。只写给自己,在这里就成了是一种蔑视,骄傲常与孤独并存。更要命的是,安娜的孤傲不仅体现在感情和政治上还体现在她的艺术上。

安娜的写作心理障碍就与她的太过“认真”的生命态度有关。“当一位电影巨子想购买一位艺术家时,他搜寻创造力或创造的火花的真实企图只是为了将它摧毁,通过捣毁有价值的东西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不喜欢也没有办法,电影公司的来信虽然让她感到厌恶,但她还是接受了,因为“使电影公司那么急切想知道是否有可能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原因也正是使小说获得成功的原因。”安娜对电影公司不满意,对自己的写作同样不满意,她无法如实地报道,只能借助某种情怀来表达自己,将原本严肃的话题转变成浪漫的故事,这就使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很难被看出来。人们常说:“艺术家总是在无力生存时才写作的”,有些艺术也确实已经贬值。这个世界上可能并不存在“终极真理”,真理总是在不断地延伸,这必然会使一直在穷究真理的艺术家感到痛苦。比如把作品搬上银屏的安娜。“《战争的边缘》如今与我已毫不相干,它成了别人的财产。”安娜之所以会患上写作心理障碍正是因为她没有把写作当成儿戏,只是思考得越深就越找不到答案,而且没有尽头。

安娜是孤独的,她和与她有着类似思想困扰的男友索尔之间有爱有恨,相互折磨又相互扶持……两个人最后都给对方的作品写了一句开头,安娜就此也终于写了下去。

摩莉结婚了,安娜去夜校为少年犯人授课,并参加工党。她还是走在自己来时的那条路上,当老朋友渐渐走向另一个路口,安娜则依旧坚定着自己的方向。她想通了:“我为什么老是有这样的怪念头,想要别人和自己一样看待事物呢?这太天真了,他们为什么应该跟我一样?我的意思是说我是将自己的情感的独立性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外界不会靠某一个人的个人意念运行,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思想。妥协也好,坚持也罢,都不过是一种选择。

对于作品的理解,读者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过如果只将《金色笔记》当成是一本女权主义的宣传册那可能的是太过肤浅和简单了。至少你能从书中看到对艺术的思考,对政治的见解,对世界格局的分析。它所传达的内容和思想一定比我们想象的更广泛、更深远。

【名家点评】

《金色笔记》在二十世纪那些描述男性女性关系的作品中,是开创性的。

同类推荐
  •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山水诗,作为诗歌领域中诸多品类的一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篇目繁富,内容广泛,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本书从中收集的诗歌多为精品。每篇作品都有【注释】和【鉴赏】,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在编选过程中,曾参阅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多所受益,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水平所限,资料不足,疏漏缺失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望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教。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本书是小说家乔叶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深夜醒来”、“咬文嚼字”、“吟游四方”3辑共39篇文章。内容涉及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对旅行意义的哲思,语言通俗清丽、感人肺腑。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青藏高原,动物乐园。静如秋水,暴似杀场。有乐有忧,生生死死。谁来主宰,令人思量……
热门推荐
  • 超能兵王

    超能兵王

    他是恶贯满盈的佣兵之王,他是神秘莫测的贴身保镖。昔日的黑暗之子重归罪恶之都,带着无尽的传说与神话。兄弟与女人是他的逆鳞,背叛与欺骗是他的底线——触之必死。
  • 孙子兵法叫我们灵活点

    孙子兵法叫我们灵活点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做人一定要灵活点、创业一定要大胆点、用人一定要明智点、团队管理一定要用心点、形象宣传一定要出彩点等。
  • 真爱之守护

    真爱之守护

    当喜欢的男人需要钱时,沐欣蕾为了他宁可糟践自己也要去帮他弄钱,只是她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对是错,或许拿到钱后,很多事情都变了。但她却没有选择,当遇到金钱的诱惑时,她才知道爱情是多么地不堪一击,但若经历了磨难后,那份感情才是真爱!
  • 逆象青春之笔仙

    逆象青春之笔仙

    大学校园内,一伙富有青春朝气的大学生,个个英俊潇洒美丽大方,友情,爱情,充斥着他们的大学生活,可是,却有暗藏的虚伪,恐怖腹黑心理,各类帅哥,各式美女,还有跨越性别的爱恋,揭露了已经颓废的一代人
  • 极武无极

    极武无极

    一个偏僻乡下的孩子,对外面惊奇的世界向往着,父亲遗传的简陋武学,如何使他一步步走进外面精彩缤纷的世界。在离奇的世界里陷入一次次的险境,该如何走出迷离般的深渊............,实力只要有实力,我才有这个世界的话语权。
  • 错情真爱

    错情真爱

    旦夕生祸,方笑笑生下脑病孩子,婆媳矛盾升级;丈夫杜明威无意留情,捕获了秘书路蓝的芳心;婆婆想要健康孙子,乱出馊主意……最终,恩爱夫妻劳燕分飞。小三路蓝如愿以偿,嫁给了杜明威,却意外难产。方笑笑好心救人,却遭不白之冤,有口难辩!路蓝和杜明威的孩子被换,谁在背后设局?扑朔迷离,真相大白后,事实令人唏嘘!雨后彩虹,纵然有情人终成眷属,又怎一个爱字了得?
  • 华严经持验记

    华严经持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山为聘:独宠太子妃

    江山为聘:独宠太子妃

    ◤本书QQ群:98323128◢你有没有那么深刻的爱过一个人,爱到不想再爱却又不能不爱。在这浮华乱世之中得一倾心相伴之人,寻一依山傍水之地,在门前种上一片桃花林,日出品茗,日暮安寝。可若是这份宁静是奢望,那不如素手揽风云,挥袖断乾坤,以天下为棋,江山为盘,众生为子!“阿颜,在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比你更重要的,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与你相比!永生永世,宁负天下,不负卿!”那个淡雅如竹,清冷如莲的男子呵,终是为了她破了一身淡漠,那颗掩藏在千年冰雪之下炙热蓬勃的心,只为她一人跳动!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其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无毒不妃

    无毒不妃

    一位是被迷晕抬上花轿送入皇宫给年轻病帝冲喜的代嫁皇妃;一位是当朝执政三年的风云人物摄政王。堂堂法医,身中下三滥媚药,被堂妹陷害欲毁清白;十六岁的身子里包容着一颗三十岁的心,她早已过了矫情的心理年龄;她成为冷宫弃妃。于是她重拾身家本事,医术了得、断案无双,重获自由,努力地朝他靠近。原以为她付出得够多,两颗心就贴得够近,到最后她才发现,他对她所有的好,都带着目的……一代医妃,三出三嫁,最终能否获得良人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